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08: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宜兴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年级 语文 学科期末模拟考试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第⑦小题需填写作者。(10分)
亲近古人,汲取力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曹操未曾泯灭雄心的自喻;“采菊东篱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陶渊明闲适心境、高洁人格的写照:③“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是杜甫心系家国的深情: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贺笔下戍边将士忘身报国的志向;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对大丈夫的诠释;“风休住,⑥_____________________”是⑦____________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阅读这些诗文,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坚守与情怀。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
在中国历史的苍穹中,大唐是极为璀璨的一颗明星。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大唐风华”的博物展,参观者【甲】(络绎不绝 连绵不断)。此次展览的展品既有镂刻精巧的法门寺地宫珍宝,也有别出心cái 的壁上丹青,还有呈现胡风汉俗的三彩陶俑和多元共存的宗教文物…每一件展品无不【乙】(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回望大唐,我们发现,那里不仅有催马战犹酣的潇洒英姿,持戈卫社稷的壮怀激烈,也有长安集市多喧xiāo的市井画面,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昂扬气象,汇集四方奇风异俗的博大胸怀。大唐风华不仅在过去对民族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在今天乃至未来也将发挥着重要的启迪和激励。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镂( )刻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别出心cái( ) 喧xiāo( )
(3)根据语意在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B.络绎不绝 巧妙绝伦
C.连绵不断 惟妙惟肖 D.连绵不断 巧妙绝伦
(4)文中划线句有有语病,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三章”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回答了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这一问题。
B.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
C.《列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如“九方皋相马”“鲍氏之子”“杞人忧天”等。
D.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雁门太守行》这首七律就是典型代表作品。
5.综合性学习(3分)
活动课上,同学们了解了网络热词的含义,例如“YYDS”是“永远的神”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夺笋”意为“多损呐!”;“绝绝子”表达“太绝了!太棒了!”的意思……同学们就网络热词能否应用于写作开展了辩论,小语作为反方辩手发表了以下看法,假如你是正方辩手小文,请你进行反驳。(3分)
小语:这些网络热词太有意思了,下次写作文我准备用上这些词。首先,这些词语热度很高,代表了语言的流行趋势,便于网络交流。其次,缩写和谐音等方式让汉语变得灵动有趣。最后,语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会一成不变,时代会重新塑造语言。所以,我们可以在写作中运用这些网络热词。
小文:小语,我认为我们写作文时不应该大量运用“网络热词”或“缩写体”。
因为
小语:小文,你的见解很深刻,使我受益匪浅。看来,网络热词在写作中的确要慎用啊!
阅读与鉴赏(64分)
(一)古诗文阅读(19分)
(甲)
越中①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①:越中: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吴既赦越 (2)赈贫吊死
(3)吴师败 (4)越复伐吴
7.给以下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夫 人 自 织 食 不 加 肉 衣 不 重 采
8.下列各项对以上古诗文内容探究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二三句写了战士们得意归来换上锦衣,王宫中挤满了如花的宫女。最后一句写了今日只有几只鹧鸪鸟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
B.成语“卧薪尝胆”出自【乙】文,指越王勾践战败后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的苦难。
C.【乙】文中的“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主要体现了“劳其筋骨”;文中的“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主要体现了“苦其心志”。
D.一诗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逆境造就人才,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方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9.翻译句子。(4分)
曰:“女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
10.【甲】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很有代表性的怀古诗,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3分)
11.请你根据【乙】文简要概括越王勾践的人物形象。(3分)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在以前,亚洲象生存状况堪忧。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自1996年起,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选自刘东黎《观象》)
材料二:
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900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10%以上;高等植物3.6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4月25日)
材料三: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2.文中划线句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请简析其作用(3分)
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
13.“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句话中,“目前”二字可删掉吗?为什么?(3分)
14.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
B. 2021年,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引人注目。
C. 材料二主要介绍了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D. 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15.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老宅的父亲 王韶山
①父亲走了,乙酉年春节期间走的。
②那天凌晨,外面冰封雪裹的,寒气、悲凉一齐向我袭来,特别是听到节日之夜的烟花爆竹声,更增添了悲伤之情。
③我的父亲未曾出过远门。这辈子,他就像陀螺、蜗牛似的,一直在黄海边的一个古村落、一栋老宅里生活,从满头青丝熬到白发苍苍。
④父亲不善言辞,脾气倔强,但他颇为善良,那种爱与暖让人触手可及。
⑤父亲的爱是博大的。家乡有年又旱又涝,粮食歉收,村里许多人家上顿不接下顿,父亲却“打肿脸充胖子”,将一家人从嘴里省下的一些面粉、玉米糁儿,拿去接济孩子更多的人家。一位小篾匠跑了一天没生意,走到我家门口已饿得两腿打晃儿。父亲刚把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端到手上,一口没动,见失神的小篾匠倚在门框旁不吱声,只是不停地咽口水,他毫不犹豫地将面碗递给了小篾匠。一群小孩子顽皮极了,追撵人家的小猫小狗,又爬树用竹竿捣鸟窝。一小孩不慎滑入正在沸腾的石灰塘里,听到凄厉呼救声,父亲百米冲刺,趴到冒烟的石灰塘斜坡上,拼命去拽小孩的手,小孩得救了,父亲的手臂却被飞溅的石灰水烫伤。
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父亲凡事总喜欢亲力亲为。做豆腐、做粉丝、做手擀面、蒸老酵馒头、熬花生芝麻糖,这些活计父亲都干过,且弄得都挺棒的。老屋有个圆形的小铜炉,铜炉的盖子上密布着透气的小孔。一家人把小铜炉当宝贝,每到冰雪寒冬,用小铜炉取暖,烘潮湿的鞋垫,那是常事儿。父亲也常领着我们去掰小芦柴棒,用炉内炭火翻炒带壳的花生,或烤玉米、烤红薯、烤馒头等,那些烤得喷香、烤得金黄的热乎乎“美味”,煞是馋人。父亲还有一个古董般的“宝凳”。这个香樟材质的凳子矮墩墩的,方正的凳面下有个抽屉,里头塞满了零零碎碎。父亲曾坐在这个油漆斑驳的方凳上,帮家里、帮邻居做过不少鞋子。小时候,我们穿的布鞋、棉鞋,皆是母亲做好鞋面、纳好鞋底,父亲则负责后面的工序。每次弯腰驼背用鞋绳缝好鞋子,父亲都会站起来直一下腰,用拳头捶捶后背,嘴里叼上一支烟,然后又坐到方凳上用鞋楦子给鞋子整形,烟雾缭绕中,小铁锤敲打鞋帮的声音,颇像敲打小鼓。
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老屋后,我的父亲种植了数十载的竹林,青翠、茂密,每到傍晚时分,一群群鸟儿叽叽喳喳的,那声浪此起彼伏,很远都能听见。那时候的村野,白天常会听到有人用猎枪打鸟、打野兔的“噗噗”声。深夜,也常会有人偷偷到我家竹林用网具等逮鸟。而一旦被父亲发觉,他都会及时阻止,呵斥一通。“这些动物都是有灵性的,你们不能伤害它们!”
⑧老树是老家的灵魂。环绕老宅的老树,十有八九都是我父亲栽的。刺槐、楝树、桑树、水杉、泡桐、白果树、桂花树,以及桃树、梨树、柿子树等,整天遮阴蔽日,郁郁葱葱的。特别是春花烂漫的季节,宅院内外到处香喷喷的,花枝摇曳,花瓣满地,且有不少燕子、喜鹊、野鸽子,以及家里散养的小狗、小猫和草鸡等穿梭其间,活蹦乱跳的。
⑨树儿多了,父亲喜欢拿着小铁锹,在这些树旁栽种一些扁豆、丝瓜、葫芦,让藤蔓儿往皲裂的树干、舒展的枝条上自由地牵爬。他还在桃树、梨树和柿树下,种些香瓜、西瓜等。这些瓜果桃梨熟了,父亲和母亲常摘些送给左邻右舍。
⑩“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我再也看不到我的父亲了,再也看不到他在老屋里用大铁锅炒花生、煮芋艿、蒸老酵馒头,再也看不到他用铁锹钉耙挖山药、刨土豆、刨红薯,再也看不到他肩挑桑木扁担、嘴里哼着号子行走在田埂上的身影。
不,父亲没有远离,他仍在沃野田畴的暖风里,仍坐在家乡的云端里,感受着家乡的气息,遥望着家乡的变迁……
1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写出两点。(4分)
17.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3分)
(2)朗读第⑩段加点的文字时应该用重音,请说说理由。(4分)
18.为什么用“老宅的父亲”而不直接用“我的父亲”做标题?(4分)
19.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上文,比较两篇文章开头和结尾在结构安排和情感表达上的共同点。(5分)
【链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开头)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结尾)(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名著阅读(13分)
20.小语和小文近日读完了《昆虫记》一书,以下是他们通过微信交流的阅读体验,其中有两处说法有误(指括号内的内容),请找出并加以指正。(4分)
小语:《昆虫记》用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调,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通过阅读,我不仅了解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也感受到了A(作者布封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对了,以前我们还读过他写的《松鼠》呢。
小文:是啊,我一直认为B(红蚂蚁就是靠嗅觉来指路的)。读了昆虫记才知道它是靠视觉,靠对地点的准确记忆来认路。
小语:我也一样,以前只知道绿蝈蝈爱吃梨片、葡萄等,同时又吃蝉、金龟子等的嗜食昆虫者,没想到C(雌性绿蝈蝈交配后竟会吃掉自己的丈夫),真是太残忍了。
小文:唉,我以前只觉得夏天的蝉鸣扰人清静,没想到是他四年黑暗中的地下生活,才换来D(五个星期)阳光中的歌唱。
我认为( )有误,
我认为( )有误,
2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真实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D.“贺龙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对有钱人很仇视,地主绅士听到他的名字都闻风而逃……”这些关于贺龙的内容,是斯诺从刘龙火口中听到的,并非他亲自采访所得。
2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以下三则材料,分析这个预言的依据。(3分)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3.请参照示例,写出体现人物可亲而有趣的细节。(3分)
示例:彭德怀。他和士兵一样,只有两身军装,但他有一件背心,是用敌人的降落伞做的,他常常为拥有这样一件背心,孩子气地骄傲着。
人物:毛泽东。细节: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以“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记叙你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级名和人名。
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悠然见南山③感时花溅泪④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⑥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李清照
2. (1)lòu(2)裁 嚣(3)B(4)在句末加上“的作用”。
3. D
4. D(《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不是七律)
5. 示例:首先,网络热词多为口语化表达,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性和严谨性,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其次,网络热词流行范围有限,部分人群可能不理解其含义,容易造成沟通障碍,影响作文的表达效果。最后,写作应追求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和美感,过度使用网络热词会使文章显得低俗、肤浅,降低文章质量。
二、阅读与鉴赏(64分)
(一)古诗文阅读(19分)
6. (1)赦免(2)救济(3)军队(4)攻打
7. 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8. B(“卧薪尝胆”中的“卧薪”在文中未体现)
9. (勾践)说:“你难道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耕种。
10. 示例:本诗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描写越王勾践破吴归国后的繁盛景象,战士荣归,宫女如花满殿;最后一句写如今故址上只有鹧鸪飞,繁华不再。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11. 越王勾践是一个能忍辱负重、奋发图强、善于用人、关心百姓的君主。他战败后卧薪尝胆,亲自劳作,礼贤下士,厚待宾客,与百姓同甘共苦,最终实现复国雪耻。
(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12.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1991 - 1995年期间西双版纳因偷猎致死的亚洲象数量之多,突出了亚洲象当时生存状况的严峻。
13. 不能删掉。“目前”表示时间限制,说明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不代表以后永远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掉,就变成了中国一直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与事实不符。
14. 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会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才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15. ①加强对亚洲象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偷猎行为;②合理规划人类活动区域,减少人象冲突;③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亚洲象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6. ①善良、有爱心:父亲接济村里困难人家,救助小篾匠和石灰塘里的小孩;②勤劳能干:父亲亲力亲为做各种活计,如做豆腐、粉丝等,还会制作鞋子;③热爱自然:父亲种植竹林,保护鸟类,在老树旁栽种瓜果藤蔓;④质朴、憨厚:父亲一生在老宅生活,默默奉献。
17. (1)运用环境描写,描绘了老宅周围春花烂漫、生机勃勃的景象,营造了温馨美好的氛围,表现了父亲对老宅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体现了父亲勤劳的成果。
(2)“再也看不到”强调了父亲去世后“我”的失落和悲痛之情,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朗读时重读这些词语,能更突出这种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18. “老宅的父亲”不仅点明了父亲的身份,还暗示了父亲与老宅的紧密联系,老宅是父亲一生生活的地方,承载着父亲的一生,他的善良、勤劳、热爱自然等品质都与老宅息息相关,突出了父亲对老宅的坚守和奉献,使父亲的形象更加具体、深刻。而“我的父亲”仅表明了与“我”的亲属关系,没有这种丰富的内涵。
19. 共同点:①结构安排上,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情感基调,引出对母亲(父亲)的回忆;中间叙述具体事例,展现母亲(父亲)的品质;结尾表达对母亲(父亲)的怀念和敬意,以及自己的决心和愿望。②情感表达上,都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爱和怀念之情,同时在结尾处将对亲人的情感升华为对民族、对人民的忠诚和奉献,拓宽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深度。
(四)名著阅读(13分)
20. A有误,《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C有误,雌性螳螂交配后会吃掉自己的丈夫,而不是绿蝈蝈。
21. D(关于贺龙的内容是斯诺亲自采访所得)
22. ①红军领导人与士兵同甘共苦,如朱德在长征途中把马让给同志骑,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使红军内部凝聚力强。②红军为穷人而战,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如“老表”所说,红军的宗旨正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③红军具有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精神,如长征中红军克服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乐观面对,这种精神使他们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走向胜利。
23. 示例:毛泽东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了好几个小时,还认真地在本子上记笔记,农民问他是否要算命,他幽默地回答说:“我是来问你们的,不是来给你们算命的。”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