【高考题型分类突破】主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题型分类突破】主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4 18:2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主题探究】
角度1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
材料一 1937年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湘、桂七省)仅有工厂237家,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将沿海工业向内地迁移,共计内迁工厂448家,机料7.09万余吨,内迁技工人数1.2万余人。许多工厂在内迁途中屡遭轰炸,但资本家与各厂职工们均表现出牺牲精神,“看见前面同伴被炸死……洒着眼泪把死尸抬到一边,咬着牙照旧工作”。……到了1942年,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尤以渝、川、湖最为密集。
——摘编自陆婷《抗战时期工业内迁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两次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从1964年开始,我国在以西南、西北内地省份为主的三线地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它历经“三五”到“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中央还注意到照顾人民的利益,将基建投资从最初的1 000亿元压缩到850亿元。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和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二)——曲折探索(1956—196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工业内迁的原因。
作答: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工业内迁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的共同意义。
作答:



角度2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 近代典型期刊的服饰时尚信息
服饰时尚在近代广受关注。近代中国100种典型期刊从1884年开始刊载服饰时尚信息,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
典型期刊的服饰主题分布
典型期刊 刊载数量/篇 主题内容分布 特色
《良友》 422 款式、时装表演、服饰历史、编织、刺绣 以中外流行款式、民族服装、名人装束、时装表演、服饰历史为特色,并有帽、袜、围巾、领带等配饰和编织、刺绣等内容
《北洋画报》 360 款式、时装画、时装表演、服饰历史 以中外流行款式、名人装束、时装画、时装表演、服饰历史为特色,设有美的装束等栏目,并有涉及服饰的电影、戏剧、儿童等专刊
《妇人画报》 267 款式、旗袍、西装、刺绣、帽 以中外流行款式、各地和历代服饰、刺绣和帽为特色,设有时装、美容、流行、西装、男装、旗袍、刺绣花样等栏目
《玲珑》 264 款式、时装表演、鞋帽、选购、穿着、保养 以中外流行款式、名人装束、时装表演、服饰历史、围巾鞋帽等配饰为特色,并有服饰选购、穿着、保养等知识
《中华》 214 款式、时装表演、国货时装、旗袍 以中外流行款式、民族服装、历代服装为特色,有时装表演、国货时装运动等栏目
《摄影 画报》 213 款式、名人装束、时装表演、西装穿法、时装摄影 以中外流行款式、名人装束、时装表演为特色,并有西装穿法、时装摄影等知识
——摘编自徐建红、吴川灵《中国近代刊载服饰时尚信息的重要期刊统计分析》
概括近代典型期刊的服饰时尚信息反映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材料加以论述。
作答:



1.下表为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表。对此认知合理的是 ( )
A.英国对华贸易处于顺差
B.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协定关税便利中英贸易
D.英国对华出口遭到自然经济抵制
2.下面是1909年的《广益丛报》上刊登的一则仿唐人刘禹锡《陋室铭》所作的《报馆铭》。这 ( )
牌不在老,风行则名;事不宜迟,电达则灵。斯是报馆,启我文明。墨痕开卷黑,铅字照机青。报告有访友,著述忌酸丁。可以谈国政,宣民情。苟言论之克当,何神圣之可侵。外洋尚激烈,内地主和平。阅者云:何律之有
A.说明了报刊成为新的大众媒介
B.体现了报刊向大众宣传救亡思想
C.反映出当时中国报界的处境相对艰难
D.表现出社会的舆论环境大幅改善
3.一战期间,外国商品输入量下降,而中国出口贸易额呈现增长趋势:1913年中国工业品出口金额为4.03亿两,除了1914年略有下降外,此后四年都比1913年增长了14.8%—20.5%。这一状况 ( )
A.说明民族工业抓住了发展契机
B.使民族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C.主要得益于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表明中国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4.《1921年浙江社会经济调查》记载,在上海与浙江的内河运输中,“小轮船除运载旅客外,还拖带货船,但运输的货物以上海过来的为多,从湖州到上海的极少,有时往往空船返航”。对该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 )
A.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繁荣
B.内河航运加强东西部的联系
C.城乡交流促进民族工业产生
D.新式交通便利工业品的销售
5.“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我国应进行华北、中南、西北地区的工业基地的建设,沟通西南、西北、中原的铁路网并大力勘查矿产资源,为长期建设准备条件。”这表明政府在建设中的努力方向是 ( )
A.改变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B.建立完善的工业化体系
C.解决区域结构失衡问题
D.谋划建设全国的铁路网
【热点聚集】
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
建党100年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习总结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进历程和成效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认识到农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适应国情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成功把握和解决了中国革命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农民土地问题,制定出适应不同革命形势要求的土地政策和路线,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摘编自赵鲲《牢记初心使命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百年回顾与启示》
下图所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某一历史时期中共中央土地政策的相关规定。这一历史时期应是 ( )
保护佃农利益,多年所欠地租应予免交。 农民所欠借贷息额,应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关系听任民间自行处理。 农民和地主都有人权、政权、地权、财权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国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里提出了“耕地农有”的口号,指出应当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限定地主最高租额,农民所得至少要占收获物50%,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这一变化 ( )
A.加重了国民革命中的右倾错误
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
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2.下表为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表。其变化表明,当时 ( )
内容 出处
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929年《兴国土地法》
土地归农民所有,任其出租买卖 1931年苏维埃政府文告
A.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升
B.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已经成熟
C.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
D.“左”倾错误得到了纠正
3.1936年1月,中共中央给各级党部的指示信中指出,好些口号在今天是不能适用的了,如“打发财人”“进攻富农、反对富农”“没收富农土地及剩余农具”等。有些错误的口号是要根本纠正的,如“杀尽地主富农”(有些同志是这样说的)、“杀尽反革命,杀尽保甲团”等。 中共中央作出上述指示意在 ( )
A.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贯彻“三三制”原则
C.转变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
D.走和平建国的道路
4.蒋介石不会认识不到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他也深知广大农民的困难处境,在日记里就表达过解决土地问题的想法,但是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在大陆他都没有实行土地改革。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
A.战争的紧张形势使国民党无暇兼顾
B.国民党内部纷争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C.国民党的政策难以取得农民的支持
D.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决定其政策选择
2.中华文明向现代化的转型
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的成功推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能够使现代与历史彼此贯通、将中国与世界彼此连接,能够对中国并存的各种矛盾进行有效化解。中华文明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因为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呈现农耕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并存的格局,东部、中部、西部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中,中国共产党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处理好现代转型中资本、土地、劳动力、权力等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各产业、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的相互关系,通过统一筹划使各要素与各方面相互协调、彼此适应,形成优势互补,使社会转型与发展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充沛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还能集聚中国各种积极因素,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应对信息、资本、技术、物资、人才全球范围的流动,应对国际分工与国际协作向纵深不断拓展,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关系、民族关系的新演变。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明向现代化转型中持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中国人民勇于面对一切新的挑战,激发了中国人民旺盛的创造力,有效地防止和瓦解了各种破坏力。这无疑是中华文明向现代化转型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华民族既坚守主体性又勇于和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既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又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为实现中华文明现代转型开辟了一条新路。
下表是19世纪末我国部分商办纱厂创办情况表。据下表可推知,当时 ( )
厂名 创办时间和地点 纱厂创办人
通久源 1894年,浙江宁波 严信厚,曾督销长芦盐务
大生 1895年,江苏南通 张謇,曾授翰林院修撰
裕通 1898年,上海 朱幼鸿,曾任浙江铜元局总办
A.洋务运动破产诱发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B.官僚资本扩张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绅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D.维新变法促使政府放弃传统抑商政策
1.1910年,资政院正式成立,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议院性质的机构。在资政院第一次年会上,议员们对下一年的财政预算进行了严格审查,给清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此可知,资政院的成立 ( )
A.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C.是被迫适应社会变革之举
D.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2.民国时期所编的《阜宁县新志》列出了23种职业,其中包括公务员、教员、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务员、商人、渔人、矿工、工人、军人、警察、伶人、杂业等。“农中有士,商中有士,工中有士”的局面成为现实。上述职业构成表明 ( )
A.社会结构多元趋势
B.小农经济趋于解体
C.生产分工日益细化
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3.下表是1978—1998年我国价格体系比重统计表。
品类 价格形式 1978年 1991年 1992年 1998年
零售 商品 政府定价 97.0% 20.9% 5.9% 4.1%
政府指导价 0 10.3% 1.1% 1.2%
市场调节价 3.0% 68.8% 93.0% 94.7%
生产 资料 政府定价 100.0% 36.0% 18.7% 9.6%
政府指导价 0 18.3% 7.6% 4.4%
市场调节价 0 45.7% 73.7% 86.0%
据此可知,该时期 ( )
A.价格双轨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逐渐深入
C.政府调控机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D.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对外开放进程
4.关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毛泽东一度相信“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必须经历漫长的、民主管理的私人企业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和周恩来的工业化思路同样也还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公私企业参与、注重市场作用的渐进式工业化。但是,到 1951年底,中共高层开始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上逐渐达成共识。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
B.受到了当时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
C.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借鉴
D.国民经济恢复后可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参考答案
六、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角度1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
答案 (1)原因:国民政府的政策;全国抗战爆发,东部地区沦陷;大后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支援前线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群众的牺牲精神。
(2)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和尊严的精神;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全国抗战爆发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抗战爆发,东部地区沦陷;根据材料一“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的政策;根据材料一“到了1942年,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可知,大后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支援前线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一“资本家与各厂职工们均表现出牺牲精神”可知,群众的牺牲精神。第(2)问,根据材料一“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开展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材料二“广大建设者们怀着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抢速度的决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工业内迁和新中国三线建设都彰显了中华民族捍卫独立和尊严的精神;根据材料一“1942年,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材料二“三线地区国防工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技术力量都已超过一、二线地区。许多长期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和民族地区涌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等信息,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二者都提高了国家的国防能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布局。
角度2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 时代特征:中国社会在新旧冲突中艰难转型;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民族主义的影响。
论述:刊登服饰时尚信息的各种类重要期刊总量较多,说明服饰时尚在近代已被大众广泛关注。服饰主题涵盖了服饰从设计、制作,到表演、历史等各个方面,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服饰结构体系。服饰时尚理念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良友》《妇人画报》等报刊信息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近代服饰信息主题的出现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不断传入,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近代化进程逐步推进的结果。服饰时尚信息的传播,对人们着装观念的转变与中国近代服饰的演进起到了推动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它以连续出版的形式及时报道消息,传播平等自由的时尚理念,引领大众摒弃将服饰作为社会阶层等级标志的观念,是中国社会思想意识的巨大进步。近代典型期刊的服饰时尚在宣传西方服饰的同时,保留对传统刺绣的介绍,实现中西合璧的旗袍等体现传统文明在冲击中不断自我改造和创新,逐步向近代文明转型。
总之,中国近代期刊作为新兴传播媒体,较为直接地反映了当时服饰时尚信息,其可作为原始史料,丰富近代服饰文化研究的史料来源,提供珍贵的史料依据。
解析 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首先根据材料中典型期刊的名称、主题内容和特色可知时代特征。然后围绕解读材料信息、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作用等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
1.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843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这次战争迫使中国打开了国门,由此1843—1847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与前一个阶段相比有所上升。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英国制造品的抵制作用,使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在1848—1852年出现下降,这说明英国对华出口遭到自然经济抵制,D项正确;图示内容仅有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无法说明英国对华贸易处于顺差,排除A项;仅凭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无法得知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中英协定关税,但184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又出现下降,无法证明协定关税便利中英贸易,排除C项。
2.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报馆铭》反映了清末报人对报刊舆论的理解,即新闻活动属于正当范畴,不得侵犯,一句“何律之有”凸显了新闻界的抵触情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报界的处境相对艰难,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报刊向大众宣传救亡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社会的舆论环境发生大幅改善,排除D项。
3.A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出口额上升,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抓住列强忙于战争的契机,得到发展,A 项正确;“民族工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说法错误,排除B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战的客观时机,排除C项;“中国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上海的工业相对发达,所以在上海与浙江的内河运输中,从上海运输到湖州的货物应该以工业品居多,而湖州的货物很少运输到上海,由此说明小轮船这种新式交通便利了工业品销售,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货物的流通,并没有体现农业生产的繁荣,排除A项;上海与浙江都属于东部地区,排除B项;民族工业的产生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5.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对区域经济予以关注,努力解决区域结构失衡问题,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产业结构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工业化体系强调的是工业构成方面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不仅仅是铁路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工业与矿产资源等方面,排除D项。
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
C 解析 根据材料“农民和地主都有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可知,全国抗战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并未明确地主权益,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
1.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国共合作的开展和深入,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想要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团结地主和农民一起革命,这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C项正确;国民革命末期,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面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政策,放弃了党在革命中的领导权,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时间是1926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D项。
2.C 解析 “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土地归农民所有,任其出租买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调整,革命对象逐步明确,革命策略趋于灵活,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C项正确;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提升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成熟”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左”倾错误,排除D项。
3.A 解析 1936年1月,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改变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和口号及对富农、保甲团的态度,这些做法意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A项正确;“三三制”原则是敌后根据地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面临严重困难,为巩固抗日根据地而进行的民主政权建设,与材料主旨和时间均不符,排除B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转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排除C项;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建国的道路,排除D项。
4.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与资本家和广大地主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工业极其落后的中国,很多政府官员和国民党员本身就是地主,要让他们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无疑是白日做梦。这表明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根本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D项正确;战争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意见上有分歧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土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排除B项;国民党的政策难以取得农民的支持是未实行土地改革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项。
2.中华文明向现代化的转型
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晚清,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商人阶层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商人阶层开始扩大;同时“士”和“商”开始结合,形成了所谓的“绅商”阶层。这种变革在晚清,尤其是洋务运动之后,变得更加剧烈。所以表格信息体现出绅商在晚清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民用企业的兴办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而不是洋务运动“破产”才诱发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排除A项;材料与官僚资本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支付赔款,挽救统治危机,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放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不是维新变法的影响,排除D项。
1.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清政府被迫成立资政院,结果给清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反映了资政院的成立是被迫适应社会变革之举,C项正确;资政院的成立旨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虽然资政院的活动给清政府造成了压力,但不能说明资政院的成立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排除B项;“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2.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时期的经济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农业,而是拓展到了教育、法律、工程、会计等多个领域,职业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化,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耕织分离、农产品商品化,无法体现小农经济趋于解体,排除B项;材料更多地强调了职业的多样性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而不是生产分工的细化,排除C项;材料只是列出了多种职业,没有提及民众生活水平,排除D项。
3.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商品和生产资料中的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占比逐渐下降,而市场调节价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逐渐深入,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逐渐深入,并非强调价格双轨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排除A项;政府调控机制依然存在,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D项。
4.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51年底,中共高层开始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上逐渐达成共识,其主要原因是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国防压力,使我们认识到优先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的重要性,苏联在朝鲜战争后同意对中国进行援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问题,为中国发展重工业提供了可能性,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朝鲜战争引发国际局势变化,排除A项;C、D两项不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