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同步测试
1.北魏献文帝即位后大力遏止汉族官僚、重用鲜卑贵族,遭到群臣和冯太后的反对,被迫传位给孝文帝。冯太后逝世时,孝文帝失声痛哭,“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据此判断
A.献文帝曾对汉官进行彻底清洗 B.迁都洛阳适应了北魏发展需要
C.群臣都曾坚决支持孝文帝改革 D.冯太后有力地推动了鲜卑封建化
2.北魏文成帝(公元44-465年)时期,云冈石窟的佛造像伴随着汉化改革,穿上了褒衣博带的服装,面容、形体也有雄劲逐渐向清秀转变。这些清秀形象的形成
A.继承了汉代雕塑的柔美风格 B.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C.背离了鲜卑贵族的审美取向 D.源自南朝文化的北渐
3.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宋代司马光为宋神宗讲经时提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观点,并且以曹随萧规等历史典故进行论证。王安石参政离开经筵之后,安排吕惠卿进入经筵,吕惠卿又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这说明
A.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 B.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
C.宋代政务决断有民主性 D.宋代朝臣的文化水平难分高下
4.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样定义“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根源
B.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发展经济的手段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的必要性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命力所在
5.“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说汉话问题上
A.采取一视同仁的举措 B.态度坚定且具策略性
C.承认汉话比北语先进 D.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
6.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做了充分的准备。这次会议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等国的外向型经济有借鉴意义
B.中国应学习外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C.当时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实现了高度统一
D.经济所有制的形式应实行多元化
7.1978年5月7日,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要有条件、有计划地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要规定合理的奖励、计件工资办法,严格控制奖金总额和计件超额工资。这表明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B.政府尝试突破计划体制束缚
C.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共识
8.20世纪初,御史萧丙炎指出:“各省办理地方自治……多印中公正賺明之士,往往視为畏途,而劣监刁生,运动投票得为职员及议员与意事者,转居多数。”多数劣监刁生,平日不谱自治章程,“是其鱼肉乡民之故技,以之办理自治”。摒此可知,当时的地方自治运动
A.促进了地方绅权急剧膨胀 B.阻碍了城乡之间人才流动
C.加速了清末统治秩序瓦解 D.引发了地方士绅严重分化
9.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涉及范围广领域宽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引发党争直接导致北宋衰落
10.刘少奇在1956的某次会议报告中说:“在这里,有必要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上级国家机关往往对于企业管得过多、过死,妨碍了企业应有的主动性和机动性,使工作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我们的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要去管那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只有上级国家机关的强有力的领导同企业本身的积极性互相结合,才能把我们的事业迅速地推向前进”。刘少奇的讲话
A.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开始 B.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反映了中央对经济建设的反思与总结 D.正确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1.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B.发展新兴封建经济
C.富国强兵增强国力 D.正式废除井田制
12.2017年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新时期我党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 )
A.科学发展观 B.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晚清时期,地方疆吏办军工,都不是奉旨作为,而是事后奏报,疆吏能够自行其是。据此可知
A.汉族官僚地位上升 B.地方自主权力扩大
C.国家财政困难加剧 D.列强渗透背后支持
14.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立宪”步伐加快,民政部着手统计全国人口,但宣统二年(1910年)各省才陆续开始调查活动,而且大部分应付了事,甚至有省份很快就中断了。这反映了
A.清末社会政治形势动荡 B.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C.预备立宪受到地方抵制 D.近代人口统计的起步
15.1901年7月,张之洞与刘坤一合上《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力倡教育“会同文武”,主张全国小学校“必设兵式操场”,加习“体操”。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明确规定各级学堂中“体操”均为必修科目。这些做法
A.与科举制度的废止相互配合 B.适应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
C.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D.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价值重估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七国地广兵强,大略相等。余国如越,虽则称王,日就衰弱。至于宋、鲁、卫、郑,益不足道矣。自齐威王称霸,楚、魏、韩、赵、燕五国,皆为齐下,会聚之间,推为盟主。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及献公薨,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
——《东周列国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以前秦国的发展状况怎样?
材料二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材料三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
(3)运用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冯太后反对北魏献文帝遏止汉族官僚、重用鲜卑贵族,使献文帝被迫传位给孝文帝,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实行了较为彻底的汉化措施,说明冯太后有利的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故选D;献文帝遏制汉族官僚不代表对汉官进行彻底清洗,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迁都洛阳的内容,排除B;材料涉及群臣反对献文帝遏止汉族官僚、重用鲜卑贵族,没有体现支持孝文帝改革,排除C。
2.D
【详解】
材料“云冈石窟的佛造像伴随着汉化改革,穿上了褒衣博带的服装,面容、形体也有雄劲逐渐向清秀转变”反映的是北魏的社会生活受到南方汉族政权的影响,反映了南朝文化的北渐,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对汉代的继承,排除A;理学出现于宋代,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北魏之前的审美是什么,因此不能体现背离,排除C。
3.B
【详解】
同为负责讲论经史的经筵,司马光用历史典故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反对变法,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则引用《尚书》中“刑罚世轻世重”来论证祖宗之法可以变,说明文献典故解释迎合现实的需要,B项正确;皇帝决策受到经筵左右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宋代政务决断有民主性与经筵活动负责“讲论经史”不符,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宋代朝臣的文化水平难分高下,D项错误。
4.D
【详解】
材料“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与时俱进精神,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命力所在,D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排除。故选D。
5.B
【详解】
从材料中的“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说汉话问题上态度坚定,从对“三十已上”和“三十以下”的不同规定可以看出颇具策略性,故答案为B项;从对“三十已上”和“三十以下”的不同规定可以看出不是采取一视同仁的举措,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对汉话和北语先进性的认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一措施对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
6.A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涉及的国家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印发这些国家相关情况的材料,说明其经济模式有借鉴意义,故选A;我国在1992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C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改革初期人们对改革有不同看法,排除;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D错误。
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国务院下发通知,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表明政府尝试突破计划体制束缚,B项正确;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是在1956年,A项错误;拉开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是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共识”是在20世纪末即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后,D项错误。
8.C
【详解】
据材料可知,在清末地方自治运动过程中,参与者多为品行低劣的士绅,他们不了解自治章程,往往借机压榨百姓,这会激化阶级矛盾,引发民众的不满,从而加速清廷统治秩序的瓦解,故选C项;地方绅权膨胀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出参与地方自治的士绅多是品行低劣者,不能体现城乡之间人才流动受阻,故排除B项;材料表明在地方自治过程中,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往往不愿意参与,而参与者大多是通过贿赂等不法手段获取议员或董事的,这反映了地方士绅的分化,但“引发”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涉及到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多个领域,具有范围广领域宽的特点,A项正确;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并未真正实现富国强兵,B项错误;由于用人不当,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C项错误;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积贫积弱的局面,并不是北宋衰落的直接原因,D项错误。
10.C
【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处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阶段,因此材料“我们的经济部门的领导机关必须认真把该管的事管好,而不要去管那些可以不管或者不该管的事”体现的是中央对经济建设的反思与总结,C正确;AD是八大的内容及意义,排除;1984年,《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排除。故选C。
11.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在争霸战争中获胜,纷纷进行变法。秦地处西陲,偏僻落后,秦孝公为实现富国强兵,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故C项正确;“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新兴封建经济”及“正式废除井田制”均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不是主要目的,故A、B、D项错误。
12.D
【详解】
根据所学,2017年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期我党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13.B
【详解】
晚清时期地方疆吏在兴办军工时自行其是,实行事后奏报,而不必通过中央的批准,这说明中央的控制力下降,地方的自主权扩大,故选B;地方疆吏不一定都是汉族官僚,排除A;地方疆吏能够自行其是说明地方权力扩大,而不能证明国家财政困难和列强渗透背后支持,排除CD。
1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统计全国人口的活动,在地方上落实的迟缓、艰难甚至很快中断,反映了清末社会政治形势动荡,A项正确;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是在武昌起义爆发以后,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口调查而非预备立宪受到地方抵制,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的人口统计是近代人口统计的起步,D项错误。
1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强,地方官僚和清政府尝试从各方面对旧制度进行变革,即开始清末新政,如各级学堂设置“体操”为必修科目等。因此这些做法适应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需要,故B正确;科举制度的废止是在1905年,故A错误;清末新政是为了遏制革命运动的兴起,故C错误;材料没有对传统教育进行了价值重估的信息,故D错误。
16.(1)秦偏僻落后,被中原各强国鄙弃。
(2)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3)评价: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为后来统一奠定基础;变革了生产关系,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
【详解】
(1)根据材料“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可知,秦偏僻落后,被中原各强国鄙弃。
(2)根据材料“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可知,商鞅的“独创性措施”有连坐法、奖励耕织、抑制商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3)提炼材料的观点,即历史的看待商鞅变法,不以后人的观点苛求商鞅变法,即从商鞅生活的时代的状况回答其变法的作用。如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国力,为后来统一奠定基础;变革了生产关系,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