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素养】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教案(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目标素养】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教案(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5 10: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材类型
课题 第 27 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内容主旨 本课主要叙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通过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此后党和国家平反冤假错案、总结历史经验、通过新宪法、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城市改革、设立经济特区、相继开放城市,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情分析 历史知识: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加之改革开放距今时间较短,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思维活跃,自学能力较强,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逻辑串联。 历史素养:经过初中的学习以及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对史料的研读能力有所提高。但对于历史事实背后的历史解释和逻辑关系并没有很深入、系统地认识,历史素养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明晰。 应对策略:弱化史实的讲授,重点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的转折意义、改革开放的基本线索和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结合的先进性。部分内容政治课上也有所了解,导致学生热情不高,需设置情景、设置思考探究来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要求学生在了解层面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特区设立、浦东开放等基本史实,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在理解层面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对中国、对世界的意义与影响。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第一课。第九单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单元承接第九单元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本课为开篇过渡,承上启下,上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下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一课,是关键转折点,属于“改革开放”主要内容的奠基部分。 教材内容:本课包含三个子目: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三个子目间的逻辑关系是:第一、第二个子目为因果关系,伟大的历史转折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为改革开放扫清了障碍;第三子目基于第一、第二子目的实践,根据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递进关系。 本课内容在“四史”中皆有重要地位,包含了我国历史上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且与我国发展现状有许多联系,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与时代意义,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树立正确家国情怀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基于中国国情与时代要求作出的决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得出的,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材料的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历史照片、史料、相关影视图片,利用时间轴明晰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史料实证:通过相关的图片、史料,进行研读、问题探究,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明确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成就。 历史解释:通过情景、史料研读,引导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等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解释,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及作用。 家国情怀: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从实践中孕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与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难点:农村与城市改革的背景与历程;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教师行为:展示《小巷人家》主角剧照,设置情景,进行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两张照片中的主人公? 学生回答:是《小巷人家》的主角。 教师过渡:没错,正是最近的热播剧《小巷人家》的主角黄玲与宋莹,她们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她们两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她们走进那个年代,从她们的生活感受时代变迁。 设计意图:展示剧照,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师行为:展示《小巷人家》片段照片 教师过渡:黄玲与宋莹相遇时,正值因“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的高考得以恢复,高考恢复是国家的一件大事,还有两件国家大事发生在高考恢复的下一年,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也悄然影响着黄玲、宋莹两家的生活。这两件大事便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入情景,并回顾上节课所学,进行过渡。 材料2:“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教师行为:展示材料 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 渝地遵循。” ——《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 材料2:“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材料1并结合第26课所学,思考在这样的言论下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员你会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再阅读材料2,思考在材料2的言论下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归纳:在材料1的言论下,我们极大可能会继续犯“左”的错误,而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后,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对比,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更清晰的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比较能力。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归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归纳: 主要内容: 工作中心: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恢复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密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由左倾错误思想转变为实事求是,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破除了个人崇拜,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从思想、政治、组织多方面实现了正确的方向转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师行为:展示图片及材料 材料:“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一伙出于阴谋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利用我们党的缺点和错误,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刘少奇同志在河南开封不幸病故。这是我党和我国人民巨大的损失。党中央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确凿的证据,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彻底推倒了强加在刘少奇同志身上的种种罪名,郑重地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我们党采取的这种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立场,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 教师归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进行了各方面的调整与发展。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平反冤假错案。“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如1980年对刘少奇同志进行平反追悼。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这一系列的举措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教师行为:展示图片及材料 材料:“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邓小平 教师归纳:在思想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不一棒子否定先前的所有经验,辩证看待,坚持毛泽东思想,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史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决议》内容,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体会党的先进性。 教师行为:展示材料 材料: 第十一条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 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同学阅读 教师归纳:“文化大革命”破坏的民主法制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恢复发展,加之改革开放的推进,1982年通过新修改的宪法。从上述宪法内容可以看到宪法与时俱进,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后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调动学生的思考,提升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为后续内容进行铺垫过渡。 二、改革开放进程 教师行为:展示图片 教师过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止对政治、法制领域产生了影响,其决定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更是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玲、宋莹两家从生活用品等需用票兑换变为可以在广州等地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正是这一决策的具体体现。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帮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加深对改革开放内容的理解。 教师行为:展示图片及材料 小岗村18位村民签的“包产到户”契约 材料:“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12月《小岗村包干保证书》 教师提问:改革首先于农村开展,安徽小岗村的18位村民自行签订了分田到户的契约,将集体土地承包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展开? 教师行为:展示材料 材料1:“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陈云(1978年12月) 材料2: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对改革顺序的探究,培养唯物史观;提供史料进行解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教师归纳:农民为我国人民主体,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人民公社体制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教师行为:出示表格 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集体经营包产到户、家庭经营分配方式平均分配自负盈亏、多劳多得
教师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其实质是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进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 材料:
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3612亿元,粮食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大关人均800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大部分农村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家庭承包制普遍推行,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推动了广大农民利用剩余劳动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从事商品生产。 ——赵丰《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教师归纳:从小岗村到皖、川两省试点再到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崛起。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教师行为:出示图片 教师过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城市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张一鸣摆摊要东躲西藏,黄玲、宋莹的棉纺织厂生产产品大部分都是需求产品,没有销售压力,组织臃肿。为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使学生体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师行为:出示材料 材料: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 教师归纳: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原则:政企分开、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 内容:国营企业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企 业 教师行为:展示图片 教师归纳:在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也迈开了步伐,1980 年,党和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我 国还相继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对外开放从点到线到面,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人才,吸引了外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识读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使学生在空间上把握对外开放的概况。通过情景激发学生将经济特区与浦东新区进行联想对比,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史料解释能力。 教师行为:展示时间轴 教师过渡: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党和国家的策略不断发展,但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社会上出现了相关争论。 教师行为:出示图片及材料 材料1:1982年,温州乐清柳市八名个体户,因“投机倒把罪”被逮捕入狱或外逃。原因是他们率先从事商品经济,率先盖起了楼房、买起了摩托、安装了电话,富得冒尖。 材料2: 1989年,《光明日报》刊发 1990年,《北京日报》刊发 1991年,《当代思潮》发表 《中国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中国的改革决不是完全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 材料3:判断(实践)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年) 教师归纳:当庄筱婷想去广州工作时,庄超英拒绝了她,因为当时社会对社会姓“社 还是姓“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阻碍了改革开放,因此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 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 响。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串联改革开放进程,再通过图文史料互证是学生体会当时的争论,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运用史料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理 解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师行为:出示时间轴 教师归纳:南方谈话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更深层次的融入经 济全球化进程,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体会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做的努力,培养学生的 家国情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教师行为:出示下列表格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填写 内容写入党章、确立为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阐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1997年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002年中共十六大科学发展观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中共十七大 2012年中共十八大
教师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在中共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进一步总结。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将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分析历史事件、史料的能力。
【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简要评析。 评价方法:自评、学生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评价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内成员分享看法,然后在班内展示交流。 评价标准:看学生是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实质以及作用,能否全面、客观地看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略) 优点: 1.综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与传统课堂相比,本节课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体现了白板技术在教学中的交互性,展现学生风采。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综合理解能力的培养。 3.凸显核心素养全程性。本课将历史核心素养落地这一理念贯穿课堂始终,通过精选史料、创设情境,在帮助学生落实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缺点: 1.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学设计中重难点不够突出,对难点讲解不够细致。 2.资源运用实效性问题。本课材料丰富但稍显冗杂,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时间不够充裕的情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