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末卷(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积累运用。(40分)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fēi fán 创造力的民族。在古代,我们的祖先
jí shǐ 忙于劳动也在mò mò 观察、利用自然,发明了以
水流作为动力,提水guàn gài 的装置——筒车,烧制出精美的瓷器……
这些古代科技成果在gǎi shàn 人们生活的同时,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
社会发展shèn zhì 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人山人( ) 山( )地裂 ( )疲力竭
未( )先知 摇头( )脑 提心( )胆
容光( )发 神( )妙算 斩钉( )铁
手舞足( ) ( )遇而安 呼风( )雨
(1)选词填空。
①远处传来 般的响声,震耳欲聋。
②弟弟得知自己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高兴得 。
(2)仿照画“ ”的词语写两个ABAC式词语: 、 。
3、选择题。(1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凶恶(è) 混乱(hùn) 驻扎(zhǔ)
B.宁愿(nìng) 茉莉(wèi) 惩罚(chéng)
C.石浆(jiǎng) 荧屏(yíng) 谨慎(shèn)
D.系鞋带(jì) 顿时(dùn) 蓄发(xù)
(2)给下列句子中的“益”字选择恰当的解释。(3分)
A.利,有好处的 B.更 C.增加
①爷爷说,每天锻炼身体可以延年益寿。( )
②燕子是益鸟,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
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日益密切。(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2分)
A.开绿灯 B.敲边鼓 C.挑大梁 D.破天荒
①林林到校一向很早,今天竟然( )迟到了。
②爸爸是家里( )的,生活费用都由他提供。
③放过一次违章操作,等于为十次事故( )。
④多亏有你在旁边( ),这次谈判才能这么顺利。
(4)下列哪项最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分)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A.梅兰芳剃须登演。 B.梅兰芳很高兴。
C.抗日战争胜利了。 D.看演出的人很多。
(5)“课文的题目是‘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这是从( )来提问的。(2分)
A.课文内容 B.课文的写法
C.课文得到的启示 D.课文的类别
(6)下列标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人人讲究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语)
B.“带走一身书香,留下一室洁净”(图书馆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D.“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道路旁标语)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改为反问句)
(2)垃圾分类难道只是环卫工人的责任吗 (改为陈述句)
(3)在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两个来描绘一下“雷雨”。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分)
(1)雨是气候的预报师,人们通过对夏雨的观察,总结出“夏雨少, ”;通过对秋雨的观察,总结出“一场秋雨一场寒, ”。
(2)诗中有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自己无法看清庐山真实面目的原因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诗中有情,王翰在《凉州词》中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的诗句是: ,
(3)在本册书中,《麻雀》一文让我们看到了 的伟大;“机不可失,
”告诉我们要抓住机会;《西门豹治邺》让我们懂得要
。
二、综合实践。(5分)
四年级三班举行“我们与环境”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根据情境完成练习。
1、同学们在讨论“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的话题,请你判断哪一项发言不符合话题。( )(2分)
A.绿色出行,少开汽车,多乘坐公交车。
B.树木能为我们提供氧气,净化空气。
C.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2、观察右图,完成练习。(3分)
①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②针对该城市的垃圾处理,你有什么建议
三、阅读理解。(30分)
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9分)
燧(suì)人钻木取火
燧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②。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③鸮④,以口啄树,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注释】①燧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有一万顷地那么大。顷,面积单位。③若:像。④鸮(xiāo):鸱(chī)鸮,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识四时昼夜 识:知道。
B.至于其国 至:到达。
C.息此树下 息:休息。
D.圣人感焉 感:感谢。
(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分)
(3)请用自己的话把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补充完整。(3分)
(4)这个神话故事中,你从哪里能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1分)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①人声鼎沸:
②山崩地裂:
(2)按照时间顺序把第1自然段分为两层(用“/”在文中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2分)
(3)“一条白线”指的是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 。(2分)
(4)第2自然段从 和 两方面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1分)
(5)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句中“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说明了 。(2分)
(6)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中写道:“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文中哪句话描写的是这句诗的情景 请写在下面。(2分)
3、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
吴刚伐桂
①传说很久以前,咸宁发了一场瘟疫,人们用各种偏方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得卧床不起,他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于是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棵叫桂花的树,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八月十五那天,挂榜山上有天梯可以通向月宫,过了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就要再等一年。
②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十二,还有三天就八月十五了。时间紧迫,吴刚马上动身,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好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好不高兴!他就拼命地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使劲地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
③这天晚上是天宫神仙们的大集会。桂花的香气冲到天宫,惊动了他们。玉帝派官调查,得知月宫的桂花金没了,玉帝大怒,派天兵将吴刚抓来。
④玉帝了解事情的真相后,被吴刚的孝心和善心打动了。可吴刚毕竟是犯了天规,如不惩罚就不能树立玉帝的威信。玉帝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树砍倒,你就拿去吧。”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就这样,吴刚长年累月地砍,砍了几千年。
(1)玉帝为什么要让吴刚砍桂花树 ( )(2分)
A.玉帝赞同吴刚的想法,所以同意他砍桂花树。
B.玉帝非常生气,所以惩罚吴刚在月宫砍桂花树。
C.玉帝不忍重罚吴刚,所以就罚吴刚干最轻松、最省力的活——在月宫里砍桂花树。
D.玉帝这样做,既惩罚了吴刚,又答应了吴刚的要求,自己的威信和仁慈得以并存。
(2)文中画“ ”的句子,抓住吴刚“ ”和“ ”这两个动作,将吴刚看见桂花后 的心情写得清楚明白。(3分)
(3)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示意图。(2分)
(4)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神奇 请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并在横线上批注你的感受。(3分)
四、习作天地。(25分)
教室是同学们每天一起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可能是你自己经历的,也可能是发生在同学身上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表达流畅,写出自己的感受。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非凡 即使 默默 灌溉 改善 甚至
2、海 崩 精 晃 吊 焕 机 截 蹈 随 唤
(1)①山崩地裂 ②手舞足蹈
(2)百发百中 若隐若现
3、(1)D
(2)CAB
(3)DCAB
(4)A
(5)A
(6)C
4、(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
(2)垃圾分类不只是环卫工人的责任。
(3)傍晚,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会儿工夫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5、(1)秋霜早;十场秋雨要穿棉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母爱;时不再来;封建迷信不可取,面对邪恶势力,不能轻易屈服,要勇敢发起挑战,
二、1、B
2、①垃圾得不到很好的回收利用,主要以焚烧与直接填埋为主,
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②要进行垃圾回收宣传,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1、(1)D
(2)有像鸮一样的鸟,用嘴啄树,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
(3)在这棵大树下休息圣人看见鸟啄树,有火光发出圣人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
(4)“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让我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我们居住的地方都有白天黑夜,人们在没有白天黑夜的地方是怎样生活的呢 那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1)观看潮水的人说话声就像煮开了的水一样。
形容海浪翻滚的声音就像山岳倒塌,大地裂开。
(2)过了一会儿
(3)浪潮 浪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
(4)形状 声音
(5)比喻 白浪水墙 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6)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3、(1)D
(2)摘 摇 激动
(3)吴刚历尽艰辛登月宫,摇落桂花救乡亲
桂花香气惊神仙,吴刚被罚砍树几千年
(4)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金光闪闪的河水,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真是美丽又神奇。
四、范文: 教室的一角
在我们熟悉的教室里,有一个我特别留意的角落——靠窗的前排书架旁。每当阳光斜洒,那里便成了温馨与成长的见证地。
记得那是初秋的一个午后,我和几位同学被安排在这区域整理即将开展的科学小组资料。小李,一个平时不太善于与人交流的男孩,正专注地修补着一个破旧的显微镜模型。他的双手因细致而微微颤抖,每一次固定螺丝都小心翼翼。我们都被他的认真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围了过去。就在我们齐心协力之下,那个曾经破损的模型重获新生。
从那以后,这个角落成了我们小组的“基地”。每当课间或自习时,总能看到小李和我们探讨科学问题的身影。他那由内而外的变化,让我深切感受到一个环境的氛围和同伴的鼓励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那一刻,我为有这样一个教室,也为小李的成长而感到骄傲和欣慰。每当我看向那一角,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