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期末卷】(六)——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期末卷】(六)——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5 10:0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末卷(六)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积累运用。(44分)
1、看拼音,写字词。(9分)
雨娃娃从天上落下来,随着河水bēn xiàng 大海。一路上,它见到
了许多美丽的风景,有céng lín dié cuì 的山峰,有guǎng
kuò 的草原……它 guàn gài 沿途 gān hàn
土地,欣赏夜晚róu hé 的月光,最终进入大海的huái bào 。
这真是一次yú kuài 的旅行。
2、写出下列动物“家”的名称。(不可重复) (5分)
牛( ) 狗( ) 虎( ) 鼠( ) 鱼( )
3、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少年 多少 少量 B.要求 要挟 要紧
C.薄雾 单薄 薄弱 D.降雨 投降 降落
(2)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B.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C.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D.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3)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随着我们的生活不断(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垃圾分类的意义重大。一方面我们必须要( )以往不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要不断( )垃圾分类的设施设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
A.改进 改善 改变 B.改变 改进 改善
C.改善 改变 改进 D.改善 改变 改进
(4)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2分)
A.乘公执法 刚正不阿 B.明眸皓齿 眉清目秀
C.千呼万唤 上天入地 D.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5)在《中华美德故事精选》这本书中,没有体现“热爱国家”这一主题的故事是( )。(2分)
A.唐太宗节制奢华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钱学森情系祖国 D.华罗庚归国献智慧
(6)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
②那些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
③满树繁花,闪着银光,美得像一幅画!
④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洋槐。
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7)下列哪个故事是有历史依据的 ( )(2分)
A.盘古开天地 B.普罗米修斯取火
C.西门豹治邺 D.女娲补天
(8)下列关于写信格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B.问候语、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祝福语
C.称呼、问候语、祝福语、正文、日期、署名
D.署名、称呼、正文、祝福语、问候语、日期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干将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山找齐了五块精铁,又走访山川大地,冒死找回六块上好青铜,备齐了铸剑的材料。(长话短说)(2分)
(2)他穿一身黑色礼服和一顶黑色礼帽,好看极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3)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办不到吗 (改为陈述句)(2分)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智慧源自思考。“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思考,让王戎从小就与众不同。(2分)
(2)景物美不胜收。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浪潮 白色战马 ,犹如 ,浩浩荡荡地 。”(2分)
(3)宋代诗人卢钺的诗句“ , ”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成语“尺有所短, ”也说明了这一哲理。(3分)
(4)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的习惯,因为“
,孰能无惑”。(1分)
二、综合实践。(5分)
演讲社团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请你任选一个,先写一写,再讲给大家听一听吧。讲的时候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如果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就更好啦!
三、阅读理解。(26分)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的,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少年儿童。2016年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显示,全国不满16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902万。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
材料二: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某校少先队开展了以“走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
材料三:某省1000名留守儿童抑郁频度及解决方式调查统计图
(1)以上三则材料都与留守儿童有关,什么是留守儿童 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1分)
(2)某校四(1)班的同学准备参加材料二中的活动,下面是同学们为此次活动拟写的三条宣传语,你认为哪个更贴切 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会更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择( ),理由:
(3)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并填写错误原因。(4分)
判断内容 正误 错误原因
①和2016年相比,201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有 所下降。
②材料三中, “有时”感到抑郁的留守儿童最多。
③所有留守儿童都有抑郁情绪。
④材料三中,面对抑郁情绪,650人会选择对人倾诉。
⑤材料三中,对父母诉说抑郁情绪的留守儿童最少。
(4)为了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得到社会的关注,请你拟写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语。(2分)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小古文中,“少女”的意思是 ,“埋”的意思是
。(2分)
(2)这是一则神话故事,你认为故事中充满神奇想象的句子是
。(1分)
(3)理解句意,请用“/”画出这句话的停顿。(1分)
常 衔 西 山 之 木 石
(4)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精卫 的形象。(1分)
(5)精卫填海的起因是 ,经过是 。(填原文)这则神话没有写故事的结果,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故事补写一个结尾:
。(3分)
3、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蚯蚓和垃圾
①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乡下,我发现堆垃圾的泥土里大大小小的蚯蚓特别多。另外,原来堆放菜叶、果皮、纸屑(xiè)等垃圾的泥土也变成了松软而肥沃(wò)的土壤(rǎng)。我不禁想:蚯蚓是否有消化这些垃圾的作用呢 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做了两组实验。
②做第一组实验时,我精心挑选了一个不透光的盒子,并且在盒子里堆了三堆土:黑土、黄土和含较多腐殖(zhí)质的垃圾土。这三种土( )温度、湿度都相同,( )体积也差不多。然后我将10条大小不同的
蚯蚓放进盒子,盖好盒盖,过了15分钟,我发现6条蚯蚓
钻进了垃圾土里。通过第一组实验,我知道了蚯蚓能适应阴
暗、潮湿的环境。而且在同样条件下,它更喜欢含较多腐殖
质的垃圾土。
③进行第二组实验时,我挖了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土坑,把四壁和底都用砖头砌(qì)实,将菜叶、果皮、废纸等垃圾切细,与少量的垃圾土和水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这两个坑中,在其中一个坑里放了20条大小不同的蚯蚓,而另一个坑里不放蚯蚓。盖上盖子,每隔两天观察一次。第五次观察时,我发现有蚯蚓的垃圾土变成了松软而肥沃的土壤,而无蚯蚓的垃圾土已经腐烂。第二组实验,让我知道了蚯蚓喜欢从垃圾中吸取
营养,能消化人们废弃的部分生活垃圾。
④面对实验结果,我不由得萌(méng)生了一个念头:现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jùn),许多地方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我们可以用蚯蚓来消化一些生活垃圾,这样既可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变废为宝。
(1)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1分)
A.垃圾土里蚯蚓是否多。
B.蚯蚓是否有消化垃圾的作用。
C.蚯蚓喜欢怎样的土壤。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1分)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3)阅读短文第②③段,填写表格。(2分)
第一组 观察到的现象:有6条蚯蚓钻进了垃圾土里。
结论:
第二组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蚯蚓喜欢从垃圾中吸取营养,消化人们废弃的部分生活垃圾。
(4)读第②③段,选择一个角度在方框内写下批注。(2分)
(5)“我”萌生了“用蚯蚓来消化一些生活垃圾”这个念头是因为
。(2分)
四、习作天地。(25分)
那一刻,我真
人生有许多特殊的时刻:有的令人激动,有的令人悔恨,有的令人伤心,有的令人快乐……选择最令你难忘的那一刻写下来。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奔向 层峦叠翠 广阔 灌溉 干旱 柔和 怀抱 愉快
2、棚 窝 穴 洞 塘
3、(1)C
(2)D
(3)D
(4)C
(5)A
(6)B
(7)C
(8)A
4、(1)干将备齐了材料。
(2)把“和”换成“,戴”。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也能办到。
5、(1)唯戎不动 此必苦李
(2)越来越近 千万匹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3)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寸有所长
(4)人非生而知之者
二、《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树上结的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三、1、(1)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的,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少年儿童。
(2)③“手拉手,心连心”紧扣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具体形象地表现出了此次活动以结对子的形式开展,旨在帮留守儿童走出心灵阴影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3)①√
②√
③×材料三中的图一显示,有59名留守儿童没有抑郁情绪。
④√
⑤×材料三中的图二显示,对老师诉说抑郁情绪的留守儿童只有59名,在所有解决方式中人数最少。
(4)用您的一份爱,撑起一片天,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2、(1)小女儿 填塞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常衔/西山之木石
(4)坚韧执着
(5)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女娃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五千年后终于把东海填平了
3、(1)B
(2)C
(3)蚯蚓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而且在同样条件下,它更喜欢含较多腐殖质的垃圾土。有蚯蚓的垃圾土变成了松软而肥沃的土壤,而无蚯蚓的垃圾土已经腐烂。
(4)“我”的实验还是很严谨的,保证了实验用土的温度、湿度相同,体积也差不多,这样实验的结果会更准确。
(5)实验的结果表明,蚯蚓喜欢从垃圾中吸取营养,能消化人们废弃的部分生活垃圾
四、范文:
那一刻,我真自立且成长
在我十四岁那个平凡的秋季,有一刻,深深烙印在我的心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成长的重量。
那是一个周末,爸妈因工作临时有事外出,留我独自应对家中大小事务。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斑驳地洒在厨房,我站在那儿,望着冰箱前的各种食材,脑海中闪过往常妈妈忙碌的身影。平日里,我总是享受着这份照顾,如今却轮到我来策划一顿午餐。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洗切蔬菜,调配佐料,虽然手法生疏,但那份责任感让我格外专注。
当我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上桌时,那一刻,我环顾四周,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更令我动容的是,吃饭时,爸妈赞许的目光与微笑,那是对我自立能力的认可与鼓励。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那个事事依赖父母的孩子了,我长大了,能够为这个家做出贡献了。那一刻,我真自立,也真成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