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九年级下册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考点探究(广东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九年级下册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考点探究(广东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09:5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教材七至九年级重要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
九年级下册
第31篇 鱼我所欲也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舍生取义,论证思路,语言风格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②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择熊掌。①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②  。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用呢 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手段,哪一种不可以用呢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③  。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 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碗饭,一碗肉粥,吃了它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   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之人感激我吗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它;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它;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的穷困之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它:⑤  。
  中心概括:本文先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然后运用道理论证,说明人人都有“本心”,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保有它;接着以“嗟来之食”和“万钟之禄”为例,论证了“每个人都应保有‘本心’”这一观点。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  
2.故不为苟得也  故:    苟得:  
3.死亦我所恶  恶:  
4.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6.贤者能勿丧耳  丧:  
7.呼尔而与之  呼:  
蹴尔而与之  蹴: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    辩:  
10.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二)主旨过关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本心” 孟子提倡“义”,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义” 请选取两位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
  
(三)技法过关
1.简述本文第1段的论证思路。
  
2.文章第2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鱼我所欲也》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值:恰逢,赶上。②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友人语巨伯曰(  )
(2)不忍委之(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贼 相 谓 曰 我 辈 无 义 之 人 而 入 有 义 之 国 遂 班 军 而 还 一 郡 并 获 全
3.孟子认为在“生”与“义”处于两难选择时,应舍生取义。请简要说说荀巨伯是怎样践行这一主张的。
  
参考答案:
第31篇 鱼我所欲也
能力通关一
①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择道义 ②死亡也是我所憎恨的,但我所憎恨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③因此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能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④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⑤这种(做法)难道不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能力通关二
(一)
1.超过,胜过
2.所以,因此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讨厌,憎恨
4.祸患,灾难 同“避”,躲避
5.假如,假使
6.丧失
7.(没有礼貌地)吆喝
8.踩踏
9.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同“辨”,辨别
10.有什么益处
(二)
“本心”指人生来固有的天性、本性。文中的“本心”即“舍生取义”或“善恶羞耻之心”。
示例: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有益的事便是“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和本文的“义”不同。
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事例很多,如:唐雎出使秦国,不辱使命;苏武牧羊,不改初心;岳飞抗金,精忠报国;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
(三)
1.首先,用“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从生活常理中类比推理,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同时从正面加以分析论证,强调了“义”高于“生”,为“义”而不避死;接着采用假设的方式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义”重于“生”;最后再次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
2.①举例论证。举行道之人不受“呼而之食”、乞人不受“蹴尔之食”的例子,论证了“义”重于“生”的观点,阐述了要固守羞恶之心的道理。②对比论证。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万钟之禄”的行为,和现在为了豪华的住宅、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的人的感激,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万钟之禄”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丧失本心之人的批评与嘲讽,突出强调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本心”的观点。
能力通关三
1.(1)告诉,对……说 (2)舍弃,丢弃
2.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荀巨伯探望重病的朋友,这是“义”。胡贼攻打城池,他的生命遇到危险,却不肯丢下生病的友人离开,而是选择留下,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友人,这就是舍生取义。他不仅救了朋友的性命,还让敌军自惭而退。
第32篇 唐雎不辱使命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爱国情怀,写作技法,人物形象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派人对安陵国的国君说:“①  !”安陵君说:“②  !”秦王不高兴。安陵君于是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 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③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④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 ③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交换安陵),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④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⑤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⑦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吧 ”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⑤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⑥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⑦  。”(说完)拔剑出鞘站起。
  ⑧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⑧  :“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了,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中心概括:本文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表现了唐雎沉着镇静、不畏强暴的精神。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大王加惠   加惠:  
2.弗敢易  弗:  
3.故不错意也  错意:  
4.请广于君  广:  
5.而君逆寡人者  逆:  
6.岂直五百里哉  岂直:  
7.秦王怫然怒  怫然:  
8.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  
9.亦免冠徒跣   徒:    跣:  
10.以头抢地尔  抢:  
11.怀怒未发   发:  
12.休祲降于天   休祲:  
13.长跪而谢之  谢:  
14.寡人谕矣  谕:  
(二)内容过关
1.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
  
2.如何理解“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主旨过关
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 结合选文,说说你的见解。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 《唐雎不辱使命》
  【乙】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①。”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②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③。于是秦王不怿④,为一击缻。相如顾召⑤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瑟:古乐器名。②缻:同“缶”,瓦制的打击乐器。③靡:退却。④怿:高兴,喜悦。⑤顾召:回过头来嘱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秦御史前书曰(  )
(2)秦王怒,不许(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左 右 欲 刃 相 如 相 如 张 目 叱 之 左 右 皆 靡
3.甲、乙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使臣形象,请概括唐雎、蔺相如二者形象的共同点。甲、乙两文在刻画唐雎、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第32篇 唐雎不辱使命
能力通关一
①我打算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②大王施与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我们小的土地,很好;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拿它与你)交换 ③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但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④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方圆五百里的土地能够交换的呢 ⑤天子发怒,会有数百万人横尸在地,鲜血流淌数千里 ⑥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⑦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白色丧服,现在就是这样 ⑧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
能力通关二
(一)
1.施与恩惠
2.不
3.在意。错,同“措”
4.增广,扩充
5.违背
6.哪里只是
7.愤怒的样子
8.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9.裸露 赤脚
10.碰,撞
11.发作
12.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休,吉祥。祲,不祥。
13.道歉
14.明白,懂得
(二)
1.既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伤害程度加以渲染,又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表现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斗争精神。
2.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用武力进行恐吓,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即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了秦王的骄横自大和狡诈。
3.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士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表明自己将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三)
示例一:我认为秦王不是英雄。因为他先以“天子之怒”恐吓唐雎,后又因唐雎英勇无畏的“布衣之怒(士之怒)”而“色挠”,说明他是个骄横残暴、外强中干的人。
示例二:我认为秦王是个英雄。因为他面对敢于拼命、英勇无畏的唐雎能“长跪而谢”,并称赞他,说明他是个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人。
能力通关三
1.(1)走上前 (2)答应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3.唐雎、蔺相如都是勇敢、机智、善辩、爱国的人。
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除此之外,乙文还运用了神态描写、侧面(间接)描写。  
第33篇 送东阳马生序 (2018)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为学之道,对比手法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③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穷,(我)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屈曲与伸展,也不敢放松抄录书。①  。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②  。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不曾把言辞和脸色略变得温和一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他高兴了,就又去向他请教。③  。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后学马生的。作者赠他这篇文章,是为了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中引申而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长者对晚生的殷切期望,读来令人感动。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⑤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⑥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当我跟着老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积雪深达数尺,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了都不知道。④  。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红缨装饰的缀着珠宝的帽子,在腰间佩戴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⑤  。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做了官,而且承受着天子的恩宠光耀,跟随在公卿之后,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天底下的人也错误地称说我的姓名,⑥  
(续表)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今诸生学于太学,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⑧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⑦  ;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得不到解答、求教而无所收获的情况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那样用手抄录,向别人借来后才能看到了。⑧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左右有对比,前后有照应,文章于宽闲中显示严整。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⑨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⑩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东阳的马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两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贤能。我退休后进京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⑨  。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十分劳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了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的人,则是说到了我的志意;⑩  
  中心概括:本文作者现身说法,自述学习勤奋,勇于克服困难的求学经历,阐明了主观努力的重要性,勉励马生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德业双修,有所成就。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余幼时即嗜学   即:    嗜: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  
3.弗之怠  怠:  
4.录毕,走送之  走:  
5.不敢稍逾约  逾: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  
7.既加冠  既:  
8.尝趋百里外  趋:  
9.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    叩问:  
10.援疑质理  援:  
11.卒获有所闻  卒:  
12.媵人持汤沃灌  汤:    沃:  
1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寓:  
14.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绮:  
15.腰白玉之环  腰:  
16.右备容臭  容臭:  
17.犹幸预君子之列  预:    君子:  
18.而承天子之宠光  宠光:  
19.缀公卿之后  缀:  
20.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  
21.非天质之卑  天质:    卑:  
22.生以乡人子谒余  谒:  
23.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诋:  
(二)内容过关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2.文章第1段两次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或态度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 作者以自身求学经历与此进行对比的用意是什么
  
4.学习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三)技法过关
文中对老师严厉的描写和对“同舍生”衣着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送东阳马生序》
  【乙】见足下①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上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所至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选自黄庭坚《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释】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如是已逾年(  )
(2)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春 秋 未 三 十 若 刻 意 于 德 义 经 术 所 至 当 不 止 此 耳
3.甲、乙两文都出自前辈学人写给后学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  ,对他提出的希望是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参考答案:
第33篇 送东阳马生序
能力通关一
①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期限 ②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与自己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③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能够有所收获 ④到了客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旅舍中的仆役拿了热水来(给我)洗濯,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⑤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⑥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⑦朝廷每天按时供给粮食,父母每年给予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四季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忧虑了 ⑧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错呢 ⑨同他议论辩驳,(他总是)言辞谦和,脸色平易 ⑩(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的人,难道是了解我的人吗
能力通关二
(一)
1.就 爱好,特别喜欢
2.借
3.懈怠
4.跑
5.超过
6.因此
7.已经
8.快步走
9.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请教
10.引,提出
11.最终,终于
12.热水 浇
13.寄住,寄居
14.同“披”,穿着 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15.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16.香袋。臭,香气
17.参与 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18.恩宠光耀
19.跟随
20.给予,赠送
21.天资,天生的资质 低下
22.拜见
23.诋毁,毁谤
(二)
1.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表现作者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2.第一个“不敢”,写出了作者坚守诚信的品质;第二个“不敢”,写出了作者对老师谨慎、恭敬的态度。
3.“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从衣、食、住、行、师、书几个方面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通过作者自述青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并与今天太学生求学之易进行对比,得出业有不精、德有不成,主要是因为用心不专,不知勤苦求学之理的结论,并劝勉马生及太学生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4.示例: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学习要敢于发问;学习要有主动性;学习要勤奋刻苦;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难;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
(三)
对老师严厉的描写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迫切和决心,以及对老师的尊重。与“同舍生”的衣着进行对比,说明作者一心向学,不追求“口体之奉”。
能力通关三
1.(1)过了,超过 (2)值得
2.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所至当不止此耳
3.(1)勤奋好学,诚信。 (2)没有古人优秀 珍惜时间(或“努力学习”)
第34篇 曹刿论战 (2021)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爱国情怀,人物对比,详略结合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①   ”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曹刿)进入(宫廷)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跟齐国)作战 ”鲁庄公说:“②  。”(曹刿)回答:“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夸,一定如实(禀告神灵)。”(曹刿)回答:“③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件件都被明察,(我)也一定诚心判断。”(曹刿)回答:“(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全文只用两百多个字,就把战争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记述得清清楚楚。但作为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其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用对话描写着重写曹刿的“论战”。文章对战前和战后反映曹刿战略见解的谈话详加叙述,全文自始至终突出了“论”字,使人对长勺之战的胜败得失的原因一目了然。 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练,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与齐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一上阵就)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还不行。”齐军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打算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④  ,然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⑤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穷尽。对方的士气已穷尽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齐国是)大国,难以推测(虚实),担心他们有埋伏。⑤  。”
  中心概括: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是作战取胜的必要条件,体现了曹刿的爱国精神和政治远见,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齐师伐我   师:  
2.肉食者鄙  鄙:  
3.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专:  
4.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遍: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    加:    信:  
6.神弗福也  福:  
7.小大之狱  狱:  
8.公将鼓之  鼓:  
9.公将驰之  驰:  
10.望其旗靡  靡:  
(二)内容过关
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地方
  
(三)主旨过关
1.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其中,对此,你有何评价
  
2.结合全文,分析在长勺之战中鲁国取胜的原因。
  
3.写出本文给你最深刻的一点启示,并简要阐述你的理解。
  
(四)技法过关
1.本文第2段描写鲁庄公的言行,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鲁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活灵活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
  
2.文章标题为“曹刿论战”,为何要描写长勺之战的经过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曹刿论战》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②也,寡人反取病③焉。”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枳:与橘相似,味酸不可食。②熙:同“嬉”,开玩笑。③病:侮辱。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何坐(  )
(2)吏二缚一人诣王(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今 民 生 长 于 齐 不 盗 入 楚 则 盗 得 无 楚 之 水 土 使 民 善 盗 耶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34篇 曹刿论战
能力通关一
①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②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③(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您取胜)的 ④(他)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⑤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留下的痕迹错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能力通关二
(一)
1.军队
2.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独自享有
4.遍及,普遍
5.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虚夸,夸大 实情
6.赐福,保佑
7.指诉讼事件
8.击鼓进军
9.驱车追赶
10.倒下
(二)
“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神灵和身边的臣子,而不是百姓;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急躁冒进,不懂军事;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肉食者鄙”(不知取胜关键,不知用兵时机,不知取胜原因)。
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战斗中,他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知民心向背,知士气盈竭,知敌军虚实”)。
(三)
1.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作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政、参战,最后协助鲁庄公战胜齐国。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①鲁庄公善于采纳谏言,知人善任,且能够在政治上取信于民;②曹刿敢于进谏,有忧国之心、政治远见及卓越的军事才能。
3.示例: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他人的意见往往凝聚着他们的经验,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帮助我们获得成功。(也可围绕“凝聚人心,抓住有利时机,做事沉着”等方面来谈)
(四)
1.将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形成对比,突出曹刿深谋远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谨慎果断,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的人物形象特点。
2.①通过描写长勺之战的经过,将鲁庄公的不察敌情、急躁冒进,以及曹刿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表现出来。前者的“鄙”和后者的“远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物形象。②引出后文曹刿论述战争取胜之道的内容。
能力通关三
1.(1)犯了……罪 (2)到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甲文紧扣题目中的“论战”二字,详写了战前准备和战后论战,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谋略。
乙文晏子巧妙运用类比说理,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来类比齐人在齐为良民却在楚为盗,有力地反击了楚王的侮辱,使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第3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3、2014)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人物形象,类比说理,三叠式结构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①  。(他)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来,(邹忌)与(客人)坐着谈话,问客人说:“我与城北徐公哪个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②  。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想:“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她)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啊。”   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既塑造了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谋臣形象,又刻画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的明君形象。文章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文章结构精巧,采用“三叠法”(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独特的篇章结构。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于是到朝廷觐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③  。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从这种情况看来,大王受到的蒙蔽就太严重了。”
  王曰:“善。”乃下令:“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⑤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威王说:“好。”于是颁布命令:“④  ;能够上书规劝我的,可得到中等奖赏;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奖赏。”⑤  ;几个月之后,不时(有人)进谏; 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⑥  。
  中心概括:本文通过记叙邹忌从与徐公比美这件事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谋臣形象,给人深刻的启示。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而形貌昳丽  昳丽:  
3.朝服衣冠  服:  
4.孰视之  孰: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    私:  
6.今齐地方千里  地:    方:  
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    莫:  
8.王之蔽甚矣  蔽:  
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  
10.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11.皆朝于齐  朝:  
(二)内容过关
1.文中对齐威王的形象着墨不多,其应答过程中的语言描写仅有一个“善”字。请谈谈你对这一个“善”字的理解。
  
2.邹忌可以劝谏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简要分析。
  
(三)主旨过关
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四)技法过关
简述邹忌是如何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②,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执其手而与之谋。
(选自《国语》,有删改)
  【注释】①栖:退守(山林)。②国子姓:与王同姓的宗族。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以待乏也(  )
(2)执其手而与之谋(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 虽 无 四 方 之 忧 然 谋 臣 与 爪 牙 之 士 不 可 不 养 而 择 也
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委婉劝谏。乙文中,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之事,暗示君王平时就要  。
参考答案:
第3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力通关一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容貌光艳美丽 ②次日,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又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③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④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可以得到上等奖赏 ⑤命令刚颁布,许多大臣入朝劝谏,宫门前和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 ⑥燕、赵、韩、魏等国听说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能力通关二
(一)
1.长,这里指身高
2.光艳美丽
3.动词,穿戴
4.同“熟”,仔细
5.认为……美 偏爱
6.地域,领土 方圆,周围
7.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没有谁
8.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9.当面指责
10.指责讥刺
11.朝见
(二)
1.“善”是齐威王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扬,写出了齐威王虚心纳谏的态度和作为政治家的胸怀,同时衬托出邹忌劝谏的说服力之强。
2.①邹忌有勇有谋,有责任担当,忠君爱国;②邹忌巧妙设喻,委婉劝谏,由生活小事联想到治国道理,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使齐威王受到启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③齐威王是一位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他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三)
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在与人的交往中,提建议或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要得体,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
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四)
邹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推及治国之道的层面,以妻、妾、客的“私我”“畏我”“欲有求于我”这三种情况来类比齐威王身处的环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继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能力通关三
1.(1)缺乏 (2)谋划
2.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3.以事设喻(类比或设喻说理) 招揽和培养谋士和勇士
第36篇 陈涉世家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详略得当,大无畏精神,人物形象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②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叔。①  ,说:“②  。”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佣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⑤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⑦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他们这)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③  。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④   ”陈胜说:“天下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哀怜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⑤  。”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但是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震慑众人,使他们畏惧服从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丝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⑥  。(陈胜)又私下让吴广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用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嗥叫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⑦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⑧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⑨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多是被(他)所用的。⑧  。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即使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⑨   
(续表)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你的)号令。”于是假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作祭品。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招收大泽乡的军队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县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招抚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了。行军中沿路招收士兵。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士兵好几万人。攻陈县时,陈县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守丞被人杀死了,(起义军)于是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掌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有势力有地位的人都说:“将军您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自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处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中心概括:本文生动地记叙了大泽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的事迹。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这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九百人屯大泽乡   屯: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当行:  
3. 会天大雨  会:  
4.度已失期  度:  
5.今亡亦死  亡:  
6.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  
7. 扶苏以数谏故  数:  
8.楚人怜之  怜:  
9.为天下唱  唱:  
10.吴广素爱人  素:  
1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徇:  
12.比至陈  比:  
13.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坚:    执:    锐:  
14.刑其长吏  刑:  
(二)内容过关
1.陈胜认为起义军如果“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他的理由是什么 请分点归纳。
  
2.陈胜、吴广等为这次起义做了哪些舆论上的准备 你是如何评价这种做法的
  
3.陈胜发动起义的步骤是怎样的
  
4.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方面的才能 请简要概括。
  
(三)主旨过关
你怎么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
  
(四)技法过关
本文详略安排得当,本文详写了什么 略写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安排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第七》,有删改)
  【注释】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梁与籍俱观 (  )
(2)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于 是 项 梁 乃 教 籍 兵 法 籍 大 喜 略 知 其 意 又 不 肯 竟 学
3.甲文中的陈胜和乙文中的项羽都曾率领反抗暴秦的起义队伍,也都没能推翻暴秦,司马迁为什么将他们分别收入《史记》的“世家”和“本纪”
  
参考答案:
第36篇 陈涉世家
能力通关一
①陈胜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受雇佣耕作,(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惆怅了许久 ②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 ③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 ④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⑤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百姓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⑥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得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⑦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⑧(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将尉)责辱他,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 ⑨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尊崇的名号
能力通关二
(一)
1.停驻
2.编次 在征发之列
3.适逢,恰巧遇到
4.推测,估计
5.逃跑
6.发动大事,指起义
7.屡次
8.哀怜,怜悯
9.同“倡”,倡导、发起
10.向来
11.招抚
12.等到
13.同“披”,穿 指铠甲 紧握着 指武器
14.惩处
(二)
1.①天下百姓苦于秦朝暴力统治很久了;②扶苏理应做皇帝,且深受百姓爱戴;③项燕劳苦功高,深受原楚国百姓爱戴;④百姓并不知道扶苏、项燕现在的真实情况。
2.鱼腹藏书、篝火狐鸣。这实际上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和陈胜一同起事,由此看出陈胜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非凡的胆识。
3.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先诱使将尉鞭打吴广以激怒众戍卒,趁机“并杀两尉”,将众戍卒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然后指出唯一的生路是起来反抗,并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舞斗志,赢得了众戍卒的赞同;最后举行庄严的誓师会,“为坛而盟”。
4.有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非凡的宣传鼓动才能;做事考虑周密,有计划;等等。
(三)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言外之意是王侯将相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人可为的。两千多年前,陈胜说出这样的话,是很不简单的,它是对奴隶制、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这句话成为当时起义的思想基础,也为后世起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因而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四)
作者选材有详有略。详写的是起义的准备和发动的过程,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农民政权的建立等内容,至于各地的反秦斗争则仅用一句话带过。详写的重点是陈胜的谋划,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士卒惊恐、为坛而盟等,都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有详有略,更能突出地表现陈胜的非凡才略。
能力通关三
1.(1)都 (2)害怕
2.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3.因为司马迁看重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37篇 出师表 (2017、2011)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忠君爱国,治国三策,夹叙夹议,寓情于理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段意概括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便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成三国,蜀国军力疲惫,财力不足,民生凋敝,①  。但是,朝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们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地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的礼遇,想报答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有远大志向的人的气概,绝不应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臣)竭诚进谏的道路。   分析当时的严峻形势,提出第一条建议:广开言路。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②  。如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负责专职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提出第二条建议:严明赏罚。这是法治的核心思想。文章两次使用“不宜”,对偏私情况提出忠告。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而先帝才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之处),(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举荐可信任的贤臣,强调思想品德条件。为下文说“亲贤”张本。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将军向宠,性情品行善良公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他时,先帝称赞他能干,因而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他担任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就一定能够使行伍团结和睦,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各得其所。   向后主举荐可靠的良将向宠,强调品行。为下文说“亲贤”张本。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③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的昏庸叹息并(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正贤明、(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提出第三条建议:亲贤远佞。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亲身耕种,④  。先帝不因为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而嫌弃我),(不惜)屈尊就卑,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难关头(我)接受(出使东吴的)使命,自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自述身世、志趣,再叙先帝知遇之恩,最后概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说明创业的艰难。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⑤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⑤  ,所以(我在)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贫瘠、未开垦的地方。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利弊,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追忆先帝白帝城托孤之事,表明自己“兴复汉室”的决心和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功效交给我;(如果)不能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话,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疏忽,揭示他们的过失。⑥  。(如果能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远行,面对奏表涕泪如雨,不知说了些什么。   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勉励刘禅励精图治,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表达即将出征的心情,抒发对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
  中心概括:本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明了诸葛亮“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现了他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他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思想品格。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3.盖追先帝之殊遇  殊遇:  
4.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圣听:  
5.以光先帝遗德  光:  
6.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7.陟罚臧否  陟:    臧否:  
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平明之理:  
9.此皆良实  良实:  
10.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  
11.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13.猥自枉屈  猥:    枉屈:  
14.由是感激  感激:  
15.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16.夙夜忧叹  夙夜:  
17.恐托付不效  不效:  
18.至于斟酌损益  斟酌:  
1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  
20.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21.以彰其咎  彰:    咎:  
22.以咨诹善道  诹:    善道:  
23.察纳雅言  察纳:    雅言:  
(二)内容过关
1.作者为何要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说起
  
2.作者在上表陈情的过程中,反复提及“先帝”,有何用意
  
3.请简要分析作者自述经历的原因。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主旨过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从本文中看,“天下计”指的是什么 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技法过关
文章第5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作用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出师表》
  【乙】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①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②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 ”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 ”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 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选自《吕氏春秋·慎人》,有删改)
  【注释】①亡虢(guó):当为“亡虞”,指从虞国出逃至虢国。②传鬻(yù):转卖。③缪公:秦穆公。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饭牛于秦(  )
(2)夫谁暇笑哉(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使 百 里 奚 虽 贤 无 得 缪 公 必 无 此 名 矣 今 焉 知 世 之 无 百 里 奚 哉
3.甲、乙两文相同的用人主张是什么 你从乙文公孙枝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第37篇 出师表
能力通关一
①这实在是形势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候呀 ②皇宫和丞相府中(的官员),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③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西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④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⑤(我)接受遗命以来,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的)托付没有效果,以致损害先帝的英明 ⑥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方法,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
能力通关二
(一)
1.指帝王之死
2.时候
3.特殊的礼遇
4.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5.发扬光大
6.发扬,扩展
7.提拔,晋升 赞扬和批评
8.显示,显扬 公平清明的治理
9.忠良诚实的人
10.选拔
11.有名望,显贵
12.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13.辱。谦辞 屈尊就卑
14.感奋激发
15.奔走效劳
16.早晚,日日夜夜
17.没有效果
18.考虑可否
19.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20.怠慢,疏忽
21.公布,揭示 过失
22.询问 (治国的)好方法
23.明察并采纳 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二)
1.①对刘备大业未竟而去世表示惋惜,暗指创业的艰难,给刘禅以警醒、深思;②表达对先帝的怀念之情;③希望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兴复汉室。
2.①作者事事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后主易于接受;②处处念及先帝遗德、遗训,既表明自己不忘先帝殊遇的心迹,又能打动后主;③表明自己对刘备父子无限忠诚之情。
3.①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从而表明自己的忠心,启发后主明白创业的艰难;②回忆临危受命,表明不负先帝遗愿,立志实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4.①积极献言,提出三条建议(或“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推荐贤臣良将”);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
(三)
“天下计”指的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的策略。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刘备兵败时出山,与刘备同甘共苦;在刘备死后,尽心尽力辅佐后主刘禅,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两朝臣子的赤胆忠心。
(四)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从正反两个方面鲜明地阐述了“亲贤远佞”的必要性,正反对比发人深省,谆谆告诫意味深长。
能力通关三
1.(1)饲养 (2)空闲
2.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
3.共同主张:任人唯贤,并予以充分的信任。
公孙枝是一个慧眼识才、心胸宽广、忠君爱国、能言善谏的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