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七年级下册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考点探究(广东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七年级下册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考点探究(广东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09: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教材七至九年级重要文言文篇目三轮能力通关
七年级下册
第6篇 孙权劝学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读书学习,修身正己,以“话”塑人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初,权谓吕蒙曰:“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②  。你说你军中事务繁多,哪里能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商讨(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③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文章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并与之“结友而别”。
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大有长进后受到鲁肃赞许的故事,表现了孙权善于现身说法来达到劝学的目的,也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只要努力就会学有所成的道理。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2.但当涉猎  但:    涉猎:  
3.孰若孤  若:  
4.及鲁肃过寻阳  及:  
5.卿今者才略  才略:  
6.即更刮目相待  更:  
(二)内容过关
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学习的
(三)主旨过关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作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有什么作用
  
2.你从文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四)技法过关
本文是怎样以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孙权劝学》
  【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性质讷而好学(  )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遇 言 冬 者 岁 之 余 夜 者 日 之 余 阴 雨 者 时 之 余 也
3.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
  
参考答案:
第6篇 孙权劝学
能力通关一
①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②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只是(觉得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③与读书人分别三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这个道理怎么这么晚啊 能力通关二
(一)
1.当道,当权
2.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3.比得上
4.到,等到
5.才干和谋略
6.另,另外
(二)
孙权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的理由推托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
(三)
1.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示例:①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②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③不能因为事务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④要善于听取他人有益的建议或意见。
⑤从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来得及。
(四)
本文注重以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及他眼中吕蒙的变化,表现吕蒙因“学”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
能力通关三
1.(1)木讷,不善言辞 (2)显现
2.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3.从“蒙辞以军中多务”“苦渴无日”可知,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浏览了解历史;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例如在冬天、晚上和阴雨天学习。
第7篇 卖油翁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生活智慧,勤学、谦逊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人比得上他,他也因此而自夸。他曾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没有离开。①  。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心领神会的目的。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卖油翁对他的高超射技只略表赞许;第二部分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以及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阐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②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③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 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 ”老翁说:“②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③  。老翁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老翁走了。
  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写卖油翁以娴熟高超的酌油技艺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阐明了技艺专长全在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而不应恃技而骄的道理。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陈康肃公善射   善:  
2.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jīn):  
3.尝射于家圃  尝:  
4.但微颔之  颔(hàn):  
5.康肃忿然曰  忿然:  
6.尔安敢轻吾射  安:    轻:  
7.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    沥(lì):  
康肃笑而遣之  遣:  
(二)内容过关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2.从文中你读出了卖油翁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技法过关
1.文章是通过哪些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2.文中为何略写陈尧咨善射,而详写卖油翁酌油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卖油翁》
  【乙】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
  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释椎凿而上(  )
(2)臣不能以喻臣之子(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寡 人 读 书 轮 人 安 得 议 乎 有 说 则 可 无 说 则 死
3.《卖油翁》原文最后有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这里说的“解牛斫轮”指的是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查阅资料,你认为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所说的道理果真如欧阳修所说的没有差异吗 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第7篇 卖油翁
能力通关一
①(老翁)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③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滴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能力通关二
(一)
1.擅长,善于
2.自夸
3.曾经
4.点头
5.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6.怎么 轻视
7.慢慢地 下滴
8.打发
(二)
1.“睨之”“但微颔之”体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只略表赞许。“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2.身怀绝技却不张扬;懂得如何教育人,聪明谦虚;不卑不亢,从容自若。
(三)
1.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忿然”“尔安敢轻吾射”的描写,使康肃公自矜傲慢之态溢于言表;卖油翁酌油时,“取”“置”“覆”“酌”“沥”一系列连贯熟练的动作,写出了他娴熟的技能(或“技艺高超”),而“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谦虚。
2.因为文章的主角是卖油翁,要说明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强调陈尧咨的“善射”,所以略写陈尧咨的精湛射技,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样安排重点突出,有力地阐明了文章的主旨。
能力通关三
1.(1)放下 (2)明白地告诉
2.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3.示例:有差异。“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表现了欧阳修一种反向的思考,他认为熟能生巧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生命也需要创新,并且如果万事都能生巧,那便磨灭了人们最初行事的初衷。“轮扁斫轮”蕴含的道理是实践才能出真知(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古人思想上的精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庖丁解牛”蕴含的道理则是熟能生巧,做人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  
第8篇  陋室铭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托物言志,高洁品性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神异的水了。①  。∥②  。(我)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③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④      这篇不足百字的文章,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文章开篇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继而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之雅,突出“陋室”不“陋”;最后以古人自况,说明“陋室”不“陋”。
  中心概括:本文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写,说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有龙则灵   灵:  
2.斯是陋室  斯:  
3.往来无白丁  白丁:  
4.可以调素琴  调:    素琴: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劳:  
(二)内容过关
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不“陋”的 这表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品质
  
(三)主旨过关
1.本文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写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2.作者开头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为什么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怎么看
    
(四)技法过关
  文章的标题是《陋室铭》,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陋室铭》
  【乙】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①。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藿②饱后。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辉映琼玖③。人能知止以退④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心无妄想,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炎炎论之⑤,甘处其陋。绰绰言之⑥,无出其右。羲轩之书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离口。谭中和天⑧,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选自《小窗幽记》,有删改)
  【注释】①牖(yǒu):窗户。②藜藿(lí huò):泛指粗劣的食物。③琼玖:美玉。④退:隐退。⑤炎炎论之:(如果)以华美而论。⑥绰绰言之:(如果)以旷达而论。⑦羲轩之书:指上古时期的书。⑧谭中和天:谈论的是儒家的中和之道。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心无妄想(  )
(2)未尝去手(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人 能 知 止 以 退 为 茂 我 自 不 出 何 退 之 有
两文都表达了作者  的节操、志趣;在语言方面,两文文辞精练,多用四字短句,并  ,读来朗朗上口。
参考答案:
第8篇 陋室铭
能力通关一
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和我)说笑的是博学的人,(和我)来往的没有平民 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④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
能力通关二
(一)
1.神异
2.这
3.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4.调弄 不加装饰的琴
5.指官府文书 使……劳累
(二)
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描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
1.用诸葛庐、子云亭进行类比,暗示“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2.不矛盾。前面的“陋”是说居室简陋,而“何陋之有”与前文“惟吾德馨”相呼应,意在表明因为“我”品德高尚,所以不觉得居室简陋。两者一个是说环境,一个是内心所想,故不矛盾。
3.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作者不与“白丁”交往,可见其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四)
①从山水写起,自然地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的主旨;②以类比起兴,构思新颖,对“陋室”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能力通关三
1.(1)虚妄,胡乱的 (2)离开
2.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3.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用韵(押韵)
第9篇 爱莲说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高尚情操,托物言志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①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大多数)的人很喜欢牡丹。②  ,(莲的茎)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③  。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莲花的形象和品格,说明爱莲的缘由;第二部分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以花喻人,表明自己不贪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在污浊的环境中坚贞不渝、保持正直操守的志向。
  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⑤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⑤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中心概括:作者以“莲”自喻,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消极避世,也不愿追逐功名富贵,而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可爱者甚蕃     甚:    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  
4.濯清涟而不妖  濯:    妖:  
5.不蔓不枝  蔓:    枝:  
6.香远益清  益:  
7.亭亭净植  植: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9.陶后鲜有闻  鲜:  
10.宜乎众矣  宜:  
(二)内容过关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文末作者以“噫”引出感叹的内容,请谈谈你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三)主旨过关
作者称莲为“花中君子”,从文中对莲的赞美来看,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四)技法过关
1.文中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篇末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了菊、莲、牡丹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 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④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有删改)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炼,锻炼。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竹本固(  )
(2)夫如是(  )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竹 性 直 直 以 立 身 君 子 见 其 性 则 思 中 立 不 倚 者
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结合原文分析,赞美了君子、贤士的哪些品质
参考答案:
第9篇 爱莲说
能力通关一
①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②我只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③(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④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⑤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能力通关二
(一)
1.非常,很 多
2.只
3.沾染(污秽)
4.洗 艳丽
5.名词用作动词,指横生藤蔓 名词用作动词,指旁生枝茎
6.更加
7.竖立
8.亲近而不庄重
9.少
10.应当
(二)
1.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2.这几句是作者对“爱”做出的评价,并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作者一叹爱菊花的人,即真正的隐士太少;二叹爱莲的人,即生活中像“我”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操守的人非常少;三叹爱牡丹的人,即世间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进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品质,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三)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豁达,大度,等等。
(四)
1.作者三次写到菊和牡丹,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一次,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讽刺了当时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品质。
2.前文将菊、牡丹放在前面,是为了突出莲的品质;篇末将牡丹移至最后,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的世态的讽刺,深化文章主旨。
能力通关三
1.(1)稳固 (2)像这样
2.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3.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都赞美了君子、贤士处事正直、为人虚心、有气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意志坚定等美德。
  
第10篇 活板
★教材 2011年版课标 2022年版课标 ★核心命题点:活板印刷过程,科技创新
能力通关一 回归课本命题源,梳理教材固基础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从冯瀛王时才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采用雕版印刷了。   第1段交代活板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既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做铺垫。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①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②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板(印刷)。它的方法: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①  。想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面,在铁模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模就成为一块印板,拿它靠近火烘烤;②  
(续表)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解读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③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④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③  。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④  。不用木料制作字模,是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混合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混合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混合物弄脏。   第2段中“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交代了活板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其身份。接着,文章按照印刷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流程。在介绍活板印刷术时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   第3段交代活板字模的下落,并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
  昇死,⑤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毕昇死后,⑤   。
  中心概括:文章通过介绍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能力通关二 内容整合补缺漏,突出重点提能力
(一)词语过关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  
3.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范:  
4.持就火炀之  就:  
5.一板已自布字  自:  
6.瞬息可就  就:  
7.则以纸帖之  帖:  
8.每韵为一帖  帖:  
9.再火令药镕  火:  
(二)内容过关
1.文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分别把各个步骤的名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设置铁板→  →板上放置铁模子→  →  →按平板面
2.文章介绍活板印刷的过程是按  顺序加以说明的,还补充说明了活板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一字多印、奇字旋刻、  等。
3.用“燔土”做字印的优点有哪些
  
4.文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的特征 请找出来。
  
(三)技法过关
1.文章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能力通关三 阅读类文悟异同,拓展新知强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甲】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后汉书·列传·宦者列传》,有删改)
  【乙】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选自《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有删改)
  【丙】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选自《天工开物·下篇·佳兵》,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
(2)自是莫不从用焉(  )
(3)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4)硝性至阴(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佐使之灰    花之隐逸者也
B.伦乃造意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C.以磁石磨针锋  俯身倾耳以请
D.爆击者硝七而硫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阅读文章,结合相关句子,探究我国古代科技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完成下面的表格。
相关句子 探究原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①   
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 ②   
③    善于研究,配方合理
参考答案:
第10篇 活板
能力通关一
①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②等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平得就像磨刀石 ③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④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⑤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能力通关二
(一)
1.同“以”
2.覆盖
3.模子
4.靠近
5.另自,另外
6.完成
7.用标签标出
8.标签
9.用火烤
(二)
1.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覆盖好 在铁模内密密排好字模 靠近火烘烤
2.工艺流程(或“时间”) 分类贮存
3.便于取用;刻字方便;质地均匀,表面平滑,不易变形;不易粘连,容易拆卸。
4.示例:“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版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的数目是活的。
(三)
1.既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做了铺垫。
2.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能力通关三
1.(1)叫作 (2)没有 (3)都 (4)最
2.B
3.①善于思考,改进了造纸术 ②善于观察,发现规律
③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