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5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05 16: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百师联盟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直线 1:( 1) + 2 + 1 = 0, 2: + ( + 2) + 4 = 0,设甲: 1// 2;乙: = 2,则甲是乙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直线3 4 + 10 = 0与以点 ( 1, 2)为圆心的圆相交于 , 两点,且| | = 8,则圆 的方程为( )
A. ( + 1)2 + ( + 2)2 = 25 B. ( 1)2 + ( 2)2 = 25
C. ( + 1)2 + ( + 2)2 = 5 D. ( 1)2 + ( 2)2 = 5
3.甲、乙、丙、丁四人去听同时举行的5个讲座,每人可自由选择听其中一个讲座,则恰好只有甲、乙两人
听同一个讲座的情况种数为( )
A. 125 B. 100 C. 80 D. 60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 (3,2,1)关于平面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3,2, 1)
B. 若直线 的方向向量为 = (1, 1,2),平面 的法向量为 = (4, 4,8),则 ⊥
1
C. 已知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 , , , 四点共面,且 , , , 中任意三点不共线,若 = + ,
2
则 = 1
D. 若直线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 的法向量的夹角为30°,则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30°
5.已知平面 , 的法向量分别为 = (2,1, 3), = (1, 3,2),则平面 , 的夹角的大小为( )
5 2
A. B. C. D.
6 3 3 6
6.已知抛物线 2 = 6 ,直线 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抛物线交于 , 两点,若弦 的长为8,则直线 的方程
为( )
1 3 1 3 3 3
A. = 或 = + B. = √ 3( )或 = √ 3( )
2 2 2 2 2 2
1 1 1 1
C. = √ 3 或 = √ 3 + D. = 2 或 = 2 +
2 2 2 2
7.如图,在两行三列的网格中放入标有数字1,2,3,4,5,6的六张卡
片,每格只放一张卡片,则“只有最左边一列两个数字之和为8”的不
同的放法有( )
A. 16种 B. 32种 C. 64种 D. 96种
第 1 页,共 10 页
8.空间直角坐标系 中,过点 ( 0, 0, 0)且一个法向量为 = ( , , )的平面 的方程为 ( 0) +
( 0) + ( 0) = 0.已知平面 的方程为 + + 4 3 = 0,直线 是平面 : + 2 3 = 0与平面 :
2 + + 1 = 0的交线,则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为( )
2
A. B. C. D.
6 4 3 3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则( )
A. 可以组成60个三位数
B. 在组成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为8的个数为12
C. 在组成的三位数中,比400大的个数为12
D. 在组成的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字最小的个数为20
2
10.双曲线 : 22 = 1的焦点为 1( 2,0), 2(2,0),过 1的直线 1与双曲线的左支相交于 , 两点,过 2
的直线 2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于 , 两点,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则( )
A. = √ 3
B. | 1| | 1| = 2√ 3
√ 3
C. 平行四边形 各边所在直线斜率均不为±
3
8√ 3
D. ≤ 3
11.如图,在正方体 1 1 1 1中, 为棱 1的中点, 为正方形 1 1
内一动点(含边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棱锥 1 1 的体积为定值
B. 若 1 //平面 1 ,则动点 的轨迹是一条线段
C. 存在 点,使得 1 ⊥平面 1
D. 若直线 1 与平面 1 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那么点 的轨迹是以 1为圆心,半棱长为半径的圆弧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在平行六面体 1 1 1 1中, 1 = , = , = ,点 在 1 上,且 1 : = 2:5,用 , ,
表示 ,则 = ______.
2 2
13.已知椭圆 : + = 1( > 0,且 ≠ 6),直线 + 4 = 0与椭圆 相交于 , 两点.若点(1,3)是线
6
段 的中点,则椭圆 的半焦距 = ______.
第 2 页,共 10 页
1 1 1
14.已知集合 = { 4, 3, , , , 3,5},若 , , ∈ 且 , , 互不相等,则使得指数函数 = ,对数
2 3 5
函数 = log ,幂函数 =
中至少有两个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的有序数对( , , )的个数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2分)
5名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活动,活动结束后,5名工作人员与社区组织者小王站成一排拍照留
念.
(1)要求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都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2)若这5名工作人员中,甲、乙、丙的身高互不相等,拍照时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从左到右
排列(不一定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3)若工作人员甲不站在最左端,工作人员乙不站在最右端,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写出必要的数学式,结
果用数字作答)
16.(本小题12分)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 (0,0,0), (1,0, 2), (0,1,1), (3,2,1).
(1)证明: , , 不共面;
(2)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17.(本小题12分)
如图,在四棱柱 1 1 1 1中,四边形 是正方形,∠ 1 = ∠ 1 = 60°, 1 = 2 = 2,
点 为 1的中点.
(1)用向量 , , 1表示 ;
(2)求线段 的长及直线 与 1所成角的余弦值.
18.(本小题12分)
1
如图,在四棱锥 中,平面 ⊥平面 , ⊥ , // , = = = 1, 为棱
2
的中点.
第 3 页,共 10 页
(1)证明: //平面 ;
(2)若 = √ 5, = 1,
(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5√ 6
( )在棱 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点 到平面 的距离是 ?若存在,求出 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
18
由.
19.(本小题12分)
2 2
设 1, 2分别为椭圆 : 2 + 2 = 1( > > 0)的左、右焦点, 是椭圆 的短轴的一个端点,△ 1 2的面
√ 3
积为√ 2,椭圆 的离心率为 .
3
(1)求椭圆 的方程.
(2)如图, , , 是椭圆 上不重合的三点,原点 是△ 的重心.
( )当直线 垂直于 轴时,求点 到直线 的距离;
( )求点 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大值.
第 4 页,共 10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5 2 2
12.【答案】 + +
7 7 7
13.【答案】2√ 3
14.【答案】46
15.【答案】解:(1)由题意,5名工作人员与社区组织者小王站成一排拍照留念,
∵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都相邻,
∴把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捆绑在一起看作一个复合元素,有 22 = 2种方法,
然后总体与其余3名工作人员全排列,共有 44 = 24种排法,
则小王与工作人员甲、乙都相邻共有2 × 24 = 48种;
(2)由题意,甲、乙、丙的身高互不相等,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不一定相邻),
①在6个位置
中任选3个,安排甲乙丙之外的3人,有 36 = 120种情况,
②将甲乙丙3人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安排在剩余的3个位置,有1种情况,
故有120种站法;
(3)由题意,6人站一排全排列有 66 = 720种排法,
因为甲站在最左端,其余人全排列有 55 = 120种站法,则乙站在最右端,其余人全排列有
5
5 = 120种站法,
甲站在最左端,乙站在最右左端,有 44 = 24种站法,
则工作人员甲不站在最左端,工作人员乙不站在最右端,有720 240 + 24 = 504种站法.
第 5 页,共 10 页
16.【答案】(1)证明:因为 (0,0,0), (1,0, 2), (0,1,1), (3,2,1),
所以 = (1,0, 2), = (0,1,1), = (3,2,1).
若 , , 共面,则存在 , ∈ ,使得 = + ,
即(3,2,1) = (1,0, 2) + (0,1,1),即(3,2,1) = ( , , 2),
= 3
所以{ = 2 ,此方程组无解,所以 , , 不共面.
2 = 1
(2)解:由题意得 = (1,0, 2), = ( 1,1,3), = (2,2,3).
= 0 + + 3 = 0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 ),则{ ,即{ ,
= 0 2 + 2 + 3 = 0
令 = 4,则 = 3, = 9,故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3, 9,4).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
| | 5 √ 530
则 = |cos , | = = = .
| || | √ 5×√ 106 106
17.【答案】解:(1)方法一、由题意知, = + +
=
1
+ +
2 1
1
= + + (
2 1
= +
1
+ ( 1 ) 2
1 1= + +
2 2 1

方法二、因为 为 1的中点,
所以
1
= ( + 1 ) 2
1
= [( + 1) + ( + )] 2
1
= +
1
+ 1. 2 2
(2)因为四边形 是正方形,∠ 1 = ∠ 1 = 60°, 1 = 2 = 2,
所以 = 0, 1 = 1 × 2 × 60° = 1, 1 = 1 × 2 × 60° = 1,
2
所以 = (
1 1
+ + )2
2 2 1
2 1 2 1
2
= + + + +
1
+ 1 1 1 4 4 2
1 1
= 1 + + 1 + 0 + 1 +
4 2
第 6 页,共 10 页
15
= ,
4
√ 15 √ 15所以| | = ,即线段 的长为 .
2 2
因为 = = + 1 1 1 ,
2
所以 = ( + 21 1 )
2 2 2
= + 1 + + 2 2 2 1 1
= 1 + 4 + 1 + 2 0 2
= 6,
所以| 1 | = √ 6.

1 1
1 = ( + + 1) ( + 1 ) 2 2
1 2 1 2 2
= +
1
+
1
+ +
2 2 1 2 2 1 1
1 1
= + 2 1 + 0 + + 1 = 3,
2 2

所以cos <
3 √ 10
, 11 >= = = , | | | | √1 15× 5√ 6
2
√ 10
即直线 与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5
√ 15 √ 10
故线段 的长为 ,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2 1 5
18.【答案】解:(1)证明:取 的中点 ,连接 , ,如图所示:
∵ 为棱 的中点,
1 1
∴ // , = ,∵ // , = ,
2 2
∴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又 平面 , 平面 ,
∴ //平面 ;
第 7 页,共 10 页
(2) ∵ = √ 5, = 1, = 2,
∴ 2 = 2 + 2,∴ ⊥ ,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
∴ ⊥平面 ,
又 , 平面 ,∴ ⊥ , ⊥ ,由 ⊥ ,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1
则 (0,0,1), (0,0,0), (1,0,0), (0,2,0), (0,1, ), (1,1,0),
2
1
( )故 = (0,1, ), = (1,1,0)
2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
1
则{ ⊥
= + = 0,则{ 2 ,
⊥ = + = 0
令 = 2,则 = 1, = 1,
∴ = (1, 1,2),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
1 = (0,1, ), = (1,1, 1)
2
1
⊥ = = 0则{ ,则{ 2 ,
⊥ = + = 0
令 = 2,则 = 1, = 1,
故 = (1,1,2),
4 2
∴ cos < , >= = = ,
| || | √ 6×√ 6 3
2
由于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锐角,故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3
( )假设在线段 上是存在点 ,使得点 到平面 的距离是5√ 6,
18
第 8 页,共 10 页
设 = ,0 ≤ ≤ 1,则 ( , 0,1 ), = ( , 0,1 ),
由(2)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1, 1,2),
= + 0 + 2(1 ) = 2 ,
| | 2 5√ 6
∴点 到平面 的距离是 = = ,
| | √ 6 18
1 1 √ 2
∴ = ,∴ = = .
3 3 3
19.【答案】解:(1)设椭圆 的半焦距为 , > 0,
√ 3
因为椭圆 的离心率为 ,
3
所以 = √ 3 ,
又 = √ 2 2 = √ 2 ,
因为△ 1 2的面积为√ 2,
解得 = √ 2,
所以 = 1, = √ 3, = √ 2,
2 2
则椭圆 的方程为 + = 1;
3 2
(2)( )设 ( 1, 1), ( 2, 2),
因为直线 垂直于 轴,
所以 ( 2, 2),
因为原点 是△ 的重心,
1+ 2+ 2 1+ 2 所以 = 0, 2 = 0,
3 3
解得 1 = 2 2, 1 = 0,
因为点 在椭圆上,
2 2
所以 1 + 1 = 1,
3 2
解得 1 = ±√ 3,
3 3√ 3
则 到直线 的距离为| 1 2| = | 1| = ; 2 2
3√ 3
( )当直线 斜率不存在时,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2
当直线 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 方程为 = + , ( 1, 1), ( 2, 2), ( 3, 3),
第 9 页,共 10 页
2 2
联立{ + = 13 2 ,消去 并整理得(2 + 3 2) 2 + 6 + 3 2 6 = 0,
= +
此时 = 24(3 2 + 2 2) > 0,
解得 2 < 3 2 + 2,
6 4
由韦达定理得 2 + 3 = 2 , 2 + 3 = 2 + + 3 + = 2,
2+3 2+3
因为原点 是△ 的重心,
1+ 2+ 3 1+ 2+ 所以 = 0, 3 = 0,
3 3
6 4
解得 1 = 2 , 1 = 2,
2+3 2+3
6 4
即 ( 2 , 2),
2+3 2+3
2
12 2 8 2
所以 2 2 + 2 2 = 1,
(2+3 ) (2+3 )
2
2 2+3 整理得 = < 3 2 + 2,
4
6 2 4 9 2 +6
| 2+ 2+ | | 2 |
则点 到直线 的距离 = 2+3 2+3
3| |
= 2+3 =
√ 2 2 2 +1 √ +1 √ +1
2
2
3 √ 2+3 3 1 3= 3√ 2 = 2 = √ 3 2 < √ 3.
+1 2 +1 2 +1 2
3√ 3
故当 与 轴垂直时点 到直线 的距离最大为 .
2
第 10 页,共 10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