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08: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射洪中学2024年下期初2024级期末模拟
语文学科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所有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卡上,做在原卷上无效。
第I卷(45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环颈雉 (zhuī) 缄默 (jiān) 惩戒 (chěng) 相称 (chèn)
B.污涩 (sè) 衔着 (xián) 颈下 (jǐng) 怅然 (chàng)
C.怂恿 (sǒng) 屋脊 (jí) 懒惰 (duò) 安慰 (wèi)
D.蜷伏 (quán) 诅骂 (zǔ) 倚靠 (yǐ) 蔑视 (miǎo)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据说王羲之用尽十八缸水,墨染洗砚池,最终练成书法大家,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B.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C.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杀人嫌疑犯。
D.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在的80 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头族 ”,“低头族 ”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B.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亚洲文明展,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互鉴、交流、对话的轨迹。
C.杭州把城市大脑视为献给世界的礼物,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提供“杭州方案 ”。
D.“5G+医疗 ”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 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我这样地用药还会不大见效,”陈莲河先生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
D.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五猖会》《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多篇散文。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A.③④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6.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踏入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一篇篇美文,风光无限,令人陶醉、神往。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看到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在老舍先生描绘的济南冬天里,我们欣赏到了一块温晴舒适的冬天宝地;在莫怀戚一家人的散步过程中,懂得了家庭以和为贵、珍惜亲情的重要;伴随鲁迅回忆的脚步,回到了他童年五彩斑斓的家园、团结友爱成长;吟咏曹操的诗,学会了奋发进取、壮志在心……
A.开头句中“踏入”的词性为动词,“年级”“美文”的词性为名词。
B.结合语境,加点词“风光”指的是七年级语文书中各篇文章所呈现的美好的景色、情感、美好时光等。
C.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在“成长”后加“的乐土”。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书中写的大多是奇人异士的故事,题目“聊斋志异 ”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 ”是他的书斋名称。
B.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是一篇《伊索寓言》。
C.古人往往在家书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诫子书》便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D.《狼》这一课告诉我们,面对那些凶恶可怕的敌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才能取得胜利。
8.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 。
(2)何当共剪西窗烛, ▲ 。
(3) ▲ ,思君不见下渝州
(4) ▲ ,山入潼关不解平。
(5)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
▲ 的人,一个 ▲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6)过度享乐、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利于良好品格的养成,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言:
“ ▲ , ▲ 。”
9.语文实践活动。 (8分)
少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佳的读书时光。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出两种活动形式。(4 分)
示例: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活动。
活动形式一: ▲
活动形式二: ▲
(2)下面是一份对 200 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后做出的统计表,请写出你的结论。(2 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漫画 武侠小说 文学名著
人数 112 62 26
百分比 56% 31% 13%
结论: ▲
(3)小明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 回复” 中劝说他积极地阅读名著。(2 分)
【帖子】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
回复: ▲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古诗阅读(6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①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②。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②戍轮台:指守卫边关。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代指边关。
10.下面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褥;“孤”字写生活孤苦;“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
B.本诗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孤单,凄凉,悲观的心情。
C.诗人听着、想着风雨,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衬了军事现实的可悲,作者感慨于南宋末年的衰败不堪。
D.“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仁人志士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11.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3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②,蹄啮③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④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⑤召子,曰:汝⑥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⑦。诫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出自《陈谏议教子》)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驭:驾驭马匹。③蹄:名词活用动词,踢。啮: 咬。④贾人:商人。⑤遽:马上,赶快。⑥汝:你。⑦直:通“值”,价值。
12.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
B.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
C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
D.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畜之?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淫慢则不能励精:懈怠
B.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当时
C.贾人安能畜之:畜养、饲养
D.非学无以广才:学问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诫子书》是诸葛亮劝诫儿子的信,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成才有三个条件:第一是立志,第二是淡泊,第三是惜时。
C.乙文中“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是对陈谏议的赞扬评价。
D.乙文“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15.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分)

(2)诫仆养之终老。(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4分)
母亲用秤
①家里有杆老秤,是母亲用来称东西的专用品。这杆秤不知使用过多少年,也不知存放了多少年,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躺着,要不是搬家,还真想不起它。
②母亲没念过书,可玩秤比有文化的父亲还精明。父亲开玩笑说,母亲天生就是耍秤杆子的料,比他耍笔杆子强。
③早年间家里穷,父亲说有秤也没用;但母亲说,家里有个秤还是比较方便。一番争吵过后,还是母亲坚持己见——这秤,我买定了!
④母亲更闲不住了,晌午间每每跑去山里刨药,刨了许多许多天,总算凑齐了买秤的钱。
⑤秤买回来了,但母亲并不识秤,那上面没有数字,只有点点金星,母亲跟村里认秤的人学,让人教她,教了很久总算学会了秤的使用。
⑥很长时间里,秤是家里唯一的度量单位,每天做饭,母亲总会用秤称一称,几口人吃饭,下多少米面,她都要心中有数,既够吃,也不浪费。就连亲戚之间走动,母亲对来往的东西也都称一称,她说不占人家便宜,咋来咋走,宁肯做那吃亏的一方。
⑦母亲用秤最多的地方,是邻里之间一些米面的借用与归还。用秤称完,母亲还要用她独特的方法记上账,那账单我完全看不懂,都是点点。像秤杆上面的准星,有大有小。母亲告诉过我,那些点点,大的是斤,小的是两,准确率不差分毫。若是母亲借东西,还账时定是秤杆子仰头,有时秤砣都站不住,母亲风趣地说,这叫抬头见喜。
⑧后来,山乡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从原本的寂静到后来的喧嚣。母亲的心也有几分不安分了——她是村里最早耍秤杆子的人,知道秤上的学问。
⑨母亲在路边摆了个小摊,自家地里种植的,山野采摘的,都成了母亲小摊上的货品。母亲不喜欢叫卖,可东西比谁卖得都快,特别是那些回头客,总会争着抢着再度购买。母亲卖东西总是先掂一掂,然后再称,完事再抓一把派上,保多不少。有时候,不等母亲做这道“附加工序”,顾客自己就上手了,母亲也只是笑笑,像是默许了。
⑩有一次,一位城里来的女游客在母亲的小摊位前,望着一篮子山桃发呆,想买又想走的样子,母亲见状,就和她闲聊起来。那人说,她母亲曾在这里插过队,她喜欢吃这里的山桃,如今母亲患病卧床,还想着吃这山桃呢,自己很想买一些带回去,可钱包不知啥时丢失了……母亲默默地将山桃装好一大袋,外加10元钱,一同递给了那位女士,那人连连摆手,母亲轻声言说:“出门在外,谁都可能遇到难处,帮一把,不算事。”
母亲用她那杆秤做了十几年买卖,和邻里、和游客都处得很好,可我家的日子却没有发生多大的改观,反倒是家里的土特产再没有了积压和库存,每年都早早“被打发”得干干净净。我们笑说母亲瞎忙乎,母亲很认真地说:“挣多少是多,够上碗边儿就行了。”
母亲最大的“业绩”就是磨光了那杆老秤上面的星星点点,我一直奇怪没有星星点点之后母亲咋称斤论两呢?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了母亲,母亲笑笑透露了谜底——其实,我压根儿就不识秤,手里拿杆秤,不过是让人对我信任;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称。母亲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啊!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母亲用秤”这一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B.章中写到“母亲没念过书”“母亲卖东西总先掂一掂”为后文母亲压根儿不识秤埋下了伏笔。
C.本文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
D.和父亲发生争吵后,母亲独自去山里刨药攒钱买秤,体现了母亲的任性和固执。
17.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若是母亲借东西,还账时定是秤杆子仰头,有时秤砣都站不住,母亲风趣地说,这叫抬头见喜。(结合加点词语,谈谈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做人厚道,人心是秤,不用称。(结合文章,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18.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3段的作用。(4分)

19.母亲教会了“我”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阅读《北方的冬天》完成20——23题。(13分)
北方的冬天
范蕾
①来北京上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一座南方小城。那里的冬天,白天阳光像小猫的绒毛一样细碎温暖,夜里的寒气却能让被窝里的人失去挪动分毫的勇气。冬与春的交界线漫长而模糊,甚至让人有些不耐烦。
②)带着这样的认知来到北京,第一次和北方的冬天短兵相接的我,被十一月里凛冽的北风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还曾发生过跟着一群同样慌乱懵懂的南方同学在学校便民市场抢购毛裤,由于现场过于火爆,来不及细看,结果买回来发现是条男裤的乌龙事件。
③和一年四季绿意盎然的南方不同,一场秋风,北方的树木就被扒掉一层衣裳。刚进初冬,一夜北风呼啸,所有的树就枝头尽秃,整座城市只剩下灰扑扑的水泥森林。而下雪虽然有意思,但最初的新鲜劲,很快就在随之而来的满地泥泞举步维艰中消失了。对于即将在这里展开四年大学生活里漫长的冬天,我不是不绝望的。
④转折发生在那年十二月的某个周日的午后。我和几个同学在南池子附近的咖啡馆小聚,听完一首钢琴曲,我们出了门,向南走了一段路,来到长安街边。其时朔风猎猎,风里隐隐裹挟着细微的冰渣子,不时打得人脸刺痛;而头上是蓝得澄澈透明,仿佛质地坚硬的天空,像一幅巨大的玻璃穹顶。长安街四下无人,路边堆着积雪,白金色的阳光没有温度,在阳光下灼灼发光的长安街一直向极远处源源不断地延伸,仿佛要与天空接壤。那一刻,踏入这座城市不久而生的小忐忑、小茫然,忽然就被更加巨大的无畏与欢喜覆盖了。北方的冬天展现了它的严苛,也暗示着它广阔下无限的可能,让我这个来自南方的少年,为之心折。
⑤在后面的许多年里,我和北方的冬天一点一点熟悉起来。我见到过它狂暴时的寒风怒号飞沙走石,也见过它细雪初停宁静晶莹的夜晚。刚毕业时租住在超过二十年历史的老民房,北风从陈旧的门窗呼呼往里灌的时候,我咬牙切齿地恨过它;后来和爱人在冬夜里把酒言欢的时候,我又觉得要感谢这严寒,是它把我们驱赶到一起寻求温暖。
⑥转眼之间,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大大超过了在南方故乡的日子。北方的冬天对我来说,已经是多年老友了。我对它熟悉得就像自己的脉搏:我准确地知道什么时候该对衣橱和被褥举行换季典礼,什么时候应该检修好暖气,在零食盒子里存满奶油曲奇和大块的榛子巧克力——漫长冬日里,它们是我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⑦今年北京的冬天来得似乎比往年要晚一些,十一月中,略有厚度的外套也就够了。某个暖融融的午后,我准备到写字楼外面溜达一圈,刚进电梯,听见两个姑娘在闲聊。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今年冬天来得晚,我什么时候才能穿上新买的大衣啊!"这一个用带着一点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回应道:“可不要那么快!北方的冬天太讨厌了,灰扑扑,冷冰冰,简直像那种四十多岁的老女人。你喜欢四十多岁的老女人吗?”
⑧电梯里那个真正四十岁了的“老女人”忍不住讶异地望了过去,那是两张特别年轻,目测不超过二十五岁的脸庞。她们被这句话逗得前仰后合,完全没注意到我。电梯到一楼停下,她们和我前后脚出去,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⑨站在耀眼的秋阳下,我还有点愣神。有点懊恼没有拦住她们说几句话,又很清楚其实什么也不必说:不必说四十岁的女人还不老,也并不灰扑扑冷冰冰;不必说北方的冬天并没有那么讨厌,它有许多温柔可爱的地方,只是你们尚未发现。
⑩年轻就是这样吧,理直气壮地以为世界就是自己看到的模样,有着自以为是的非黑即白。曾经的我也是如此。但随着年纪渐长,经过更多的人和事,我明白了那时候的浅薄与轻狂。
四十岁的女人和北方的冬天,似乎也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吧:走到了路途的后半程,不复最鲜艳的颜色,面对世界收起热情天真的面孔,审慎得几乎有点冷淡。她见过春夏的流光溢彩,经历过秋天的收获与凋零,一生里最重要的爱与恨都已尘埃落定,不太有什么能引起她内心的波澜。但如果你走近她,了解她,会在不经意的时刻,看到她不为外界眼光干扰,怡然自赏的美,和藏在淡然下,偶尔流露的热情。
那是要跋涉过人生的四季和山水,才能看到的风景。
20.对北方冬天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完成下列表格。(3分)
时间 对北方冬天的认知 对北方冬天的情感
初到北京 寒冷 、萧索 ▲
来北京的那年十二月 (2) ▲ 巨大的无畏与欢喜
现在 (3) ▲ 并没有那么讨厌
变化的原因: ▲ (2分)
21.文中写两个小姑娘在电梯中的对话有什么作用?(3分)

2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述效果。
和一年四事绿意盎然的南方不同,一场秋风,北方的树木就被扒掉一层衣裳。(3分)

23.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2分)

四、整本书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24—25题。
悟空求唐僧饶他,唐僧本来就心慈,看在师徒情分上,答应这一次饶了他。于是,师徒四人又上路了。但是那个白骨精这时却又想出了一条毒计,她摇身一变,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拄着拐杖,哭着向他们走了过去。孙悟空睁大火眼金睛,见又是白骨精变的。一句话也不说,举着棒子就打。那个妖怪还是用了个法术,扔下一具假的尸体在路边,自己逃走了。唐僧吓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一气之下,一口气把紧箍咒念了二十遍,要赶走悟空。
24.以上文字选自名著 ▲ (作者) 《西游记》的 ▲ (情节),有些情节很有规律,类似的内容出现多次,类似的情节还有 ▲ 等带“三”的 故事。(3分)
25.有学者用一个字分别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内核,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 并简述理由。 (3 分)

五、写作与表达。(共60分)
26.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请以“留一点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二)请以《触动我心灵的一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600字以上。
(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答案
第I卷(45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7分)
1. B(A.惩戒(chéng);C.屋脊(jǐ);D.蔑( miè )视)
2. B(“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不能用来形容人有好有坏)
3. C(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人”;B.语序不当,应为“对话、交流、互鉴”;D.语义重复,“便捷”和“方便”可删去其一)
4. B(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5. C
6. C(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7. D(《狼》这一课告诉我们,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8. (1)便引诗情到碧霄(2)却话巴山夜雨时(3)夜发清溪向三峡(4)河流大野犹嫌束(5)有道德 脱离了低级趣味(6)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9. (1)示例:举办“名著阅读心得分享会”;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形式合理即可,每种2分)
(2)结论:初中生课外阅读以漫画和武侠小说为主,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较少。(2分)
(3)示例:小明,名著虽然篇幅较长,但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阅读名著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名著开始读起,慢慢体会其中的乐趣。(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古诗阅读(6分)
10. B(开头两句写出了诗人虽然年迈多病、生活孤苦,但仍心系国家,并不悲观)
11. 赏析:这两句诗以“风吹雨”照应题目,既写了眼前的现实生活,又象征着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躺在床上听着风雨声,梦中却出现了金戈铁马驰骋于冰河的场景,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3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12. B
13. D(“广”在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14. B(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成才有三个条件: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学习,第三是惜时)
15. (1)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3分)
(2)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2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4分)
16. D(母亲独自去山里刨药攒钱买秤,体现了母亲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她对秤的重视,并不是任性和固执)
17. (1)“秤杆子仰头”“秤砣都站不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还东西时给的分量很足,表现了母亲的厚道、善良和不占人便宜的品质。(2分)
(2)母亲用秤做生意,不仅是为了称量物品,更是为了赢得他人的信任;母亲通过自己的行为教导“我”,做人要厚道、真诚,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自然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不必在乎外在的称量工具。(2分)
18. 内容上:交代了家里买秤的原因,体现了母亲与父亲在这件事上的不同看法,突出了母亲坚持买秤的决心,表现了母亲的主见。(2分)结构上:为下文母亲使用秤以及通过秤体现出的品质做铺垫,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2分)
19. ①做事要有计划,不浪费(如做饭用秤称米面);②不占他人便宜,诚实守信(如邻里间借还东西用秤称);③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如帮助女游客);④做人要厚道,赢得他人信任(如母亲不识秤却用秤赢得信任)。(3分,答对三点即可)
(二)(13分)
20. (1)绝望(2)严苛、广阔下有无限可能(3)熟悉、有许多温柔可爱之处(每空1分)
变化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北方冬天的经历增多,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心态也发生了变化。(2分)
21. ①内容上,通过年轻姑娘对北方冬天的负面评价,与“我”对北方冬天的感受形成对比,突出了年轻人认知的浅薄和片面;②结构上,为下文“我”对四十岁女人和北方冬天的感悟做铺垫,引发了“我”对年龄、人生的思考。(3分)
2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北方的树木拟人化,“被扒掉一层衣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方树木在秋风中落叶凋零的景象,表现了北方冬天的萧索,与南方的绿意盎然形成鲜明对比。(3分)
23. 这句话运用象征手法,将四十岁的女人和北方的冬天类比,象征着人生经历丰富后达到的一种成熟、淡然的境界,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起伏,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其中蕴含的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2分)
四、整本书经典阅读(6分)
24. 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或三入无底洞等)(每空1分)
25. 示例:用“悟”字概括。(1分)理由:《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磨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师徒四人不断领悟人生真谛、佛理道义,如孙悟空从最初的冲动好斗到后来懂得隐忍、慈悲为怀,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所以“悟”字能体现其精神内核。(2分)(也可从其他角度概括,如“诚”“恒”等,言之有理即可)
五、写作与表达(60分)
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