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测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04 16: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1)桌子高80( )。 (2)毛巾长50( )。
(3)一棵树高7( )。 (4)一本故事书宽15( )。
2.3×4=12读作( ),其中3是( ),4是( ),积是( )。
3.分针从12走到7,走了( )分,时针从5走到8走了( )时。
4.比47多28的数是( ),比92少56的数是( )。
5.图中有( )个钝角,( )条线段。
6.下面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 ) ( )
7.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球,就是求( )个( )相加。写出加法算式是( );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
8.安安有64元钱,果果有50元钱,安安比果果多( )元钱;安安给果果( )元钱后,两人的钱就同样多。
9.用3、2、9三个数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小数( )。
10.如果+++=28,☆+☆+☆=15,那么×☆=( )。
二、判断题
11.如图中火柴长4cm。( )
12.计算64-(17+18)时,先算加法。( )
13.过1小时后是9时整。( )
14.用放大镜看角1,边变长了,角也变大了。( )
15.莉莉买2个面包和1盒牛奶(如图),需要16元。( )
三、选择题
16.下面图形中,( )是角。
A. B. C.
17.5个4加上2个4是( )。
A.3个4 B.6个4 C.7个4
18.小明和妈妈同时用拃量同一根彩带,小明量的是7拃,妈妈量的是4拃,( )。
A.小明量的彩带长 B.妈妈量的彩带长 C.俩人量的同样长
19.红红8:30和爸爸一起去外婆家送水果,然后去图书馆借书,12:30开始午休。红红到达图书馆的时间可能是( )。
A.8:25 B.10:30 C.12:40
20.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水面以上部分是54厘米,水面以下部分是46厘米,这根竹竿长( )。
A.90厘米 B.1米 C.100米
21.学雷锋小组的同学被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8个同学,一共有( )个同学参加了学雷锋小组。
A.14 B.45 C.48
四、计算题
2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40= 19+8= 49-29= 80-(4+26)=
67+11= 84-50= 31-6= 64-40-8=
4×7= 6×5+8= 8-3×2= 7×5-5=
23.列竖式计算。
67+15= 80-32= 53+24=
28+34+7= 65-31+17= 62-(9+24)=
五、作图题
24.在距离4厘米处画↓,在距离3厘米处画↑。
25.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六、解答题
26.这两张纸条共长多少厘米?
27.下面是从镜子里看到的时间,20分钟前应该是几时几分?
28.一支钢笔5元,张老师带了45元钱,买了6支钢笔,还剩多少元?
29.融百电器商场中的家电专柜原来有70台电视机,卖出38台后,又运来45台。商场现在有多少台电视机?
30.一个笔筒9元,一个魔方14元,李老师买6个笔筒和1个魔方,一共需要多少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C C B B C
1.(1)厘米
(2)厘米
(3)米
(4)厘米
【分析】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大拇指的指甲长度大约1厘米,计量桌子的高度、毛巾的长度和故事书的宽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计量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解答】(1)桌子高80厘米。
(2)毛巾长50厘米。
(3)一棵树高7米。
(4)一本故事书宽15厘米。
2. 3乘4等于12 乘数 乘数 12
【分析】读乘法算式时,从左往右读,是几就读作几,“×”读作“乘”;“×”两边的数是乘数,“=”右边的数是积;据此解决。
【解答】由题意分析得:
3×4=12读作:3乘4等于12,其中3是乘数,4是乘数,积是12。
3. 35 3
【分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分针走一大格表示5分钟,时针走一大格表示1小时,据此数清楚走过多少大格,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2表示新的一圈开始,所以分针从12走到7,一共走了7大格。7×5=35(分)
所以分针从12走到7,走了35分。
8-5=3(格),时针从5走到8走了3大格,即走了3时。
4. 75 36
【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多的数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少的数计算。
【解答】47+28=75;92-56=36
比47多28的数是75,比92少56的数是36。
5. 2 6
【分析】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和书本、黑板的角相同大小的是直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直角,可由此比较解答。
线段有两个端点,中间是直直的线,长度可测量,由此解答。
【解答】图中有2个钝角,6条线段。
6. 刘玲 王甜
【分析】题中王甜站在桌子前面,椅子在后面,看到的是桌子的正面和椅子的一小部分;刘玲站在侧面,看到的是椅子和桌子的侧面,椅子在左,桌子在右。
【解答】由分析填写如下:
7. 3 4 4+4+4=12(个) 4×3=12(个) 3×4=12(个)
【分析】每组有4个球,共3组,求一共有多少个球,也就是求3个4的和是多少,列加法算式时,相同加数是4,加数的个数是3个,列乘法算式时,每组的数量×组数或组数×每组的数量。
【解答】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球,就是求3个4相加。写出加法算式是4+4+4=12(个);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个)或3×4=12(个)。
一共有12个球。
8. 14 7
【分析】已知安安有64元,果果有50元,用安安的钱数减去果果的钱数,即可得出安安比果果多几元;根据安安比果果多的钱数,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分别分给安安和果果即可。
【解答】64-50=14(元);14平均分成7和7。
安安有64元钱,果果有50元钱,安安比果果多14元钱,安安给果果7元钱后,两人的钱就同样多。
9. 6 23
【分析】先固定十位上的数,然后选择个位上的数,再把组成的数列举出来,算一算多少个,并选出最小的数即可。
【解答】由题意分析得:
用3、2、9三个数可以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有:32、39、23、29、93、92,一共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
23<29<32<39<92<93,其中最小数23。
即,用3、2、9三个数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其中最小数23。
10.35
【分析】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写成加数与个数相乘的形式。4乘几得28则表示几。3乘几得15则☆表示几。
【解答】4×7=28,所以=7;
3×5=15,所以☆=5。
×☆=7×5=35
11.√
【分析】测量物体长度时,将物体的一侧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与直尺放平,不要倾斜,物体另一侧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由此解答。
【解答】图中火柴一端与0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与刻度4对齐,则火柴长4cm。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2.√
【分析】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没有括号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64-(17+18)
=64-35
=29
计算64-(17+18)时,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求1小时后的时间,用钟面上的时间+1小时,计算即可。
【解答】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
8时+1小时=9时
过1小时后是9时整。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一个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角度的大小就由这两条射线的位置,即张开的程度所决定。角经放大镜放大以后,这两条射线的粗细和长短被放大了,但张开的程度不会改变,角度仍旧不变。由此解答。
【解答】由分析可知:
用放大镜看角1,边变长了,角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1个面包的价钱×2求出买2个面包需要的钱数,再加上1盒牛奶的价钱即可求出买2个面包和1盒牛奶的总钱数,再与16元比较即可。
【解答】5×2+5
=10+6
=16(元)
所以莉莉买2个面包和1盒牛奶(如图),需要16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B
【分析】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据此解决即可。
【解答】A.两条边不是直直的线,这不是角;
B.这是角;
C.没有顶点,这不是角;
故答案为:B
17.C
【分析】5个4相加是4+4+4+4+4,2个4相加是4+4,所以5个4加上2个4是4+4+4+4+4+4+4,即7个4,据此解答。
【解答】由分析可得:5个4加上2个4是7个4。
故答案为:C
18.C
【分析】由题可知,小明和妈妈量的是同一根彩带,所以无论两人各量出的是几拃,彩带的长是不变的。两人量的拃数不同,是因为两人拃的长度不同,由此解答。
【解答】由分析可知:
小明和妈妈同时用拃量同一根彩带,小明量的是7拃,妈妈量的是4拃,俩人量的同样长。
故答案为:C
19.B
【分析】根据题意,8:30红红和爸爸去外婆家送水果,然后去图书馆借书,12:30开始午休,也就是到图书馆的时间在8:30之后,在12:30之前,由此解答。
【解答】A.8:25在8:30之前,红红和爸爸还没有出发去外婆家,不符合题意;
B.10:30在8:30和12:30之间,符合题意;
C.12:40在12:30之后,已经开始午休了,不符合题意。
所以红红到达图书馆的时间可能是10:30。
故答案为:B
20.B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水面以上部分的长度+水面以下部分的长度=竹竿的总长度,根据1米=100厘米换算单位即可。
【解答】54+46=100(厘米)
100厘米=1米
这根竹竿长1米。
故答案为:B
21.C
【分析】已知,每个小组有8个同学,共有6个小组,,用每个组的人数乘小组的数量即可得出一共有几个同学参加雷锋小组。
【解答】8×6=48(个),所以一共有48人参加了雷锋小组。
故答案为:C
22.63;27;20;50
78;34;25;16
28;38;2;30
【解答】略
23.82;48;77
69;51;29
【分析】加法:相同数位对齐,计算从个位算起,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计算从个位算起,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
根据整数混合运算可知: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
有小括号的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解答】67+15=82 80-32=48 53+24=77
28+34+7=69 65-31+17=51 62-(9+24)=29

24.见解答
【分析】
画图时,用直尺的0刻度对准所在的点,和直线对齐,找到直尺4刻度的位置画 ↓,再找到直尺3刻度的位置画↑,据此解答。
【解答】
25.见解答
【分析】根据对角的认识可知,角由两条边和一个顶点组成;在用三角尺画出直角,锐角是小于直角的角、钝角是大于直角的角,据此画出这三种角。
【解答】据分析画出三种角,见图片。
26.4厘米
【分析】测量长度时,用物体的左侧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右侧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物体的左侧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由此分别计算出两张纸条的长度,再相加就是总长度。
【解答】4-2=2(厘米)
5-3=2(厘米)
2+2=4(厘米)
答:这两张纸条共长4厘米。
27.2时15分
【分析】镜面时间问题要掌握镜子中的时间与实际时间刚好是左右相反的。
镜子里时针在“9”和“10”之间,实际在“2”和“3”之间,表示2时多;镜子里分针指向“5”,实际分针指向“7”,表示35分,所以此刻时间为2:35;然后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来求出20分钟前应该是几时几分。
【解答】实际时间是2时35分,
2时35分-20分钟=2时15分
答:20分钟前应该是2时15分。
28.15元
【分析】根据题意,一支钢笔5元,计算出买6支钢笔的钱数,用张老师带的总钱数减去买6支钢笔的钱数即可求出还剩多少元。
【解答】5×6=30(元)
45-30=15(元)
答:还剩15元。
29.77台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求现在有多少台电视机?用原有的数量减去卖出的数量再加上运来的数量即可。
【解答】
(台)
答:商场现在有77台电视机。
30.68元
【分析】用1个笔筒的价钱乘笔筒的数量,再加上1个魔方的价钱即可。
【解答】9×6+14
=54+14
=68(元)
答:一共需要68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