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练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建议用时: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安徽皖南名校联盟二模)齐国有很多滨海的盐碱地,于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在管仲改革期间,曾设六个工商之乡。秦国占据渭水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好,灌溉便利,商鞅在主持变法时,主张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据此可知( )。
A.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国家统一
B.诸侯国通过改革完成了社会转型
C.地理环境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
D.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2.(2024·贵州贵阳高三一模)《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宥)之不 不当环(宥),亟执勿失。”汉简《奏谳书》中写道:“教人不孝,次不孝之律。不孝者弃市,弃市之次,黥为城旦舂。”这表明( )。
A.秦朝逐渐抛弃严刑峻法理念
B.秦汉律法理念具有相通之处
C.中国古代外儒内法的治国特点
D.汉朝沿袭秦朝治国理政理念
3.(2024·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四调)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为“道”。秦汉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秦汉的“道”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
B.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
D.发展为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
4.(原创)下图所示为鎏金银壶,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这件鎏金银壶是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金属手工艺品,其主题图案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材料可用来说明( )。
A.古代朝贡贸易体制已形成
B.萨珊王朝是跨亚欧大帝国
C.古代中国与波斯贸易繁荣
D.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交流
5.(2024·辽宁高三大联考三模)西晋曾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这种册子被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原住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政府此举( )。
A.有利于江南开发
B.旨在维护门阀士族统治
C.激化了阶级矛盾
D.是维护统治的长远政策
6.(2024·安徽淮北高三一模)北魏孝文帝时形成了结合本民族传统和汉制的新官方礼制体系,孝文帝还颁布诏书,要求“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这说明孝文帝礼制改革旨在( )。
A.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B.确保统治秩序的稳定
C.实现汉晋体制的回归 D.借礼教加强民族交融
7.(原创)下表所示是北朝时期豪族赈施救济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 )。
文献 内容
《魏书》卷81《刘仁之传》 刘仁之与齐帅冯元兴交好,元兴死后数年间,仁之“营视其家,常出隆厚。时人以此尚之”
《北齐书》卷25《张耀传》 张耀“每得禄赐,散之宗族,性节俭率素,车服饮食,取给而已”
《魏书》卷64《张烈传》 北魏张烈在乡十余年间,频值凶荒,“烈为粥以食饥人,蒙济者甚众,乡党以此称之”
A.豪族利用救济赢得社会声誉
B.北朝形成了完备的救济体系
C.宗族内部救助活动开始兴起
D.国家基层治理灵活性的特点
8.(2024·山东枣庄高三三模)下表反映的是唐朝开元年间一起案件的处置情况。该案的审理过程体现了( )。
案情 朝廷处理
张审素被监察御史杨汪冤杀,其子张瑝、张琇被流放至岭南。几年后,张瑝兄弟逃回长安,杀死已改名为杨万顷的杨汪 宰相张九龄主张因张瑝兄弟“孝烈”从轻发落,宰相裴耀卿、李林甫主张依律惩治,玄宗皇帝敕令将二子交付河南府杖杀
A.礼法冲突 B.礼法合一
C.礼法调和 D.崇礼抑法
9.(2024·黑龙江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二模)某位学者将唐朝的构造模式绘制成下面的多重型国家构造模式示意图。出现这种国家构造的原因有( )。
①唐朝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 ②唐朝对边疆的管理与内地趋同 ③唐朝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一模)宋朝实行鱼鳞保甲法,其编造“保甲鱼鳞簿”是为了便于稽查盗贼,与徭役并无关联。南宋时,出现了作为地籍的鱼鳞图,经官府印押、绘有田形图的砧基簿(鱼鳞图册)成为当时田宅争讼案件的主要证据之一。这反映出宋代( )。
A.基层管理得到强化
B.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C.土地兼并得到缓解
D.乡里组织规范有序
11.(2024·江苏无锡高三模拟)下表所示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B.《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体现时代性
12.(2024·山东聊城高三二模)南宋绍兴年间,政府曾实行“经界法”,以都保为单位,逐丘丈量田土。其主要步骤有差官置局、打量步亩、攒造图帐等,其中打量步亩、攒造图帐是“经界法”的核心。“经界法”旨在( )。
A.明确田亩数量 B.确定土地权属
C.限制人口流动 D.保障赋税收入
13.(2024·湖北高三三模)《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在丘处机游历中亚时,当地的居民佩服这两个国家(西辽和西夏)利用汉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水利,能在沙漠中生产粮食,并称叹“桃花石(汉人)诸事皆巧”。材料反映了( )。
A.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B.民族政权对峙时存在技术交流
C.中亚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D.中国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到西亚
14.(2024·山东日照高三二模)以下为明太祖主持编撰的《皇明祖训》中对历史上对外关系所作的经验总结。据此可知,明朝对外关系( )。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A.倡导平等交流 B.维护朝贡体系
C.讲求礼法秩序 D.体现睦邻友好
15.(2024·山东济宁高三二模)《明律集解》载,明代,“州县各里皆设申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犯奸、犯盗,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事迹俱书于版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其户婚田土等小事,许里老于此劝争解纷”。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注重( )。
A.发挥士绅阶层的引导作用
B.以致良知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
C.明晰法律的社会教化功能
D.行政治理与家族管理密切结合
16.(2024·广东广州高三二模)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清政府始终维持着年均储量在3 000万石以上的以常平仓为主体的备荒仓储系统。道光年间,清朝在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大力推行“官倡民办”的义仓;同治初年到光绪庚子年前,先后出现三次官民共建的积谷运动。这表明清朝( )。
A.中央权力逐步下移
B.备荒仓储趋向社会化
C.民族工业蓬勃发展
D.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2024·天津南开区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 年份 人口数 出处
东汉 157年(桓帝永寿三年) 约5 600万 《晋书·地理志》
西晋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 约1 600万 《晋书·地理志》
隋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 约2 900万 《隋书·李德林传》等
唐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载) 约5 300万 《通典·食货》
材料二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材料三 清朝人口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 000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摘编自任慧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至西晋人口数量变化较大的原因,并分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8分)
18.(2024·广东深圳高三一模)“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约2 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康熙帝选择在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
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8分)
19.(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069年,北宋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分为“理财”和“整军”两大类。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除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各项新法由于用人不当、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等原因最终被废除。
明朝中期以后,社会危机凸显。万历年间明神宗支持张居正推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顿吏治,张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考成法实施以后,法必遵行,言必有效,一时大小官员皆不敢玩忽职守,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率大为提高;二是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确保西北边塞安宁,20余年没有战争;三是兴修水利,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使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四是清丈田地,此法清查出了一部分豪强地主隐瞒的田地,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税现象;五是推行一条鞭法,此法主要解决“役”的征收问题。上述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状况,使财政收入有所增加,边防实力增强。
——摘编自赵黎君《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相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的原因。(6分)
20.(2024·广东梅州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国家治理 摘编自《中国通史》
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前后相继、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持续变革 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拓跋魏)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不仿南朝。至如北齐、北周之考古改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 摘编自1923年《新中学教科书 初级本国历史 上册》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C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工商业或农业,体现了地理环境对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C项正确;齐国管仲改革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排除A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属于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2.B 秦汉法律中都涉及对不孝的惩罚,由此可见,秦汉律法理念具有相通之处,B项正确;秦朝法律讲究孝道不意味着秦朝已抛弃严刑峻法理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汉法律的相通性,且外儒内法是汉朝的治国特点,排除C项;秦汉法律具有相通之处不代表汉朝沿袭了秦朝治国理政理念,排除D项。
3.C 根据材料可知,秦汉的“道”制“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这有利于缓和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进而维护国家统一,C项正确;“道”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监察体制,排除A项;“道”制有利于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但防止了少数民族割据和叛乱说法绝对,排除B项;汉初郡国并行制度延续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排除D项。
4.D 由波斯萨珊王朝制造的、描绘了古希腊神话故事的金属手工艺品,在中国宁夏出土,而宁夏在丝绸之路上,因而材料可用来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交流,D项正确;波斯不是中国的藩属国,A项错误;仅凭中国发现萨珊王朝的鎏金银壶不能推知萨珊王朝的疆域,B项错误;有贸易往来并不代表贸易繁荣,C项错误。
5.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举措有利于吸引北方人民南迁,推动江南的开发,A项正确;东晋政府此举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维护门阀士族统治,排除B项;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排除C项;从长远来看,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必然影响东晋的财政收入,继而危及其统治,排除D项。
6.B 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时期形成了结合本民族传统和汉制的新官方礼制体系,并强调了家庭和社会伦理,这表明孝文帝的礼制改革旨在强化家庭和社会秩序,以确保统治秩序的稳定,B项正确;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是孝文帝改革的手段,排除A项;孝文帝礼制改革实现的是本民族传统和汉制的结合,而不是汉晋体制的回归,排除C项;借礼教加强民族交融的目的也是维护北魏的统治,排除D项。
7.A 材料强调的是豪族对故人、宗族、乡里等实行赈助救济,“时人以此尚之”“乡党以此称之”,这说明豪族赢得了社会声誉,故A项正确;仅从豪族单一救助不能推知救济体系完备,B项错误;当时是不是宗族内救济的“开始”,仅凭材料信息不能推知,排除C项;材料讲述的是豪强赈助救济,而非国家基层治理,D项错误。
8.A 根据材料可知,张审素被监察御史杨汪冤杀,二子为父报仇又杀了杨汪,宰相张九龄主张从轻发落,宰相裴耀卿、李林甫主张依律惩治,玄宗皇帝敕令将二子交付河南府杖杀,据此可知案件的处置体现了唐朝时期礼法之间的冲突,故A项正确;礼法合一主要是将儒家伦理道德全部融进法律中,使法律渗透礼教色彩,排除B项;二子被杖杀,说明礼法并没有调和,也说明法律得到了朝廷重视,排除C、D两项。
9.B 从图中可看出中央王朝直辖的区域在中央,羁縻府州在第二层,体现了唐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凝聚力,而这与唐朝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有关,①③正确,B项正确。边疆管理因俗而治,“趋同”的表述明显有误;②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民族关系,不是对外政策,④错误,排除A、C、D三项。
10.A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鱼鳞图册的出现加强了政府对基层社会的管理,A项正确;材料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乡里组织规范无关,排除D项。
11.D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马光反对变法,其评价是从他所处的利益集团的角度考虑的;罗大经认为王安石变法不利于国家统一,这与当时南宋偏安有关;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其评价是为维新变法服务的。因此三人的评价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故D项正确。《传家集》为司马光所著,带有主观色彩,应属于二手史料,故A项错误;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B项错误;不能仅凭年代的远近判断史料的历史价值,故C项错误。
12.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实行经界法,丈量田地,而丈量田地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赋税收入,D项正确;明确田亩数量是手段,排除A项;确定土地权属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项;材料与限制人口流动无关,排除C项。
13.B 据材料可知,中亚居民羡慕西辽与西夏能利用汉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水利,而辽宋夏时期中国处于多民族政权并立状态,这说明民族政权对峙时存在技术交流,B项正确;没有比较无法推知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中亚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发达的认识,排除C项;材料涉及中亚,不涉及西亚,排除D项。
14.D 根据材料可知,明太祖告诫子孙后代不要轻易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这体现了睦邻友好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平等交流、维护朝贡体系和讲求礼法秩序,排除A、B、C三项。
15.C 《明律集解》载,如有犯错之人要将其姓名事迹俱书于版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民众有纠纷也是以劝诫为主,这表明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注重社会教化功能,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发挥士绅的作用,排除A项;明代并非单纯用理学来治理基层社会,而是使用法律来管理地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族管理和行政治理的结合,排除D项。
16.B 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始终维持着以常平仓为主体的备荒仓储系统,鸦片战争后,大力推行“官倡民办”的义仓,以及进行官民共建的积谷运动,这说明清朝备荒仓储趋向社会化,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粮食安全问题,不能说明中央权力下移,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粮食储存与安全,没有描述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政府财政收入是否不断增加,排除D项。
17.答案 (1)原因: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口大量死亡;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导致政府控制的人口少于实际人口。(4分)
价值:表格中的数据来源于官修史书等文献史料,对研究不同时期政权掌握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等问题有较高价值。(4分)
(2)原因:社会相对稳定,疆域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政府推行“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改革。(4分,任答两点即可)
问题: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危机和社会危机加重;过度开垦土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4分)
解析 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的角度说明。第②小问,结合史学理论研究的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第①小问,从政治、经济、赋税改革等方面分析。第②小问,从人地矛盾和生态环境的角度概括。
18.答案 (1)特点:以地理范围的统一代替民族区分;强化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重视民族关系;内涵不断丰富。(4分)
(2)概述:中国共产党筹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打下了基础,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调动了各阶层、各民族的参政积极性;推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调动了不同阶层的抗日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充分调动各民族、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抗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凝聚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8分)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可得出以地理范围的统一代替民族区分;依据材料“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约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可得出强化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内涵不断丰富;依据材料“1703年,康熙帝选择在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可得出重视民族关系。第(2)问,要结合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具体政策进行分析。
19.答案 (1)相同之处:都面临朝代中期的社会危机;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进行了理财、解决边患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6分,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王安石变法因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而失败;张居正掌握实际权力。王安石变法重在经济、军事领域,用人不当;而张居正改革首先整顿吏治,推行考成法,保障改革顺利进行。(6分)
解析 第(1)问,从社会背景、统治者态度、改革内容、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从改革的主导和执行、方法与策略等角度进行分析。
20.答案 论题:中国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建设具有深厚的历史实践基础。(2分)
阐述: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管理制度,使后世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宗法社会国家,等级秩序和家国同构成为中国政治管理的显著特点。而后历经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等演变,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政治格局逐渐确立并走向成熟。同时,历代政府在基层社会管理和赋税制度上不断创新发展,编户齐民、三长制、租庸调制、一条鞭法等制度的推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古代政权的国家治理能力。(8分)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方面建设成就显著,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延续奠定了历史基础,同时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由材料“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前后相继、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持续变革”可以拟定论题:中国在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建设具有深厚的历史实践基础。其次,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赋税制度等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相关史实阐述。在史实列举方面,侧重说明制度的长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