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覆 脊 斓 眩 2、 : “ , ! ” 3、博 彩 具 毕
4、比喻 排比 反问 对偶 拟人 5、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只要向往美不懈的追求美,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③《诗》 《书》 《礼》 《易》 《春秋》 ④散入春风满洛城 6、略
二、阅读题(40分)
(一)(11分 7、(1)趣味或乐趣 (2)适合 8、略 9、B 10、捕鸟 拍雪人 塑雪罗汉
11、不好。因为“撒“的对象一般比较细小,例如“秕谷”,而“扔”的意思是抛,用在“秕谷”前不恰当。“撒”这个词用得准确,所以换了不好。 1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学 思想 革命
(二)(12分) 13、 蓦 萃 14、健康的体魄 旺盛的精力 巨大的潜力 15、青春对每个人来只能拥有一次。 16、C 17、B 18、例:所谓“潇洒和风流”,不是追求时髦,贪图享受,而是积极上进,乐于奉献,这样才不愧对青春,这样的青春才值得喝彩。
(三)(11分)19、北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20、(1)当道.当权 (2)研究 (3)只要 (4)了解 21、(1)反问语气 (2)惊叹语气 22、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23、因为吕蒙“当涂掌事”.用自己“常读书”并“大有所益”的事实.
(四)(6分)24、①拜见.进见 ②惊讶的样子 ③提起 ④读书人之中 25、因试题是“早梅”“一枝”较“数枝”更能表现“早”字 26、贾岛“僧敲月下门”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等
三、作文(40分)(略)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枯 绽 躯 藤 2.①马上 ②观赏 ③稍微 ④即使 3.挈~锲 反~返 研~妍 渺~缈
4. ①不使学 ②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③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世界.
④游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5.略 6.略
二.阅读题(40分)
(一)(11分)7.甲夏夜行船 乙月下航船 8.去时心情很急切,回时很轻松欢悦 9.景物 诗情画意的江南
水乡 烘托人物的心情 10.①相照应的句子:“那航船,就像一条的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②其他照应的句子:“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照应“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照应“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等。11.急切 沉静 自失 不舍 欢悦
(二)(10分)12.无私奉献 13.因为虽然“我”的生命终止了,但可以利用“我”的躯体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14.承上启下 15.生命之床或献身 16.略
(三)(10分)17.一会儿 神情很悠闲 明白 欺骗 18. A 19.D 20.最后一段。作者 嘲讽了阴险狡诈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四)(9分)21.①拜访 ②迁移,搬走 ③果真 ④他,代客人 22.看到笔直的烟囱房有很多柴禾,就建议主人搬走柴禾,并把烟囱改成弯的。23.如果主人早一点听从客人的话,那就不用浪费牛肉和酒了,而且最终也没有火灾。24.曲突徙薪 焦头烂额 25.遇事要分析根本原因。
三、作文(40分)略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版权所有@课件中心 第 1 页 共 1 页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十四)
期末(全册)(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把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的括号内。(2分)
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kū( )枝,缠绕着刚刚zhàn( )开的牵牛花,把自己的身qū( )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téng(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2分)
①自是指物做诗立就 ( )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
③宾客意少舒 ( )
④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3.请你做一回文字编辑,将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圈起来,并订正在横线上。(4分)
契而不舍 气冲斗牛 兀兀穷年 一反既往 锋芒毕露
尽态极研 羁绊 大彻大悟 缥渺 本色当行
订正:
4.根据提示,默写文句。(6分)(②2分,其余每题1分)
①《伤仲永》中作者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
②《木兰诗》中,“关山度若飞”可以用诗中的另外四句诗表现出来,这四句诗是
, , , 。
③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
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拟人手法写泥墙根一带无限乐趣的句子是
。
⑤ ,各领风骚数百年。
5.写出你喜欢的一部课外文学名著及该作品的主人公,并简要写出这部作品给你的启示。(不超过25个字)(3分)
作品名 主人公 启示
6.请根据以下内容,写一条有关“环保”的宣传标语。(3分)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沙化,水土大量流失,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1分)
(甲文)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着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是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一向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羊蹲在草里。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文)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地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7.给甲. 乙两文各取一个标题。(2分)
甲文 乙文
8.“我”去时的心情和回时的心情有何不同?(2分)
9.甲乙两文都属于 描写,都描绘了充满 图,写景的作用是 (3分)
10.从乙文中画出与甲文横线处相照应的句子,文中还有哪些照应句?(2分)
11. 仔细阅读甲、乙两文,分析各段“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甲文: → →
乙文: →
(二)(10分)
这天终将来临——在某一时刻,医生将确诊我的大脑已经停止思维,我的生命实际上已经到此结束。
当这一刻来临,请不必在我身上装置起搏器。请不要把这床叫做临终之床,把它为生命之床吧。请把我的躯体从这张生命之床上拿起,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把我的双眼献给一位从未见过这五彩缤纷的世界的人;把我的心脏献给一位心肌失能、心痛终日的人;把我的鲜血献给一位在车祸中幸免死亡的少年;把我的肾脏献给一位依靠人造肾脏周复一周生存艰难的人。拿走我身上每一根骨头,每一束肌肉,每一丝纤维,把这些统统拿尽,丝毫不剩,想方设法使跛脚小孩重新行走自如。如有必要,取出我的细胞,让它们生长,以便有朝一日一个哑儿能在足球场上欢呼,一位聋女能听到雨滴敲打窗子的声音。
将我身上的其余一切燃成灰烬。将这些灰烬迎风散去,化为肥料,滋润百花。
如果你一定要埋葬一些东西,就请埋葬我的缺点、我的胆怯和我对待同伴们所有的偏见吧。
如果你想记住我,那么就请你用善良的言行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吧。假如你的所作所为无负我心,我将与世长存。
12.这篇短文表现了作者 的精神。(2分)
13.在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将“临终之床”称为“生命之床”?(2分)
14.文中划横线句在结构上起 的作用(1分)
15.请为这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
16.从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作分析评述(所找内容用波浪线标出3分)
(三)10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7、 解释下列词语。(4分)
A.少时: B.意暇甚:
C.悟: D.变诈:
18、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以刀劈狼首 一狼洞其中
A B
盖以诱敌 屠自后断其股
久之 意暇甚
C D
1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0、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表明了作者什么态度?(2分)
(四)(9分)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 ,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② 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
人伪主人曰:“乡③ 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④ 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要乃寤⑤ 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
[注释]①突:烟囱。②嘿:通“默”。③乡:通“向”,过去,从前。④亡:“无”⑤寤(wù):通“悟”,觉悟,了解。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1) 客有过主人者:_________
(2) 远徙其心:_____________
(3) 饿而家果失火:_________
(4) 主人乃寤而请之:_______
22.文中的“客”的深谋远虑和先见之明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这则寓言可提炼出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题目: ,你好!
要求:
1.在你心中最期盼向谁问声好,是你最期盼的新年还是你最牵挂的亲人,是你门前的那棵老槐树还是你最心爱的小动物?……请把上面题目补充完整。
2.能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3.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4..字数在600左右。
又数刀毙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版权所有@课件中心 第 1 页 共 4 页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找精品资料 到课件中心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发展性评价与自测试卷(十三)
期中(1—3单元)(闭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把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的横线上。(2分)
第二次到大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fù______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
jí______,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lán ,令人目
xuàn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3.请你做一回文字编辑,将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圈起来,并订正在横线上(4分)
搏士 义愤填膺 妇孺皆知 多姿多采
各俱风韵 猝然长逝 原形必露 变本加厉
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文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
①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如同镜子一般。 ( )
②孩子自尊心很强,更好胜,也更好比。 ( )
③平时他连说话都结结巴巴的,还能参加背书比赛? ( )
④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
⑤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
5.按要求填空(4分)
①《木兰诗》中叙述亲人欢迎木兰回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丑小鸭》一文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中的“经”指儒家经典中的 等书。
④谁家玉笛暗飞声, 。
6.仿照下列句式请再写一句.(3分)
例:深宵灯光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是 ,因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1分)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用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扔)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7.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中的“味”的意思是: 。
(2)“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中的“相宜”的意思是: 。
8.什么时候是捕鸟的最佳时机?用波浪线在原文上画出。(1分)
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B.雪后在百草园里捕鸟充满乐趣。
C. 冬天适宜儿童进行的游戏不多。 D.在百草园里捕到的鸟以麻雀居多。
10.这段文字中提到的“我”在冬天的百草园里的三种活动,其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2分)
11.将文中加粗的词“撒”换成括号内的“扔”好不好?为什么?(2分)
12.这段文字节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鲁迅。(2分)
(二) 为青春喝彩 (12分)
①世上有千种拥有,但有一种拥有最珍贵,你也许丝毫觉察不到这种拥有,感觉不到它的价值。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更迭,在你生命的某一天,当你▲mò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它不是地位,也不是金钱,而是瑰丽的青春。
②世上有万般失却,但有一种失却很无奈,它让你追悔莫及,以一生作代价。你纵有回天之力,也只能仰天长叹,顿足捶胸。它不是权势,也不是美貌,而是无价的青春。
③有一种说法很是耐人寻味:世上有两种东西,当你失掉它们后才会发现其价值,那就是青春和健康。
④青春是一种令人艳羡的资本。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cuì),令人刮目。
⑤朋友啊,青春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但时间老人却把它作了最精确的均分,给每个人的仅有一份。不论贵贱尊卑、智愚富贫,你一生只能拥有一次,因而才有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的忠告,才有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不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慨叹,才有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劝勉。
⑥年轻的朋友,□□你百般不如意,万事不顺心,你可以有一千种理由苦闷、埋怨,□不能有一种理由放弃理想和追求,□□你毕竟年轻,美丽的青春仍牢牢在握,希望、阳光属于你,这个世界属于你!
⑦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的辉煌。
⑧请为我们的青春喝彩!
13.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汉字。(1分)
(mò)然 出类拔 (cuì)
14.第4段中“令人艳羡的资本”指的是 、 和 。(3分)
15.第5段中“朋友啊,青春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青春“弥足珍贵”的原因是 。(2分)
16.第6段方框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 如果 就 而且 B 、尽管 都 所以
C、即使 但 因为 D 、虽然 却 何况
17.对这篇短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两段,从“拥有”与“失却”两个方面阐明了青春的瑰丽和无价。
B、 第5段引用古人的忠告、慨叹和劝勉等事例来证明青春弥足珍贵。
C 、第6段作者劝勉年轻的朋友,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D、 结尾两段,礼赞青春,点明了“为青春喝彩“这一题旨。
18.文中说“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你认为拥有怎样的“潇洒和风流”,青春才值得喝彩?(2分)
(三)(11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课文选自 朝政治家、史学家 主持编撰的编年体史书 。(3分)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3)但当涉猎 ( )
(4)见往事耳 ( )
21.指出下面两句的语气。(2分)
(1)卿言多务,孰若孤?( )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22.翻译。(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3.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学习?他用什么事实教育吕蒙?(2分)
四(6分)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已矍然,不觉兼三衣③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注释】①郑谷:唐朝诗人。②齐已:唐朝和尚,善诗。③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合称三衣。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齐己②因携所为诗往谒焉( )
②齐已矍然( )
③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 )
④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
25.“数枝”与“一枝”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2分)
26.请再举出一个古人炼字的例子。(2分)
三、作文(40分)
生活中,你有过烦恼,也有过欢乐;学习中,你遇到过难题,在解答难题之后又品尝到成功的欢乐。读书求知,苦中有乐;结交朋友,切磋生乐;大公无私,助人为乐。欢乐的人到处看见康庄大道;悲观的人,所见只是此路不通。
要求:1.请你围绕“欢乐”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2.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课件中心精品资料 www. 版权所有@课件中心 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