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分攻略卷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B. C. D.
2.下列式子中,计算结果等于a9的是( )
A.a3+ a6 B.a1.a8 C.(a6)3 D.a12÷a2
3.“爱劳动,劳动美.”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里出发,分别到距家和的实践基地参加劳动.若甲、乙的速度比是:,结果甲比乙提前到达基地,求甲、乙的速度.设甲的速度为,则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4.如图,在中,,,分别以点,为圆心,以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弧,过两弧的交点作直线交于点,连接;再如图所示作射线,交于点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痕迹推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5.如图,方格纸中的和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6.如图,点C在线段上,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7.如图,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MN经过点O,与AB、AC相交于点M、N,且MN∥BC.若AB=8,AC=6,BC=10,那么△AMN的周长是 ( )
A.7 B.12 C.14 D.24
8.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
A.(x2-x)(x+1) B.(x2-1)(x+1)2
C.x(x-1)(x+1)2 D.x(x+1)2
9.当x分别取﹣2015、﹣2014、﹣2013、…,、﹣2、﹣1、0、1、 、 、…、 、 、 时,计算分式 的值,再将所得结果相加,其和等于( )
A.﹣1 B.1 C.0 D.2015
10.如图,在中,,,为边边上的中线,于G,交于F,过点B作的垂线交于点E.有下列结论:①;②;③F为的中点;④;⑤G为的中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某市为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图1 是某共享单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物图,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都与地面l平行,与平行.已知,则 .
12.如图,在△ABC中,∠A=50°,∠C=72°,B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则∠ABD的度数为 .
13.若a-2b=3,则2a-4b-5=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点在轴上,点在的延长线上过点作,与轴交于点,且若点的坐标为,则线段的长度为 .
15. 今年 10 月 6 日, 强台风 "小犬" 掠过汕尾外海时, 市区某地路边一棵大树于离地面 4 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 夹角, 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1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0cm,BC=8cm,CD=12cm,∠B=∠C,点E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沿B-C-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 cm/s时,能够使△BPE与△CQP全等.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
17.(9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1),(4,2),(2,3).
(1)画出△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
(2)画出△ABC向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
(3)以点A、A1、A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18.(9分)如图,图1为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图2是由图1中阴影部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1)设图1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2,请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S1= ,S2= (只需表示,不必化简);
(2)以上结果可以验证哪个乘法公式?请写出这个乘法公式 ;
(3)运用(2)中得到的公式,计算:20152﹣2016×2014.
19.(9分)对于四个整式:A. ;B. ;C. ;D.n.无论x取何值, 的值都为0.
(1) , ;
(2)计算 ,并把计算结果分解因式;
(3)若 的值是正数,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0.(9分)如图,在等边△ABC中,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直线AM上时,以CD为一边在CD的下方作等边△CDE,连结BE.
(1)求∠CAM的度数;
(2)若点D在线段AM上时,求证:△ADC≌△BEC;
(3)当动D在直线AM上时,设直线BE与直线AM的交点为O,试判断∠AOB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21.(9分)如图,∠AOB=45°,OC是∠AOB的角平分线,点D是射线OB上的一点,点M为线段OD的中点,过点M作OD的垂线,交射线OA于点E,交射线OC于点F,连接ED,交OC于点G.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猜想EF和E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求证:ED+EF=2EM.
22.(9分)学习了分式运算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计算题:,甲、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分别如下:
老师发现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都有错误.
请你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帮助他分析错因,并加以改正.
(1)我选择哪位同学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填“甲”或“乙”)
(2)该同学的解答从第几步开始出现不符合题意(填序号),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请写出符合题意解答过程.
23.(9分)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用如图1中的1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A、1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B和2张宽和长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C拼成了如图2所示的大正方形,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和图2可以得到的等式为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想用这三张纸片拼出一个面积为的大正方形,需要A,B,C三种纸片各多少张?
(3)如图3,已知点C为线段上的动点,分别以为边在的两侧作正方形和正方形.若,且两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4.(9分)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的坐标满足 连接 点C在x轴负半轴上,作AH垂直BC交BC于点H,交OB于点P,且 .
(1)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坐标:
(2)如图②,在题(1)的条件下,连接OH,求证: ;
(3)如图③,E为AB的中点,动点G在y轴上,连接GE,作 交x轴于F,猜想GB,OB,A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分攻略卷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n-2)×180°=360°
解得:n=4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外角和公式进行计算
2.下列式子中,计算结果等于a9的是( )
A.a3+ a6 B.a1.a8 C.(a6)3 D.a12÷a2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3+ a6无法进行计算,故A选项错误;a1 ·a8=a9故B选项正确; (a6)3 =a18.故B选项错误; a12÷a2 =a10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幂运算法则am an=am+n,(am)n=amn,am÷an=am-n,(ab)n=anbn及整式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3.“爱劳动,劳动美.”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里出发,分别到距家和的实践基地参加劳动.若甲、乙的速度比是:,结果甲比乙提前到达基地,求甲、乙的速度.设甲的速度为,则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设甲的速度为,
根据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A.
【分析】设甲的速度为, 再根据“结果甲比乙提前到达基地 ”列出方程即可.
4.如图,在中,,,分别以点,为圆心,以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弧,过两弧的交点作直线交于点,连接;再如图所示作射线,交于点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痕迹推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AB=AC,∠A=40°,
∴∠ABC=∠ACB=70°,
根据作出痕迹可得:BP平分∠ABC,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ABP=∠PBC=35°,AD=CD,
∴∠ACD=∠A=40°,
∴∠BDC=∠ACD+∠A=80°,
∴∠CPB=∠ABP+∠BDC=115°,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P=∠PBC=35°,AD=CD,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5.如图,方格纸中的和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在△ABD和△CFE中,
,
∴△ABD≌△CFE(SAS),
∴∠BAD=∠1,
∵∠BAD+∠2=180°,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SAS”证出△ABD≌△CFE,可得∠BAD=∠1,再利用邻补角及等量代换可得,从而得解.
6.如图,点C在线段上,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B=∠D=90°
在Rt△ABC和Rt△CDE中
∴Rt△ABC≌Rt△CDE(HL)
∴∠A=∠ECD,BC=DE
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A+∠ACB=90°
∴∠ECD+∠ACB=90°
∴∠ACE=180°-(∠ECD+∠ACB)=90°
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Rt△ABC≌Rt△CDE(HL),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7.如图,在△ABC中,BO平分∠ABC,CO平分∠ACB,MN经过点O,与AB、AC相交于点M、N,且MN∥BC.若AB=8,AC=6,BC=10,那么△AMN的周长是 ( )
A.7 B.12 C.14 D.24
【答案】C
【解析】【解答】∵BO和CO分别平分∠ABC和∠ACB,
∴∠MBO=∠OBC=∠ABC,∠NCO=∠OCB=∠ACB,
∵MN//BC,
∴∠MOB=∠OBC,∠NOC=∠OCB,
∴∠MOB=∠MBO,∠NOC=∠NCO,
∴MO=MB,NO=NC,
∵AB=8,AC=6,
∴C△AMN=AM+MN+AN=AM+MB+NC+AN=AB+AC=8+6=14,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MOB=∠MBO,∠NOC=∠NCO,再利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MO=MB,NO=NC,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及等量代换求解即可.
8.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 )
A.(x2-x)(x+1) B.(x2-1)(x+1)2
C.x(x-1)(x+1)2 D.x(x+1)2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分式 的最简公分母是x(x-1)(x+1)2,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把各个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确定最简公分母即可.
9.当x分别取﹣2015、﹣2014、﹣2013、…,、﹣2、﹣1、0、1、 、 、…、 、 、 时,计算分式 的值,再将所得结果相加,其和等于( )
A.﹣1 B.1 C.0 D.2015
【答案】A
【解析】【解答】解:设a为负整数.
∵当x=a时,分式的值= ,当x= 时,分式的值= = ,
∴当x=a时与当x= 时两分式的和= + =0.
∴当x的值互为负倒数时,两分式的和为0.
∴所得结果的和= =﹣1.
故答案为:A.
【分析】算几个特殊值,可观察出规律,最中间的x=0时,值为-1,其他项合并为0.
10.如图,在中,,,为边边上的中线,于G,交于F,过点B作的垂线交于点E.有下列结论:①;②;③F为的中点;④;⑤G为的中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
∴,
∵,
∴,
在和中,
,
∴,故①正确;
∵D为中点,
∴,
∵,
∴,
在和中,
,
∴,
∴,故②正确;
又∵,
∴,故④正确;
在中,,
∵,
∴,
∴F不是的中点,故③不正确;
假设G为的中点,
∴,
∵,,
∴,
∴,
∵,
∴,
∵,
∴,
∴,
∵,
∴,此与相矛盾,
故假设错误,即G不是的中点,故⑤错误,
即正确的有①②④,正确的为3个,
故答案为:B.
【分析】①由条件可知,可得,再结合条件即可证明;②④,结合条件可证明,则有,,可得;③可得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直角边可得,结合,可知F不可能为中点.⑤假设G为的中点,先证明,可得,即可证明,进而可得,此与相矛盾,即可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某市为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图1 是某共享单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物图,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都与地面l平行,与平行.已知,则 .
【答案】
【解析】【解答】解:∵与平行
∴
∵
∴
∵都与地面l平行
∴
∴
故答案为:.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通过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ACB = 72°,再算出∠ACD = 130°,又因 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AC = 50°.
12.如图,在△ABC中,∠A=50°,∠C=72°,B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则∠ABD的度数为 .
【答案】29°
【解析】【解答】解:∵∠A=50°,∠C=72°,
∴∠ABC=180°-∠A-∠C=58°,
∵BD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
∴∠ABD=∠ABC=29°,
故答案为:29°.
【分析】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B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D=∠ABC=29°即可.
13.若a-2b=3,则2a-4b-5= .
【答案】1
【解析】【解答】2a-4b-5=2(a-2b)-5=2×3-5=1.
【分析】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点在轴上,点在的延长线上过点作,与轴交于点,且若点的坐标为,则线段的长度为 .
【答案】6
【解析】【解答】解:∵CD⊥AC
∴∠C=∠AOB=90°
∵∠DBC=∠ABO,CD=OA
∴△AOB≌△DCB(AAS)
∴AB=DB,BO=BC
∴AC=AB+BC=DB+BO=OD
∵点D的坐标为(0,6)
∴OD=6
∴AC=6
故答案为:6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AOB≌△DCB,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15. 今年 10 月 6 日, 强台风 "小犬" 掠过汕尾外海时, 市区某地路边一棵大树于离地面 4 米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与地面成 夹角, 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 。
【答案】12
【解析】【解答】解:∵∠BAC=30°,∠BCA=90°,BC=4米,
∴AB=2CB=8米,
∴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AB+BC=12米.
故答案为:12米.
【分析】先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2CB=8米,再利用线段的和差求出大树的高即可.
1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0cm,BC=8cm,CD=12cm,∠B=∠C,点E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沿B-C-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 cm/s时,能够使△BPE与△CQP全等.
【答案】或3或或
【解析】【解答】解: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点P没有到达点C时,BP=3t,CP=8-3t,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BE=CP时,可得5=8-3t,解得t=1,此时CQ=BP=3t=3,
∴点Q的运动速度为 :3÷1=3;
②BP=CP时,可得3t=8-3t,解得:t=,此时CQ=BE=5,
∴点Q的运动速度为 :5÷=;
(2)当点P从点C返回点B时,CP=3t-8,BP=16-3t,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BE=CP时,可得3t-8=5,解得t=,此时CQ=BP=16-3t=16-3×=3,
∴点Q的运动速度为 :3÷=;
②BP=CP时,可得16-3t=3t-8,解得:t=4,此时CQ=BE=5,
∴点Q的运动速度为 :5÷4=;
综上可得,点Q的运动速度为 :3或或或。
【分析】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当点P没有到达点C时,BP=3t,CP=8-3t,可分为两种情况:①BE=CP时;②BP=CP时;
(2)当点P从点C返回点B时,CP=3t-8,BP=16-3,可分为两种情况:①BE=CP时;②BP=CP时;
分别列出等式,即可求得答案。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
17.(9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1),(4,2),(2,3).
(1)画出△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
(2)画出△ABC向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
(3)以点A、A1、A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答案】(1)解: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3)4
【解析】【解答】(3)解:以点A、A1、A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2×4=4.
故答案为:4.
【分析】(1)分别将点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得到点A1、B1、C1,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找出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
(3)直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18.(9分)如图,图1为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图2是由图1中阴影部分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1)设图1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2,请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S1= ,S2= (只需表示,不必化简);
(2)以上结果可以验证哪个乘法公式?请写出这个乘法公式 ;
(3)运用(2)中得到的公式,计算:20152﹣2016×2014.
【答案】(1);
(2)
(3)解:20152﹣2016×2014
=
=
=1.
【解析】【解答】(1)解: , ,
故答案为: , ;
(2)解:∵,
∴= ,是平方差公式,
故答案为:平方差公式, ;
【分析】(1)图1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图2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据此填空即可;
(2)根据图1面积=图2面积即得结论;
(3) 将原式变形为 ,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
19.(9分)对于四个整式:A. ;B. ;C. ;D.n.无论x取何值, 的值都为0.
(1) , ;
(2)计算 ,并把计算结果分解因式;
(3)若 的值是正数,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2)解:
;
(3)解: ; ; ; ,且 , ,
∴
.
,
,且 ,
∴ ,
解得: 且 .
【解析】【解答】解:(1) ; ; , ,
,
, ,
解得: , ,
故答案为:2,-5;
【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再求出 , ,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2)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可;
(3)先化简代数式,再计算求解即可。
20.(9分)如图,在等边△ABC中,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直线AM上时,以CD为一边在CD的下方作等边△CDE,连结BE.
(1)求∠CAM的度数;
(2)若点D在线段AM上时,求证:△ADC≌△BEC;
(3)当动D在直线AM上时,设直线BE与直线AM的交点为O,试判断∠AOB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
∵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CAM ∠BAC,∴∠CAM=∠BAM=30°.
(2)解:∵△AB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D+∠DCB=∠DCB+∠BCE,∴∠ACD=∠BCE.
在△ADC和△BEC中,∵ ,∴△ACD≌△BCE(SAS);
(3)解:∠AOB是定值,∠AOB=60°.理由如下:
①当点D在线段AM上时,如图1,
由(2)可知△ACD≌△BCE,则∠CBE=∠CAD=30°,又∠ABC=60°,∴∠CBE+∠ABC=60°+30°=90°.
∵△ABC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AM平分∠BAC,即 ,∴∠BOA=90°﹣30°=60°.
②当点D在线段A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AB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B+∠DCB=∠DCB+∠DCE,∴∠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SAS),∴∠CBE=∠CAD=30°.
由(1)得:∠BAM=30°,∴∠BOA=90°﹣30°=60°.
③当点D在线段MA的延长线上时.
∵△AB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D+∠ACE=∠BCE+∠ACE=60°,∴∠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SAS),∴∠CBE=∠CAD.
由(1)得:∠CAM=30°,∴∠CBE=∠CAD=150°,∴∠CBO=30°,∠BAM=30°,∴∠BOA=90°﹣30°=60°.
综上所述:当动点D在直线AM上时,∠AOB是定值,∠AOB=60°.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进行作答即可。
21.(9分)如图,∠AOB=45°,OC是∠AOB的角平分线,点D是射线OB上的一点,点M为线段OD的中点,过点M作OD的垂线,交射线OA于点E,交射线OC于点F,连接ED,交OC于点G.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猜想EF和E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求证:ED+EF=2EM.
【答案】(1)解:根据题意,如图:
(2)解:EF=EG;
理由如下:如图,
∵点M为线段OD的中点,EM⊥OD,
∴线段EM是△OED的高,也是中线,
∴EM垂直平分OD,∠OME=90°,
∴OE=DE,
∴∠EDO=∠AOB=∠OEF=45°,
∵OC是∠AOB的角平分线,
∴∠AOC=∠BOC,
∴∠AOC+∠OEF=∠BOC+∠EDO,
∴∠EFG=∠EGF,
∴EF=EG;
(3)解:在射线EA上,截取EH=EG,连接GH,如图:
则EH=EF,
∵OE=DE,
∴ED+EF=OE+EH=OH,
∵∠EDO=∠EOM=∠OEF=45°,点M是OD的中点,
∴OM=EM=DM,∠DEA=45°+45°=90°,
∴OD=2EM;∠EHG=45°,
∵∠AOC=∠BOC,OG=OG,
∴△ODG≌△OHG(AAS),
∴OD=OH,
∴ED+EF=2EM.
【解析】【分析】(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
(2)结论:EF=EG,欲证明EF=EG,只要证明∠EFG=∠EGF=67.5°即可;
(3)过点G作OD的垂线,垂足为N,证明GN=EG=EF,ON=OE=ED,可得结论。
22.(9分)学习了分式运算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计算题:,甲、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分别如下:
老师发现这两位同学的解答过程都有错误.
请你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帮助他分析错因,并加以改正.
(1)我选择哪位同学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填“甲”或“乙”)
(2)该同学的解答从第几步开始出现不符合题意(填序号),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请写出符合题意解答过程.
【答案】(1)解:我选择甲同学的解答过程进行分析(或者选择乙均可),
故答案为甲(答案不唯一);
(2)解:甲同学在第②步计算不符合题意,对分式进行通分时,将分母乘以x+1,而分子没有乘以x+1,
故答案为②,通分时,将分母乘以x+1,而分子没有乘以x+1;
(3)解:
,
,
,
,
.
【解析】【分析】(1)根据甲和乙的解答过程判断,选择擅长的即可;
(2)由分式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和分式的基本性质求解;
(3)根据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3.(9分)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用如图1中的1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A、1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B和2张宽和长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C拼成了如图2所示的大正方形,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和图2可以得到的等式为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想用这三张纸片拼出一个面积为的大正方形,需要A,B,C三种纸片各多少张?
(3)如图3,已知点C为线段上的动点,分别以为边在的两侧作正方形和正方形.若,且两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
(2)解:,
所需、两种纸片各张,种纸片张.
(3)解:设,则,
,
,
,
,
,
,
.
【解析】【解答】(1)利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求出图形的面积可得,
故答案为:.
【分析】(1)利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求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得;
(2)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方法可得,再求解即可;
(3)设,,则,再结合求出求出,最后求出即可.
24.(9分)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的坐标满足 连接 点C在x轴负半轴上,作AH垂直BC交BC于点H,交OB于点P,且 .
(1)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坐标:
(2)如图②,在题(1)的条件下,连接OH,求证: ;
(3)如图③,E为AB的中点,动点G在y轴上,连接GE,作 交x轴于F,猜想GB,OB,A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A
(2)证明:如图②,作 于M点,作 于N点,
则四边形OMHN为矩形,
,又 ,
,
, ,
,
在 和 中,
,
≌
,
在 与 中,
,
≌ ,
,又 , ,
平分 ,
,
,
;
(3)解:当点G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 .
当点G在线段OB上时, .
当点G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 .
当点G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
理由如下:连接OE,如图③,
, ,E为AB的中点,
, , ,
, ,
,
,
,
在 与 中,
,
≌ ,
,
,
.
如图 , ,
如图⑤, ,
证明方法同图③类似.
【解析】【解答】(1)解: ,
,
则 ,
解得, ,
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得到点A与点B的坐标;(2)作 于M点,作 于N点,由 ≌ ,推出 因为 , ,推出HO平分 ,由此即可证明;(3)结论:当点G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 当点G在线段OB上时, 当点G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 ;当点G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只要证明 ≌ ,推出 ,推出 即可证明,其余类似证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