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型分类突破】专题一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题型分类突破】专题一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4 18:4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
【题型分析】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
背景、原因型非选择题要求回答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或产生。该题型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不同设问。一般而言,三者是有区别的,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条件更注重客观性,原因更注重主观性。有时三者可以通用,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原因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影响全局的带有必然性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和具体原因,主观原因(与历史事件所处时代的经济、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因素)和客观原因(独立存在于主观意识之外的因素),主要原因(促使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引发历史事实且不经过中间事实或中间环节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原因。一般而言,根本原因是主要原因,但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背景、原因型试题的题型特征:(1)限定性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等。(2)宽泛性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有哪些等。
【真题改编】
(2024·新课标卷,44)(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械工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国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徐念沙《十年辉煌挺起装备制造的脊梁——新时代机械工业发展综述》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题步骤】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指向
题干分解 思维定向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结合型
概括新时代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
第二步:套模板,针对作答(本设问为概括说明类题目,套用概括说明类答题模板)
材料分层 材料信息 所学知识 概括因素
第一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第二层 机械工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第三层 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第四层 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国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五层 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第六层 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作答:








(2024·湖北,18)(节选)[大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材料一 19世纪末,法国共和党领袖茹尔·费里曾直言不讳地宣称:“对于富强的国家来说,殖民地是最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之一。”戴高乐同样是一位竭力维护法兰西殖民利益的帝国派军人,一向视遍及全球的殖民地为法兰西辉煌业绩的一部分。他在首次执政期间(1944年9月至1946年1月),奉行老殖民主义政策。1946年8月17日,戴高乐在向报界讲话时强调:“同海外领地联结在一起,法国是一个大国;失去这些领地,法国将不再成为大国。”
——摘编自陈永祥《戴高乐对第三世界 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坚持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因。
【解题步骤】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指向
题干分解 思维定向
根据材料一 单纯依靠材料型
指出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坚持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因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
第二步:套模板,针对作答(本设问为概括说明类题目,套用概括说明类答题模板)
材料 分层 材料信息 指出原因
第一层 19世纪末,法国共和党领袖茹尔·费里曾直言不讳地宣称:“对于富强的国家来说,殖民地是最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之一。”
第二层 戴高乐同样是一位竭力维护法兰西殖民利益的帝国派军人,一向视遍及全球的殖民地为法兰西辉煌业绩的一部分。他在首次执政期间(1944年9月至1946年1月),奉行老殖民主义政策
第三层 1946年8月17日,戴高乐在向报界讲话时强调:“同海外领地联结在一起,法国是一个大国;失去这些领地,法国将不再成为大国。”
作答:






【最新模拟】
(共2题,计14分)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3—1924年,民族电影公司纷纷成立,国产影片开始抢占市场。19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周刊》正式创立,该刊审慎地选登民族电影人的创作理念,兼以介绍国外电影发展,以期潜移默化地引导电影观念。如该刊当月发表的《赤俄新影片》一文指出,“自经革命,无产阶级专权,其所表现,不同于‘富贵、情人’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臭气逼人,浅一点的描画本国(俄国)无产阶级得政后的生活的安乐,深一点的直痛激地表露人无可解脱的悲哀”。
——摘编自马健《国民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 电影报刊实践与电影观念宣讲考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电影周刊》创立的背景。(6分)
【解题步骤】第一步:审设问,定答题指向
题干分解 思维定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结合型
指出《电影周刊》创立的背景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
第二步:套模板,针对作答(本设问为概括说明类题目,套用概括说明类答题模板)
材料分层 材料信息 所学知识 指出背景
第一层 1923—1924年,民族电影公司纷纷成立,国产影片开始抢占市场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二层 19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电影周刊》正式创立,该刊审慎地选登民族电影人的创作理念,兼以介绍国外电影发展,以期潜移默化地引导电影观念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三层 该刊当月发表的《赤俄新影片》一文指出,“自经革命,无产阶级专权,其所表现,不同于‘富贵、情人’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臭气逼人,浅一点的描画本国(俄国)无产阶级得政后的生活的安乐,深一点的直痛激地表露人无可解脱的悲哀”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作答: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磴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古道得以开通的原因。(8分)
作答:





【技巧归纳】
背景、原因型非选择题解题要领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回答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
(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社会形态、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有利因素。
3.原因的广度方面:原因=主观原因(内因)+客观原因(外因)
(1)主观原因:指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历史事件的阶级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3)原因的分析方法与背景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静态分析,原因侧重动态分析。
4.原因的深度方面: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引发事件的主观方面的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层面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层面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4)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的关系: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相互渗透。
学习札记





参考答案
专题一 概括说明类——背景、原因型
答案 (2)因素:党的领导;国家的重视;科学目标的制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和实践;先进科技的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等等。
答案 (1)殖民主义传统的影响;法国政治人物戴高乐固守殖民帝国的政策;戴高乐认为殖民地是法国大国地位的保证。
1.答案 背景:电影传入中国并且得到推广;国共合作的开展,国民革命的进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联俄”政策的提出。(6分)
2.答案 原因:当时唐朝国力强盛;张九龄心系百姓、不畏艰难;工程路线设计巧妙、因地制宜;百姓支持;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优势。(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 据材料“唐开元四年”得出当时唐朝国力强盛;据材料“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亲自到现场勘察”得出张九龄心系百姓、不畏艰难;据材料“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得出工程路线设计巧妙、因地制宜;据材料“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得出百姓支持;据材料“召集乡民筑路”得出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优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