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
考点一对一
古诗词中的炼字
典题示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两字用得很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妙在哪里。
【答案】“生残夜”“入旧年”,都表示时间的交替。作者用“生”字、“入”字使“海日”“江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行为和情思,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指点迷津
1.常考规律总结
(1)炼动词居多。
(2)也有形容词、虚词、数词、叠词等。
2.答题步骤
(1)第一步:释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第二步:手法。点明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修辞、表现手法)
(3)第三步:想象、联想。展开想象、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第四步:情感。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答题格式:
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手法(或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等),写出了……的景象(或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试身手
本课第7题(1)小题。
@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塞下(sài) 擎苍(qíng) 的卢(dì) 鬓微霜(bìng)
B.了却(liǎo) 羌管(jiānɡ) 千骑(jì) 千嶂里(zhàng)
C.霹雳(pī) 挑灯(tiǎo) 燕然(yān) 麾下炙(zhì)
D.酒酣(hān) 倾城(qīng) 貂裘(zhāo) 遣冯唐(qiǎn)
【解析】A.“鬓微霜”的“鬓”应读作“bìn”。B.“羌管”的“羌”应读作“qiānɡ”。D.“貂裘”的“貂”应读作“diāo”。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四面边声连角起 B.老夫聊发少年狂
C.八百里分麾下炙 D.苦将侬强派作峨眉
【解析】D.“峨眉”的“峨”应为“蛾”。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千嶂里 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B.了却君王天下事 了却:了结,完成
C.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等到
D.身不得,男儿列 列:属类,范围
【解析】C.会:终将。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用典修辞的一项是( D )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解析】D.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
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解析】D.正确的划分: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几句词是: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上阕开篇“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句,写“狂”;下阕开篇“ 酒酣胸胆尚开张 ”一句,写借酒壮胆。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 ”两句,写出了词人借酒借梦写往昔的军营生活,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4)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算平生肝胆 , 因人常热 ”两句,意在表明词人有着关心民生的济世情怀。
7.背诵《渔家傲·秋思》,完成题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词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的边塞鸟瞰图,抒发了边关将士思乡忧国的情怀。
B.“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家乡的不同,间接地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解析】C.“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
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8.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题目。
(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你看,那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出猎队伍,在太守的率领下,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扬起漫天尘土,飞快地越过小山冈,那阵势威武雄壮极了。
(2)在下片中,词人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词人对当时朝廷重用自己的期待之情。②最后一句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9.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题目。
(1)《破阵子》是一首壮词,既有梦境中麾下分炙、 听塞外声 、 沙场点兵 等豪壮场面的描写,也有现实中“ 可怜白发生 ”的悲壮的感叹。
(2)岁月匆匆催白发,“白发”也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说“鬓微霜,又何妨”,辛弃疾在本词中叹道“可怜白发生”。请简要说说两位词人借“白发”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①“鬓微霜,又何妨”,表明词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能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表现出老当益壮的豪迈。②“可怜白发生”慨叹时不我与,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
10.背诵《满江红》(小住京华),完成题目。
(1)“早又是中秋佳节”中“早又是”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①“早又是”一句写一转眼中秋又至,②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对自己在时光飞逝中蹉跎岁月的苦闷心情,③也为下文的抒情蓄势。
(2)请结合内容分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两句中词人复杂的心情。
①运用设问,“俗子胸襟谁识我”一句写出了词人的理想抱负不为一般凡夫俗子所理解的苦闷;②“英雄末路当磨折”又在自我回答中表现了词人遭遇挫折时的豪爽豁达。
@能力拓展
1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宋]苏 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②,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③。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①上元:元宵节,词人此时由杭州通判调至密州,词中“山城”即密州。②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③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
B.“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诗句“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C.“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尽管词人只看到了农家社祭的击鼓吹箫,但却久久不愿离去。
D.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的特点,描绘了两地上元节的不同景象。
【解析】C.“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指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祭时才有鼓箫乐曲。此句写出了密州上元节的寂寞冷清,并非热闹非凡。
(2)细读全词,思考词人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手法:对比。情感:①上片写杭州上元节的热闹,下片写密州上元节的凄清,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②突出了词人在密州时的孤独寂寞,③抒发了词人忧国忧民之情。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宋]陆 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①登山真率饮,筇②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③,廉纤④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⑤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注释】①蜡屐:往木屐上涂蜡以防潮湿。屐,木鞋。②筇: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竹子,常用以制作手杖,即名“筇杖”。③犹力:仍然强劲。④廉纤:叠韵联绵词语,用以形容小雨、细雨。⑤菱唱:即菱歌,采菱女子所唱的歌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以“看破”“放轻”显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解析】D.选项“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误。词的最后“与君同醉醒”,意思是与友人一同醉醒,表达闲适自在的心情。
(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的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直抒胸臆。“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看破”“放轻”直接表达自己不被尘世、浮名所牵绊的闲适;“身闲心太平”直接表达词人身心闲适的情感。②通过词人的行为,结合“登山真率饮”“穿林自在行”“苔纸闲题溪上句”,可知用词人自由自在的行为表现词人的闲适。③通过环境的描写,“菱唱遥闻烟外声”渲染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
[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①,予客济源②,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释】①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词以“荷叶荷花何处好”这一设问开篇,引出昔日与友人畅游大明湖的回忆。
B.上阕将荷花、荷叶喻为“红妆”“翠盖”,抓住了“新秋”的景物特征。
C.下阕“千里”极言相距之远,“三年”则点出了与李辅之分别时间之长。
D.这首词上下两阕所记出游,既不同时也不同地,但都表现了词人的欢欣、愉悦之情。
【解析】D.“都表现了词人的欢欣、愉悦之情”错误,下阕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离愁别念。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的妙处。
示例一: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赋予水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③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示例二:①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②将抽象的离愁化为有形的流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希望桥下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③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14.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宋]欧阳修
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
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①,也是风流。
【注释】①病酒:沉醉,指饮酒过量。
(1)下列场景中两首词都写到的一项是( A )
A.酣畅欢饮 B.携手游城
C.泛舟湖上 D.花丛高歌
【解析】A.结合第一首中“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以及第二首中“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可知两首词中都写到的一项是“酣畅欢饮”。
(2)两首词的上下阕都有明显的情感变化,请仿照示例分析第二首词。
示例:第一首词中,词人与友人携手共游,是愉悦心悠;怎奈聚散匆匆,是难过失落;明年景同又与谁共,是酸涩悲伤。
①词上片写了春日北池的美好景色,继而抒发伤春伤怀、理想落空之悲的情感;②下片写宴饮,劝友人一醉方休,看似豪迈,读起来却沉重伤感。
15.小语在阅读《儒林外史》时,对严氏兄弟特别感兴趣,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同胞兄弟,书中却写了他们的家庭矛盾,有何作用?请结合原著内容进行探究。
示例:严监生花钱帮助严贡生了结官司,严监生死后,严贡生霸占弟弟的家产。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通过这种家庭矛盾讽刺了贪图钱财、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的严贡生,讽刺意味更浓,更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批判了功名富贵、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16.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某中学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走近古代诗歌”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一位同学朗诵了下面这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词牌名: B
【解析】每首词都有固定的词牌,而词牌的格式是固定的,有几句、每句几个字都是约定俗成的。所以根据词的句数和字数可知词牌是浣溪沙。
(2)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古代诗歌,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示例:思亲集、思乡集等 》
《春望》杜甫
《次北固山下》王湾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解析】四首诗词皆为怀念故乡、亲人类。
(3)有同学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示例:咏诗词传承文明
【解析】根据对联的特点和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结合材料“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可知动宾结构“变形式”可对“咏诗词”“唱诗词”等,动宾结构“演绎经典”可对“传承文明”“弘扬传统”等。
知识小卡片
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李太白全集》(李白)、《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王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苏轼)、《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弘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祐集》(苏洵)。
巩固训练
1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韩愈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其著作《昌黎先生文集》是以地名来命名的。
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以书室来命名的,因蒲松龄的书室名为“聊斋”,他又有“聊斋先生”的别号。
C.宋代王安石的《王文公文集》是以官爵来命名的。
D.文天祥,号文山,其著作《文山先生全集》是以号来命名的。
【解析】C.王安石,谥号“文”,《王文公文集》是以其谥号来命名的。12 词四首
考点一对一
古诗词中的炼字
典题示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两字用得很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妙在哪里。
【答案】“生残夜”“入旧年”,都表示时间的交替。作者用“生”字、“入”字使“海日”“江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行为和情思,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指点迷津
1.常考规律总结
(1)炼动词居多。
(2)也有形容词、虚词、数词、叠词等。
2.答题步骤
(1)第一步:释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第二步:手法。点明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修辞、表现手法)
(3)第三步:想象、联想。展开想象、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第四步:情感。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答题格式:
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手法(或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等),写出了……的景象(或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试身手
本课第7题(1)小题。
@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下(sài) 擎苍(qíng) 的卢(dì) 鬓微霜(bìng)
B.了却(liǎo) 羌管(jiānɡ) 千骑(jì) 千嶂里(zhàng)
C.霹雳(pī) 挑灯(tiǎo) 燕然(yān) 麾下炙(zhì)
D.酒酣(hān) 倾城(qīng) 貂裘(zhāo) 遣冯唐(qiǎn)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 B.老夫聊发少年狂
C.八百里分麾下炙 D.苦将侬强派作峨眉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嶂里 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B.了却君王天下事 了却:了结,完成
C.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等到
D.身不得,男儿列 列:属类,范围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用典修辞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几句词是: , , 。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上阕开篇“ ”一句,写“狂”;下阕开篇“ ”一句,写借酒壮胆。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两句,写出了词人借酒借梦写往昔的军营生活,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4)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 ”两句,意在表明词人有着关心民生的济世情怀。
7.背诵《渔家傲·秋思》,完成题目。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的边塞鸟瞰图,抒发了边关将士思乡忧国的情怀。
B.“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家乡的不同,间接地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
8.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题目。
(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画面。
(2)在下片中,词人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题目。
(1)《破阵子》是一首壮词,既有梦境中麾下分炙、 、 等豪壮场面的描写,也有现实中“ ”的悲壮的感叹。
(2)岁月匆匆催白发,“白发”也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说“鬓微霜,又何妨”,辛弃疾在本词中叹道“可怜白发生”。请简要说说两位词人借“白发”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0.背诵《满江红》(小住京华),完成题目。
(1)“早又是中秋佳节”中“早又是”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请结合内容分析“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两句中词人复杂的心情。
@能力拓展
1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①
[宋]苏 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②,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③。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①上元:元宵节,词人此时由杭州通判调至密州,词中“山城”即密州。②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③农桑社:农村节日祭神的地方,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
B.“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诗句“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C.“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形容密州的元宵节热闹非凡,尽管词人只看到了农家社祭的击鼓吹箫,但却久久不愿离去。
D.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的特点,描绘了两地上元节的不同景象。
(2)细读全词,思考词人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宋]陆 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①登山真率饮,筇②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③,廉纤④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⑤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注释】①蜡屐:往木屐上涂蜡以防潮湿。屐,木鞋。②筇: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竹子,常用以制作手杖,即名“筇杖”。③犹力:仍然强劲。④廉纤:叠韵联绵词语,用以形容小雨、细雨。⑤菱唱:即菱歌,采菱女子所唱的歌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以“看破”“放轻”显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的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
[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①,予客济源②,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释】①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荷叶荷花何处好”这一设问开篇,引出昔日与友人畅游大明湖的回忆。
B.上阕将荷花、荷叶喻为“红妆”“翠盖”,抓住了“新秋”的景物特征。
C.下阕“千里”极言相距之远,“三年”则点出了与李辅之分别时间之长。
D.这首词上下两阕所记出游,既不同时也不同地,但都表现了词人的欢欣、愉悦之情。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的妙处。
14.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宋]欧阳修
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
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①,也是风流。
【注释】①病酒:沉醉,指饮酒过量。
(1)下列场景中两首词都写到的一项是( )
A.酣畅欢饮 B.携手游城
C.泛舟湖上 D.花丛高歌
(2)两首词的上下阕都有明显的情感变化,请仿照示例分析第二首词。
示例:第一首词中,词人与友人携手共游,是愉悦心悠;怎奈聚散匆匆,是难过失落;明年景同又与谁共,是酸涩悲伤。
15.小语在阅读《儒林外史》时,对严氏兄弟特别感兴趣,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同胞兄弟,书中却写了他们的家庭矛盾,有何作用?请结合原著内容进行探究。
16.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某中学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走近古代诗歌”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一位同学朗诵了下面这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词牌名:
(2)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古代诗歌,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
《春望》杜甫
《次北固山下》王湾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有同学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知识小卡片
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李太白全集》(李白)、《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王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苏轼)、《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弘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祐集》(苏洵)。
巩固训练
1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其著作《昌黎先生文集》是以地名来命名的。
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以书室来命名的,因蒲松龄的书室名为“聊斋”,他又有“聊斋先生”的别号。
C.宋代王安石的《王文公文集》是以官爵来命名的。
D.文天祥,号文山,其著作《文山先生全集》是以号来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