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板块一中国古代史通史整合课件(共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板块一中国古代史通史整合课件(共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5 22:12:16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通史整合(中国古代史)
阶段1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代表,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逐渐过渡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政治上 中国早期国家是由部族演化而来的,对地方的管理相对松散,君主权力有限,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贵族体系逐渐被官僚体系所取代
经济上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长期占统治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型,集体耕作被小农经济取代,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
思想 文化上 周人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崇尚礼乐教化的思想成为后世儒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汉代尊崇儒术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民族 关系上 春秋战国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各民族互相交融。秦汉时期,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强
通史视角
视角1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多元 特点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当代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的,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等在五千年前文明程度相当,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本土 特征 中国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居住,这些居民不断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外来种族入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交融 一体 从距今约5 000年到距今约4 000年(夏朝建立),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处于“万邦时代”,三皇五帝的传说大约处于这一时期。部落联盟之间交流频繁,既有结盟的联合,又有惨烈的战争,这些都促进了部落之间的交流,使中华文明逐渐走向一体
连绵 不断 距今5 500年左右,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这是各地区文明化进程加速的重要原因。中华文明受外族影响较小,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中断的文明
视角2 推动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原因
(1)经济根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这是推动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
(2)政治变革:礼崩乐坏,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贵族特权、加强君主权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这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政治背景。
(3)竞争压力: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同时,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诸侯国战争不断,各诸侯国的生存压力上升,迫使各国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这是变法运动最直接的原因。
(4)思想理论:法家主张废除贵族特权,加强君主权力,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受到各诸侯国君的青睐,成为推动变法的指导思想。
视角3 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
(1)匈奴问题:两汉时期,匈奴长期居住中国北方,中原强大之时,匈奴一般与中原维持和平的局面,但是,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又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2)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而建立,东汉建国后,豪强势力进一步膨胀。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3)外戚宦官专权: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股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4)土地兼并严重: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黄巾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押题预测
1.在周朝的册封体系中,姬姓诸侯国在数量和区位上占据绝对优势。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迅速减少,战国时期生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已是寥寥无几。这一现象说明(  )
A.社会的稳定仰赖于经济发展水平
B.强力中央政府是制度稳定的保障
C.变革传统体制和观念是根本出路
D.政权稳定关键在于保持政治清明
C
解析 “姬姓诸侯”在西周的绝对优势是分封制造成的,而战国时期,姬姓诸侯所剩无几,反映的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破坏,说明了废除分封制与宗法制、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的必要性,C项正确;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西周,但是,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A项错误;西周并未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排除B项;政权稳定关键在于经济繁荣,排除D项。
2.(2024山东威海一模)东汉前期,经过80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较西汉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官方统计的人口数字仍未恢复到西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
A.自耕农经济衰退
B.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C.统治区域的缩小
D.地方农民起义的频发
B
解析 东汉前期,社会经济较西汉有所发展,但国家统计人口不及西汉人口,反映了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为逃避赋役大量隐匿人口,B项正确;自耕农经济的衰退也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造成,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东汉的统治区域基本稳定,排除C项;东汉前期经济有了更大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地方农民起义的频发”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阶段2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
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隋唐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为隋唐的统一和繁荣提供了条件。
(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国家处于分裂时期;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一方面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也维持了封建政权的长时期稳定和统一。
(2)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大规模开发,唐中叶以后,南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平衡,南北经济交流更趋频繁,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布局和文化人才的空间分布。
(3)民族关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往来更加活跃。
(4)对外关系上,隋唐对外来文化较为开放,丝绸之路活跃,中外交往频繁,佛教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中华文化圈逐渐形成,隋唐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5)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不断,佛教、道教盛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民族交融、佛教盛行、农耕经济都深刻影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通史视角
视角1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 南北民歌风格的迥异;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存在南北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教徒制作等
体现民族大交融的特色 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道教官方化,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科技成就突出 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 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视角2 唐朝经济、政治、军事制度的变化
土地制度的变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均田制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从8世纪中叶开始得到空前发展,主要体现为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赋税制度的变化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这一变化,不仅是唐朝赋税制度的变革,而且也是汉代以来课役重丁口、轻田产转变到此后轻丁口、重田产的分水岭
选官制度的变化 隋朝建立、唐朝完善的科举制度,反映了士族地主势力的衰落以及中下地主势力的上升。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极大地改变了两汉至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
军事制度的变革 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制度的革新,也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视角3 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从大乱到大治 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一般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初期,经历农民起义的打击,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得到改变,阶级矛盾缓和,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社会因素
发展经济、稳定政局 处于盛世的封建王朝一般注意发展经济,保证农民生产的时间,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进入繁荣时期,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经济因素
发展文化、重视人才 中国古代的盛世时期都是文化的繁荣时期,人才辈出,教育、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全面繁荣,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文化因素
重视官员选拔与监督 官僚体系的高效、清廉是封建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时期都很重视对官僚的选拔、监察,保证官僚队伍的相对高效和清廉,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政治因素
开明君主的个人作用 盛世时期的皇帝一般勤政、善政、亲民、自律,具有很高的个人素养,这是出现盛世局面的个人因素
押题预测
3.(2024广东湛江一模)东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举行的考试科目为秀才和孝廉两科。秀才主要考对策,有时兼及经文;孝廉则主要考查儒经。南朝梁武帝在各州郡县又设“州望”“郡宗”“乡豪”专司搜荐人才。这反映出当时
(  )
A.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人才选拔出现集权趋势
C.门阀士族影响力削弱
D.考试选官开始受到重视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东晋时期进行考试选官,同时,南朝梁武帝增设官员专司搜荐人才,都是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有利于克服地方荐举人才的弊端,体现了人才选拔的集权趋势,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是主要选官形式,门阀士族影响仍然很大,排除A、C两项;当时考试选官只是偶然行为,并未被重视,排除D项。
C
4.(2024广东茂名一模)新罗使用唐朝年号,采用唐朝历法,汉字是官方文字,男女服装、婚丧嫁娶同汉族习俗一样。朝鲜半岛的留学生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及第可以做官。这说明了当时(  )
A.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唐朝的繁荣昌盛
C.唐文化兼具包容性和辐射力
D.唐朝与新罗交流互鉴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新罗派遣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无论是文化还是政治都受到了唐文化的影响,同时留学生可以在唐朝为官,体现了唐文化的包容性和辐射力,C项正确。
阶段3 中国古代文明的继续发展与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
阶段特征
辽宋夏金元时期,两宋将古代文明发展到新的高度,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最后,由元朝完成统一。
(1)政治上,北宋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通过分化事权、崇文抑武,强化了中央集权,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辽、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制度上都有创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发展到新的高度,城市空前繁荣,推动了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的变革。同时,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农耕区域扩大。
(3)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辽、西夏、金等政权,与两宋形成并立局面,其中,有战争,也有和平的交流。蒙古(元)军队先后灭掉了西夏、金朝和南宋,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4)对外关系上,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对外贸易港口众多。元朝控制了欧亚大陆大片疆域,对外交往更加便利,东方文化不断西传。
(5)思想文化上,宋元时期,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程朱理学。文化向世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科技成就突出。
通史视角
视角1 宋元时期社会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
政治 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元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宋朝时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元朝时汉族文人进取无望,促进了元曲的繁荣
国家的分裂 两宋时期,国家分裂,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了两宋文学和绘画艺术的发展
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宋词、话本、风俗画、戏曲等得到发展
文化 科技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视角2 宋元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
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宋元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辽、金、元等,西北出现了西夏,西南出现了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逐渐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民族特色的制度建设 少数民族政权一般都保留了符合本民族历史传统的政治制度,比如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等,这些制度丰富了古代中国政治治理的历史选择,体现了政治制度建设的多样性
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宋元时期,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政权都促进了边疆的开发,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原地区渐趋接近,成为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立的经济基础,也为明清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统一的历史趋势 五代十国以来,民族进一步交融,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元朝的统一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视角3 元朝的历史地位
国家统一 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元朝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制度创新 一方面首创行省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另一方面,元朝也存在民族分化制度,体现了蒙古贵族统治落后的一面
民族交融 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流动。元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经济繁荣 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综上所述,元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押题预测
5.(2024山东济南期末)宋真宗时,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因与御史中丞赵安仁是近亲,即罢侍御史一职改任他职。宋钦宗时,御史中丞陈过庭的堂妹夫许景衡被任命为右正言(谏官),在陈过庭的上奏请求下,许景衡改任太常少卿。这些现象反映了宋代(  )
A.设置严密的吏治制度
B.贯彻崇文抑武的国策
C.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
D.缓和上层内部的矛盾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宋代御史官员如果与其他御史官员或谏官有近亲关系,则会改任其他职位,以防止形成利益集团,反映了宋代严密的吏治制度,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崇文抑武,排除B项;材料的核心并非介绍监察体系,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上层内部的矛盾,排除D项。
6.(2024海南海口一模)范宽所作《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画家用散点透视等手法,全面观察、了解所要绘制的自然物象,做到了穷尽广大、穷尽细微之处。画家不只客观记录山水,更将物理层面的观物引申到精神层面的察己,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合其中。这种创作体现了(  )
A.程朱理学的方法论
B.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
C.以形写神的艺术风格
D.生活气息浓厚的特色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画家认真观察自然物象,与“格物”的研究方法类似;又要引申到精神层面,与“致知”的研究目的相吻合,体现出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方法论,故选A项;经世致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排除B项;以形写神强调画家追求神似的境界,排除C项;世俗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排除D项。
阶段4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
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中国的版图奠定,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世界形势的演变使中国的封建统治面临着危机。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经济上,一方面,传统的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新的生产方式诞生,世界市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不断加大,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秩序。
(3)民族关系上,明清两朝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促进了民族交流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4)对外关系上,一方面,明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尚能维护国家的主权,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威胁中国的安全。
(5)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下沉”趋势。王阳明的心学隐含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色彩;黄宗羲等则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君主专制。文学艺术更加贴近市民阶层,科学技术进入总结阶段,吸收了西学的部分成果。
通史视角
视角1 清朝前期的统治危机
(1)民族矛盾依然存在:清军入关后,中国一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民族矛盾。
(2)人口激增带来严重的资源压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争夺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的社会矛盾也趋于尖锐,人口成为清朝统治的沉重压力。
(3)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阶级失去土地的现象日渐增多,农民起义不断,严重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
(4)西方殖民者的压力越来越大:清朝后期,中国的传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西方却进入工业化时代,英、法、美等工业化国家已经遥遥领先于中国,中国的外部压力陡增。
(5)统治者闭关自守和闭目塞听:面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清政府不能适应历史形势的变化,却制定了闭关自守政策,满足于想象中的“盛世”,脱离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视角2 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根本原因 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资金因素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用在买房置地上,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市场因素 官府、地主的沉重剥削,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劳动力 因素 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使手工业的发展缺少了自由劳动力
政策因素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观念因素 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视角3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押题预测
7.(2024广东湛江一模)(明代)当首辅失宠时,久受压抑的言官随即反扑,攻击首辅。六部部臣也会附和言官,暗中支持。首辅只能依靠皇帝出面,平息舆论,或指使另一批附议言官,代为辩驳,否则就得上疏乞休,告老还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代(  )
A.君相矛盾激化
B.专制集权强化
C.内阁权力膨胀
D.制衡机制完善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代首辅的地位是否稳固取决于皇帝的宠信,从本质上反映了皇权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废除了宰相,明代“君相矛盾”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首辅只能依靠皇帝出面或指使另一批言官代为辩驳,不能体现内阁权力膨胀,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制衡机制,排除D项。
8.(2024广东佛山一模)明清时期,佛山制陶行会明确规定:凡入行者,需履行严格手续,按照行规缴纳一定的入行费;各自生产本行产品,不能混淆越界;各行有其各自产品的成型手段和煅烧规律,且每个行会有详尽的计件或定额工资条款。据此可知,佛山(  )
A.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B.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陶瓷经营规范化发展
D.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佛山制陶行会对制陶经营者的技术、雇工、销售都有严格的规定,有利于防范无序竞争,规范了陶瓷经营,C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具体的雇工手段,无法说明“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排除A项;材料体现行会对陶瓷业的规范,属于手工业领域,并没有涉及商人群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行会的措施,不代表政府,排除D项。(共115张PPT)
专题二 社会与国家并行——中国古代国家的社会治理
1 通览 主干知识
2 研学 核心命题
目录索引
3 突破 大题题型
1 通览 主干知识
知识建构
主题线索
主题: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国家权力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全面掌控地方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自西汉起历代王朝采用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制度中,形成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
线索二 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变法与改革是中国古代王朝优化国家治理的主要途径。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线索三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秦朝开始,中国历朝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秦汉、隋唐、元明清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
线索四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赋役制度
编制户籍、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核心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逐渐从以人头税为主转向以财产税为主,封建国家对居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
主干知识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中国古代的法治
(1)礼法之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围绕着德治和法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法家思想 受到各国诸侯的重视。
(2)礼法结合
①西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推动了律令的 儒家化 。
②《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①确立的标志。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3)律例合编: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问刑条例》的最后一次重修开创了律例合编②的体例。
2.中国古代的教化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概念 中华法系
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而形成的中华法系,礼法结合,儒家的道德观念高于法律,习惯法影响很大。中华法系侧重刑法,民法不发达。对古代中国和东亚国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链高考 明代律例合编
(2021湖北,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选取“现行则例”编入法律文档,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3链高考 北宋的地方教化
(2022北京,3)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其目的是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①
1.巩固政权的改革:中国各封建王朝初期,一般都进行统治政策的调整,以巩固新生的封建王朝。这些改革一般取得了成功。
2.富国强兵的改革:商鞅变法
(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②,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竞争激烈。
(2)意义:打击了 贵族 特权,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秦统一霸业的基础。
3.少数民族的改革: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魏统一北方, 民族交融 发展。
(2)作用: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 北方 各族人民的交融;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大都以失败告终
(1)王安石变法
①背景:政治腐败,财政困难,边患严重, 农民起义 不断。
②结果:达到了富国目的③, 强兵 效果不明显;加重人民负担,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2)张居正改革
①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②影响: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 暂时缓解 。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深分析 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中国古代的改革一般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良性干预,起到了兴利去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王朝初期,统治者一般比较锐意进取,社会积弊不大,改革一般较易取得成功。王朝中期和晚期的改革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但是阻力更大,社会惰性因素更强,失败案例居多。
2链高考 战国时期国家动员能力的提高
(2023海南,1)周王出征一般率兵四五万人,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动辄百万大军,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变革。
3链高考 王安石的救灾思想
(2020北京,5)王安石认为救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灾民问题,应该从发展的角度进行救灾,大力发展水利事业,促进农业发展。
知识点三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交融
2.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③
(1)秦汉对外交往的开启:汉朝对外已打通了 陆海 两个通道,与东亚的日本有政治、经济交往。
(2)隋唐对外交往的繁荣: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隋唐时期与 西域 商路畅通,海路交流活跃,日本、朝鲜与唐朝交往密切。
(3)元明清从开放走向闭关
①元朝:通往 欧洲 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②明清:明清政府致力于维护 朝贡体制 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是,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清朝执行闭关自守政策,很长时间里仅允许广州对外贸易。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概念 羁縻政策
所谓羁縻政策,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是封建王朝施用于边疆地区的治边之策。
2链高考 清朝木兰围场的目的
(2023重庆,6)康乾二帝常在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狩猎后举办宴会和表演。赵翼曾描述乾隆时的摔跤表演:“国家重此有深意”,这里的“深意”是指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竞赛武力、安定边疆的目的。
3巧归纳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知识点四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赋役制度
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1)战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百姓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3)汉朝:丞相主管户籍工作。百姓成“编户齐民”。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4)隋唐:隋朝“大索貌阅”;唐朝户籍三年一造①。
(5)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②。
(6)元朝: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世代相袭。
(7)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
(8)清朝: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③
(1)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①秦朝:秦朝的赋役很重,田赋和口赋税率都很高。
②汉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人口税相对较低④,汉武帝以后还征收财产税。
③唐朝(中期之前):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基本上依靠人丁征收赋役。
(2)向以财产税为主的赋役制度转变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链高考 隋唐的貌阅之法
(2023浙江1月,4)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大索貌阅”规定,户口登记包括体貌等,登记后不得随便更改,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貌阅之法。
2链高考 宋代的户籍制度
(2016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土地政策调整。
3释概念 赋役
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统治者向民众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统治者强迫民众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田赋是中国古代政府对拥有土地的人所课征的土地税。丁税是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人口税的总称。
4链高考 汉代自耕农经济发展困境
(2018全国Ⅱ,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2 研学 核心命题
高考风向标
备考建议
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无论是法律还是教化都要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结合起来,从儒学地位的变化解读法律和教化的演变,充分理解法律与教化的“儒家化”。
2.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学习中不应局限于教材讲述的几个改革,而应该通过这些改革构建起中国古代改革基本框架类型,理解各类型不同的背景及不同的结局,认识背景与结局之间的关系。
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强调多元一体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古代对外关系考查相对较少,掌握基本的史实和发展趋势即可。
4.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赋役制度
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高度关联,制定户籍制度的目的在于征收赋税徭役等,建立两者互动的因果链接是学习的重点,比如清朝户籍制度逐渐削弱的原因。
微点1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法律儒家化的发展历程
1.(2023重庆卷,2)北魏兰陵长公主遭驸马刘辉殴打致流产,朝廷就如何判处刘辉展开激烈辩论:一方以尚书省官员为代表,坚持以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以杀子罪判处四至五年徒刑;另一方则是代表灵太后意志的门下省官员,主张以谋反大逆罪判处死刑。最终皇帝下诏支持门下省意见。这一判决表明(  )
A.男尊女卑传统被打破 B.法律儒家化过程曲折
C.皇权受门阀士族威胁 D.门下省司法职能增强
B
解析 在题干材料中,针对驸马虐待公主的行为,主张按照儒家伦理来判决的尚书省没有得到皇帝的支持,说明法律儒家化遭遇曲折,故选B项。驸马虐待妻子而被处死是因为妻子是公主,并不能说明男尊女卑的传统被打破,也间接说明了皇权的强大,A、C两项错误。皇帝支持门下省,并不意味着门下省司法职能增强,D项错误。
命题角度2 明代“以例辅律”的传统
2.(2021湖北卷,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A
解析 材料反映出明代为解决司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大量增补“例”,使“律”更易于操作,有利于提升司法官员办案,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A项正确。B项的“杜绝”、C项的“确保”表述绝对,错误。这一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不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D项错误。
命题角度3 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的目的
3.(2022海南卷,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A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君主的统治需要强化法律和道德,并将其推广到百姓中去,A项与材料主旨相符。材料论述的虽然都是“公事”,但是,材料不能说明“灭私”,B项片面。材料并不否定法律或者刑法的作用,C项的“思退刑罚”和D项的“以案刑狱”都是错误的。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法律儒家化
考向解读 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华法系与西方法系的不同,还要理解这些不同是如何形成的,从历史上寻找“中国式”的根基,这样才能扬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法律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两汉时期,这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开始阶段。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渗透立法领域,掀起了引经注律的高潮,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向纵深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
三是隋唐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
法律儒家化强化了封建伦理道德,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成为中华法系的典型特点。
【典例1】 (2024安徽池州一模)晋朝有一位叫李忽的女子,因发觉自己的父亲谋反,便杀了父亲,断狱者并不认为其大义灭亲,而是认为其“无人子之道”“伤化污俗”,于是处以极刑。断狱者的做法(  )
A.体现出晋朝断狱具有随意性
B.促进儒家思想法治化
C.维护了父为子纲的道德规范
D.有违社会主流价值观
C
解析 据材料“认为其‘无人子之道’‘伤化污俗’”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故选C项;断狱者以儒家伦理作为量刑依据,不具有随意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律令儒家化,非儒家思想法治化,排除B项;该做法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排除D项。
2.考查重点——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四大特点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的法律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权力高于法律,与当代法治建设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特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典例2】 (2024广东深圳一模)《汉书》记载,有两兄弟因田产争讼,当地太守韩延寿认为这是由于自己不能宣明教化,遂闭门思过,(县)令、丞、啬夫、三老亦自缚请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终死不敢复争”。这反映了当时(  )
A.司法注重维护人伦关系
B.社会追求平等的秩序
C.官员施政排斥法治手段
D.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
A
解析 据材料“闭门思过”“自缚请罪”“传相责让”可知,案件的解决是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实现的,故选A项;田产争讼与追求平等的秩序无关,排除B项;汉朝社会治理的特点为儒法结合,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据材料“太守……(县)令、丞、啬夫、三老”可知,郡县官员和基层都参与处理案件,D项与主旨不符,排除。
3.概括归纳——中国古代基层教化的途径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基层教化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备受统治者的重视,很多措施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这是学习本主题的价值所在。
【典例3】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清光绪时期,重刊的《邓氏家范》规定“断不可存此等(小说戏曲)书籍”,要求“见即焚之”。同时期的《东关冯氏祖训》等也规定不许子女阅读小说戏曲。当时的这些规定意在(  )
A.限制世俗文化的发展 B.引导子女重视科举
C.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 D.维护家族关系和睦
C
解析 据材料“断不可存此等(小说戏曲)书籍”“不许子女阅读小说戏曲”可知,清光绪时期小说戏曲等世俗文化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影响社会风气。这些规定限制了世俗文化发展,意在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故选C项;A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目的,排除;材料中的规定是限制子女阅读书籍的类型,与科举、家族关系无关,排除B、D两项。
模拟演练
1.(2024广东惠州一模)汉代皇帝把自己当作民“父”,把百姓看作“子”民,以一家之长的身份,推行各种政策措施,同时强调百姓对“君父”要履行“忠孝”义务;朝廷在选拔官吏时,把“孝”作为重要的标准。这反映出汉代统治者
(  )
A.借助伦理加强社会治理
B.注重社会风气的整治
C.依靠宗族稳固统治秩序
D.重视官员的选拔管理
A
解析 据材料“履行‘忠孝’义务”“把‘孝’作为重要的标准”可知,汉代统治者通过强化儒家伦理道德为国家治理提供支撑,稳固统治秩序,故选A项,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统治者对百姓的控制和对官员道德的要求,与社会风气和重视官员选拔无关,排除B、D两项。
B
2.(2024山东泰安一模)两宋时期,司法官在处理民事纠纷时,虽然分辨是非曲直,却不轻判输赢或论罪。为避免今后再生词讼,多采取折中的办法,以财产惩罚和补偿代替刑罚,做到情与法的内在统一与和谐。这类做法(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受到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
C.体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D.说明理学主导统治者意志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宋代折中的司法办法有利于缓和被告和原告的关系,胜诉方得到经济补偿,败诉方减少了牢狱之灾,这一结果符合儒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B项正确;商品经济繁荣与司法折中没有必然的关联,排除A项;败诉方不能受到应有的刑罚,不能说明司法公正,排除C项;司法官司法与统治者意志无关,排除D项。
B
3.(2024湖南岳阳一模)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
B.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促使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D.造成权力交叉降低了行政效能
解析 材料为明朝的司法审判制度,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审判、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察,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而不是提高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三司会审制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三法司分工明确,没有权力交叉,故D项错误。
微点2 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商鞅变法的影响
1.(2023湖南卷,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A
解析 材料说明关东六国相对于秦国更加重视宗法关系,秦国官僚的任命对宗法关系考虑较少,官僚体制相对关东六国更加完善,A项正确。秦国任用不同地区的人,不是用人政策不断改变,排除B项。战国时期宗法制已经遭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关东六国国相的学术派别,排除D项。
B
命题角度2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2023湖南卷,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北朝使节也是汉族高门之人,南北政权使节挑选标准皆注重容止修养,反映这一时期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故选B项。材料阐述的是南北方对文化的态度,并不涉及两方实力的比较,排除A项;使节的来往不等于政权关系趋向和好,且南北朝长期激烈对峙,排除C项;北方政权控制在少数民族手中,排除D项。
C
命题角度3 王安石解决灾民问题的措施
3.(2020山东卷,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解析 题干材料比较了王安石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前者不仅解决灾民问题,而且从长远上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C项正确。“募饥民修水利”只是改变了赈灾的方式,不一定能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故A项错误;灾区的社会秩序稳定与否,取决于救灾力度的大小,与救灾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所列的三种救灾方式都属于救灾措施,据此不能反映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故D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王安石变法
考向解读 王安石变法在宋代、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都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研究成果丰富多样,属于典型的学术热点,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重视。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王莽新政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
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等兼并势力,“强兵之法”的推行,使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变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变法扰民、损民的现象。
变法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内斗成为北宋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
B
【典例1】 (2024吉林长白山一模)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
时间 措施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颁布“方田均税法”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 B.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C.重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解析 据表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故选B项;操之过急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措施并未改变农业的主体地位,排除D项。
2.考查重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改革的分类
(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改革时间分类
①王朝初期
a.新王朝的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
b.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
c.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为保障。
②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2)中国古代改革性质上的类型
①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
②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明朝的张居正改革也属于此类型。
③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的改革(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交融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3)中国古代对土地政策进行的改革
①商鞅变法废除旧的土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确立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王安石变法中推行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张居正改革也有类似的措施。
【典例2】 (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部分诸侯国改革的相关举措。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诸侯国 举措
魏国 “食有劳而禄有功”
楚国 “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秦国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韩国 “循功劳,视次第”
A.选拔实用人才
B.提升国家实力
C.促进阶层流动
D.废除贵族政治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这些举措的共同点是打破世卿世禄制,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底层优秀人才建功立业,从而提升国家实力,富国强兵,故选B项;楚国的改革无法体现选拔实用人才,排除A项;促进阶层流动是这些举措的客观效果,而非目的,排除C项;战国时期仍然存在贵族政治,“废除贵族政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热点提示——影响中国古代改革成败的因素
考向解读 改革开放是当前中国的基本国策,教材讲述改革的目的是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服务于目前的改革,因此,总结中国古代改革成败的原因具有现实意义。
【典例3】 (2024辽宁营口一模)商鞅徙木立信,张居正强调“悬法于众”,坚持“刑赏予夺,秉持公道”,使得“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这反映了两者(  )
A.成就霸业的理想
B.依法立信的思想
C.富国强兵的理念
D.救亡图存的信念
解析 商鞅徙木立信,张居正强调“悬法于众”,坚持“刑赏予夺,秉持公道”,这些做法,本质就是依法立信,取信于民,故选B项。
B
模拟演练
1.(2024江苏扬州一模)《史记》:“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李悝),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由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
A.国家经济强盛决定政权存续
B.争霸战争改变社会文化风尚
C.经济发展是推动统一的重要力量
D.变法改革势必导致国家政治变局
C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齐国通过发展经济称霸;魏国通过李悝开发土地资源成为强国;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完成统一,说明经济发展是推动统一的重要力量,故选C项;“决定”和“势必导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D两项;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且材料并未提到社会文化风尚的变化,排除B项。
C
2.(2024北京东城期末)有学者认为宋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学,当时一些士人“斥心性之空谈”“忧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下列史事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世”
B.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C.“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D.朱熹提倡“格物致知”
解析 “斥心性之空谈”“忧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体现的是务实,强调改革时弊,反对空谈,“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就体现了这一思想,故选C项;“取士不问家世”是强调公平竞争,“格物致知”多关注个人心性修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D两项;崇文抑武更偏向于宣扬儒家文化,排除B项。
C
3.(2024湖南益阳一模)万历新政十年间,张居正主持国政,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整顿和改革措施。《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的这些举措(  )
A.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威胁 B.削弱中央和地方的守旧势力
C.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对制约相权起到一定的作用
解析 由材料可知,张居正改革把尊崇皇权、考核吏职、信守赏罚、统一号令作为主要措施,全国上下政令畅达,张居正改革有利于行政办事效率的提高,故选C项;张居正改革“以尊主权”即尊崇皇权,排除A项;张居正改革重在整顿吏治,与削弱守旧势力无关,排除B项;明朝初便废除了宰相,排除D项。
微点3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北魏鲜卑族的封建化
1.(2024黑吉辽卷,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 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 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 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 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D
解析 材料所述北魏皇族女性墓志内容的共同点是强调女性的“义”“肃穆”“德”“孝”“节”“妇道”等美德,这正是儒家伦理对妇女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对儒家伦理道德的认同,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门第观念,故A项错误;因俗而治突出民族差异性,而材料体现的是鲜卑贵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故B项错误;礼仪规范范围比较大,更侧重于行为,而材料更突出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
命题角度2 研究宋金关系的史料选取
2.(2024全国新课标卷,27)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
书名 基本内容 成书时间
《宋史》 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 元朝后期
《三朝北盟会编》 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 南宋中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写而成的编年史 南宋后期
《宋史纪事本末》 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 明朝后期
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
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中四部史书的类型和性质。《三朝北盟会编》按时间汇编宋金和战的史料,成书时间也较接近南宋初,史料价值最高,其他三部史书都是后来编撰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朝廷的政策、价值观以及编撰者思想意识的影响,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故研究南宋初年与金朝的关系,应首先信重《三朝北盟会编》,故选B项。
B
命题角度3 淡化民族称呼以维护国家一统
3.(2023辽宁卷,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解析 乾隆上谕表面上是规范大臣的文书体例,实质是要通过这种做法淡化民族间的隔阂,达到“维护国家一统”的目的,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加强地方管理的信息,A项错误。乾隆上谕主要强调不得区别看待各个民族(“同属臣民”),并不涉及“调整民族关系”的问题,C项错误。“规范文书体例”是表象而非目的,D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朝贡体系
考向解读 朝贡体系与西方的殖民体系具有很大不同,站在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朝贡体系,更能发现其闪光点和局限性。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相较于殖民体系,朝贡体系很少采用武力征服的手段,是相对和平的国际关系模式。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近代,随着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朝贡体系逐渐被打破,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逐渐代替了朝贡体系。
C
【典例1】 (2024北京顺义二模)明朝时期实行朝贡贸易,诸国进贡携带的物品分为三类:一是国王贡献方物,名曰正贡;二是国王附搭品,名曰附来货物;三是使臣自进贡物。贡船附载来华的货物,不论在会同馆或市舶司所在地出卖,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这种“贸易”形式的影响是
(  )
A.阻止西方的经济侵略
B.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解析 据材料“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可知,该政策会刺激外商来华贸易,结合所学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的原则可知,该“贸易”形式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故选C项;“阻止”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自然经济的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朝贡贸易以政治目的为主,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方面影响不大,排除D项。
2.考查重点——中国古代加强民族关系的政策和手段
考向解读 民族关系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议题,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重点,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D
【典例2】 (2024广东湛江一模)帏帽原为游牧民族防风沙用的实用型帽子,网帷垂至颈部,传到中原地区后成为贵族妇女骑马出游的时尚性装束。朝廷曾禁止这种风尚,但越禁止越风行,以至“则天之后,帏帽大行”。唐玄宗时期,帏帽被网帷尽去、靓妆露面的胡帽所取代。这一现象(  )
A.体现了服饰演变艺术性趋势
B.威胁了国家政权的稳定
C.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胡化进程
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代前期少数民族的服饰在中原地区流行颇广,而且这一发展潮流屡禁不止,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服饰演变的艺术性趋势,排除A项;少数民族装束的流行不可能威胁国家政权的稳定,排除B项;少数民族服饰的流行不会促进中原文化的胡化,排除C项。
3.专题梳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与封建王朝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能够从经济发展水平、王朝对外政策、民族交流交融等角度正确解读对外关系的特点是本专题的基本要求。
(1)对外路线经历了由以陆路为主到以海路为主的变化。两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再加上宋代陆上丝绸之路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宋代时我国对外交往转变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2)交往的商品由以丝绸为主到以瓷器为主。西汉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中丝绸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唐代之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瓷器的海路运输相对陆路更加安全,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渐取代丝绸的地位。
(3)科技文化的交流经历了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的过程。明代之前,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科技领先世界,不断西传,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从明朝开始,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4)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在明朝之前,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对外开放政策。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清朝长期执行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历史潮流。
A
【典例3】 (2024江苏扬州一模)为了照顾外邦学生,唐朝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后在唐淮南节度使军中任职。这可以佐证唐朝(  )
A.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B.民族关系的交融性
C.选官方式的多样性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解析 据材料“为了照顾外邦学生”“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可知,唐朝在选官中对外国学者实行特殊政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选A项;唐朝与新罗属于国家间的关系,并非民族问题,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选官制度仍为科举制,并没有体现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对外邦学生的照顾,不能佐证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D项。
模拟演练
1.(2024湖南株洲一模)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秦昭王对巴蜀地区的板楯蛮夷实行过“顷田不租,十妻不算”的优待政策。汉朝历代皇帝和郡县长官也大多强调重农,特别是在农耕不发达的边疆地区。这些措施(  )
A.实现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
B.促进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友好交流交融
C.表明秦汉时期重视边疆地区的治理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疆域的开拓
C
解析 “顷田不租,十妻不算”是指一户免其一顷田的租税,即使有十妻也不用输口算之钱,材料体现了秦汉时期皇帝和地方官在巴蜀等农耕不发达的边疆地区推行农耕,这是政府重视边疆治理的表现,故选C项;“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边疆与内地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开拓疆域,排除D项。
D
2.(2024辽宁抚顺一模)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朝鲜、印度有密切往来,中国与波斯通过“丝绸之路”也有频繁交往,波斯人在唐朝长安、洛阳等地开设店铺,并出卖名酒三勒浆,在中国唐墓中不断发现阿拉伯的金币,马球运动也在唐朝时期兴盛。这些现象说明唐朝时期(  )
A.中国对周边国家有吸引力
B.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朝与东亚、西亚、南亚等地区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题干未出现周边国家派出遣唐使、留学生等信息,排除A项;丝绸之路是经贸商路,材料无法说明当时的经贸情况,排除B、C两项。
3.(2024吉林高三二模)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官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危险
B.有利于民族交融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
D.有利于西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D
解析 “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地区由土司统治的状态,有利于西南地区社会的进步,D项正确;“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封建社会无法实现民族平等,排除B项;改土归流主要的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仅仅是加强地方的税收,排除C项。
微点4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赋役制度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两税法的影响
1.(2023天津卷,3)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情况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授田数 税 授田数 税
40 2.0 40 2.0
30 2.0 30 1.5
20 2.0 20 1.0
10 2.0 10 0.5
上表反映了(  )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
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
答案 A
解析 从图表数据可知,租庸调制的税与授田多少无关,而两税法授田数越少缴税越少,这样,实行两税法后,田地较少的农民负担减轻,A项正确。保证农民生产时间的是租庸调中的“庸”,B项错误。两税法实施有利于政府放松对农民人身的控制,C项错误。“算赋”是人头税的一种,两税法实施后,人头税逐渐减少,财产税逐渐增加,D项错误。
命题角度2 元朝对江南经济的优容
2.(2024湖北卷,4)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据此可知,元朝前期(  )
A.抑制土地兼并
B.优容江南经济
C.简化赋税名目
D.提高南人地位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前期,南方地区纳税较北方轻,这说明元朝前期政府优容江南经济,B项正确;元朝政府并未抑制土地兼并,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简化赋税名目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南人地位低下,D项错误。
C
命题角度3 明朝预造黄册现象的危害
3.(2024浙江1月卷,16)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解析 材料中,清朝监察御史朱克简指出明朝预造黄册竟然达近十年,明朝据此征收赋税与实际人口数脱节,C项正确。朱克简建议停造黄册,但是,材料并未说明清朝的最终决策,A项错误。材料仅说明明朝虚造黄册的现象,没有说明原因,B项错误。明末户籍制度并未崩溃,D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编户齐民
考向解读 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与当今很多社会热点关联,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是政府征发赋税、徭役、兵役的对象,是国家统治的基础所在,西汉开始编制严格的户籍制度,之后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
但是,中国古代有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不在编户齐民的范围,削弱了国家的统治,因此,国家与封建地主存在着争夺人口的斗争。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依附于封建地主的户口逐渐减少,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D
【典例1】 (2024山东烟台一模)《商君书》记载,秦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在册,一旦死亡就要从名册上除名;《秦律·田律》也记载,“入顷刍稾,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稾二石”。这反映出当时秦国(  )
A.田地私人占有相当罕见
B.人口控制十分严格
C.百姓兵役负担尤为沉重
D.国家统治能力加强
解析 据材料“登记在册”“以其受田之数”可知,秦国在户籍和土地方面实现了有效管理,保证了兵源和税源,说明国家统治能力加强,故选D项;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相当罕见”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人口控制仅涉及材料部分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百姓兵役负担,排除C项。
2.考查重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是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发展的产物,学习中不仅要了解赋役制度演变的规律,还要认识这些演变出现的背景,这是学习的关键所在。
C
【典例2】 (2024湖南永州二模)《唐律疏议》规定:凡遇赋税减免,地方官必须“承户部文符”,否则,地方官将受到严厉惩处,“诸应受复除而不给,不应受而给者,徒二年;其小徭役者,笞五十”。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规范赋税减免种类
B.减轻百姓负担
C.巩固王朝财政基础
D.整顿地方吏治
解析 材料中唐王朝规范了赋税减免政策,违规减免赋税将受到处罚,这些措施有利于保证赋税的征收,巩固王朝的财政基础,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减免赋税的种类,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地方官减免赋税的流程,并不涉及减免赋税的范围,整顿地方吏治也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D两项。
3.归纳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考向解读 户籍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延伸到社会最基层的产物,只有站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角度才能正确认识户籍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户籍具有地域性 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历代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户籍具有等级性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户籍具有世袭性 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 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典例3】 (2024山东青岛一模)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  )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
D.加重了民众负担
解析 由材料可知,户籍制度相较名籍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收取赋税和征派兵役,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故选A项;户籍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途径,并未加重民众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排除B、D两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
A
模拟演练
1.(2024北京西城期末)战国时期《商君书》中“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的记载可以直接佐证秦国(  )
A.户籍制度的实施
B.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C.井田制逐步瓦解
D.民间实行什伍连坐
解析 材料意思是不论男女都在户籍上登记名字,新生人口登记,死亡人口注销,这是秦国实行户籍制度的直接佐证,故选A项;材料未提到征收赋税的多少,排除B项;井田制是土地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什伍连坐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A
A
2.(2024贵州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实施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B.门阀士族危及政府统治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D.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无法推行,赋税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故选A项;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唐朝门阀士族势力逐渐削弱,且B项并非该学者论述的主要目的,排除;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的信息,排除D项。
D
3.(2024辽宁丹东一模)徭役在中国古代变化比较大,秦汉时期强制性服役,唐朝可以纳庸代役,明朝一条鞭法后折银代役。这一趋势反映了(  )
A.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B.白银流通量出现大幅增长
C.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
D.国家对农民控制逐渐松弛
解析 据材料可知,秦汉至明的赋役制度从强制服役到允许纳庸代役再到折银代役,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故选D项;战国商鞅变法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白银流通量出现大幅增长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秦汉至明清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排除C项。
3 突破 大题题型
题型专项2 “史料研究与运用”类解法与技巧
题型特点
史料是人们研究历史和分析历史的依据,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说史料研读是史学的基础,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近几年高考试题非常重视对史料研读的考查,很多试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典例剖析
(2023福建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校勘,是指校正、审定古籍记载的正误真伪。其基本做法是利用史料对古籍记载进行相互核对,条列异同,形成校勘记。下表是今人围绕《建康实录》的校勘事例。
事例 《建康实录》 史料 校勘记
(1) 爵位① 徐孝嗣,年八岁,袭爵枝江县侯 《南齐书》“(徐孝嗣)八岁,袭爵枝江县公” 《宋书》“枝江侯相” 据《宋书》,《建康实录》“县侯”记载无误;而《南齐书》“县公”当为“县侯”之误
事例 《建康实录》 史料 校勘记
(2) 籍贯 ② 刘延孙,彭城吕梁人也 《宋书》“刘延孙,彭城吕人” 《南史》“刘氏之居彭城者,分为三里”;“延孙所居吕县”
(3) 任职地③ 南昌太守孱陵侯蒙卒 《三国志》“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建康实录》“南昌”当为“南郡”之误,因《三国志》的相关记述更加完整
请仿照事例(1),撰写(2)的校勘记;并据以上三则事例,指出校勘古籍时所利用的文献史料应具备的特点。
解题路径
【破题】 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指向
求答项 撰写(2)的校勘记,指出利用的文献史料应具备的特点
限定语 “仿照事例(1)”“据以上三则事例”
信息 来源 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解题】 审准材料,提取信息
必备 知识 本题考查史料的研究与运用,考生应掌握基本的史料研究方法,了解文献史料的特点 信息 提取 ① 事例(1)重点勘误官员的称呼
② 事例(2)重点勘误地方名称的规范
③ 事例(3)重点勘误地方名称的规范和相关记述的完备
【答题】 精确提炼,确定答案
参考答案 校勘记:据《宋书》《南史》,《建康实录》“吕梁”记载有误,“吕梁”当为“吕”或“吕县”之误。
特点:关联性,互证性,完整性。
解题策略
(1)一般解题模板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来源 材料 选自 总说:是研究何时何地何事件的(一手、重要)史料,具有(较高的、一定的)史料价值(或可与其他材料相互印证,对于研究何事件是一个重要的史料补充) 材料 内容 具体材料A,反映了 可用于研究 总结:材料从……和……角度反映了何时何地何事件的状况,是……的一个缩影
具体材料B,反映了 可用于研究 具体材料C,反映了 可用于研究 (2)史料的鉴别与运用
①史料的可信度。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实物史料的可信度往往高于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文学和艺术作品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辅助史料,但因其可信度相对较低,使用时应进行考察和鉴别。另外,距所要考察的历史现象时间较近的史料一般相对可信。
②史料的运用。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读史证史、史论结合、孤证不立;“二重证据法”,即考古与文献相结合;原始史料可信度较高;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等。
(3)明确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立场不同;时代不同、受时代局限;占有史料不同;分析方法和角度不同;现实政治的需要。(共98张PPT)
专题三 自然经济的代表——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 通览 主干知识
2 研学 核心命题
目录索引
3 突破 大题题型
1 通览 主干知识
知识建构
主题线索
主题: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食(农业)、用(手工业和商业)、居(村落、集镇、城市)、医(医疗卫生)等是基本要素,是影响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的最深层原因。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与经济重心转移
春秋战国时期,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基本特点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之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农耕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
线索二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商业及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手工业存在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三种形式,丝绸、瓷器等手工业产品长期领先世界。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影响了商业的正常发展。
线索三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古代,村落的出现、交通的发展、城镇的兴起、医疗卫生的进步都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主干知识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与经济重心转移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1)原始农业的诞生
①诞生: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诞生①,逐渐形成了北粟南稻 的格局。
②影响:原始农业的诞生,推动了 村落 的出现和陶器的制作,促进了人类向文明社会的过渡。
(2)小农经济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②,促进了以 家庭 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形态。
(3)小农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后,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农耕地区不断扩大③; 明清 时期,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2.中国古代的农业经营形式
3.经济重心南移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深分析 原始农业诞生的影响
2链高考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
(2022广东,1)从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可以得出的史论是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3链高考 北宋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2020全国Ⅰ,26)北宋时期,南方农作物水稻引种到北方地区,北方农作物小麦引种到南方地区,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链高考 明朝疏通大运河的作用
(2021河北,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促进了南粮北运的发展。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商业及重农抑商政策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生产模式: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包括官营手工业①②、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作坊。
(2)主要行业
冶炼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的 青铜 时代,青铜铸造业发达。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
纺织 中国古代的丝织品大量出口; 宋代 棉纺织业在中原地区得到发展
制瓷 宋代制瓷业有重大改进,大量出口海外。坯车、匣钵 、支钉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2.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商业范围的不断扩大
①国内市场:城市的交易场所——“市”逐渐打破坊市界限③。农村的商业交易场所“集”或“草市”也有一定发展。
②边界贸易:宋代官方在边疆地区设置 榷场 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很活跃。
③海外贸易:中国古代与海外进行贸易主要是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进行。
(2)金融业的发展
①货币:中国古代布帛等实物货币曾长期与金属货币并行使用④。北宋开始使用 纸币 ,明清时期 白银 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②信贷: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清朝 资本性 借贷得到显著发展。
(3)商业主体的变化
①官商:西周时期,“ 工商食官 ”。秦汉及以后,官商垄断着利润最高的盐铁等行业。清代的公行垄断了对外贸易。
②私商: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兴起。明清时期,私商群体—— 商帮 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3.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确立: 商鞅变法 最早制定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之后,一直延续到近代。
(2)松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国家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
(3)闭关自守政策:明清对外交往逐渐保守,多次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⑤。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概念 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是指由政府经办、满足国家和统治者特殊需要的御用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
2链高考 唐代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生产的差异
(2022河北,3)唐德宗时期,工匠在制作玉带中损坏了一块玉,工匠私自从市场上购买了一块补上,结果被德宗发现,这说明唐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存在技术上的差距。
3链高考 士人阶层扩大对商业经营的影响
(2022重庆,4)北宋开封某商人以文人书画等布置装饰酒馆,反响良好,结果生意逐渐扩大,反映了士人阶层扩大影响了商人的经营策略。
4链高考 中国古代铸币材料
(2022湖北,3)唐玄宗时期,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这反映出当时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5巧归纳 明清时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知识点三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古代的村镇、城市与交通
2.唐宋社会的变化④
门第观念的衰落 宋朝,随着科举制的完善,人们更加重视当下政治、经济地位, 门第观念 发生根本改变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宋朝以后, 贱民 阶层数量显著减少,雇佣关系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政府对社会的控制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③
3.古代的医疗
古代的疫病 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明末 鼠疫 横行,给明朝和大顺军都带来很大影响
疫病的防治 中国古代重视 公共卫生 与疫病的防治,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中医药成就 出现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概念 中国古代城市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属于政治性城市,即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军事功能,经济功能处于依附地位。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逐渐成为当地的政治文化中心。
2链高考 古代水运条件对手工业生产的影响
(2022辽宁,3)从考古发掘发现,唐代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很多瓷窑都临近大运河或者大江大河,这充分说明唐代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3链高考 宋代社会环境的宽松
(2022天津,3)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但民间违反这一规定的人非常多,形成了好新求奇的风尚,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4巧归纳 宋代经济变化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2 研学 核心命题
高考风向标
备考建议
1.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与经济重心转移
农耕范围的扩大(经济重心南移、边疆封建化)、农耕技术的提高(铁犁牛耕、水利工程、作物品种)、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等)是农业发展的三个核心表现,学习时从这三个角度归纳相关知识即可。
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商业及重农抑商政策
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说,商业是古代经济中考查最多的,其发展的表现是重点中的重点,包括政府政策、商路开拓、货币发行、市场发育、商人商帮等都需要全面学习。
3.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村镇、城市、交通、医疗都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考点应该立足于生活,认识上述领域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微点1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与经济重心转移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秦朝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1.(2024湖北卷,2)《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
A.相权挑战皇权
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
C.统治残暴严苛
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
B
解析 根据材料“丞相其以制……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可知,秦朝时期,中央要求地方官员不能实行苛刻的徭役抢夺百姓春夏农时,这说明秦朝建立后依然很重视农业生产,延续了秦国的耕战国策,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强调秦朝重视农业生产,没有涉及相权挑战皇权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统治措施比较合理的一方面,不能表明秦朝统治残暴严苛,C项错误;秦朝崇尚法家,并非儒家,D项错误。
D
命题角度2 清朝前期农产品的商品化
2.(2023福建卷,5)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
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苏州女性以鲜花为头饰的习俗导致了大量土地用来栽种鲜花,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项正确。鲜花作为头饰并非消费观念的奢侈,种植鲜花没有体现“加工”的内容,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栽种鲜花的具体技术信息,无法反映“精细化”,C项错误。
C
命题角度3 畜牧兽医专著与明清政治经济发展
3.(2024山东卷,4)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解析 明清时期国家长期统一、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所以相牛、养牛、医牛的著述较多,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牛的饲养问题,这与政府的控制无关,牛也不是军事资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土地兼并加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排除D项。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精耕细作
考向解读 与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农业相对的是欧洲中古时期的粗放型农业,了解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对于探究欧洲农业走出中古时期模式向近代转型的原因大有益处。
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的典型代表,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一般认为,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了两千多年。与中国古代的人口膨胀和土地有限密切相关。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业的产量,有利于保障粮食的供给和国家赋税的缴纳。但是,这一生产模式也将大量的劳动力固着在土地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革新,不利于古代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
D
【典例1】 (2024河北唐山一模)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中,有大大小小的农作图70余幅。尤其是发现于莫高窟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敦煌壁画的画工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匠人,他们所描绘的农作图都是身边的劳动场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古代风俗画的发展演变
B.是曲辕犁产生地的有力实物依据
C.曲辕犁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
D.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敦煌壁画中农作图数量较多,其中第445窟描绘的曲辕犁是当时的农业耕作工具,反映了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敦煌壁画不属于风俗画,排除A项;壁画体现了曲辕犁的使用,但不能说明曲辕犁产生地,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第445窟农作图中有曲辕犁,但未体现曲辕犁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情况,排除C项。
2.考查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四大特点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农业不仅是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地位非常重要,高考一般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进行考查。
经济 构成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经济结构相对简单
生产力 发展 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生产 模式 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土地所 有制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另外,还存在土地国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B
【典例2】 (2024辽宁丹东一模)宋代乡村农户中主户拥有田产,客户则无。主户中占田三五十亩或仅几亩的农户,占到农户总数的50%甚至更多,宋代鼓励客户通过买卖等方式占有土地,转化为主户,而地主也不断经历分家析产。材料表明当时(  )
A.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B.自耕农经济盛行
C.租佃制得到了加强
D.农业生产效率高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宋代很多主户拥有的田产规模较小,政府鼓励客户通过土地买卖获得土地,表明当时自耕农经济盛行,故选B项;地主分家析产会使拥有的土地规模变小,与土地兼并下的大土地所有制相冲突,排除A项;佃农通过土地买卖获得土地,有利于租佃经济向自耕农经济的转变,排除C项;农业生产效率与土地的规模和数量无关,排除D项。
3.概括归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伴随着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对外交往也有一定的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D
【典例3】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为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的兴起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选官制度的变化
D.江南经济的发展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地主和商人崛起,所以江东政治的主导力量由南北士族变为南方的地主和商人,故选D项;江东政治的变化不是由门阀士族导致的,排除A项;北人南迁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选官制度未发生变化,都是九品中正制,排除C项。
模拟演练
1.(2024广东惠州一模)《管子》中提出“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荀子》中提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吕氏春秋》中提出“今兹美禾,来兹美麦”和“五耕五耨(除草),必审以尽”。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普遍推行
B.诸侯国之间竞争异常激烈
C.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D.家庭式劳作方式得到推广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中通过因地制宜、除草、积肥、造肥和施肥等,来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这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项;材料只能反映对农业生产规律的探索,未体现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排除A、B两项;材料未反映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排除D项。
C
2.(2024山东泰安期末)东汉末年为了对抗农民起义,出现了许多“坞堡”。坞堡是豪强地主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而形成的武装组织,且耕且战,自保自存。这一组织(  )
A.是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B.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素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面对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坞堡是豪强地主将庄园军事化的产物,强化了庄园的自给自足性,C项正确。坞堡的发展与汉末的战乱有关,不是政府重农抑商的结果,排除A项;坞堡是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农民的产物,不利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威胁了中央集权,排除B、D两项。
D
3.(2024湖南株洲一模)明代中叶出现的“湖广熟,天下足”格局,清代仍在延续。湖南湘潭、湖北汉口成为商品粮的集散中心。仅雍正十二年,由湖广运往江浙的米粮,就有约一千万石。这(  )
A.使经济重心的南移得到巩固
B.表明湖广农业发展超越江浙
C.表明江浙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D.有利于湖广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湖广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且粮食大量外销,表明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有利于推动该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江浙、湖广都是南方地区,排除A项;衡量农业的领先不能只看粮食产量,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C项。
微点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商业及重农抑商政策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货币早期形态与商品经济发展
1.(2024山东卷,1)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
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D
解析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贝是货币的早期形态,因此其出现能反映商业的发展,故选D项;陶釜、蚌器、骨角器主要是生产工具,与商业无关,排除A项;指环、臂玉环等是装饰用品,与商业无关,排除B项;石斧是劳动工具,与商业无关,排除C项。
命题角度2 诗歌作品对元朝上都商业繁荣的描述
2.(2024黑吉辽卷,5)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
A.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
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
C.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D.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元朝上都商品经济繁荣。A项是反映上都商业发展的诗句,与材料可互证,正确;B、C、D三项是反映元朝上都景色的诗句,与材料无关,排除。
A
命题角度3 明朝中后期白银大量流入的影响
3.(2023全国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扩大,中国手工业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C项正确;明朝在朝贡贸易中“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作用有限,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B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兴起于西汉,D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工商食官”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延伸到经济领域,国家权力高度参与经济活动,垄断部分手工业和商业,这种做法的思想、实践源头就是“工商食官”制度。
商周时期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从事生产和贸易,其中的百工和官贾由政府提供衣食住行,称为“工商食官”。
“工商食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由官府控制工商业,极大地限制了民间个体工商业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和私商兴起,“工商食官”的垄断制度被打破。但是,由此延伸出的官营手工业和政府“专卖制度”却一直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典例1】 (2024广东肇庆二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汉代的盐铁制度(  )
A.满足了汉代政府的经费需求
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D.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汉代在各郡广设盐铁官,且分布遍及边疆地区,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题干只是提到了盐铁官的分布范围情况,并未提到其经营结果,排除A项;商周时期的工商食官制度就属于政府干预经济,排除C项;盐铁制度仅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盐和铁两种商品的经营与管理由政府来控制,未提及其价格,排除D项。
2.考查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考向解读 商业的发展变化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考查商品经济的大部分高考试题都是由这一问题延伸出来的,是重点中的重点。
【典例2】 (2024广东惠州一模)南宋孝宗时期,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发行了一些地区性的纸币会子,如淮交、湖会等,但又反对没有准备金或准备金不足而盲目发行。1166年,宋孝宗“以会子之弊,出内库及南库银一百万收之”,次年“出内库银二百万两售于市,以钱易楮(纸币),焚弃之”,宋孝宗此举意在(  )
A.增加财政收入
B.鼓励商业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稳定纸币币值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宋孝宗反对盲目发行纸币,因“会子之弊”用钱兑换纸币,其主要目的是稳定纸币币值,防止通货膨胀,故选D项;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税收,与纸币政策无关,排除A项;宋孝宗的政策是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鼓励商业发展,排除B项;中央集权主要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排除C项。
3.考查重点——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考向解读 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古代基本上延续了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延续到近代,对中国的影响也非常复杂,总体来说,前期以积极影响为主,后期以消极影响为主。
(1)实施的原因
①农业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发达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基础,也是国富民强的标志。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④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2)政策的影响
①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典例3】 (2024辽宁大连期末)秦始皇曾宣称“上农除末”。里耶秦简记载,一个名叫“枯”的士伍(身份称谓)因娶了商人的女儿为妻,竟受到戍边四年的严厉处罚。这些举措旨在(  )
A.保护农业发展 B.彰显皇帝权威
C.打击商人利益 D.整顿商业环境
解析 据材料“上农除末”可知,即以农为上,重视农业而打击商业发展,属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故选A项;秦始皇时期通过建立皇帝制度彰显皇帝权威,排除B项;通过打击商人强化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打击商人和商业,整顿商业环境有利于商业发展,排除D项。
A
模拟演练
1.(2024江西新余一模)《管子·国蓄》曰:“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
B.征收货币地租促进农业发展
C.主张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生产
D.黄金刀币是战国流通的主币
C
解析 材料大意是善于治国的君主掌握人民的流通手段来控制主宰他们生命的粮食,因此民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这说明管子主张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生产,故选C项;材料没有重农抑商政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货币是人们的交易工具,没有关于地租征收方式的描述,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黄金刀币是战国流通的主币,排除D项。
2.(2024云南昆明一模)唐代一些地主或官僚在外地购置产业,被称为“寄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多买田于伊阙、陆浑之间,凡十余处”。唐代法令有“如数处有庄田,亦每处税”的规定。这说明当时(  )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均田制得到有效维护
C.藩镇割据现象愈演愈烈
D.封建庄园具有封闭性
A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土地兼并,导致地主官僚在外购置产业,形成“寄庄”。政府修改赋税制度,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均田制被破坏的形势,故选A项,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节度使割据一方,排除C项;材料仅提及政府向庄田征税,未体现封建庄园的封闭性,排除D项。
3.(2024山东济宁二模)清代乾隆年间,在广东的制糖业中,商人往往预先向蔗农发放糖本,冬天则收取糖利;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在盛产棉布的无锡,一些商人开设棉花庄,专门以棉花向小生产者换取棉布。由此可见当时(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B
解析 材料说明,商人通过放款预购的方式购买家庭小作坊的产品,表明商人参与了生产活动,即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故选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A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出售的数量,材料没有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排除D项。
微点3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魏晋隋唐时期城市生活的特点
1.(2024全国甲卷,25)《齐民要术》提倡在市场附近种植速生树种以获利。隋代长安大量屯兵,出现“樵贵帛贱”的现象。唐中期“京师苦樵薪乏”,后期百姓甚至砍伐桑树,运到市场上“卖作薪蒸”。上述现象表明隋唐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都城能源问题突出
C.自然生态环境好转
D.市镇经济开始崛起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北朝、隋朝、唐朝都普遍存在着对木材的需求,城市对木材的需求主要用以制作焦炭,满足城市的能源需求,B项正确。自战国以来,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存在“废弛”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木材的缺乏,不能说明生态环境好转,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市镇经济开始崛起,排除D项。
B
命题角度2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2023全国甲卷,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解析 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夜市繁华,勾栏瓦肆中有说书杂耍的人,热闹非凡,B项正确;红薯、玉米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A项错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银元自外国传入并逐渐在国内广泛流通,C项错误;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元朝,D项错误。
A
命题角度3 清朝租佃关系的发展
3.(2024全国新课标卷,28)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解析 清代农业中租佃关系盛行,农民以个体农户的身份租种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这种现象实际上延续了传统的个体农耕方式,故选A项。租佃关系盛行,使土地经营集约化,刺激了地主、贵族兼并土地,故B项错误。地主阶层由于出租土地而获得了大量租金,其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故C项错误。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按照田地多少来收税,租佃制盛行不会削减国家赋税来源,故D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宋代的平民化趋势
考向解读 学术界对宋代平民化趋势的研究由来已久,学术成果颇丰,如教育平民化、绘画平民化、宗教平民化、科举平民化等,在近几年高考考查中都有所体现。
宋代平民化趋势是相对于魏晋隋唐的士族社会而言的,有很多学者认为宋代的平民化趋势开始于唐朝,宋代进一步发展。
中央集权制加强,豪强地主势力受到打击;科举制度的实施和扩大使平民阶层进入统治阶层;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使很多平民迈入了富裕者阶层,这些都促进了平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宋代平民阶层的崛起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平民阶层中的商人群体推动了商业的繁荣;体现平民阶层文化需要的市民文化方兴未艾。
C
【典例1】 (2024新疆高三联考)宋太宗、宋真宗规定:主人对待奴婢,不得私自黥面,擅杀;宋仁宗行五等户籍制,佃农、奴婢、商人等以往的贱民,均为编户齐民,对于奴婢生命权受到侵害的个案,责令“差人检验”,增设检验签署死亡报告的规定,依法约束奴婢的雇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
A.对社会的控制不断加强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民众法律意识增强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宋太宗和宋真宗限制了主人对奴婢的黥面和杀戮行为,宋仁宗将佃农、奴婢、商人等以往的贱民提升为编户齐民,这些措施体现了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故选C项;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公正,而不是为了控制社会,排除A项;这些规定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B项;材料是政府的行为,与民众法律意识无关,排除D项。
2.核心考点——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的城市既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往往也是经济文化中心,其发展趋势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从城市功能看 先秦至唐朝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朝中期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从城市管理看 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朝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朝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从城市种类看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城镇,运河沿岸也出现了大批临港性城市
从城市布局和分布看 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
从城市居民结构看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
A
【典例2】 (2024山西临汾一模)《周礼·考工记》对城市道路宽度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南北向大道的宽度分别是“王城九轨,诸侯城七轨,都五轨”。这说明周代的城市规划(  )
A.受到宗法分封制制约
B.体现因地制宜的特点
C.服务于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专制王权的强化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周礼·考工记》对城市道路宽度有严格的规定,以礼制为依据,说明周代的城市规划受到宗法分封制影响,故选A项;材料并无不同地区城市规划存在差异的内容,不能得出因地制宜的结论,排除B项;周代城市建设服务于政治统治,排除C项;周代尚未形成专制王权,排除D项。
3.热点跟踪——中国古代预防疫病的举措
考向解读 疫病防治是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古代的防疫举措对于当前的疫病防治具有借鉴作用。同时,医疗与公共卫生也是选择性必修的重要内容之一。
【典例3】 (2024广东湛江一模)西汉元始二年,汉平帝下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南宋真德秀知泉州时,鉴于“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洪武三年,朱元璋“令民间立义冢,仍禁焚尸”。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疫病防治应对措施逐渐完善
B.隔离是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
C.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防范疫病
D.疫灾的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
C
解析 据材料“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兴工清理沟渠”“令民间立义冢”可知,古人采取了隔离、清理污水和掩埋尸体等防疫方法,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防范疫病,故选C项;材料只列举了几种疫病预防措施,不能说明完善,排除A项;隔离只是疫情防控手段之一,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疫灾的区域,排除D项。
模拟演练
1.(2024河北保定调研)一份公元27年的商业纠纷文献显示,一位驻扎在西北边塞的军官粟君,雇用了一位名叫寇恩的人,寇恩负责用十余天时间运送5 000条鱼至觻得县(甘肃省张掖市西北)售卖,粟君按规定以粮食若干及牛两头来支付寇恩的花费和薪酬。据此可知,当时(  )
A.商贸代理现象已出现
B.义利观发生根本变化
C.跨区域贸易异常繁荣
D.商品生产呈区域分工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军官粟君雇用寇恩运送鱼至嫌得县售卖,可知当时商业贸易中已出现代理的现象,故选A项;材料只是描述了一次商贸活动,B、C两项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的商品只提及了鱼,不能体现“商品生产呈区域分工”,排除D项。
2.(2024辽宁葫芦岛期末)在宋朝城市消防治理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城市消防队。据考证,截至淳祐十二年(1252年)临安已有消防队20隅,7队,总计5 100人,有望火楼10座。这一成就反映出宋朝(  )
A.政府着力强化城市管理 B.城市居民防火意识淡薄
C.城市经济发展日益繁荣 D.城市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
解析 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众多,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火灾隐患增加,临安消防队人数与望火楼众多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故选C项;消防治理在于消除火灾隐患,与城市管理关联不大,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城市居民的防火意识,排除B项;古代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临安首先是政治中心,排除D项。
3.(2024广东韶关二模)17世纪,晋商开辟了从福建武夷山向北出发,穿过蒙古族地带,经由西伯利亚往欧亚大陆腹地的万里茶道。茶道沿线的码头、镖局、客栈、饭庄、货场、会馆、骡马舟船、搬运行帮、票号蓬勃发展。这表明,万里茶道的开通(  )
A.导致了晋商对万里茶道的垄断
B.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
C.推动了跨国贸易产业链的发展
D.见证了中俄间友好交往的历史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晋商开辟的万里茶道助推了欧亚沿线地区贸易产业链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晋商开辟万里茶道,而非垄断,排除A项;清朝的闭关自守体现为对海上对外贸易的限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了万里茶道推动了跨国贸易产业链的发展,并未特指与哪个国家发展贸易,排除D项。
3 突破 大题题型
题型专项3 “变化、趋势”类解法与技巧
题型特点
材料分析题中“变化、趋势”类试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题型。这类题型倾向于考查在特定历史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出现的新特性、新内容等,以及对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比较中探索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变化类历史试题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前后变化型、阶段变化型、内容变化型。
典例剖析
(2024山东卷,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南经济区”的变迁
图1 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
图2 唐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
——据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概括说明“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体现了汉唐时期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解题路径
【破题】 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指向
求答项 说明“变化”体现的“趋势”
限定语 时间上“汉唐时期”,领域范围“经济”
信息来源 “变化”需要根据地图信息;“趋势”需要结合所学知识
【解题】 审准材料,提取信息
必备 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相关知识,部分知识涉及《选择性必修1》关于行政区划和《选择性必修2》关于交通的知识 信息 提取 ①商业中心 汉代北方商业中心远超南方,唐代则基本持平
②行政区划 汉代南方行政区划稀疏,唐代行政区划密集
③交通要道 汉代南方的交通要道较少,唐代南方交通要道密集
【答题】 精确提炼,确定答案
参考答案 变化:从行政区划来看,唐代江南地区的行政区划更加密集,反映该地人口远超汉代,间接反映了江南经济的繁荣;从区域商业中心看,唐代江南地区经济中心更加密集,中心城市增多,反映了唐代江南地区经济的发达;从水陆交通干道看,唐代江南地区交通网络更加密集,海路占有重要的位置,南北联系更加密切。
趋势:汉唐以来江南经济区的发展是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体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和对外贸易发展。
解题策略
1.前后变化型
(1)量变型变化
设问模式: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简述……的趋势、变化、发展 如“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该题型一般句式为:“……越来越……”“……不断……”“……逐渐……”“……持续……”“快速……”“……变得更……”等。
(2)质变型变化
该题型设问模式一般是:概括从……到……的变化\发展(一般为从某个朝代或者时期\阶段到另一个朝代或者时期\阶段),如“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该类型一般句式为:“从……到……”“从……变为\变成”“由……到……”。注意,这种问法一定要把前后各自的特点阐述出来。
2.阶段变化型
这种题型一般是某个历史事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多个时间段出现变化,其基本方法是分阶段归纳。如“根据材料(材料中包含了多个时间段),分别说明中国、美国、苏联、日本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该类型一般方法为:注意观察题干中的时间段是否出现明显的“拐点”(如数据明显变化、出现重大历史现象等),如果没有出现“拐点”则属于“量变型”变化直接概括;若题干出现明显“拐点”,就需要划分时间分阶段进行概括总结,即把拥有共性的若干个时间段呈现的特征、趋势概括出来,但是不要出现多少个时间段就写多少个时间段,一定要概括。
3.内容变化型
主要是指以前没有这种情况,后来新出现了,其答题模式为直接列出新出现的情况。如“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注意:在同一个问中,事物的变化既可能出现量变,也会出现阶段性变化,还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内容变化”,因此,同学们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题。(共94张PPT)
专题四 农耕与人本的色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
1 通览 主干知识
2 研学 核心命题
目录索引
3 突破 大题题型
1 通览 主干知识
知识建构
主题线索
主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在与世界思想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创造出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线索一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后,为适应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借鉴其他学派思想,其内涵不断发展演变。
线索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科技是实用科技的代表,服务于农耕经济,在医学、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宫廷艺术、文人艺术、世俗艺术是三种主要的类别,适应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
线索三 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文化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不断,中华文明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创新。中外文化在人口的迁徙、商业贸易、古代战争中交流,而学校教育、书籍印刷则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主干知识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奠基时期:先秦
①基本特点: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中原华夏族 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①。
②主要内容:春秋时期, 儒家 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②。
(2)不断发展
(3)明清之变
①叛逆思想:王守仁提出了以“ 致良知 ”为核心的理论,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明朝后期的 李贽 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特点。
②批判封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抨击,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治世之道:“以人为本,实行仁政”“崇尚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2)个人修养:“提倡爱国,追求 家国情怀 ”“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3)处事之道:“主张和而不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本土性 、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和连续性。
(2)价值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④。
②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 多民族 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概念 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多元”是指中华文化内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一体”是指这些不同地区的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元一体”既是中华文明的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特征。
2链高考 战国时期尚法存礼的思想主张
(2022山东,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尚法存礼。
3链高考 宋代复兴儒学的主张
(2022广东,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4巧归纳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中国古代的科技①
(1)特点:服务于 农耕经济 的实用科技,缺乏理论分析。
(2)发展
①奠基:秦汉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奠基时期②,服务于农业的 天文 、历法、数学等方面科技成就众多。
②发展:隋唐至宋元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时期,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在宋代 基本成熟,天文、历法、农学等方面成就突出。
③明清:中国古代科技的总结时期,《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在各自的领域对传统科技进行了总结。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③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深概念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第一,重实用,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究不够。
第二,主要采用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乏实验。
第三,主要服务于农耕经济。
2链高考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
(2022浙江6月,3)中国是纸的发明地,敬惜字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知书写用纸的发明可能是在西汉。
3巧归纳 推动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一般性因素
知识点三 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1.中华文化圈①内的文化交流
(1)制度交流: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大多来自 唐朝 。
(2)人员交流:古代东亚国家的大量 留学生 、使节、商人、僧侣来到中国,他们对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风俗交流:东亚、东南亚地区的饮食、建筑、服饰、风俗习惯等都深受中国影响。
2.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的开通: 张骞 通西域是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2)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②
①技术的交流:中国的丝绸、冶铁技术由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 四大发明 的传播路线较为复杂。
②物种的交流:丝绸之路开通后,大量中亚、西亚的物种经西域传入中国,棉花 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
③文化的交流:佛教在中印、中日、中朝交往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3.历史重大事件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蒙古西征 13世纪, 蒙古西征 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西学东渐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形成了 西学东渐 的潮流
东学西渐 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引起欧洲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③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深概念 中华文化圈
是以儒家为主流思想,受中国影响较大的文明区,主要包括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强调家庭的价值和集体主义,与西方强调人的价值和个人主义明显不同。中华文化圈萌芽于汉代,形成于唐代。
2链高考 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2021重庆,2)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都出土了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3链高考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2016北京,1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2 研学 核心命题
高考风向标
备考建议
1.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儒学的发展演变,还应该包括影响儒家发展演变的其他流派和佛、道思想,不仅知道演变的表现,还应该了解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2.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只有与农业的发展、中西交流联系起来学习才有意义。文学艺术的学习应该放在文学艺术背后的经济、政治、思想上,从文学艺术现象入手分析社会大变革。
3.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的中外交流是双向的,即中国科技、思想、艺术等的外传和外国文化的传入,且主导方向是东学西渐,古代后期才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
微点1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战国后期诸子百家的融合趋势
1.(2023全国新课标卷,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出自《荀子·性恶》,意为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们,加重刑罚去限制他们,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以此达到天下有序、社会稳定的目的,这种法治理念既符合荀子隆礼重法的观点,也符合法家的观念,所以A项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的共同主张,A项正确;B项出自《孟子·离娄上》,意为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以仁政为法度,也不能治理好天下,这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C项出自《论语·为政》,意为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教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D项出自《老子·道经》,意为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
命题角度2 从婚姻的角度考查理学维护礼教纲常的作用
2.(2021全国甲卷,2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 ”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B
解析 宋代理学家反对婚姻论财,认为婚姻的本质是承继祖宗之业,延续宗族的辉煌,具有明显的宗族色彩,意在维护礼教纲常,B项正确,A项错误。这种观点符合统治者的意图,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这种观点的影响,D项错误。
A
命题角度3 从儒商秉承的思想观念考查“理”的内涵
3.(2023全国甲卷,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解析 “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是王阳明提出的为商之道,即做买卖也可成为圣贤。明代泰州学派的王艮进一步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圣人之道,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A项正确;“心外无物”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与题干中经商也可成为圣贤的思想不符,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为南宋理学家的主张,从事商业活动与“灭人欲”不符,C项错误;“工商皆本”为黄宗羲的主张,材料并未涉及本末关系,D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民本思想
考向解读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近现代中国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了解其内涵不仅有利于理解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也有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历史基因。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认为“敬天”的落实就是“保民”,将统治的核心放在“保民”上。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了“民惟邦本”的主张,孟子甚至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本思想。
汉代尊崇儒术,民本思想上升为统治思想,统治者大都标榜轻徭薄赋、以农为本、爱民如子,并接受上天的监督。
但是,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实际上是将“治民”作为统治的根本,与当代“执政为民”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B
【典例1】 (2024辽宁名校联考)中唐之后,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柳宗元以“前者忘,后者系”警示君主,即前代君主被百姓遗忘,而继位者为民众所拥护才可以交接政权。据此可知(  )
A.社会改革趋向复古 B.民本思想受到推崇
C.皇位世袭受到冲击 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解析 据材料可知,禅让观念强调民众对继位君主的拥护是政权交接的主要依据,而不是以血缘世袭为根本原则,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不代表“社会改革趋向复古”,排除A项;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但并未得到实施,因此,皇位世袭没有受到冲击,排除C项;藩镇割据强调的是地方节度使威胁中央,排除D项。
2.考查重点——影响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原因
考向解读 儒家思想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问题。儒家思想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一定的共性。
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儒家思想本质上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无论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还是维护“三纲五常”的宋明理学,其思想的变化都是源于这一本质。这是儒家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
维持儒学统治地位 历史上,儒学的统治地位曾经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隋唐时期,儒家学者发起了复兴儒学运动,以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
适应社会发展演变 孟子的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封建制确立的社会发展,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吸收借鉴其他流派 汉代,儒家思想吸收借鉴了法家、道家的思想主张,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借鉴了佛教和道教的主张,不同思想流派的交流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演变
B
【典例2】 (2024安徽宣城二模)先秦儒家开启的内圣之学具有积极高昂的主体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圣化”人格范式;董仲舒强调“天道至上”的“神化”范式,对个体人格进行消解。这一变化(  )
A.表明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有利于君权的扩张
C.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D.完全背离先秦儒学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相比于先秦儒学中人的主体精神而言,汉代的儒学呈现出神权色彩,而皇帝则是“天子”,是神权的代表,有利于君权的扩张,故选B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排除A项;汉代儒学呈现出神权色彩,先秦儒学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排除C项;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排除D项。
3.通史链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深远影响
考向解读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不仅影响儒学的地位,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学术,甚至中华民族的性格,其影响延续至今。
B
【典例3】 (2024湖南常德一模)《汉书·艺文志》载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后汉书》亦载:“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由此可知董仲舒(  )
A.推动了儒学世俗化
B.迎合了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C.奉旨重建司法体系
D.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
解析 据材料可知,董仲舒提倡将儒家思想引入刑律,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这迎合了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以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B项。
模拟演练
1.(2024安徽池州一模)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师傅卿相”者有“子夏为魏文侯师,子贡为齐、鲁聘吴、越,盖亦卿也,而宰予亦仕齐为卿”,仅三人。这表明当时(  )
A.分封制度尚未瓦解 B.官僚政治制度已产生
C.孔子教育成就斐然 D.儒学不适应时世需要
解析 据材料可知,孔子七十子之徒散游列国,最后仅三人成为国君的老师或卿相,这说明儒学在当时不受重视,究其原因是儒学不能适应诸侯争霸的时代,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排除A项;官僚政治制度是指官吏由中央任免,材料未涉及官僚政治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孔子的教育成就,排除C项。
D
2.(2024广东肇庆二模)《世说新语》(南朝作品)载,“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又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这反映了(  )
A.统治者思想较包容 B.魏晋名士放浪形骸
C.法律制度相对宽松 D.儒家地位受到冲击
解析 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名士阮籍、刘伶等人不受儒家礼教的束缚,表现出忽视或者无视儒家提倡的礼的行为,反映了儒家地位受到冲击,故选D项;材料并未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A项;魏晋名士放浪形骸只是表面现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律,排除C项。
D
3.(2024重庆一模)某学者认为,李贽的言论,读者很容易看出他所反对的事物,但不容易看出他所提倡的宗旨。该学者意在强调李贽的思想(  )
A.有反传统性强系统性不足特征
B.宗旨是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时代要求
D.并未超越传统理学的理论范畴
A
解析 据材料“读者很容易看出他所反对的事物”可知李贽反对传统,据材料“不容易看出他所提倡的宗旨”可知李贽没有创造出系统的理论体系,故选A项;该学者认为李贽宗旨不明确,排除B项;该学者认为李贽思想未成体系,不能得出其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时代要求的结论,排除C项;李贽猛烈抨击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对传统理学有所突破,排除D项。
微点2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从唐朝书法的风格考查盛唐的时代特点
1.(2022全国乙卷,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B
解析 材料“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体现的是颜真卿楷书正气威严、气势雄浑等特点,故B项正确;小篆盛行于秦汉,排除A项;材料“刚健丰伟、庄重博大”是楷书、行书的共同点,但“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强调的是楷书气势雄浑,不是行书虚玄灵动的特征,排除C项;草书以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为特征,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
命题角度2 从宋代文告的“印造”考查雕版印刷的影响
2.(2024黑吉辽卷,4)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B
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规范“赦书”的印发传递,避免因抄录差错造成“错认刑名,失行恩赏”的失误,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故B项正确;“赦书”是政令传播的载体,规范“赦书”的印发传递对政令推行范围没有影响,故A项错误;“赦书”是政府政令,主要指导官员行政,对民众法律意识的影响不明显,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赦书”的“印造发递”,没有体现文书传递体系的完善,故D项错误。
D
命题角度3 文艺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
3.(2023广东卷,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解析 材料反映了汉阳地区缙绅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这种观点与重农抑商观念相去甚远,对重农抑商观念形成冲击,D项正确。明代纲常礼教盛行,材料并未涉及纲常礼教,A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发生于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缙绅马少卿并不属于市民阶层,C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盛唐气象
考向解读 盛唐气象典型地体现了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密切关系,佐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很多高考试题以文学现象为切入点,考查文学现象背后的社会存在。
盛唐气象指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一是浑厚,二是雄壮,它表现在盛唐大多数作家的作品中,而与初唐、中晚唐显示出区别来。 “雄浑”是盛唐气象的表现形态。
盛唐气象是盛唐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开元至天宝的40多年间,是唐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富强繁荣的顶峰。唐玄宗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改革,使全国迅速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
盛唐气象与唐代诗人的思想解放密切相关。由于大唐帝国的开疆扩土、对外交流及国内的统一安定,也由于唐代统治者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所以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古今中外思想的大交流大融合。
D
【典例1】 (2024福建龙岩二模)李白以剑言志的诗歌使其在名家辈出的唐代诗坛独树一帜,裴旻将陷阵杀敌之技与“舞”结合创造了气势恢宏的剑舞,张旭把剑意寄寓在笔墨之中形成了变幻莫测的狂草,被唐文宗御封为“三绝”。由此可见,唐代(  )
A.尚武崇侠风气浓厚
B.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具有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以剑言志的诗歌,表现陷阵杀敌的剑舞和融剑意于笔墨的狂草备受统治者推崇,反映出唐代具有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故选D项;唐代诗歌、歌舞、书法艺术的风格受统治者推崇,不能说明尚武崇侠的社会风气,且与市民生活无关,排除A、C两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于文化的具体政策,排除B项。
2.考查重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
考向解读 高考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考查大都放在了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变革上,因此,学习文学艺术的重点应该放在艺术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上。
时期 时代特色
春秋 战国 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孔子编订整理了《诗经》,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 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表现恢宏大气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 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时期 时代特色
唐朝 繁盛统一、开明的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宋朝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促使传奇小说、词等世俗文学得到发展
明清 时期 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商品经济繁荣,新的经营方式产生,使得反封建的小说走向繁荣
B
【典例2】 (2024湖南常德一模)“三言二拍”故事题材多采自唐宋传奇、宋元话本,但又多有改造创新。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主人公许宣为“生药铺主管”。唐人小说中,类似讲许宣这样角色的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话本中的同样角色奚宣赞为南宋奚统制之子。这反映了(  )
A.医药领域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B.“重商好货”的社会风气
C.“四民”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解析 据材料可知,小说主人公许宣这样的角色从盐铁使之子和统制之子的身份转变为生药铺主管,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商业的看重,说明了“重商好货”的社会风气,故选B项;在中国封建社会,医药铺的经营方式和“四民”的地位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排除A、C两项;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排除D项。
3.概括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基本上都是记忆性的,高考试题很难命制难度较大的试题,但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存在一定的思维含量,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重视。
【典例3】 (2024北京丰台一模)《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
A.注重实验 B.理论探究
C.适可而止 D.注重实用
解析 从“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D项正确;中国古代科技不重实验,而重实践经验的总结,A项错误;从题干中“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不重理论探究,B项错误;“适可而止”不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C项错误。
D
模拟演练
1.(2024辽宁锦州期末)《齐民要术》主要记载了贾思勰认为的“资生之业”,如粮食、蔬菜、果树、林木的种植、动物饲养及酿酒、作酱等副业。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据此可知,作者(  )
A.致力于编写总结性的农书 B.拥有多种经营的理念
C.鼓励种植和改良经济作物 D.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解析 据材料可知,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主要记载了“资生之业”,而“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体现了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故选D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多种经营是指不仅经营农业,还有手工业或者商业经营,排除B项;粮食不属于经济作物,排除C项。
D
2.(2024北京东城期末)《汉书》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歌谣)”,并命人为其编订音律。在祭祀仪式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天子和百官)皆肃然动心焉”。汉代乐府的创立(  )
A.目的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B.体现了汉武帝“大一统”思想
C.开创对民间诗歌整理的先河
D.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汉武帝设立乐府,采集了原来赵、代、秦、楚等地的歌谣,在祭祀仪式上歌唱,天子和百官都深受触动,这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体现了汉武帝“大一统”思想,故选B项;汉代乐府的创立是为了巩固统治,而不是恢复周礼,排除A项;《诗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排除C项;乐府的创立与民族交往无关,排除D项。
3.(2024贵州高三联考)明清时期,宫廷音乐在社会上影响较小,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曲、歌舞小戏则相对繁荣,如安徽“花鼓”、湖南“花灯”等,演员少则二人,多则十余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宫廷音乐水平下降 B.政府支持民间艺术
C.民间艺人演技精湛 D.民众生活丰富多样
解析 由材料“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曲、歌舞小戏则相对繁荣”可知,民众生活丰富多样,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宫廷音乐水平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态度,排除B项;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大,不是因为民间艺人演技精湛,而是因为这些项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排除C项。
D
微点3 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从儒佛相互影响的角度考查儒学的禅宗化
1.(2021辽宁卷,4)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  )
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
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
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
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
D
解析 黄宗羲认为,万历年间儒者与释氏“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说明佛儒两种思想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儒学禅宗化和佛学中国化同时并存,D项正确。明朝灭亡的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A项错误。儒学禅宗化有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B项错误。儒学的禅宗化不利于学术的经世致用,C项错误。
命题角度2 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影响
2.(2023湖南卷,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D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朝鲜使臣和日本使臣请求赐书,借助这种方式获取明朝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强化其统治权威,故选D项。儒家学说在明初没有新的发展,排除A项;赐书不等于书籍外流不畅通,排除B项;使臣请求赐书是为了获得明王朝的支持,排除C项。
D
命题角度3 从“楚弓楚得”的角度考查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3.(2023海南卷,4)“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解析 据材料“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可知,欧洲学者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将欧洲表述习惯融入其中,以便于欧洲人的理解和传播,故选D项。从材料信息看,欧洲人对“楚弓楚得”的理解是正确的,没有个人的独特主观见解,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突出中国文化传入欧洲的影响,“繁荣”无从体现,B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西学东渐
考向解读 向西方学习是近代思想的主流,但是,这一趋势的起点开始于明朝后期,很多学者认为中国错失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机会,以至于造成了近代的落后。这是明朝西学东渐备受学术界重视的原因所在。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从明朝至清朝前期是第一个阶段,那时西学对于中学并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第二个阶段是晚清(或“近代”)以来,西学对中学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明朝万历年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带来西方科技、文化等,这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所触动。一方面,西方传教士传播的知识并不包括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的士大夫对西学大都采取蔑视的态度,西学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科技、思想、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此时的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D
【典例1】 (2024山西太原一模)明清之际,徐光启把西方科技纳入理学“格物致知”的框架;以著录儒家经典以及儒家学者的著作为主的《四库全书》也收入了西方科学著作。这体现了(  )
A.西学中源说的确立
B.西学冲击下程朱理学地位动摇
C.国人观念根本改变
D.时人意图以儒学统摄西方科技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之际,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中国,被中国儒家思想所吸收,将其纳入儒家体系的框架之中,即时人意图以儒学统摄西方科技,故选D项;材料并未探讨西学的渊源,不能得出西学中源说确立的结论,排除A项;明清之际,程朱理学地位并未动摇,排除B项;“根本改变”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2.考查重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考向解读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项目 内容
科技 方面 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
文化 方面 隋唐时期,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日本,中华文化圈也逐渐形成。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便利用了中国儒家思想
交通 方面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大陆,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四大发明都是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项目 内容
经济 方面 15世纪,伴随着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当地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当地的开发
对外 交往 方面 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受到亚非国家的欢迎,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B
【典例2】 (2024重庆一模)元代中国从外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优质木材、宝石、香料、象牙以及皮革和马匹等,而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瓷器、丝绸、书籍、文具和绘画作品等。这佐证了当时中国(  )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
B.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先进地位
C.外贸税收已经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
D.主要进口满足上层社会需求的商品
解析 据材料可知,元代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木材、宝石等初级产品,出口的是瓷器、丝绸等手工制品,佐证了元代中国生产力水平较高,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处于先进地位,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进出口额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政府的外贸税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进口商品的销售对象,排除D项。
3.通史链接——佛教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考向解读 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是,传入中国后逐渐中国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典例3】 (2024安徽安庆一模)魏晋南北朝时,佛与菩萨的造像艺术具有较强的印度特质,姿态呆板、样式单一。宋代以后,观音造像的形象变化也是佛教雕塑艺术世俗化的典型体现,民间百姓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渡海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药师观音等形象。这一变化表明(  )
A.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
B.三教合流趋势日渐明显
C.佛教呈现本土化特征
D.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增强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的佛像艺术具有较强的印度特点,宋代之后,佛像艺术世俗化,且百姓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多种形象,这体现了佛教呈现本土化特征,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佛教的变化,而非社会思想文化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家与道家思想,排除B项;佛教是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华夏认同没有联系,排除D项。
模拟演练
1.(2024广东肇庆二模)据统计,《教坊记》中唐代325首曲名中,天宝末年改名的“胡乐”占到了近1/3,如沙陀调“龟兹佛曲改为金华洞真”“苏莫刺耶改为玉京春”;金风调“苏莫遮改为感皇恩,婆伽儿改为流水芳菲”等。这一现象凸显了(  )
A.外来文化是当时主流
B.三教合一影响文化选择
C.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
D.唐代音乐形式丰富多彩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天宝末年改名的“胡乐”占到了近1/3,说明唐代音乐中有很多是改编少数民族的音乐,这凸显出唐代文化的兼容并包特点,故选C项;音乐曲名的修改,不能说明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排除A项;音乐曲名的修改,不能体现三教合一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所指是曲名的修改,而不是音乐形式的变化,排除D项。
2.(2024山东日照二模)以下为明太祖在其所编定的《皇明祖训》中对历史上对外关系所作的经验总结。据此可知,明朝对外关系(  )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A.倡导平等交流
B.维护朝贡体系
C.讲求礼法秩序
D.体现睦邻友好
D
解析 根据材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可知,明太祖告诫后世子孙,不可无故兴兵与四方诸夷征战,体现出睦邻友好的对外关系,故选D项。
3.(2024辽宁锦州期末)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  )
A.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
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人合作创译的各类新名词至今仍在流传,表明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故选C项;材料提到的新名词不一定是科技概念,A项错误;“海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排除B项;材料能够反映西学对中国的影响,无法得出“互鉴”的结论,排除D项。
3 突破 大题题型
题型专项4 “特点、特征”类解法与技巧
题型特点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
典例剖析
(2024全国甲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数学历史悠久,周代“六艺”中就有“数”的内容,历代天象观测、历法编定等均须依靠数学知识①。汉代的《九章算术》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运算,在分数、开方、线性方程组、勾股等多方面领先世界②。魏晋的刘徽、南朝的祖冲之及其子祖暅,都是世界级数学家③。隋唐置算学,与太学并立,将前代的十部数学专著作为讲习内容。宋元时出现了以秦九韶、朱世杰等为代表的杰出数学家④。明清时期,官方数学教育衰落,西学传入,中国传统数学受到冲击。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
解题路径
【破题】 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指向
求答项 “数学发展的特点”
限定语 “中国古代”
信息来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解题】 审准材料,提取信息
必备 知识 本题主要涉及《中外历史纲要》(上)关于中国古代数学的相关知识,也包括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的内容
信息 提取 ①② 说明中国古代数学从水平看“起步早、水平高”;从作用看“与天文历法等密切相关,注重应用,轻理论概括”
③④ 反映了中国古代“世界级数学家及成果众多”
【答题】 精确提炼,确定答案
参考答案 发展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世界级数学家及成果众多;与天文历法等密切相关,注重应用,轻理论概括。
解题策略
(1)某一时期的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以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和反映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共33张PPT)
专题突破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选择题
14
15
16
17
18
C
1.(2024广东东莞期末)西晋创立了直诉制度,即在京师朝堂外设置登闻鼓,有重大冤屈者可以击鼓鸣冤,直诉中央。这一制度被南北朝所沿用,北魏太武帝及南朝梁武帝时,都曾发生过击鼓鸣冤的事件。直诉制度的建立(  )
A.推动了律令儒家化进程
B.维护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C.加强了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D.改善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直诉制度有利于纠正冤假错案,促进司法公正,故选C项;律令儒家化是指按照儒家经典来解释和适用法律,与直诉制度关系不大,排除A项;直诉制度没有维护世家大族的特权,排除B项;直诉制度是诉讼制度,不是基层治理制度,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2.(2024广东韶关期末)子孙“违犯教令”罪由来已久,秦汉已经出现类似罪名,唐朝正式立法。《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奉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统治者明确这一法律意在(  )
A.维系宗法制度的统治地位
B.巩固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C.赋予家长管教子孙的权力
D.利用儒家伦理以维持统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唐律疏议》对祖父母、父母教育子孙的规定有助于维护家庭、家族的秩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故选D项;宗法制度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仅仅体现了家庭的教化,并不涉及国家的治理,排除B项;赋予家长管教子孙的权力只是统治者巩固统治的手段,并非“目的”,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3.(2024广西高三联考)韩愈在《示儿》中言:“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初心)。”类似诗歌还有白居易的《遇物感兴因示子弟》、李商隐的《骄儿诗》等,数量众多。唐朝十分重视推广此类诗歌,此举意在(  )
A.鼓励文学创作     B.促进理学传播
C.宣传出仕思想 D.加强基层教化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朝此举的目的是宣扬韩愈等人在写给儿子、子弟的诗中提到的勤劳、节俭、 好学、自强的品德,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加强基层教化,故选D项;唐朝此举是为了弘扬诗歌中蕴含的教化思想,而非鼓励文学创作,排除A项;理学形成于宋朝,排除B项;出仕是读书人的理想,唐朝推广此类诗歌的对象是基层百姓,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4.(2024广西北海二模)书院祭贤始于北宋的岳麓书院,祭祀对象主要包括儒家的先圣先师、先贤先儒、乡贤先祖。祭祀的祠宇具有开放性与公共性,书院之外的人员也可以参加书院祭祀活动。据此可知,宋代书院(  )
A.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B.推动了科举教育发展
C.受佛道思想的影响
D.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书院祭祀的祠宇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通过祭祀儒家先圣和乡贤等可以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故选A项;材料强调书院祭贤对社会教化的影响,与科举教育无关,排除B项;从祭祀的对象看,祭祀活动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通过开放式的祭贤活动教化乡里,与封建专制统治无关,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5.(2024安徽联考)明朝成化年间,休宁知县颁布的《教民条约》写道: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宗法族谱之设,所以别族类、明亲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据此可知,《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  )
A.以法家思想主导地方治理
B.借助封建礼仪强化等级
C.用儒家伦理完善邻保制度
D.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父慈而子孝”“别族类、明亲疏”可知,《教民条约》渗透了儒家思想和宗亲观念,其目的在于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实现地方治理,故选D项;《教民条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无关,排除A项;《教民条约》不属于封建礼仪,排除B项;邻保制度是一种基层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6.(2024重庆联考)《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制定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改善秦国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
C.沉重打击奴隶主旧贵族 D.遭到了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解析 由材料“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商鞅变法通过军功爵制打击奴隶主旧贵族,促进社会转型,故选C项;军功爵制的主要目的不是建立等级秩序,排除A项;军功爵制是政治军事方面的改革,与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遭到了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是结果不是目的,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7.(2024湖北十堰一模)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推行募役法与保甲法。百姓依照“募役法”免服差役且缴纳免役钱;保甲法下的农民成为保丁,但因其受到的训练不专业,在实际战争时仅能负责搬运粮草,平时依旧要服役。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的这些措施(  )
A.强化了对社会的管控
B.并未减轻百姓的负担
C.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D.意在改善军队的待遇
解析 据材料“平时依旧要服役”可知,政府要求那些纳钱代役的百姓服兵役,这些百姓既交了钱,还要服兵役,所以并未减轻百姓的负担,故选B项;材料强调变法的局限,强化社会管控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意在富国强兵而非改善军队待遇,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8.(2024山东济南期末)嘉靖年间,山东棉花“六府皆有之,东昌尤多,商人贸于四方,其利甚博”;到万历年间,东昌府“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农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其利甚博”“以此致富”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导致白银货币化,赋役征收由实物向货币地租转变。这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棉花贸易发展壮大,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C项;明朝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9.(2024山东济南期末)魏晋时期,除传统乐器之外,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人有“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之说。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经济交流推动文化多元 B.政治改革导致风俗变迁
C.社会动荡引发人口流动 D.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
解析 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人们的乐器、饮食起居、祭祀等方面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反映了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故选D项;经济交流是民族交往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胡汉文化的交融,政治改革和人口流动只是推动文化交融的原因之一,排除B、C两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0.(2024广东佛山一模)唐朝永徽年间,使臣多依赖天山廊道将关于大食征服中亚等信息带至朝廷,使朝廷得以及时调整西天山的防御战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西域(  )
A.与中亚地区互动较频繁
B.成为感知外界的信息廊道
C.经贸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有效防范了外国势力入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使臣多依赖天山廊道将关于大食征服中亚等信息带至朝廷”可知,天山廊道是信息传入朝廷的重要通道,说明西域此时起到了信息传递收集的作用,故选B项;互动属于双向行为,材料不涉及互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间的交融,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朝廷得以及时调整西天山的防御战线”的客观效果,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11.(2024江西高三联考)吉林金代早期女真贵族墓前发现有石雕文臣武将、石虎石羊,黑龙江金代女真人墓群出土有中原的丝织品和瓷器,河北发现的金人墓葬形制与辽墓有相似之处,甘肃发现有西夏纪年的汉人火葬墓。这些现象表明(  )
A.女真有自己墓葬习俗
B.女真葬俗受宋人影响
C.金人葬俗受辽人影响
D.各民族文化交流广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题干可知,无论是墓葬形制还是墓群中出土的文物形制都具有一定的多元性,体现出多民族文化特色,反映出当时各民族间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交流,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而不是女真墓葬习俗的独特性,排除A项;B、C两项说法片面,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2.(2024辽宁辽阳二模)永乐年间,明政府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分为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各等级。各级僧官由朝廷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法王是最高的僧侣,奉朝廷敕命,行使地方职权。这说明明朝(  )
A.加强了与西藏的经济文化联系
B.有效地对西藏行使管辖权
C.在西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
D.不干涉西藏的地方管理
解析 僧官制度是明朝统治西藏的重要制度,各级僧官实际上是明朝的地方官吏,表明明朝有效地行使管辖权,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3.(2024湖南长沙一模)清朝理藩院原名“蒙古衙门”,最初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并负责处理对俄外交。康熙年间管理范围扩大至漠西蒙古和西藏地区,乾隆年间又增加了对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土司诸事的管理。这一变化(  )
A.体现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B.蕴含着因俗而治的思想
C.说明新疆开始归属中央
D.目的是应对外来侵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朝理藩院职责范围逐渐扩大,在维护国家统一以及与民族分裂势力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A项;因俗而治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管理,与理藩院职能扩大无关,排除B项;新疆归属中央始于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排除C项;理藩院不是应对外来侵略的机构,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4.(2024广东东莞模拟)元朝推行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它根据职业把全国的百姓进行分类管理,如农户、军户(世代当兵)、站户(在驿站提供服务)等,职业世袭,比较固定。这则材料可用于说明元朝(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社会控制的加强
C.市民文化的兴起
D.民族交融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职业世袭,比较固定”可知,元朝通过职业固定分类的方式建立户籍制度,以便强化对不同职业身份人群的控制,故选B项;元朝户籍制度严格限制职业流动,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市民文化与户籍管理无关,排除C项;严格户籍管理制度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5.(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唐代两税法采用“以支定收”的方法,建立中央至地方三级财政主体,将各地上缴的两税分为“上供、留使、留州”三部分,并严禁税外科配。然而一直到唐末,地方官员在两税之外“科配”的现象却禁而不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唐后期(  )
A.官吏考核流于形式
B.中央集权弱化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均田制被破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地方官员在两税之外‘科配’的现象却禁而不止”可知,地方官员不服从中央命令,中央集权弱化,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吏考核,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官员办事流程,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均田制被破坏是两税法实施的背景,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16.(2024江西高三联考)晚明时期的役银征收,江南地区“全自田粮起派,而但以丁助之”,江北地区“惟论丁起差,间有以田粮协带者”。造成这种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 B.文化传统
C.田亩产量 D.政治制度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江南地区田地肥饶,粮食产量高,以征收田粮为主;而江北地区田稍瘠薄,粮食产量低,以征收丁税为主,故选C项;人口数量不是造成材料现象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役银征收的地域差异与文化传统无关,排除B项;江南地区和江北地区都处于封建政府的统治下,两者政治制度一样,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7.(2024湖北十堰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朝前期建立了户籍制度,《通典》记载大唐令:“诸户以百户为里……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天下户为九等,三年一造户籍。”唐朝前期,对因逃亡造成户籍脱漏、户口不实的,法律明确了州县官府、里正以及民户等不同主体的责任,定罪相当重。《唐律疏议》规定:“诸脱户者,家长徒三年。”唐朝前期的户籍上不仅记载了人们的年龄、户等、是否课役等信息,还记载了按均田制可占有的土地数及实际占有土地的情况。按照人的身份等级分配土地的均田制下,租庸调的承担纯粹根据人口状况,这凸显出通过户籍管理来控制“人”的重要性。
——摘编自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二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社会贫富分化,原来严格控制“人”的赋役制度、户籍制度已不再适应时代需要。两税法下以资产为户等的户籍制度,到宋代逐渐规范化。(宋)仁宗时,“令佐责户长、三大户,录人户、丁口、税产、物力为五等”。宋代明确将人户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两大部分,同时出现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如茶户、盐户等,按职业划分。户籍制度的转型导致乡里组织管理者出现质的变化,乡官向职役转化。里正从与郡守、县令性质相同的役民的官变成役于官的民,一般由地方富民担任。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户籍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变化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参考答案 (1)特点:突出城邑与乡村户口的差别;造籍频率较高;户口等级化色彩浓厚;造籍内容翔实;户籍管理严格。
意义:保障了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实行;有利于实现人口与土地的有效配置;强化了基层控制,提高了社会治理能力。
(2)状况: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人口流动性增强;社会阶层分化,富民阶层出现;租佃关系发展;乡里制度发生转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2024广东肇庆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回溯历史,来自北、西两个方向的其他民族陆陆续续进入中原,与中原的原住民——华夏族交往、通婚,为华夏文明注入新鲜精悍的血液,丰富了中国人的生物学基因,也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基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参考答案 示例
观点: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阐述: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约四百年间,匈奴、鲜卑、羯、氐、羌五大民族在北部地区建立政权。最终,鲜卑人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在鲜卑人统治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改革措施,如学习汉文化、尊崇儒学、采用汉人官制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大力推行封建化政策,鼓励鲜卑人学习汉文化,采用汉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措施使得鲜卑人逐渐融入汉族社会,也加速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结合,中国人的文化在综合各个民族的优势文化基因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综上,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中相互吸纳,最终丰富了中华文明自身的文化基因。(共34张PPT)
专题突破练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选择题
14
15
16
17
18
C
1.(2024广东佛山一模)距今约4 700年的浙江钱山漾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篓、篮、簸箕等竹编用具,饰有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等花纹。这体现了(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C.生产劳动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社会分工与权力斗争的复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遗址出土的竹编用具是生产劳动工具,上面的花纹是先民艺术审美的体现,这体现了生产劳动与艺术审美的结合,故选C项;历史传承在竹编用具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的花纹都是常见的朴素纹饰,无法体现浪漫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竹编工具的使用群体,无法得知社会分工与权力斗争的情况,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2.(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战国时期,“秦以牛田”;汉代,齐鲁地区出现“马耕”;清朝时期,“中原牛小马助牛,两牛一马耕平畴”。这些现象(  )
A.推动了铁制农具的出现
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D.得益于畜牧业的发达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们根据地域、畜力、土地、耕作要求等情况,灵活使用畜力进行耕作,故选C项;铁制农具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小农经济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古代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畜牧业主要在边疆地区或游牧区,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3.(2024辽宁营口期末)南宋时期,出现了“圩田”“沙田”“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稻麦两熟制得以推广,也有人在水稻收割后种植其他粮食、蔬菜油料作物或绿肥作物。这些现象(  )
A.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
B.表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受到当时土地政策的影响
解析 据材料可知,南宋时期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增产,有利于缓解人口压力,故选A项;没有南北对比的信息,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项;材料描述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并未提到农作物用于商品交换,排除C项;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与土地利用效率无关,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4.(2024湖南岳阳一模)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唐代则是“岁终为断”。前者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后者则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反映了(  )
A.区域经济地位的变动 B.粟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减
C.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 D.历法进行了大规模修订
解析 中国古代的粟是北方作物,水稻是南方作物,唐代财政年度计算与水稻成熟时节相适应,说明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故选A项;粟种植面积的大小变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叙述的是财政年度计算标准的变化,并非赋税征收标准,排除C项;财政年度截止时间的变化与历法的修订无关,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2024广东东莞期末)下表为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部分地区的户口数。
州名 户数 增长率(%) 口数 增长率(%) 密度(人/平方千米)
常州 102 631 384.5 690 673 518.8 81.5
苏州 76 421 544.4 632 655 1 061.4 45.8
杭州 86 258 182.2 585 963 281.2 72.3
台州 83 868 1 174.0 489 015 1 282.0 40.2
湖州 73 306 418.6 477 698 525.0 74.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据上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
A.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
B.政局动荡带来人口南迁
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D.赋税制度实现根本变革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713—756年江南地区常州、苏州、杭州、台州和湖州的户数和口数增长率都比较高,人口密度较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这是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的表现,故选C项;表格中没有户籍管理水平提高的数据,排除A项;安史之乱发生于755—763年,排除B项;此时赋税制度没有根本变革,780年开始推行两税法,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6.(2024山西太原一模)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之法,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辗转、发卖各地的贡物以营利,直属大司农。东汉初盐铁官转属郡国,均输之事废罢;大司农下属仍有平准令,但其职责仅仅是“掌知物价”,已不从事商业经营。东汉初年的这一做法(  )
A.体现了统治者让利于民
B.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C.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与均输平准之法;东汉初期,国家经济亟须恢复,为巩固政权,政府需要放松对经济的管制,故选C项;这一做法服务于国家经济恢复,而不是让利于民,也没有造成地方割据的局面,排除A、B两项;取消均输,平准令不从事商业经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7.(2024山东济宁一模)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
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
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
解析 相对于谷帛,金属货币价值更高,南方大量使用金属货币,说明南方商品交易量大,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升,B项正确。当时,农业仍然是经济水平的主要指标,北方仍然高于南方,A项错误。货币的功能和价值在南北方是一致的,C项错误。材料说明南北方货币使用的不同,无法反映中央管控力的强弱,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8.(2024广东肇庆二模)景祐三年(1036年)政府改革茶法时,召集了一批茶叶商人前来商议,“三年正月戊子,命知枢密院事李谘、参知政事蔡齐、三司使程琳、御史中丞杜衍、知制诰丁度同议茶法”“仍令召商人至三司,访以利害”。这反映了(  )
A.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的颠覆
D.当时行政效率的低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材料反映了宋代政府在改革茶法时,召集了一批茶叶商人前来商议,说明商人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重视,这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不是宋代社会结构变化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颠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效率的表述,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9.(2024山东菏泽一模)宋初,市舶管理实行“州郡兼领”;神宗时期,《广州市舶条》规定市舶事务由漕臣兼领、由转运使主持;徽宗初年到南宋末年,官府对市舶事务设置“专置提举”。这反映出(  )
A.中央和地方在博弈中分权
B.国家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
C.宋朝的税收政策摇摆不定
D.海外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材料反映出,宋代对海外贸易的管理级别不断提高,说明海外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D项正确。宋代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材料无法体现地方的分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变化,而非政治变化,B项错误。宋代外贸税收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能说明税收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0.(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明初,朱元璋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其后,屡有开海、禁海之争;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据此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  )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 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
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初实行海禁政策后,围绕海禁政策的争论一直存在,终于在隆庆年间开放海禁,这说明中国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强烈,故选A项;材料只是强调国家政策的放开,并未说明具体实施的效果,而且不能反映外贸格局的发展状况,排除B、C两项;材料没有提及海防建设,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11.(2024广东肇庆二模)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至雍正即位,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财政收入危机十分严重。这一现象(  )
A.证明了“一条鞭法”弊端重重
B.说明此时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揭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
D.推动“摊丁入亩”政策的出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发展,城镇商业繁荣,流动人口增多,赋税征收出现困难。为了解决财政危机,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增加了财政收入,故选D项;“一条鞭法”是明朝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经济发展与赋税征收的关系,B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内容,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2.(2024广东佛山期末)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木桩、地板、柱、梁、枋等干栏式建筑构件,部分带有榫头和卯口,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复杂。这说明(  )
A.中国木建筑领先世界 B.建筑深受地理环境影响
C.河姆渡文明程度最高 D.半地穴式建筑适合定居
解析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南方地区雨水充足,干栏式建筑能够防潮,因此复杂的建筑是为了适应自然地理环境,故选B项;材料没有与其他文明的建筑进行比较,无法得出“领先世界”和“文明程度最高”的结论,排除A、C两项;半地穴式建筑主要出现在北方干旱地区,材料并未涉及定居,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3.(2024山东潍坊一模)唐代的驿兼有“官旅”(官员旅店)和“邮传”(文书传送)两种职能;宋代时,驿成为单纯的官员旅店,“邮传”职能由新设的、较为密集的“递铺”承担。这一变化(  )
A.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
B.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
C.密切了各地民众联系
D.促进了各地商品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时,“邮传”职能从驿中分离出来由“递铺”专门承担,而且比较密集,有利于保证文书的及时传送,提升了国家行政效率,故选A项;“递铺”为新设机构,并且较为密集,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排除B项;“递铺”的职能是文书传送,较少用于私人联系,排除C项;“递铺”未进行商业运营,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4.(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宋金对峙时期,和雇现象有较大发展。宋朝宫廷乐舞机构教坊废除后,每“遇大宴等”,常“和雇市人(乐人)”进入宫廷侍奉。金统治者也曾“谕户部:今岁行幸山后所须,并不得取之民间,即所用人夫,并以官钱和雇”。这说明,当时(  )
A.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B.纳绢代役发展为纳钱代役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
D.社会阶层流动性显著增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题干可知,在宋金时期,官府经常雇佣“市人”或“人夫”为官府服务,表明政府对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故选A项;纳绢代役或者纳钱代役都指的是徭役,而题干述及的是“宫廷侍奉”而不是徭役,排除B项;材料中的和雇现象并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C项;和雇并未改变被雇佣人的社会阶层,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15.(2024广东惠州一模)明朝仇英所绘的《南都繁会图》,描绘了明朝后期南京城的盛况。据学者统计,该画卷里约有109家店铺,包括布庄、酒楼、茶社、当铺、钱庄、相馆、画寓等。这些店铺占据了画卷一大半的篇幅,位于全图的中心位置。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对外贸易促进城市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商业繁荣丰富市民生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朝《南都繁会图》生动地描绘了明朝南京城商业的繁荣景象,街市店铺繁华,商业设施齐全,市民生活丰富,故选D项;明清时期实行专卖制度,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民间对外贸易受到了极大限制,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6.(2024山东滨州期末)《黄帝内经》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两者共同反映了汉代(  )
A.对疫病传染性有一定认知 B.统治者重视疫病防治工作
C.中药开始应用于疫病防治 D.对传染病的预防达成共识
解析 据材料可知,《黄帝内经》记载疫情出现后容易传染,《汉书·平帝纪》记载出现疾病后的隔离措施,二者都说明汉代对疫病的传染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故选A项;《黄帝内经》未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黄帝内经》未涉及用药信息,排除C项;“共识”一词说法绝对,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7.(2024辽宁鞍山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朱汉国等主编《历史学习精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参考答案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均平赋役,整顿吏治);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科举制度的发展。
(2)变化: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居民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
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自然经济;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加强;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体现社会转型的)思想出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2024安徽淮南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汉朝至清朝部分年份总人口与城市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朝代 总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西汉(公元前2世纪) 5 960 1 043 17.5%
唐(745年) 5 290 1 100.32 20.8%
北宋(1078年) 8 000 960 12%
南宋(1200年) 2 800 616 22%
明(1394年) 7 270 1 253 17.2%
清 1776年 31 000 2 272 7.3%
1820年 35 300 2 435.7 6.9%
1893年 37 757 2 685 7.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注 北宋、南宋人口仅为北宋王朝和南宋王朝所辖版图之内的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不包括辽、西夏、金等国人口。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论题,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参考答案 示例
观点:清朝人口增长迅速。
阐述:人口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随着农耕经济的繁荣稳定,人口持续增长,到明清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日渐加快。首先,明末玉米、红薯等高产又耐旱的农作物传入中国,清朝这些作物得到推广,大面积种植,粮食产量迅速提高;其次,清朝雍正实行“摊丁入亩”,把实行千年的人头税摊入田地征收,大量被隐匿的人口纷纷出现在户籍上;第三,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得到大力开发,“湖广熟,天下足”,为人口的暴涨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清政府对西北等边远地区实施移民垦荒等措施,都对土地日益紧张的局面有所缓和,对人口规模的扩大起到了推动作用。
清朝人口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清政府适宜的政策及时代背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清朝的人口奇迹。(共36张PPT)
专题突破练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选择题
14
15
16
17
18
B
1.(2024湖南永州一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风貌各有特色,如齐系文字温柔凝重、燕系文字质朴简率、楚系文字华丽浪漫、秦系文字严谨规范,而韩国、赵国、魏国的文字修长劲利。据此可知(  )
A.汉字是华夏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B.传统文化蕴含和而不同的气质
C.韩、赵、魏三国文字书写效率相对较高
D.文字不同源导致汉字体系出现分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文字各具特色,凸显了各诸侯国文字和而不同的气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汉字对华夏族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各诸侯国文字的书写效率,排除C项;中华文字具有同源性,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反映了佛家的心外无物
B.映射了尊法敬天的社会理念
C.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
D.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去我”“入山林”可知,该故事主要强调的是匠人将天地自然的力量巧妙地融入工艺物件中,这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故选C项;先秦时期佛教还未传入中国,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只是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排除B项;人本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3.(2024湖北十堰期末)下图所示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董永孝亲》:“永父”手拄鸠杖,安坐鹿车,董永正在劳作,空中飘来一位仙女。西汉刘向《孝子图》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将往为(钱主)奴,于路忽逢一妇人(织女),求为永妻。”据此可知(  )
A.汉代社会生活深受儒学影响
B.文艺创作无法反映社会现实
C.画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
D.董永孝亲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画像石《董永孝亲》和刘向《孝子图》均反映出汉代社会对“孝”的推崇,体现了儒家道德伦理对汉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故选A项;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排除B项;两份史料对董永孝亲的描绘存在明显差异,无法相互佐证,排除C项;两种史料都证明董永孝亲的事迹是存在的,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4.(2024安徽黄山二模)唐朝韩愈因反对宪宗迎佛骨,不惜上书《谏迎佛骨表》而被贬潮州。宋代二程认为佛教“以生死恐(吓)动人”,只是理会生死,其他都不理会。他们的主张体现了(  )
A.学者积极推动儒学复兴
B.佛教尚未获得国人认同
C.唐宋文化政策包容开放
D.士大夫与皇权矛盾尖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以韩愈、二程为代表的唐宋儒家学者,对佛教持反对态度,努力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致力于儒学复兴,故选A项;材料仅体现韩愈和二程对佛教的看法,无法得出国人对佛教的态度,也不能代表政府的文化政策,排除B、C两项;材料体现的是思想文化方面的冲突,而不是政治上士大夫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5.(2024河南高三联考)1240—1241年,杨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旨在“继学传道”,书院内设置周敦颐祠,墙壁上镌刻着《太极图》。同一时期,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材料反映这一时期(  )
A.南北正统思想存在差异
B.北宋政府力图挽救统治危机
C.理学的影响力得到增强
D.儒家的正统地位遭到了冲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太极书院内设置周敦颐祠,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说明这一时期理学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其影响力得到增强,故选C项;材料强调南北统治者都对理学思想加以重视,并非阐述其差异,排除A项;北宋统治时间为960—1127年,此时北宋已经灭亡,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佛教和道教对儒学的冲击,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6.(2024广东湛江一模)陆九渊认为“吾心”和“宇宙”是一种相互对等的关系。不同于二程和朱熹的“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致知格物”,他将个人的“致知”行为置于“格物”之前。这表明陆九渊的“格物”理论(  )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维护了纲常伦理道德
C.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陆九渊提出“吾心即宇宙”,并且将个人的“致知”置于“格物”之前,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选C项;陆九渊的心学是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致知”与“吾心”的重要性,未涉及纲常伦理道德,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君主专制统治,且陆九渊并未批判君主专制,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7.(2024辽宁大连一模)明清之际思想家颜元提出“读得书来,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学问有诸己与否,须临事方信”。这些观点(  )
A.体现治国安邦的责任感
B.否定了传统儒学
C.反映了早期的民主思想
D.倡导“经世致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由材料“学问有诸己与否,须临事方信”可知,知识是否被掌握,只有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才能够确认,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故选D项;治国安邦的责任感强调求知的目的,“身上行出,才算学问”强调求知的方法,排除A项;明清之际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民主思想,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8.(2024湖南衡阳联考)研究显示,甲骨文已采用以声符注音,配以偏旁的造字法,可能已具备一字一音,句子由一个个单字组合而成的特征。由此可知,甲骨文(  )
A.是成熟完备的文字
B.得名于其具体用途
C.因频繁使用而简化
D.是汉字的重要渊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甲骨文已使用形声字的造字法,且以后的汉字文化继承了一字一音的模式,说明甲骨文是汉字的重要渊源,故选D项;单凭形声字的造字法,不足以说明甲骨文已成为成熟完备的文字,排除A项;甲骨文因其书写材质而得名,排除B项;形声字的造字法能适应文字用途增多的需要,但也让文字系统更加复杂,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9.(2024江苏无锡一模)钱穆先生曾说:“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据此可知(  )
A.门第观念的培育有利于历史文化进步
B.世家大族的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关键
C.士族门第发展与文化演进相互推进
D.士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推动了文化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可知,魏晋时期士族重视文化教育,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推动文化发展,故选D项;门第制度下士族对教育的重视有利于历史文化进步,而不是门第观念,排除A项;世家大族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封闭性,并非文化传承的关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化演进对士族门第发展的作用,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0.(2024湖南娄底二模)《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传世名画:画中江河烟波浩渺、群山层峦起伏,捕鱼、驶船、游玩、赶脚等动景穿插于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之中。这一名画体现了当时(  )
A.画家注重意境的笔墨情趣
B.战乱频繁时的避世思想
C.商品经济下市民阶层的兴起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念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千里江山图》 反映了北宋山水画的突出特征,即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故选A项;避世即避开喧嚣的世俗,不与外界接触,这与“捕鱼、驶船、游玩、赶脚等动景”不相符,排除B项;山水画不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排除C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现代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与该画无关,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1.(2024安徽芜湖二模)朱熹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汉时诸儒以经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以其无本,但记得耳。”朱熹所批评的现象折射出(  )
A.南宋印刷业快速发展
B.理学逐渐走向僵化
C.士大夫思想日益教条
D.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可知,朱熹认为书籍太多导致人们学习不用心,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印刷业的快速发展,故选A项;朱熹生活在南宋,明朝理学走向僵化,排除B项;朱熹批评人们学习时不用心,不是士大夫思想日益教条的表现,排除C项;朱熹评价的是儒生在学习儒家经典时的态度,与市民阶层无关,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12.(2024河南驻马店一模)明代中后期,南方戏曲蓬勃发展,戏曲表演遍及城乡,还出现了以徽商世家出身的潘之恒等为代表的著名戏曲评论家。这主要得益于明代中后期(  )
A.戏曲艺术家的专职化 B.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
C.商品经济的显著发展 D.文化重心的加速南移
解析 戏曲深受市民阶层的喜爱,明代中后期戏曲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的显著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故选C项;明代中后期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与戏曲艺术家的专职化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统治者对戏曲的态度,排除B项;文化重心在宋元时期已经完成南移,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13.(2024福建模拟)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睿宗曾赐《吉凶要礼》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礼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  )
A.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B.维护了宗藩关系长期稳定
C.体现了羁縻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D.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吸引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扩大影响力的方式为传播文化,结合所学可知,《毛诗》《礼记》《左传》等均是关于儒家典章礼仪和文化的书籍,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新罗是朝鲜半岛的古国之一,不属于唐朝时期管辖的边疆地区,排除A项;吐蕃属于唐朝疆域的边疆地区而非藩属国,排除B项;羁縻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4.(2024河南郑州一模)1968年在吐鲁番出土了北朝时期的《盘绦狩猎纹锦》,2000年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也发掘出土了北周时期一幅彩绘狩猎图,二者都有狩猎骑士、狮子等形象,相似的狩猎图也存在于太原隋代虞弘墓中。据此可知(  )
A.丝绸之路开辟有利于文化交流
B.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魏晋时期政府重视贸易的发展
D.社会动荡加速文明交流的进程
解析 据材料可知,新疆吐鲁番、陕西西安、山西太原出土了相似的狩猎图,说明当时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15.(2024福建三明联考)中俄“万里茶道”开始兴盛于17世纪。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由茶园、工厂、古道、码头、集镇、会馆、海关、银行、寺庙、宅院等遗存构成的系列遗产整体。这表明“万里茶道”见证了(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大西洋贸易的兴起
C.商品和文化的交流 D.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解析 “万里茶道”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故选C项;万里茶道是中俄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路线,与丝绸之路无关,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集中在欧、非、美洲的大西洋贸易兴起,排除B项;俄国不属于东亚文化圈,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16.(2024北京西城一模)清乾隆时期编成的《四库全书》共收录古代重要典籍约3 500种,其中包括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等22部不同学科的外国著作。此现象反映了(  )
A.儒学地位受到西学的冲击 B.总结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C.闭关自守政策的局限性 D.编书者对西学的包容性
解析 据材料可知,《四库全书》收录部分外国著作,这反映了编书者对西学的包容性,故选D项;明清时期,理学始终占据官方统治地位,排除A项;“收录古代重要典籍约3 500种”体现总结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但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B项;闭关自守政策的局限性表现在中国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7.(2024湖南娄底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孔子列《关雎》为《诗三百》之首,汉人释《关雎》所言为“后妃之德”,对“妇言”和“妇容”的要求,都是在所谓贞顺“妇德”的基础上展开的。按照周代礼制要求,女子从10岁起,要“执麻枲,治丝茧”,日后还要“观于祭祀,纳酒浆”,因为祭祀有时、丝麻之事无疑是“妇功”的重心。南北朝的“乐府双璧”中,《木兰辞》中的木兰最初是“唧唧复唧唧”的剪影;《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不但“十三能织素”,而且能够胜任“三日断五匹”的劳作。宋代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花魁娘子王美娘“吹弹歌舞,无不尽善”,而且“写作俱高,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清代《镜花缘》以探花唐敖历险求仙及其女小山海外寻父为线索延展成书,书中称:“小山生成美貌端庄,天姿聪俊。到了四五岁,就喜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已精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二 《毛诗序》称,诗的作用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然而,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的中国文人,只要他不想被人视为“俗”,而想攀附“雅”,他可以不遵守某种伦理规范,但必须多少懂得一点审美。所以,他们的女性意识一定要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无论人们对文学的产生有着怎样的认识,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中国最初的文学都不是“为艺术”,而是“为人生”。中国不同时期叙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悄然间发生着从“妻子”到“爱人”的变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高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女性形象审美嬗变:从“德言容功”到“琴棋书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在秦汉魏晋、唐宋和明清时的变化。(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从妻子到爱人的女性形象”展开论述。(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参考答案 (1)秦汉魏晋:强调女性的德、言、容、功,主要是受了儒家学说的影响。
唐宋:女性形象富于才情,追求文艺气质,主要是受唐宋社会风气开放的影响。
明清:女性形象追求德、艺兼备,受理学“三纲五常”思想约束。
(2)社会的变迁推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由“妻子”到“爱人”的变化可以理解为从强调女性维系家庭生活的作用转变为强调人性情感。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女性可以从劳作中解放,学习才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出现提倡个性解放的思想,接纳男女之情;再加上文人附庸风雅的需求,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由“妻子”到“爱人”的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2024山东潍坊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西游故事的流变
小说《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为蓝本,融合其他民间传说或人物传记,经过文人不断地修改创作而成。
时期 故事简介
唐朝 西游故事始于《大唐西域记》,该书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而成;故事源于唐僧玄奘沿丝绸之路,独自前往印度求取佛法,在唐太宗的授意下以实录精神记录沿途见闻,以期为国家提供西域各国基本状况。书中唐僧作为佛教圣僧拥有绝对地位,信念坚定,不怕困苦,求得佛法。寺院俗讲成为此时西游故事传播的主要途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时期 故事简介
宋元时期 该时期有关西游故事的代表作有南宋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元朝杂剧《西游记》,故事内容加入了民间传说,淡化佛教教义的宣扬,故事中唐僧的形象接近于常人,有着常人所有的缺点;取经队伍首次出现了猴行者,负责降妖除魔,但妖性十足
明朝 该时期的典型作品是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书中出现了大量商业描写及孙悟空降妖除魔的打斗场面,其经典片段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被塑造为渴望自由平等、藐视等级秩序的形象;唐僧则胆小懦弱,看到妖怪便战战兢兢,毫无主见
——摘编自李雯《<西游记>故事流变及传播研究》
任意选取两个相邻时间段,概括西游故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参考答案 示例一
从唐朝到宋元时期
变化:传播载体由寺院俗讲到话本、杂剧;创作目的由为统治者服务到文学娱乐;故事角色不断增加;唐僧地位由佛教圣僧到平常人。
原因:宋朝政治相对安定,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元朝时期国家统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阶层兴起,城市娱乐场所出现;理学兴起并受到官方推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示例二
从宋元到明朝
变化:传播载体由话本、杂剧到小说;唐僧形象由平常人到胆小懦弱;孙悟空形象由妖性十足到渴望自由平等;故事主角由唐僧到孙悟空;故事情节增加了大量的商业描写。
原因:明朝专制统治强化;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市民阶层壮大;程朱理学僵化,产生了追求个性自由、具有反叛精神的进步思想。(共35张PPT)
专题突破练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选择题
14
15
16
17
18
B
1.(2024山东潍坊期末)周代统治者称颂尧舜禹的统治,起用出身微贱者,提倡国人议政,保留地方自治的乡治。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  )
A.推崇儒家民本思想 B.受原始民主传统影响
C.突破宗法血缘束缚 D.以复古作为政治目标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周代统治者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国家遇到重大问题,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故选B项;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血缘”,排除C项;周代统治者的政治目标是巩固周朝的统治与稳定,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2.(2024江西赣州一模)根据西周时期车马祭祀制度,国君一级应随葬10车,大夫一级应随葬5车;但据考古发掘,在西周晚期虢国国君虢季墓里发现13辆殉车,夫人梁姬墓里殉车19辆。这说明当时(  )
A.统治基础动摇 B.政治秩序面临挑战
C.神权色彩浓厚 D.权力财产分配不均
解析 随葬物的多少属于礼乐制的内容,虢国贵族破坏了礼乐制,对贵族等级秩序形成挑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统治基础,A项错误。神权色彩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C项错误。西周是按照宗法制对权力财产进行分配的,材料描述的是礼乐制的破坏,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3.(2024山东泰安期末)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般会在国君之下设相,以辅佐国君总理政务。“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吴起)盖卫人也。”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
A.争霸战争促进政治统一
B.血缘政治传统逐渐被打破
C.宰相制度已经正式确定
D.世卿世禄制度已被废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设立的“相”并非来自本国的血缘贵族,这反映出战国时期血缘政治传统逐渐被打破,故选B项;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排除A项;宰相制度正式确立于秦朝,而不是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的现象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度,但“废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4.(2024湖南岳阳一模)关于传统音乐,《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之说。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  )
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 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
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 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
解析 材料认为,传统音乐在商代“荐之上帝”,在周代“作乐崇德”,在春秋战国则起到君臣和敬、父子和亲的效果,体现了传统音乐由尊神灵向重人伦的改变,故选B项;春秋战国是分裂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重民本”的信息,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等级制度逐渐走向崩溃,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5.(2024甘肃高三联考)东汉名士范滂因“党锢之祸”遭牢狱之灾,出狱返乡时,汝南和南阳的士人迎之者车数千辆。这表明当时(  )
A.士人在斗争中占上风 B.皇权基础受到了削弱
C.范滂得到百姓的支持 D.宦官失去地方掌控权
解析 因“党锢之祸”遭牢狱之灾的范滂出狱后却获得了很多士人的迎接,这说明当时士人对于朝廷的不满,反映了当时皇权基础受到了削弱,故选B项;从“党锢之祸”的由来,可以看出当时士人在斗争中处于下风,排除A项;范滂出狱后得到的是士人的支持,而不是百姓,排除C项;宦官没有地方掌控权,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6.(2024山东德州期末)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表明行政权出现转移,而非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中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表明只有尚书省的权限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皇权的影响,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7.(2024湖南岳阳一模)明英宗天顺年间,司礼监的宦官到内阁,阁臣只需常服接见;到彭时任首辅时,则要衣冠整齐接见宦官,阁臣与宦官相向而坐。这一变化表明(  )
A.封建等级制度受到了冲击
B.宦官与内阁的权力对等
C.中枢机构实现了良性运作
D.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可知,内阁大臣对宦官越来越客气,宦官是皇权的延伸,宦官地位的提高本质上是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故选D项;材料中的变化恰恰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宦官代表皇帝,君主专制加强,不能说明宦官与内阁权力对等,排除B项;宦官对内阁的干预,说明中枢机构的非良性运作,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8.(2024山东滨州一模)嘉庆四年(1799年),皇帝下令:“嗣后满汉章京,各定为十六缺。由内阁、六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力富强、字画端楷者,交军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这一诏令主要是为了(  )
A.改革官员选拔方式 B.明确官员选拔范围
C.完善军机处的职能 D.保障皇权高效行使
解析 这一诏令主要是为提高对国家重大军政要务的处理速度,保障皇权高效行使,D项正确。清朝官员的选拔与军机处的用人标准不是一个概念,A、B两项错误。军机处的职能没有因为用人标准的变化而变化,C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9.(2024江苏常州一模)汉文帝以藩王登基后,同姓诸侯王“出入拟于天子”,甚至“不听天子诏”,文帝乃追思贾谊遗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分齐地为6国,分淮南王地为3国。汉文帝此举(  )
A.引发吴楚等七国之乱
B.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
C.使得“推恩令”得以贯彻
D.提升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解析 材料中汉文帝分割王国封地,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客观上提升了中央政府的地位,D项正确。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A项错误。汉文帝打击的是地方王国势力,而不是豪强地主,B项错误。“推恩令”是汉武帝实行的,C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0.(2024江西新余一模)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灵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以前边地刺史和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边地州郡推广至腹地。以上举措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B.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有利于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末年,皇帝选任重臣担任州的行政长官,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这种制度使州的权力高度集中,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选A项;材料中的现象强化了地方权力而非皇帝的权力,排除B项;地方官员权力的加强,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排除C项;地方官员权力加强,不利于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1.(2024江苏扬州一模)下面为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据此可知(  )
项目 收入总额 支出总额 中央提成额 地方留成额
钱税 3 139.8万贯 1 089.8万贯 2 050万贯
粮税 1 615.7万石 215.7万石 1 400万石
A.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
B.地方分权趋势日益明显
C.中央财政负担逐渐减轻
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表格可知,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地方留成占比较大,说明地方势力强大,反映了地方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故选B项;地方截留过多,不能得出增加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财政支出情况,C项结论无法从图表信息中得出,排除;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12.(2024山西临汾一模)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朝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  )
A.唐朝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
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
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朝中央集权程度加强,“强干弱枝”的措施导致地方积贫积弱,在与金军的对抗中处于劣势,故选D项;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排除A项;材料与都城的区位选择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治理的得失,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3.(2024湖南娄底二模)汉朝把郡县治理的难易分为剧、平两类,难治者称剧。《汉书》中记载何并“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陈遵治三辅郡县,补为郁夷令,《后汉书》中记载袁安“能理剧,拜楚郡太守”。这些案例说明汉朝
(  )
A.选官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B.郡县等级逐渐接近
C.建立了官吏奖惩机制 D.察举与征辟相结合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汉朝治理难度较大的郡县,中央选拔更有能力的人来任职,证明汉朝在选拔官吏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郡县等级逐渐接近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对于治理能力较强的官员如何奖励,更未提及官员的选拔方式,排除C、D两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14.(2024辽宁沈阳一模)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即使与孝廉、茂才等察举升迁方式无缘,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再次被征用。据此可知,汉代(  )
A.察举制以功劳为升迁依据
B.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
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D.郡国长官控制地方选人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官吏依据其功劳可晋升或被再次征用,体现了汉代官吏内部升迁的规范化,并非流于形式,故选B项,排除C项;察举制是一种选官方式,“以功劳为升迁依据”是考核制度的内容,与察举制无关,排除A项;察举制下郡国长官具有推举权,但选官权力依然控制在中央手中,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5.(2024山西太原一模)汉代官员是“乡举里选”“以名入仕”;隋唐时期,通过书面考试依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可以归纳为“以文取士”。这些做法
(  )
A.促进了官僚制度的发展
B.固化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C.体现公开公平用人原则
D.实现选拔标准的客观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选官标准为品德,隋唐选官标准为才能,隋唐的做法更加客观,是官僚制度的重大发展,故选A项;隋唐科举制以才能选官,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乡举里选”“以名入仕”不利于公开公平,排除C项;汉代以品德作为选官方式,并不能实现选拔标准的客观化,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16.(2024山东泰安期末)清朝对官吏考核每三年一次,各级考核建立在德绩结合之上,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是考核指导原则,绩是考核具体内容。清朝这一做法(  )
A.旨在提升官员执政能力和忠诚度
B.目的是树立良好清明的社会风气
C.保证了国家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D.建立了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队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材料中清朝对官吏的考核“重德”,旨在考核官员的忠诚度,“重绩”旨在考核官员的执政能力,A项正确;选官标准的变化与“社会风气”关联不大,排除B项;“保证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清朝的官吏考核制度有助于建设较为清廉的官僚队伍,但是,“建立了”表述错误,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非选择题
17.(2024甘肃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为吏之道》《语书》等律令文书,体现了秦的法制。其中《语书》记载了南郡(今湖北荆州)太守训告:国家的制度法令已经完备,官吏和百姓却不遵守,仍沉溺于乡俗陋习,致使君主制定的法令形同虚设,助长了歪风邪气,不仅有害国家,也不便于百姓。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材料二 曹参是黄老思想的提倡者,继萧何任丞相,一切遵照旧规,把好出风头的官吏都免职了。汉文帝践行老子提出的“慈”“俭”“不为天下先”,持保守之政,不做积极的兴建,只对人民增加信任,没有增加干涉,以成“文景之治”的安定与富庶。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三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 ,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
——《汉书·武帝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治国思想的演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秦汉之政的得与失。(8分)
参考答案 (1)演变: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强调法治,形成了严苛的法律体系;汉朝初年,统治者以“黄老思想”为治国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统治者采取尊崇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家思想成为汉朝的治国思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得:奠定与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于后世影响深远;巩固与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了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对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失: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皇权具有独断性与随意性,容易形成“暴政”,激化社会矛盾;加强对思想与学术的控制,形成了文化专制的思想政策,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2024湖南衡阳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 张璨(1686— ),字闇公,清绥德州(今薛家峁乡元条村)人。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进士,先后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
雍正二年(1724年)改任《政治典训》纂修官。
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时值都城附近受灾,雍正诏令借工代赈,修葺城垣13处,张璨负责修葺保定府所属高阳(今河北高阳)县城,因计划周详,深得雍正旨意。
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又修筑沧州至青县(今河北沧州至青县间)的一段运河水利工程,受到雍正帝诏见,朱批:“人着实正气,上中,可大用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任两淮盐运使,任上剔除弊端,多方发展盐产,为盐区士绅崇敬。
雍正六年(1728年)任直隶按察使,次年调任湖南按察使。当时,湖南境内有1 000多名江西人因“聚谋不轨”,尽行拘捕。张璨到任,周密调查,得知大规模聚集“实系众商分建会馆,约请乡党同来庆贺,并无作反之意,遂尽释放”,他还削黜错办者职务,各级官员深服其胆略。
雍正九年(1731年),升任湖南布政使,历时10余年。
乾隆九年(1744年),监察御史谢济世被诬劾革职,张璨受牵连,同遭革职,罚修京北顺义县城垣。工程结束,归家闲居。及谢案平反,张璨已故。
——摘编自中共绥德县委史志编纂
委员会《绥德县志》(2003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若以康雍乾时期的时代特征为研究对象,指出材料的史料类型,并对其史料价值的大小作出合理的评判。(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康雍乾时期的任一时代特征,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体现时代特征,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参考答案 (1)史料类型:二手文献史料。
评判:由中共地方组织的专门委员会牵头编订,史料来源较为丰富、详尽,内容可靠性较高;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历史信息,历史变迁趋势更易被捕捉;以人物生平为线索,事件较为生动详细,可读性强,但部分细节可能与史实有出入;采用现代汉语表述,存在对原始材料的再加工,张璨为绥德当地历史名人,选择其事迹时可能会有一定的“虚美”和“隐恶”倾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示例
论题:康雍乾时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在传承中强化。
阐述:清初,沿用明代的科举制,对进士出身之官并不一定立即授予实职,而是通过翰林院文职加以考察。清政府重视大型丛书和规章制度的编修,并在其中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观念。以雍正帝为代表的帝王还重视对地方官员实绩的考核,如召见在治理运河方面表现突出的地方中低层官员。清初仍然实行盐业专卖,为政府提供了重要财源。清初帝王重刑治吏,并大兴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牵连甚广,维护了皇权的稳固,与此同时,清初也重视对冤案的核查和平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制的威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之,清初的主要政治制度沿袭自明代,由于康雍乾三代皇帝的勤政和强势统治,清初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在传承中有所加强。
(“示例”仅供参考,学生若从“康雍乾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康雍乾时期贸易和商帮的发展”等角度拟定论题,阐述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共122张PPT)
专题一 集权与分权并用——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体系
1 通览 主干知识
2 研学 核心命题
目录索引
3 突破 大题题型
1 通览 主干知识
知识建构
主题线索
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官僚政治相结合是其基本内容。
线索一 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线索二 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
秦始皇创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宰相,后来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三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治理体系。从郡县制、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四 日趋完善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从汉朝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及以后的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形成了一套对官员的考核、监察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主干知识
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1.原始社会
(1)奠定基础: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②,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奠定了 多元一体 的发展基础。
(2)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龙山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是代表性文化遗存。我国即将迈入 阶级社会 的门槛。
(3)“万邦”时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后期,中国大地邦国林立,史称 “万邦”时代 。出现了黄帝、炎帝和禅让制①的传说。
2.夏、商、西周时期
(1)内容: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 实行内外服制,是商朝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商王对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控制力有限
西周 ①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相互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2)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
(1)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纷争,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西周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③。
(2)新的政治制度萌芽: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④。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概念 原始民主制度
原始民主制度是指氏族成员民主推荐首领的制度,禅让制是我国原始民主制度的典范。商周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对政治影响很大,秦汉时期的边疆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一定的原始军事民主传统。
2链高考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发展
(2024甘肃,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部落组织日益复杂。
3链高考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破坏
(2023江苏,1)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武力兼并同姓方国”反映了分封制的破坏;“兼并同姓,和好异姓”反映了宗法制的破坏。
4巧联系 中央集权制形成
以郡县制、官僚制为特点的中央集权制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于秦汉时期,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
知识点二 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
朝代 演变 特征
秦朝 确立皇帝制度,大权独揽;设立三公①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皇权至上、家国一体
汉朝 汉承秦制;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丞相权力,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东汉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利用中朝削弱丞相权力
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共同议政,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② 职责分明、加强皇权、提高效率
宋朝 设枢密院、三司与宰相分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三衙”分割军权 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崇文抑武
朝代 演变 特征
元朝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相权有所集中
明朝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设内阁,内阁逐渐取得“票拟”权③;明朝设立特务机构 中枢权力机关逐渐内侍化
清朝 形成奏折制度;雍正设立军机处,内阁只处理一般文书 皇帝勤政,效率提升;皇权独揽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概念 从三公制到三省制
中国古代从三公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到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两者都体现了分割相权的特点,但是,三公制是从丞相的职责范围分割,三省制则是从决策流程分割。
2链高考 三省六部制对相权的分割
(2022浙江1月,5)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皇帝时而指定低级的官员参加政事堂议事,这些官员事实上加入宰相集团,皇帝此举旨在通过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
3链高考 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
(2020全国Ⅲ,27)明万历年间,神宗的铸币要求和令户部拨款的要求被内阁首辅张居正驳回,反映了当时内阁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权势较大。
知识点三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1.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朝代 演变 特征或影响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①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
汉朝 汉初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东汉②晚期,“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汉初,诸侯王拥兵自重,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隋唐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道”演化为行政机构;唐中期以后,大规模设置藩镇 唐朝中期以后,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朝代 演变 特征或影响
宋朝 形成了路、州(府)、县三级制;文官任知州,并设置通判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犬牙交错”、多级行政,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清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后设置巡抚、巡按;清朝基本沿袭明制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现代中国的版图基本奠定
2.基层社会治理机制④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释误区 郡县制的出现
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出现,同时,分封制也在推行。秦朝的变化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
2链高考 东汉控制封国的手段
(2022广东,2)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3链高考 明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2023全国乙,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这一措施意在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4巧归纳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
知识点四 日趋完善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学考转换·回归教材
1链高考 汉代官吏的选用
(2022江苏,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这说明汉初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2释误区 唐代选官的途径
唐代科举制是朝廷选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军功、门第、恩荫等都是朝廷授官的依据。
3链高考 唐朝科举制的影响
(2021辽宁,3)唐朝的官办学校要求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这些规定有利于文化交流。
4链高考 汉代监察体系的作用
(2021全国甲,25)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要保障辟召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就需要改进监察体系。
2 研学 核心命题
高考风向标
备考建议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生既要认识到早期政治制度与中央集权制相比的不同之处,又要看到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即最高统治者和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2.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趋势
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问题,考生需要认识的基本规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不同朝代强化这一趋势的措施不同,能够正确列举这些措施是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3.中国古代治理体系中的集权与分权
地方机构的集权有利于地方官吏的治理,但可能不利于中央集权。地方机构的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但未必利于地方治理。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改革一直在集权和分权上纠结。
4.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考生需要将《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选择性必修1》结合起来,能够归纳出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管理制度的主要发展趋势,正确地分析不同制度的不同影响,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问题。
微点1 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商代政治统治的特点
1.(2023福建卷,1)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商王巡行时,地方部族需纳贡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本质上是承认商王的统治地位,C项正确。这些地方原来就是商朝的疆域,A项错误。商王与地方部族没有血缘认同的问题,B项错误。商王接受纳贡并给予赏赐不是等价交换,不是商业行为,D项错误。
B
命题角度2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2.(2024湖南卷,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  )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国人虽能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也只是更换宗主,这说明即使是国君也可能因国人的意见而被更换,但新立的国君依然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继承,说明血缘政治色彩浓厚,B项正确;国人虽能发表意见并产生一定影响,但军国大事最终决定权不在国人,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相关内容,C项错误;材料表明宗法制度在当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非遭到破坏,D项错误。
A
命题角度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2024山东卷,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注重变革礼制,移风易俗,目的在于重构统治秩序,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限制贵族特权、以德行教化民众,排除B、C两项;打破宗法血缘关系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项。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向封建国家演变在政治上的重要表现就是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通过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对比,可以加强对官僚政治积极意义的理解,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贵族政治是指官职或爵位可以在家族内部世袭的政治制度,中国商周时期是较为典型的贵族政治,中古西欧也存在典型的贵族政治。魏晋时期的士族制度也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但是,从理论上它仍然属于官僚政治的范畴。
官僚政治是指官员由选拔产生,有一套严格的考察监督制度,官员都有一定的任期。中国春秋战国以后,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僚政治,形成了一整套官吏的选拔、考核制度。近代西方,随着封建制的瓦解,也建立了完整的文官制度。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优化了国家治理,是历史的进步。
A
【典例1】 (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西周时期,绝大多数世官只能传承三代,且世袭权利仅作为贵族子弟可以进入政府的资格;嫡长子仅具有继承祖、父辈职务的优先权,要想获得天子的册命则更看重个人的能力。这种做法
(  )
A.有利于血缘政治的优化
B.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统治基础的扩大
D.导致了宗法观念的弱化
解析 世袭制是贵族政治的表现,“世官只能传承三代”限制了贵族政治,“要想获得天子的册命则更看重个人的能力”有利于优化世官群体,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都是对贵族政治的改良,不是官僚政治,B项错误。扩大了统治基础的是官僚政治,C项错误。材料中的官吏任免仍然以宗法关系为基础,没有弱化宗法观念,D项错误。
2.考查重点——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
考向解读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与中国古代传统国家政治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了解两者的不同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B
【典例2】 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鲁国的居民有周族、殷民、土著等,这些不同种族的居民共同构成了“鲁国人”,说明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B项正确。西周时期并未出现列国纷争的局面,周王室的权威受到尊重,A、D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宗法制失去作用的信息,C项错误。
3.热点提示——“家国同构”观念对中国古代的影响
考向解读 “家国同构”思想源于商周的宗法制,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家庭观、家族观和国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政治 上 “家国同构”思想加强了家庭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强化了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生活 上 塑造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强调家庭成员和国家官员都要遵守“忠孝一体”“移孝为忠”等原则
法律 上 中国古代家族是法律最基础的执行单位,同时,家规也带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得到国家的认可
A
【典例3】 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  )
A.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B.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
C.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在西周定型
D.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周人的伦理思想明显受血缘关系的影响,与西周推行宗法制有关,故选A项;材料中的“孝”和“德”是伦理思想,而非宗教理论,排除B项;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形成的,排除C项;材料中的“敬天、孝祖”均为伦理思想的表现,它们没有相互制约,排除D项。
模拟演练
1.商末作册般甗(青铜器)铭文有“王宜人方”,记载了商王欲讨伐人方一事。后来《尔雅》对铭文中的“宜”字解释为:“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祀)而后出,谓之宜。”此解释揭示了商末(  )
A.王权具有群众基础 B.神权影响国家政策
C.内外服制走向瓦解 D.重史传统已经成型
B
解析 从铭文“王宜人方”和《尔雅》对“宜”的解释来看,材料反映了商王在讨伐人方之前进行占卜,征求神的旨意,反映了神权影响国家政策,与群众基础无关,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内外服制走向瓦解,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商朝重“神”,而非重“史”,D项错误。
A
2.(2024湖南株洲一模)《荀子·王霸篇》载:“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荀子·成相篇》云:“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这
(  )
A.与商周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有关
B.表明贵族等级分封制走向解体
C.与其“隆礼重法”思想一脉相承
D.使士阶层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主张君主不可独裁专断,要多听群臣的意见,这种思想受到原始民主传统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没有贵族特权被废除的信息,与“隆礼重法”的思想无关,B、C两项错误。材料中的“群臣”也不一定是士阶层,D项错误。
B
3.(2024广东惠州一模)西周初年,周王朝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镇抚殷遗民;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开国元勋太公望于齐,作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镇;封成王之弟唐叔于晋,与居于附近的戎狄部落周旋。据此可知,分封制(  )
A.建立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B.具有移民驻防的作用
C.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D.形成森严的等级结构
解析 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对象有王室和功臣,他们在自己的封地镇抚边疆、拱卫王室,具有移民驻防的军事作用,B项正确。分封制实行地方自治,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A项错误。宗法制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项错误。西周的等级结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错误。
B
4.(2024山东德州期末)西周和春秋时期,“相”为礼宾之官。战国时期,“(相)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相”的变化反映出(  )
A.贵族政治的确立
B.君主集权的增强
C.选官标准的提高
D.等级制度的消亡
解析 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的“相”有利于君主加强对百官的控制,提高了官僚集团的行政效率,成为君主专制的重要帮手,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贵族政治的瓦解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百官”产生途径的信息,排除C项;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D项。
微点2 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制度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汉代尚书的设立
1.(2024浙江1月卷,4)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由此可知(  )
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
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
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
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汉成帝时,尚书各曹管理范围涵盖了朝廷的官吏管理、吏民上书、民族关系等,掌握朝廷重要职能,C项正确。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A项错误。汉武帝开始设立中朝,B项错误。尚书的仆射本质上是皇权的延伸,D项错误。
C
命题角度2 魏晋时期的政权禅让
2.(2024全国新课标卷,26)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废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解析 士大夫群体历经数百年的成长壮大,至魏晋时期演变为士族阶层。“禅让”是代价极小的易代模式,减少了大规模社会动荡,确保士族地位不受冲击,符合士族阶层持续发展的利益诉求,也逐渐沉淀成当时精英人群普遍认同的政治理念,故选C项。“禅让”易代,是武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保障了以和平方式实现改朝朝代,但不能保障新政权建立后政治或统治的“和平稳定”,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禅让”易代发生在异姓之间,本身不是“血缘世袭”;新政权建立以后,其皇位继承仍然是“血缘世袭”,故B项错误。“禅让”与“忠孝”都是儒家所推崇的观念,但一般情况下,逼主禅位的“权臣”不会被视为“忠臣”,故D项错误。
C
命题角度3 奏折制度的特点
3.(2023北京卷,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解析 奏折制度是清朝部分官员与皇帝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日常公务因为并不机密,也无需高效,因此不合体制,C项正确。雍正年间已经有奏折,A项错误。奏折制度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加强了皇权,B项错误。根据材料,奏折不需要内阁中转呈送,D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君主专制
考向解读 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深刻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传统的高考试题更多地考查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近几年对其积极影响亦有关注。
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皇权至上,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秦汉以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一般与中央集权相结合,有力地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不利于新兴力量的形成。
上古时期,西亚、北非的君主专制一般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地方拥有较大的自治权。中古西亚的君主专制则与宗教神权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古晚期,西欧王权逐渐加强,在城市市民的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君主专制国家。
【典例1】 (2024江苏常州一模)贞观后期魏征发现唐太宗“渐恶直言”,曾多次提出忠告,皇帝只是口头接受,不再励精图治,生活也逐渐奢侈,并且开始服用此前曾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过的金石丹药,最后就死在丹药毒性发作上。由此可知(  )
A.“贞观之治”徒有虚名 B.唐朝社会由盛转衰
C.专制体制依赖人治 D.谏官缺乏制度保证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贞观后期即便魏征仍然坚持谏言,但是未能阻止唐太宗荒废朝政、生活颓废,这说明谏言是否被接受取决于皇帝本身,即专制体制依赖人治,故选C项;唐太宗前期励精图治,“贞观之治”并非徒有虚名,排除A项;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排除B项;中国的谏官制度是法定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
C
2.考查重点——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君主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监督、控制用人等手段不断加强君主专制,这一过程延续了上千年,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典例2】 (2024北京丰台期末)尚书一职源于战国,其在汉武帝以前是九卿的属官,职掌皇帝的笔札,地位很低。武帝、成帝时扩充尚书人数,武帝设四人,成帝又增加一人,分别主“丞相御史事、刺史二千石事、庶人上书事、外国事、断狱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朝(  )
A.中央机构决策权力发生转移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尚书成为中央最重要的职官
D.丞相权力得以强化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中朝”掌管国家政要,参与皇帝的决策,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机构,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决策流程的变化,并不涉及地方,B项错误。西汉时期,尚书不是国家的正式权力机关,地位低下,不是最重要的职官,C项错误。
3.学术热点——明朝政治制度中的制约体制
考向解读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包含了权力制约的原则,但是,这些相互制约与西方的相互制约截然不同,其核心目的在于强化皇权,分割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明代中枢权力机构的运行是近几年学术研究的重点,受到了高考命题者的重视。
内阁与六部的相互制约 从明朝的政治制度流程看,内阁和六部都直属于皇帝,内阁参与决策,六部负责执行,两者互不隶属,相互制约,都服务于皇权
内阁与司礼监的相互制约 明朝的内阁负责草拟诏令,而司礼监掌握一定的批红权,内阁和司礼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
监察机构对六部的制约 明朝建立了严格的监察制度,主要设置都察院和六科,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六部给事中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军事机构内部的制约 六部中的兵部和都督府分割兵权,都督府又分为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进一步分割军权
【典例3】 (2024广东佛山一模)明朝废宰相后,内阁品位逐渐提高,六部权力在不同程度为内阁所侵。但从制度上说,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这反映了明朝
(  )
A.内阁首辅相当于真宰相
B.分化事权制度僵化
C.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D.政治机构相互制约
D
解析 材料说明内阁不断侵蚀六部的权力,但同时,执行权却牢牢掌握在六部手中,且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就形成了内阁与六部的相互牵制,D项正确。内阁不是国家正式权力机构,内阁首辅不是真宰相,A项错误。材料中内阁和六部的关系无法体现“僵化”,B项错误。内阁和六部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项错误。
模拟演练
1.(2024北京丰台模拟)“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国家礼制,下图是《大唐开元礼》记载的唐玄宗封禅仪式的流程。据此可知,当时的封禅活动(  )
A.体现了教化的广泛性
B.彰显了皇权的神圣性
C.折射了礼制的普适性
D.强调了专制的独断性
B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古代帝王垄断天地之间的交流,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超越俗人的特殊地位,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帝王的祭祀礼制,没有明确教化范围,也没有明确这一礼制对其他群体的适用情况,排除A、C两项;材料并未涉及古代帝王的专制权力,排除D项。
2.(2024甘肃高三联考)五代时期,君臣多论及汉唐的文治武功、盛世气象,并努力效仿其典章制度、嘉谟善政,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文化。该现象表明(  )
A.五代君臣推崇法古改制
B.五代君臣依靠历史经验施政
C.汉唐故事是大一统基石
D.汉唐故事有利于强化君主权威
解析 汉唐都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而五代十国时期,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地方割据,五代时期的君臣怀念汉唐意在恢复君主的权威,实现国家的统一,D项正确。材料强调对汉唐的推崇,而非“改制”,也非笼统的历史经验,排除A、B两项。汉唐大一统的基石是经济的繁荣和制度的成功,C项错误。
D
3.(2024辽宁锦州一模)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朱元璋下令划分六部职能,其中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法、封勋、考课之政。其属有三:一曰总部,掌文选;二曰司勋部,掌官制;三曰考功部,掌考核”。由此可知,明初吏部职能划分的原则是(  )
A.分权制衡       B.功能庞杂
C.职责明确 D.机构简化
解析 由材料可知,吏部下属的总部、司勋部、考功部三个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吏部下属的三个部门有分工、分权,但无法得出三个部门相互制约,排除A项;吏部下属的三个部门分工细致,职责明确,“庞杂”之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吏部之前的机构设置,无法得出机构简化的结论,排除D项。
C
4.(2024新疆高三联考)雍正帝即位之初,感慨:“耳目不广,见闻未周,何以宣达下情,洞悉庶务 而训导未切,诰诫未详,又何以使臣工共知朕心,相率而遵道遵路,以继治平之政绩 ”基于此,雍正帝(  )
A.设立军机处 B.沿用奏折制度
C.大兴文字狱 D.改革科举制度
解析 材料中雍正帝感叹因为皇帝了解政情的途径较少,容易造成施政失误,为此,雍正帝沿用了奏折制度,允许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B项正确。军机处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A项错误。大兴文字狱是为了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C项错误。清朝科举制基本沿用明朝的做法,D项错误。
B
微点3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思想
1.(2023江苏卷,2)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B
解析 213年是东汉后期军阀割据时期,孙权割据东南,曹操扩大自己控制的冀州,裁撤孙权控制的交州,都体现了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B项正确,C项错误。213年,魏国尚未建立,A项错误。材料描述了东汉后期州郡一级行政机构的裁撤、合并,并不涉及其他层级的地方机构,D项错误。
命题角度2 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状态
2.(2024湖北卷,3)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  )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
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节度使的更替,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并且具体的任命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藩镇的独立性受到朝廷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表明,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说明任免程序不规范,B项错误;外重内轻局面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就已出现,C项错误;材料虽涉及“由宦官传达”,但没有与之前宦官权力的比较,无法得出宦官权力有所扩大,D项错误。
命题角度3 汉初与明初统治的相同点
3.(2024湖北卷,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
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
解析 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A项错误;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B项错误;汉高祖没有废除行政中枢,C项错误。
D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中央集权
考向解读 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具有积极意义的政治制度,是解释中华文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的关键,因此,本概念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是高考考查较为频繁的知识点。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是中央管理地方的一种方式。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如郡县制、行省制等体现的就是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
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秦朝得以确立,此后,中国古代历朝基本上沿袭了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能够调动庞大的国家资源兴修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组织庞大的军事力量抵御游牧民族的进攻,对于稳定农耕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中央集权制促进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完善一般是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的时期,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一般是政局混乱、国家分裂的时期。
【典例1】 (2024福建漳州二模)东汉后期,地理书由全域性的地志、州郡地记组成,中央侧重于修撰军国政务的地志,而地方长官、当地大姓豪右联合修撰区域社会治理的地记;隋唐形成由中央主导,实行全域性图经的定期修撰制度,规定各州的图经须定期报送中央,成为施政的重要基础。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知识逐步积累
B.土地制度重大调整
C.地方管控力度加强
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后期,地理书由中央和地方分工编写;隋唐则是中央主导、地方配合编写,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管控力度加强,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编写的内容,排除A项;地理书的编写并不一定涉及土地制度和儒家思想,B、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考查重点——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
考向解读 中国古代任何地方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过部分措施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果,比如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唐代设置藩镇等。正确理解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考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分割地方权力 中国古代各朝基本上都对地方权力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割,使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掌握在不同官员手中,以防止地方权力过于集中,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加强对地方的监管 监察地方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内容,很多朝代将考核与监察结合起来,督促地方官员规范履职,高效行政
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众多的地方州郡重新划分,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防止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
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封建社会初期,地方豪强地主不仅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甚至建立庄园、拥有武装,很容易形成豪强割据势力。对于豪强地主,中国历朝一般采取遏制甚至打击的政策,防止其威胁中央
防止官绅勾结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与乡绅勾结,中国古代一般实行官员异地任职制和定期轮换制,鼓励地方官员打击地方乡绅
A
【典例2】 (2024山东济宁期末)992年,宋太宗在诏书中说,转运使“外分主计之司,虽曰转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职任尤重,物情舒惨,靡不由之”“凡转运使厘革庶务,平反狱讼,漕运金谷”。其对转运使职责的描述反映出宋代地方机构的基本特点是(  )
A.官吏权力重叠交叉并相互掣肘 B.地方官员的权力划分界线模糊
C.由中央派员直接控制地方财政 D.由中央官员行使地方的司法权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转运使已经是掌握一路财政、司法和监察大权的重要地方官,而北宋本来在路这一级是设有管理财政、司法、监察等大权的官员的,所以就呈现出地方官吏权力重叠交叉并相互掣肘的特点,故选A项。
3.热点提示——地方治理中的社会力量
考向解读 “基层治理”是当前热门的政治术语,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也就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与这一热点相应的问题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重视。
【典例3】 (2024河北张家口一模)东汉有“三互法”:甲州人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婚姻之家也是如此,例如,史弼是陈留考城人,其妻是山阳巨野人,朝廷任命他为山阳太守,他以三互法为由,转拜为平原相。该制度设计旨在
(  )
A.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B.弥补政府监察体系的不足
C.完善官僚选拔制度
D.推动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三互法”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官与地方势力相互庇护、结党营私,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三互法”是地方行政官员行政任命的有关规定,不属于政府监察体系,排除B项;完善官僚选拔制度是表面现象,而不是目的,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三互法”的政治目的,非经济目的,排除D项。
模拟演练
1.(2024贵州高三联考)宋真宗时期,王禹偁上疏道:“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北宋(  )
A.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地方事务日益繁杂
C.官僚体系庞大臃肿
D.行政官员相互制约
C
解析 材料中王禹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北宋地方官吏不断增加的趋势,意在强调北宋官僚体系的庞大臃肿,C项正确。从材料的逻辑看,王禹偁意在指出北宋官僚体制的缺点,A项“完善”错误。材料中并无“地方事务日益繁杂”和“行政官员相互制约”的信息,B、D两项错误。
A
2.(2024广东佛山一模)汉景帝封第八子刘彭祖为赵王。赵王立国六十余年,国相二千石(中央属官)无能满二岁,辄以罪去,以故二千石莫敢治,而赵王擅权。这(  )
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
B.说明“推恩令”的成效有限
C.破坏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D.体现了礼法并施的迫切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赵王与中央派遣的国相冲突尖锐,赵王的擅权专横威胁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推恩令”推行于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材料主要提及赵王擅权,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西汉加强王国控制的迫切性,排除D项。
B
3.(2024辽宁丹东一模)隋朝统一后短时间内积累了巨大社会财富。究其原因,某学者提出,国家编户和赋税的增加也就意味着私家荫户和租税的减少,这是统治阶级中利益分配的重大调整。该学者认为隋朝财富的积累是由于(  )
A.“大索貌阅”消灭了私家荫户
B.打击世家大族强化国家权力
C.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稳定
D.编户增加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解析 材料中的学者认为隋朝通过户籍和赋税制度调整使地方豪强收入减少,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强化国家权力,B项正确。“消灭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打击世家大族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并不能“保证”国家收入,D项表述绝对,排除。
A
4.(2024山东东营一模)清中叶,中央政府在漠南蒙古设置绥远城将军。历任绥远城将军呈递皇帝的奏折内容极其丰富,大概涉及绥远城修筑、内政、军务等八个大类。清朝此举意在(  )
A.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
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赋予将军处理政务的职权
D.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解析 清政府设置绥远城将军,负责内政等八大类工作,目的是加强对漠南蒙古地区的控制,A项正确。呈送奏折的将军需要经过皇帝批准才能处理相关事务,不能扩大地方权力,排除B项;清朝设置绥远城将军不是为了赋予其权力,而是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排除C项;改土归流政策实施于西南地区,排除D项。
微点4 日趋完善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真题聚焦
命题角度1 九品中正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1.(2023广东卷,3)下表的变化反映了(  )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D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东晋时期,高门士族几乎垄断了中央高官,与皇帝关系密切的宗室和外戚的占比下降最多,说明专制皇权的弱化,D项正确。材料并未单纯强调“江南”,也无法说明士族“擅权”,A项错误。豪强势力是两汉威胁中央集权的势力,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的盛行,C项“衰微”错误。
B
命题角度2 宋代士人对科举及第的追求
2.(2024山东卷,3)下图为《宋史·王猎传》中的相关记载。王猎的经历反映出宋代(  )
王猎,字得之,长垣人。累应进士不第,乃治生积钱,既而叹曰:“此败吾志也。”悉以班(分发)诸亲族。
庆历用兵,诏求遗逸,范仲淹荐之,得出身为永兴蓝田主簿。……
A.士人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
C.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经济发展影响选官方式
解析 材料反映了原本经商的商人因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得不到改变,最终选择入仕为官,这体现了传统观念制约阶层流动,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士人价值取向、商人政治地位、选官方式的变化,故排除A、C、D三项。
A
命题角度3 明朝的官员监察制度
3.(2022山东卷,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解析 材料强调明朝不仅对监察官员进行考核,还要求地方官员对其进行监督,其目的是规范监察行为,确保监察的实效,故A项正确;材料中对监察官员的考核和监督并非为了限制监察御史的权力,而是确保监察御史能够合法行使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对监察御史的考核和监督,未强调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及监察渠道拓宽,故C、D两项错误。
考向剖析
1.核心概念——科举制
考向解读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实行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高考重点考查科举制对国家统治的影响,近几年高考则侧重于考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运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创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清朝末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扩大了统治基础,将国家用人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相对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更具有公平性和开放性,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成熟。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传入东亚的朝鲜、日本、越南,影响深远,对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备受世界各国关注,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典例1】 (2024辽宁丹东二模)宋代理学家张载认为,嫡长子至微至贱,而诸子中有仕宦者,“则更不问长少,须是士人承祭祀”,即由士人任宗子,“宗子不善,则别择其次贤者立之”。影响这一主张的主要因素是(  )
A.理学思想
B.文化下移
C.基层治理
D.科举制度
解析 据题干张载关于宗子选择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提升,有仕宦经历的士人被认为更适合担任宗子,这反映出科举制度对这一主张产生了重要影响,D 项正确。
D
2.唯物史观——推动隋唐实施科举制度的原因
考向解读 唯物史观认为科举制的推行是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是阶级关系变化在政治领域的反映。能够从这一高度认识科举制是考生具有较高史学理论素养的重要表现。
C
【典例2】 (2024山东临沂一模)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载: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故观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状矣。唐政府如此做法的目的是
(  )
A.繁荣诗歌艺术
B.改革选官制度
C.打击门阀政治
D.发扬光大儒学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社会大体上推崇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更加注重个人的文学才能,打击了旧的门阀士族,故选C项;繁荣诗歌艺术是科举制的影响,并非唐政府的目的,排除A项;唐朝实行科举制是一种做法,并非目的,排除B项;唐高宗、武则天并没有发扬光大儒学,排除D项。
3.热点提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考向解读 反腐倡廉是当今的长效热点,借鉴历史上有效的监察制度是研究这一热点的目的所在,比如,巡视监察制度等。
监察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以维护君主专制为根本目的,监察重点在于监督、制约各级官吏,是皇帝的“耳目风纪之司”
监察官员秩轻权重 为了便于皇帝控制,中国古代监察官吏的级别一般较低。但是,监察官员“代天子巡按”,权力很重,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监察方式的多样化 中国古代的各朝一般都有制度化的监察机构,也有暗访、暗查的机构设置,明朝甚至出现了特务机关——厂卫机构,清朝设立了奏折制度,对官吏的监察方式多种多样
监察权与行政职权混淆 中国古代的监察权与行政权高度重叠,使很多监察官员演化成地方行政官员,如汉代刺史、唐代的道台、宋代的路使
B
【典例3】 (2024河北沧州二模)唐代选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经由吏部考询后奏授,但是谏官补阙(七品)、监察御史(八品)等多为敕授;一般官员,一任须经四考方可迁转,而御史三考即可升迁。这表明唐代
(  )
A.官员考选体系严密
B.监察官员受到重视
C.科举取士有待完善
D.官僚制度开始产生
解析 据题干可知,谏官补阙和监察御史多由皇帝亲自任命,并且监察官员升迁快,说明政府对监察官员比较重视,故选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官员的任命与升迁,而不是官员的考选,考选属于科举制的范畴,排除A、C两项;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开始产生,排除D项。
模拟演练
1.(2024福建漳州二模)西汉中后期起,生活在村落的致仕(退休)、黜免官员数量剧增;士子种类多样,既有从太学学成返乡的饱学之士,亦有如大学者郑玄之父、祖父等已负盛名的学问家,他们均在乡间务农。这一现象(  )
A.标志文化重心的下移
B.表明书院制度的完善
C.源自选官制度的改变
D.推动识字比率的提高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代以察举制为主要选官制度,主要途径是地方推荐,主要标准是“孝廉”,这就促使大批饱学之士回乡,故选C项;饱学之士回乡是为了获得更高的选官几率,并非为了传播文化,A、D两项错误。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排除B项。
2.(2024辽宁大连一模)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写道:“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B.选官制对社会风气的导向
C.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D.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B
解析 材料描述了当时读书盛行的社会风气,这是唐代实行科举制造成的现象,B项正确。经济繁荣可以为读书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不会直接造成广泛的读书风气,A项错误。崇文抑武是宋代的国策,唐代弥漫着尚武的风气,C项错误。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排除D项。
A
3.(2024湖南株洲一模)特赐及第是宋代科举体制外一种特殊的人才选拔途径。据《宋史》《通考》等相关文献记载,宋代被特赐进士及第或出身的多达一两百人,如状元梁颢之子梁固、王安石之弟王安国就是特赐进士出身。宋代“特赐及第”(  )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提高了官员队伍的素质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宋代“特赐及第”是皇帝主导下的人才选拔途径,借此将选官用人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A项;“特赐及第”依靠的是皇帝的喜好,与官员的素质无关,排除B项;特赐及第选拔的人才基本都是官僚贵族子弟,不能扩大统治基础,排除C项;宋代选官用人之权本就在中央,排除D项。
4.(2024山东威海一模)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次者御史,又次者以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  )
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
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代科举优秀者授给事中,反映了朝廷对监察官员的重视,侧面体现了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故选A项;材料仅体现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并未说明朝廷吏治状况,与君主是否勤政无关,排除B、C两项;材料说明明代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无关,排除D项。
3 突破 大题题型
题型专项1 “原因、背景”类解法与技巧
题型特点
该类试题要求考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和推动因素,与其对应的题型是要求考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作用、评价,是高考试题的传统设问形式。
背景是答案最宽泛的一种设问用语,它既包括原因,也包括条件,既包括促进事件发生的因素,有时也包括阻碍事件发生的因素。
原因一般是指促使事件发生的因素,一般而言是指事件发生的主观因素,条件是指事件发生的客观因素,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典例剖析
(2024浙江1月卷,2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富弼言:“求人之本,唯科场最大①。”“国家沿隋唐设进士科,自咸平、景德以来,为法尤密,逾于前代②。”南宋朱熹言:“居今之世,使孔子复生,也不免应举③。”
元仁宗曰:“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④。”“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元宰相奏言:“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以‘四书’‘五经’,以程学、朱晦庵注释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⑤。”元欧阳玄云:“贡举法行,非程朱学不试于有司(职官),于是天下学术凛然一趋于正⑥。”
——摘编自赵汝愚《宋名臣奏议》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逾于前代”之处。简析元朝科举“非程朱学不试”的原因。
解题路径
【破题】 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指向
求答项 宋代科举制“逾于前代”之处;元朝科举“非程朱学不试”的原因
限定语 前一问将时间限制在了“宋代”;后一问将时间限制在了“元朝”
信息 来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解题】 审准材料,提取信息
必备 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选择性必修1》中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同时,涉及《中外历史纲要》(上)两宋的政治和思想、元朝的统治 信息 提取 宋 代 ①规模大 认为宋代科举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②形式严 认为宋代的科举更加严密,形式上更加公正
③影响大 说明社会上很多人都看重科举,影响巨大
元 朝 ④得人才 认为选拔“真儒”有利于推行儒术治国
⑤兴名学 说明程朱理学是当时名学
⑥正风气 认为程朱理学有利于匡正官风、学风
【答题】 精确提炼,确定答案
参考答案 “逾于前代”之处:考试资格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考试形式更加公平公正;科举规模扩大;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非程朱学不试”的原因:统治者推行儒术治国,推崇程朱理学;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成为儒学主流;吸收佛、道思想;社会广泛传播。
解题策略
1.背景:解答背景思路一定要宽泛,与所分析历史事件相关的因素几乎都要涉猎。
2.原因
(1)从原因的深度看,分为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①直接原因:引发事件发生的偶然因素,或者称为导火索、借口等。
②主要原因:在导致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中,影响最大,或者具有决定作用。
③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层面入手分析,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原因”,是原因之母。
(2)从原因的范围看,可以分为国际、国内,或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或者历史和当代等。
3.条件:一般指事件发生的客观因素,是解释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可能性的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