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八年级上册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考点探究 (广东)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八年级上册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考点探究 (广东)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09:5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教材七至九年级重要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
八年级上册
第11篇  三峡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山水风光,作者情感,结构布局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三峡七百里的行程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重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①   。   ②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③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从它们当中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④  。所以渔人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概述三峡山势的特点:山高、岭连。第2~4段为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春、冬季,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天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中心概括: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略无阙处   略无:    阙:  
2.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  
3.至于夏水襄陵  襄:  
4.或王命急宣  或:  
5.虽乘奔御风  虽:    奔:  
6.清荣峻茂  荣:  
(二)内容过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请简要分析。
  
(三)技法过关
1.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2.本文语言精致、洗练,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怿也。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岩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发大溪口(  )
(2)屡呼则屡出(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关 西 门 正 对 滟 滪 堆 堆 碎 石 积 成 出 水 数 十 丈
3.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甲文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和乙文画波浪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11篇 三峡
能力通关一
①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②到了夏天(水上涨的时候),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③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④常有高山上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能力通关二
(一)
1.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2.如果不是
3.冲上、漫上
4.有时
5.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6.茂盛
(二)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其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三)
1.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为峡,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即山高水连,所以写峡必定要从山写起。另外,先写山势能揭示水流湍急的原因:山高,水的落差大;山连,水不外泄;峡窄,单位面积里水的流量大。先写山势后写水势,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雄奇的画面。
2.如“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仅八个字就写出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能力通关三
1.(1)出发 (2)多次
2.关西门正对滟滪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
3.甲文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波浪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入云霄可以看出。  
第12篇 答谢中书书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山川之美,写景技法,作者志趣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①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②  。∥③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④  。   本文是作者寄给朋友谢征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接下来的十句,作者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中心概括:本文以清丽、凝练的文辞,描绘了秀丽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夕日欲颓   颓:  
2.沉鳞竞跃  沉鳞:  
3.四时俱备  俱:  
4.晓雾将歇  歇: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二)内容过关
1.文章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简要概括“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简要赏析“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中的“乱”和“竞”二字。
  
3.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有什么言外之意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
  
(三)情感过关
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美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技法过关
请从视角转换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答谢中书书》
  【乙】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②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崖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萝③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④。  
(选自吴均《与施从事书》,有删改)
  【注释】①故鄣县: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干天:直插云霄。③春萝:地衣类植物。④散赏:散心,欣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企水之猿  实是欲界之仙都
B.鸡鸣不已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C.百臂相接  即更刮目相待
D.千翼竞来  负势竞上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故 鄣 县 东 三 十 五 里 有 青 山 绝 壁 干 天 孤 峰 入 汉
3.陶弘景和吴均都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这两封书信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请从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各选一个共同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12篇 答谢中书书
能力通关一
①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话题) ②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③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④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能力通关二
(一)
1.坠落
2.指水中潜游的鱼
3.全,都
4.消散
5.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二)
1.①山水相映之美,如“高峰”与“清流”。②缤纷的色彩之美,如“五色”与“青林翠竹”。③晨昏变幻之美,如“晓雾”与“夕日”。④动静相衬之美。一是形体的动和静,二是光色的动和静,三是声响的动和静。
2.“乱”,纷乱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猿、鸟“鸣”的状态,渲染了清晨山林热闹欢悦的气氛;“竞”,争相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的状态,渲染了傍晚水中热闹欢快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感。
3.第一问:结尾两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表明作者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作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望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第二问:①内容上,是作者针对眼前的美景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突出了山水的奇绝,并表达了自己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心意;②结构上,总结前文,首尾呼应,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鲜明。
(三)
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感。
(四)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看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而后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视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互相映衬,展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能力通关三
1.C
2.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3.示例:艺术手法方面,两篇短文都运用了夸张手法,如甲文中“高峰入云”,乙文中“绝壁干天”,都写出了山之高峻;思想情感方面,两位作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之情。
第13篇 记承天寺夜游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旷达态度,自然写法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层意概括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①  。②  。∥③  。∥ ④   。   第一层:叙事。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夜游的起因及作者与张怀民夜游之事。 第二层:写景。描写庭院月景。这是写月光的神来之笔,语言精练,想象新奇。 第三层:抒情。抒发既喜悦又苦闷之情。连发两问,叹息作结。寥寥数语,意味深长。
  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对庭院优美月色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欣然起行  欣然:  
2.念无与为乐者  念:  
3.怀民亦未寝  寝:  
4.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二)内容过关
1.文章虽然短小,但很美,请结合原文分析美在何处。
  
2.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无一字写月却处处写月,被世人称为写月的传神之笔,请简要分析。
  
4.文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三)主旨过关
  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记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①予在儋州②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③杂揉,屠沽④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⑤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过⑥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⑦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苏轼《书上元夜游》,有删改)
  【注释】①上元:农历正月十五。②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③民:汉族。夷:当地少数民族。④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再:同“在”。 ⑥过:苏轼的小儿子。⑦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
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  欣然起行
B.放杖而笑  强饮三大白而别
C.予欣然从之  山间之朝暮也
D.相与步于中庭  皆以美于徐公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己 卯 上 元 予 在 儋 州 有 老 书 生 数 人 来 过
3.甲、乙两文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 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
参考答案:
第13篇 记承天寺夜游
能力通关一
①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②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③庭院中的月光好像积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④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能力通关二
(一)
1.高兴的样子
2.考虑,想到
3.睡觉
4.形容水的澄澈
(二)
1.①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明月朗照,触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为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②来自语言的“纯”。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是准确地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③来自结尾的“精”。“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解嘲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含有这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欣赏的意味,而景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2.①赏景之乐: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宜人的景色,不禁沉醉其中,乐从心生。②友人之乐:有友人相伴,悠闲漫步,孤寂之感尽消,喜从心来。③情趣之乐: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态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
3.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藻、荇菜,使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月光。
示例二: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烘托月光的澄澈,二者结合,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示例三: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作者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4.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却被贬黄州,有职无权,可谓职闲;②他夜晚出行,庭中赏月,可谓清闲;③既有被贬的惆怅苦闷,也有赏月中自我排遣的旷达,可谓心闲。
(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能力通关三
1.B
2.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3.甲、乙两文分别用凝练的笔墨描写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之夜的繁华景象、祥和淳朴的民风。两文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甲文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乙文从“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可知,作者的心情是达观的。  
第14篇 与朱元思书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高洁志趣,写景技法,骈散结合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①  。(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②   。   ③   。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让人心生寒意,④  。(山间的)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地啼叫。⑤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这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辞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中心概括: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生动地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以及寄情山水、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  
2.猛浪若奔  若:    奔:  
3.负势竞上  负:  
4.猿则百叫无绝   绝:  
5.望峰息心  息心:  
6.窥谷忘反  窥:    反:  
(二)内容过关
1.全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
  
(三)主旨过关
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四)技法过关
谈谈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与朱元思书》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元结《右溪记》,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悉皆怪石(  )
(2)彰示来者(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道 州 城 西 百 余 步 有 小 溪 南 流 数 十 步 合 营 溪
3.甲、乙两文情景交融,流露出两位作者怎样相似的情感和志趣
  
参考答案:
第14篇 与朱元思书
能力通关一
①风停了,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②奇特独异的山水风光,在天下是独一无二的 ③水都是浅青色的,千丈深的地方也能看到水底。水中游动的鱼和水底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就像飞奔的马 ④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相互)争夺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形成千百座山峰 ⑤那些极力追求功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追逐名利的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能力通关二
(一)
1.表示约数
2.好像 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3.凭借
4.停止,断绝
5.指平息名利之心
6.看 同“返”,返回
(二)
1.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领起下文。第二部分为第2、3段,具体描写水之“异”、山之“奇”。先写“异水”,突出了水清、水急的特点。再写“奇山”,突出了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2.文章第2段写“异水”。先抓住江水“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文章第3段写“奇山”。首先从形(视觉)的角度写山势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重峦叠嶂。其次从声(听觉)的角度写山中天籁之奇。再次从色(视觉)的角度写密林之奇。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阴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景象。这一段写山的形、声、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三)
这几句话由景生情,因情而明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富春江的魅力,而且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爱慕自然美景、想要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四)
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突出了“奇山异水”。②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④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有度。
能力通关三
1.(1)全都 (2)宣扬,告示
2.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3.热爱(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的生活。
第1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仁义无敌,设喻说理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①  。∥②  ,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呀。∥③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条件(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啊。∥所以说: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王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以引申,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强调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  
2.委而去之  委: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4.得道者多助  得道:  
5.亲戚畔之  亲戚:    畔:  
(二)内容过关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表现
  
(三)技法过关
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班彪①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②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班彪: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②敷:铺叙。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师保多阙(  )
(2)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倾 侧 危 乱 之 间 行 不 逾 方 言 不 失 正 仕 不 急 进
3.两文都提到了“道”,甲文中的“道”是君王之道,乙文中的“道”是人臣之道。作为人臣,班彪做到了哪些 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
参考答案:
第15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能力通关一
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②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③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④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够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王,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能力通关二
(一)
1.泛指武器装备
2.放弃
3.震慑
4.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5.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二)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以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2.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
(三)
  ①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然后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②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③文章上一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一部分运用对比论证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能力通关三
1.(1)同“缺”,缺点 (2)担任
2.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
3.示例:①善于荐才。如:班彪上奏官属、师保,后又荐司徒廉。②著书立说。如:“才高而好述作”“敷文华以纬国典”。③敢于担当。如:“倾侧危乱之间”。④循规蹈矩。如:“行不逾方,言不失正”。⑤不急功近利。如:“仕不急进”。⑥不违信义。如:“贞不违人”。⑦甘于贫贱。如:“守贱薄而无闷容”。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2020)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大丈夫之道,善用修辞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意概括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 ①  。”   由景春对公孙衍和张仪的认识引出“何谓大丈夫”的论题。
  孟子曰:“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③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说:“②   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③  !’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志愿的时候,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愿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④  。”   运用类比论证,主要论述了“大丈夫”应有的优秀品质。孟子把“居于仁,立于礼,行乎义”作为大丈夫具备的高尚品德;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大丈夫坚贞的节操。
  中心概括: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这一问题的探讨,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激励人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坚持正道,不畏强暴,做真正的“大丈夫”。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2.父命之  命:  
3.以顺为正者  正:  
4.与民由之  由: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淫:    移:    屈:  
(二)内容过关
1.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2.请比较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三)技法过关
1.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作“大丈夫”的三个标准,位置能否颠倒 为什么
  
2.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文章第2段内容简要分析。
  
3.孟子是如何反驳景春的观点的 请简要分析。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富贵不能淫》
  【乙】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①不受。其弟谏曰:“夫子②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③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自给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④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有删改)
  【注释】①公仪子:公仪休。②夫子:对男子的尊称。③下人之色:迁就他人。④即:假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仪休相鲁而嗜鱼  眈眈相向
B.虽嗜鱼  虽有嘉肴
C.其弟谏曰  其一犬坐于前
D.故不受也  公问其故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 即 受 鱼 必 有 下 人 之 色 将 枉 于 法
3.根据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有人认为公仪休是“大丈夫”,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参考答案;
第16篇 富贵不能淫
能力通关一
①(他们)一发怒诸侯们都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会天下太平 ②这怎么能算得上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 ③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④富贵不能使他惑乱,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叫作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能力通关二
(一)
1.真正,确实
2.教导,训诲
3.常法,标准
4.遵从
5.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 使动用法,使……改变,使……动摇 使动用法,使……屈服
(二)
1.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
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等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君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坚守“仁”“礼”“义”,并将之推行于天下。
(三)
1.不能。第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即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这是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第二,“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这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第三,“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特定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应置于最后。
2.①使用反问,如“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②使用排比,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
3.首先,以两个反问句表明态度,直接否定景春的观点;其次,运用类比论证,指出公孙衍、张仪之流的行为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最后,从三个方面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能力通关三
1.B
2.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
3.示例一:我赞同,因为公仪休不接受进献的鱼,体现了大丈夫“富贵不能淫”的精神,所以他是大丈夫。
示例二:我不赞同,因为公仪休不接受进献的鱼是怕自己会因为接受进献的鱼而丢掉相位,是从自己个人利益的角度考虑的,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讲究“仁”,即爱民众,这和公仪休的动机完全不同,所以公仪休不配称大丈夫。
第17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忧患意识,论证思路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是从田地间被任用的,傅说是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之中被任用的,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的,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的,百里奚是从市场上被赎出而任用为大夫的。①  。   作者先列举六位出身低微而终担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正一反,相辅相成地说明了同一人生哲理的两面。既不使人因正面说教而感到沉闷,又不为邀人眷顾而故发惊人之谈;既娓娓动听,又给人警策。
  人恒过,然后能改;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②  。(而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就会灭亡。③  。
  中心概括:文章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管夷吾举于士  士:  
3.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苦:    劳:    饿:  
4.空乏其身  空乏:  
5.所以动心忍性  动:    忍:  
6.衡于虑  衡:  
7.曾益其所不能  曾:  
8.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二)内容过关
1.为什么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请举例说明。
  
2.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三)技法过关
文章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请简要分析。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黾①之阻,当秦、陇之襟喉②,而赵、魏之走集③,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④之候⑤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⑥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⑦,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⑧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 唐之末路是矣!
(选自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有删改)
  【注释】①崤(xiáo):山名。黾(miǎn):古隘道名。②襟喉:衣襟和咽喉,比喻地势险要。③走集:出入必经的要地。④治乱:太平和动乱。后文的“治忽”同“治乱”。⑤候:征兆。⑥五季: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⑦蹂践:蹂躏。⑧囿(yòu):饲养动物的园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国恒亡    去国怀乡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皆以美于徐公
C.欲退享此乐    欲报之于陛下也
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    何陋之有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予 故 尝 曰 洛 阳 之 盛 衰 天 下 治 乱 之 候 也
3.乙文第2段“园囿之兴废”的事例印证了甲文中“  ”的观点,从乙文中,我明白了  (启示)。
参考答案:
第17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能力通关一
①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时,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让他所做的事情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②内心忧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③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能力通关二
(一)
1.选拔,任用
2.狱官
3.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动用法,使……劳累 使动用法,使……饥饿
4.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
5.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 使动用法,使……坚忍
6.同“横”,梗塞、不顺
7.同“增”,增加
8.同“弼”,辅佐
(二)
1.①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就没有直言敢谏的人给君王指出缺点错误,君王就很容易犯错误。如唐太宗幸亏有魏征经常指出错误,才会成为一代明君。②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国君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国家就不会发展,就会慢慢落后,最终导致灭亡。如清朝末年,清政府盲目自大,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知道西方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导致被列强欺凌。
2.共同点:都出身低微,历经磨难,最终都担当大任、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
文章是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通过正面论述逆境出人才和反面论述安逸会亡国,从而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能力通关三
1.C
2.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示例一: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我们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
示例二:奢靡之风会使一个国家灭亡
示例三:安逸和享乐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
第18篇 愚公移山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人力奇迹,对比对话塑人物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意概括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①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①  。   第1段:交代故事背景,指出太行、王屋两座山的占地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 第2段: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讨论决定了运土石的方案,而后立即行动,上山“叩石垦壤”。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3段:写智叟讥笑并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人定胜天的思想。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4段:写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太行、王屋二山移走。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②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了,②  ,(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③   ”(大家)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孩子,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④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⑤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⑦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⑤   ”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⑥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⑦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⑧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手里抓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⑧  。
  中心概括:文章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意志,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年且九十  且:  
2.惩山北之塞  惩:  
3.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  
4.杂然相许  许: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6.汝之不惠  惠:  
7.何苦而不平  苦:  
8.惧其不已也  已:  
(二)内容过关
1.愚公在挖山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概括文章中“愚公”“智叟”的形象。
  
(三)主旨过关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蕴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
  
(四)技法过关
1.故事用神话结尾的原因有哪些
  
2.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非常成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愚公移山》
  【乙】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①,加涂其上②,必将挠③。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④。”高阳应曰:“缘⑤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乎大理也。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生:湿。②加涂其上:加上粉刷的东西。③挠:弯曲。④败:坍塌。⑤缘:根据。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木益枯则劲(  )
(2)室之始成也善(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以 生 为 室 今 虽 善 后 将 必 败
3.甲、乙两文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第18篇 愚公移山
能力通关一
①(它们)本来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 ②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绕远路 ③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况且往哪里安置土石呢 ④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⑤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⑥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小孩 ⑦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加大增高,哪用担心挖不平呢 ⑧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能力通关二
(一)
1.将近
2.苦于
3.尽,全
4.赞同
5.肩负,扛
6.同“慧”,聪明
7.愁苦。这里指担心
8.停止
(二)
1.①“方七百里,高万仞”,山本身高大无比。②“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工具简单,运土石路途遥远。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人老又少。④河曲智叟劝阻,讥笑。
2.愚公“不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是一个有长远眼光,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的人。
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所以他是一个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好为人师的人。
(三)
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意志,也告诉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四)
1.①惊山神、感天帝,赞扬了愚公的伟大抱负和坚毅精神;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③神的出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①表明愚公此举深得人心,连孀妻之弱子都要“助之”。也说明开山劳作艰辛,工程巨大。②以孀妻之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形成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3.①为了突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强调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哲理思想的正确,就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与“山不加增”进行对比;②为了表现移山时不畏艰险的气概,激励人们去掌握这一哲理思想,就以“年且九十”的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的家庭,“始龀”的助手,与“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进行对比;③为了说明愚公并不愚,智叟并不智,显示这一哲理思想所产生的威力,就以智叟一开始的“笑而止之”与被驳后的“亡以应”进行对比;等等。在对比中逐步完成了愚公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
能力通关三
1.(1)坚硬 (2)好的
2.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3.甲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告诉我们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响,应坚持不懈。乙文告诉我们要依据实际经验从长远的、整体的角度去做事;考虑问题及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应全面考虑,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第19篇 周亚夫军细柳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塑造人物技巧,人物形象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意概括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①  ;(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任命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用来防备匈奴侵扰。   第1段:点明背景,匈奴大举侵入边境,汉文帝安排三将驻扎三地,用来防备匈奴侵扰。 第2段:交代汉文帝劳军的情况。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第3段:劳军结束后皇帝和群臣的反应。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有方。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②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③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皇帝的车队)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②  。先行引导的人员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下诏给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策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控制住车马慢慢前行。(皇上)来到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您。”③  。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④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汉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一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④  !”(汉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中心概括:文章讲述了汉文帝巡视、慰劳霸上、棘门与细柳军的故事,通过其他军队和周亚夫军队的对比,表现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凛然不可犯的“真将军”形象。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军霸上  军:  
2.上自劳军  劳:  
3.至霸上及棘门军  军:  
4.军士吏被甲  被:  
5.彀弓弩  彀:  
6.居无何  居:    无何:  
7.将军约  约:  
(二)内容过关
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
  
(三)技法过关
本文着重刻画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的并不多,而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凸显其形象,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说明了什么。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周亚夫军细柳》
  【乙】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乐为用。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之,必不敢击我。”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专以射为戏,竟死(  )
(2)吾去大军数十里(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士 卒 不 尽 食 广 不 尝 食 宽 缓 不 苛 乐 为 用
3.汉文帝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匈奴人称李广为“飞将军”。请结合选段,分别概括周亚夫、李广受敬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19篇 周亚夫军细柳
能力通关一
①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 ②不久(皇帝的军队)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个个都穿着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把弓拉满。皇上(的)先行引导的人员来到营前,(却被拦住)不准进入 ③皇上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向亚夫)表示敬意 ④至于周亚夫,岂能受到侵犯呢
能力通关二
(一)
1.驻军,驻扎
2.慰劳
3.军营
4.同“披”,穿着
5.张开
6.经过 不久
7.规定
(二)
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三)
①文帝及随从入营的对比。“不得入”——表明细柳军军纪严明。“直驰入”——表明霸上军及棘门军的军纪松散。
  ②细柳军与霸上军、棘门军的对比。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说明细柳军军容严整,戒备森严,严阵以待。霸上军和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说明其军规松散,守备松懈。
  ③天子到各军营时,将领的对比。细柳军“将军亚夫持兵揖”“以军礼见”——表明周亚夫刚正不阿,严守军纪,忠于职守。霸上军和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表明将军带头违纪,无视军规。
  这些对比表明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因而细柳军军容严整,军纪严明,军令如山。
能力通关三
1.(1)始终 (2)距离
2.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乐为用
3.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李广为人清廉宽厚、善于用兵。
中考考点探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