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4 18:40:40

文档简介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答谢中书书》是书信体散文,作者陶弘景,字同叔,自号华阳隐居,是南朝人。
B.《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
C.《雁门太守行》是一首古体诗,诗歌的题目是乐府曲名,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D.《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蒹葭》属于“风”。
【解析】A.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晏殊,字同叔。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A )
A.莫泊桑,英国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昆曲、京剧、黄梅戏的代表剧目有《牡丹亭·游园》《贵妃醉酒》《女驸马》。
C.古代常用“社稷”“垂髫”“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
D.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解析】A.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海燕》。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的朱熹将《大学》《左传》《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花甲之年指七十岁。
【解析】A.《四世同堂》是小说,《龙须沟》是话剧;C.“《大学》《左传》《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说法错误,《左传》不在四书之列,应为《中庸》;D.“花甲之年指七十岁”说法错误,七十岁是古稀之年,花甲之年应指六十岁。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古代春社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内容主要是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B.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D.《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解析】C.《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不是志怪小说集。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抒情,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现代诗,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剧本。
【解析】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书名中的“记”不是文体。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古人称谓丰富:所谓“名”实则“本名”;“字”则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谥号”则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
B.颜真卿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指的是23点~1点,“五更”指的是3点~5点。
C.清代蒲松龄所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如婴宁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笑声朗朗。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解析】A.谥号不是自己所取。
7.学校开展“推荐名著制作海报”活动,下列拟用于海报的宣传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
A.《西游记》——跟随师徒西游的脚步,走进科幻的世界,感受坚忍品质。
B.《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体会科学精神,感受敬畏生命的情怀。
C.《经典常谈》——聆听朱自清谈中华经典,找到经典阅读门径,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D.《艾青诗选》——透过丰富的意象,感受时代的旋律,探寻情感背后的理性之美。
【解析】A.《西游记》中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科学依据,不是科幻作品。
8.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他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味的一面。他临死的时候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根手指头的意思是( A )
A.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费油
B.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C.两位舅爷不在跟前,非常挂念
D.还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明白
【解析】A.根据名著内容可知,严监生临死前因为多点了一茎灯草,迟迟不肯咽气,这一情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吝啬。
9.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都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晁盖-托塔天王-三败高太尉
B.吴用-智多星-智赚玉麒麟
C.孙悟空-斗战胜佛-计盗紫金铃
D.罗刹女-铁扇公主-三调芭蕉扇
【解析】A.三败高太尉的是宋江。
1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回忆性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范爱农》虽然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会丰富我们每个人对童年的体验。
B.《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比喻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D.《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采取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解析】A.《范爱农》并没有讲述童年经历。C.《昆虫记》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D.应该是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故选B。
二、简答题
11.在“阅读方法研讨”活动中,李明同学分享了借助批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他展示了《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一处批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原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批注】范进之“不省人事”,喜也,喜由悲来;周进之“不省人事”,悲也,悲极喜生。
(1)同样是“不省人事”,但是一喜一悲。批注者为何认为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是“悲极喜生”?请你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回答。
 ①范进中举后狂喜至“不省人事”,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一下子勾起了内心复杂的情感,有屡试不第的挫败,有忍饥挨饿的贫穷,有受尽冷眼的屈辱……这一切在他狂喜之时一齐涌上心头,因此说此时的范进是“喜由悲来”。②周进参观贡院时看号板,悲从中来,撞板至“不省人 
 事“,但由此却得到了几个商人的资助,并最终获取功名,因此说周进是”悲极喜生“。 
(2)作者两次写“不省人事”有何用意?
 刻画范进与周进热衷功名的丑态,以讽刺笔法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 
12.根据《简·爱》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
(1)参照示例填空。
地点:盖茨海德府→洛伍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 沼泽山庄 →芬丁庄园
经历:寄住在舅妈家,受尽歧视→接受六年教育;任教两年→ 任家庭教师并与男主人相爱 →被圣约翰收留;做乡村教师→与罗切斯特举行婚礼
(2)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是 知道罗切斯特有妻子 ,表现了简·爱 自尊、独立 的性格特点。
13.名言“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比喻恶劣的环境让人难以成功,甚至无法生存。对这句名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结合《骆驼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人物经历,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
 示例一:反对。保尔·柯察金经历了退学、战争、病痛、双目失明,却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苦难,创作出《暴风雨所诞生的》,让生命重新焕发生机。可见,沙漠中也能养出牡丹花。示例二:赞同。祥子在经历了车被抢、钱被骗、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上吊自杀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彻底堕落。可见,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14.请根据表格提示,完善相关内容。
作品 人物 人物形象
《朝花 夕拾》 ① 范   爱农  冷静、倔强、愤世嫉俗,为找不到革命道路而感到苦闷。
《钢铁是 怎样炼 成的》 保尔· 柯察金 ② 具有反抗精神,力求上进,不畏艰难,顽强执着,永不放弃。  
《③ 儒林   外史 》 王冕 才华卓越、磊落洒脱、不慕名利。
15.学校举行名著阅读分享会,请根据要求,帮助甲、乙两位同学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甲同学根据《经典常谈》的介绍,准备阅读《汉书》和《离骚》,并结合二者的共性内容作主题发言,请从下面选项中推荐两个最适合的话题( BD )
A.浅谈文学中的“香草”
B.辞赋文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C.如何成为论辩高手
D.说说古代的贤君与忠臣
【解析】《汉书》和《离骚》都涉及辞赋文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和古代的贤君与忠臣的内容。故选BD。
(2)乙同学准备以“文学形象的相似性”为主题进行交流,在他整理的三组文学形象中,哪一组最符合主题?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第一组:菊(周敦颐《爱莲说》)
丽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组:梅(陆游《卜算子·咏梅》)
匡超人(《儒林外史》)
第三组:小桃树(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第三组。理由:彭德怀和小桃树都在成长中经历磨难,都具有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解析】第一组,不符合。菊(周敦颐《爱莲说》)的特点:隐逸。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她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第二组,不符合,梅(陆游《卜算子·咏梅》)的特点:不畏严寒、洁身自好。匡超人(《儒林外史》)弄虚作假、追名逐利。
16.朋友,是与你志趣相投的人。现在的你,想从下列作品的人物形象中选择谁作为朋友呢?请简要阐明理由。
备选作品:《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
 示例一:想从《西游记》中选择孙悟空作为朋友。虽然在护送唐僧取经的过程中多次遭受磨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每次都冲锋在前,主动解决问题。这样的朋友,可以鼓励和帮助我战胜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示例二:想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选择丽达作为朋友。她待人真诚、心地善良、机智勇敢、爱憎分明。这样的朋友,可以让我时时感到温暖,给我成长的力量。示例三:想从《简·爱》中选择简·爱作为朋友。简·爱虽然是一个贫苦的孤女,但她人格独立、心灵强大、追求自由,敢于为爱情和尊严不断奋斗和抗争。这样的朋友可以让我更有主见,不再人云亦云,增强为梦想而奋斗的决心。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是书信体散文,作者陶弘景,字同叔,自号华阳隐居,是南朝人。
B.《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
C.《雁门太守行》是一首古体诗,诗歌的题目是乐府曲名,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
D.《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蒹葭》属于“风”。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
A.莫泊桑,英国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昆曲、京剧、黄梅戏的代表剧目有《牡丹亭·游园》《贵妃醉酒》《女驸马》。
C.古代常用“社稷”“垂髫”“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
D.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海燕》。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的朱熹将《大学》《左传》《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花甲之年指七十岁。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春社日一般在立春之后举行,内容主要是祭土地神,祈求丰收。
B.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D.《天下第一楼》被称为“京味话剧”,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抒情,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现代诗,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剧本。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丰富:所谓“名”实则“本名”;“字”则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谥号”则多为自己所取,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
B.颜真卿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指的是23点~1点,“五更”指的是3点~5点。
C.清代蒲松龄所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如婴宁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笑声朗朗。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7.学校开展“推荐名著制作海报”活动,下列拟用于海报的宣传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跟随师徒西游的脚步,走进科幻的世界,感受坚忍品质。
B.《昆虫记》——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体会科学精神,感受敬畏生命的情怀。
C.《经典常谈》——聆听朱自清谈中华经典,找到经典阅读门径,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D.《艾青诗选》——透过丰富的意象,感受时代的旋律,探寻情感背后的理性之美。
8.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他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味的一面。他临死的时候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根手指头的意思是(   )
A.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费油
B.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C.两位舅爷不在跟前,非常挂念
D.还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明白
9.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都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晁盖-托塔天王-三败高太尉
B.吴用-智多星-智赚玉麒麟
C.孙悟空-斗战胜佛-计盗紫金铃
D.罗刹女-铁扇公主-三调芭蕉扇
10.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回忆性散文集。《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范爱农》虽然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会丰富我们每个人对童年的体验。
B.《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科普巨著。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比喻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D.《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写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采取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
二、简答题
11.在“阅读方法研讨”活动中,李明同学分享了借助批注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他展示了《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一处批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原文】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批注】范进之“不省人事”,喜也,喜由悲来;周进之“不省人事”,悲也,悲极喜生。
(1)同样是“不省人事”,但是一喜一悲。批注者为何认为范进是“喜由悲来”,周进是“悲极喜生”?请你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回答。
(2)作者两次写“不省人事”有何用意?
12.根据《简·爱》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
(1)参照示例填空。
地点:盖茨海德府→洛伍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 →芬丁庄园
经历:寄住在舅妈家,受尽歧视→接受六年教育;任教两年→ →被圣约翰收留;做乡村教师→与罗切斯特举行婚礼
(2)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的原因是 ,表现了简·爱 的性格特点。
13.名言“沙漠里养不出牡丹花来”比喻恶劣的环境让人难以成功,甚至无法生存。对这句名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结合《骆驼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人物经历,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
14.请根据表格提示,完善相关内容。
作品 人物 人物形象
《朝花 夕拾》 ① 冷静、倔强、愤世嫉俗,为找不到革命道路而感到苦闷。
《钢铁是 怎样炼 成的》 保尔· 柯察金 ②
《③ 》 王冕 才华卓越、磊落洒脱、不慕名利。
15.学校举行名著阅读分享会,请根据要求,帮助甲、乙两位同学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甲同学根据《经典常谈》的介绍,准备阅读《汉书》和《离骚》,并结合二者的共性内容作主题发言,请从下面选项中推荐两个最适合的话题(   )
A.浅谈文学中的“香草”
B.辞赋文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C.如何成为论辩高手
D.说说古代的贤君与忠臣
(2)乙同学准备以“文学形象的相似性”为主题进行交流,在他整理的三组文学形象中,哪一组最符合主题?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第一组:菊(周敦颐《爱莲说》)
丽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组:梅(陆游《卜算子·咏梅》)
匡超人(《儒林外史》)
第三组:小桃树(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
16.朋友,是与你志趣相投的人。现在的你,想从下列作品的人物形象中选择谁作为朋友呢?请简要阐明理由。
备选作品:《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