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经济上:1956年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大。
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生活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第一单元:过渡时期(1949——1956)
一、新中国成立和巩固(1949——1952年底)
建立和巩固政权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新政协召开
新中国成立
土地改革
二、三大改造时期(1953年—1956年底)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阶段,过渡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经济建设
工业化的起步: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民主政治建设: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国初期的外交:外交总原则、建国初期外交政策、建国初期外交成就
建国初期思想、文化:
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指导方针及成就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956-1976)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探索”和“曲折前进”是这一阶段的两大特征。
政策制定:1956年中共八大
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
提出加强社会主民主政治建设等
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提出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失误: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成就:“八字方针”和十年建设成就
二、“文革”十年(66—76)
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动乱”
“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周恩来的调整,邓小平的整顿)
我国在这十年中取得的一些成就(氢弹、人造卫星、南京长江大桥、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第三单元:新中国的外交、思想、社会生活及教科文事业
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科学地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党的总任务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的准备。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二、外交
1、建国初期的外交(建国后—50年代末)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中苏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加两大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2、70年代的外交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扬眉吐气
中美关系正常化——跨洋握手
中日关系正常化——冰释雪融
三、社会生活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习俗
生活水平
2、交通事业的进步
铁路
公路
四、教科文
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治与外交
1、民主法制建设
拨乱反正
初步构想: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改进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
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规范政府行为:颁布《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
法制化建设
通过1982年宪法
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写入宪法
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实践:港澳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新时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的调整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与东盟的关系
与欧盟的关系
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
1、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实施”引进来”战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实施“走出去”战略
海外投资
商品输出
劳务出口
加入世贸:标志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改革开放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五大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邓小平理论
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发展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确立:中共十五大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
四、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化
2、交通事业
铁路
公路
民航
迅速发展
3、通讯事业
4、大众传媒
电视、报纸的普及
互联网的普及
五、教科文事业
载人航天
“三个面向”方针
“科教兴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