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号
学法指导
1、学材准备:课本页、导学案、地图册、双色笔
2、学习流程
环节 学习方法
导入+解读目标 3分钟 根据课程标准,明确学习内容,尝试通过知识线索,理解本节课主线知识。
读学 15分钟 1.读学勾画:仔细阅读课文部分,根据【学习成果记录】的问题提示进行勾画、标注,严禁整段勾画,会的问题在后面的()画√;不会或不清楚的在()内画ⅹ 2.读学疑难:将不会或不清楚的勾画序号写于前板 3、组内互学:组内互相检查勾画知识点是否到位,对于一些名词尝试性的进行互相解答和讨论。
课文解读 1、小组内尝试互相解答课文内一些名词知识点。 2、对一些专有知识名词进行解释,逐字翻译。
研展 5+8分钟 1.研学:仔细阅读研展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小组研学。 2.展示:语言流畅、表述准确,有一定板书展示。
重难点15分钟 通过史料论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角度解答重难点。 针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白话讲解。
知识梳理和思考 对本节课问题进行梳理、整理基本史实并尝试记忆。 思考本节课重难点,理解其中含义。
巩固练习8分钟 当堂巩固:选择题---必做,问答题---选做。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1、了解人类早期生产与生活的表现,理解农业的出现产生的影响。2、了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同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差异性。
提升目标:1、了解生产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表现,理解生产关系变化产生的影响。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成果记录
仔细阅读课文部分,根据问题提示进行勾画、标注,严禁整段勾画,会的问题在后面的()画√;不会或不清楚的在()内画ⅹ
读学 积累 课文部分 知识点问题提示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了解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理解母系氏族出现的原因。 了解农业出现的地位,理解农业对人类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了解世界各地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了解《汉谟拉比法典》,知道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种植业的区别。 了解不同的气候对各地区生产方式的影响。
生产关系的变化 理解生产力发展导致私有制的产生。 理解阶级出现的条件。
名词解释
阶级
阶级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出现之后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研展任务
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
四、基础知识补充(书上缺失的重点内容):
1、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原因
(1)人口的压力。比起食物采集,农业更高产,能养活更多的人,带来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
(2)农业的重要性。食物生产能够为人类提供可靠的食物来源,是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基础。
(3)气候的剧烈变动。气候的剧烈变动破坏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由来
已久的平衡,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4)农业生产知识。人类所掌握的有关植物生长规律的知识不断增多。
2、古代文明发源地及特点
世界上最初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以及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3、《汉谟拉比法典》
I.目的: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III主要内容
(1)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_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IV价值
(1)作为流传至今的棋形文字法中最为完整的一部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较为系统地继承了两河流城原有的法律精华。
(2)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继续使用,而且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文献。
(3)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4、理解“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1)国家安全:尼罗河流域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栖息,避免遭受蛮族入侵所带来的恐惧与苦难。
(2)经济发展: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后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便于农业种植。农业始终是埃及最主要的社会经济。
(3)交通发达:尼罗河作为快速交通的要道,纵贯埃及全境,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
(4)高度文明:以尼罗河为主体的地理环境,提高了古代埃及的社会生产力,加速了其跨入文明时代的进程,促进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5)文化先进:古埃及人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5、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
(1)含义: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主要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6、井田制
1.含义:井田制是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土地制度。
2.演变:商朝兴起,西周盛行,春秋瓦解,战国废除。
3.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4.瓦解原因
(1)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2)分封制的崩溃导致原有等级秩序被打乱,出现贵族争田的现象。
(3)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改革是导致井田制瓦解的直接原因。
(4)战争不断,劳动力大量逃亡,为井田制瓦解提供了客观条件。
7、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希腊经济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希腊经济的影响
①地理环境特点:半岛三面临海,海岸线曲折;山海阻隔,彼此闭塞。②影响:经济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地方性市场、地方性生产、地方性商业占据了第一位;半岛和一些岛屿有丰富的矿藏,为希腊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上出现工商业盛于农业的特点,港湾多,航海业发达。
(2)气候特点对希腊经济的影响
①气候特点:地中海亚热带气候,雨热不同期,由于缺少水利灌溉,肥_沃的土地也不多,因此农业生产不如东方大河流域地区发达。
②影响:气候对居民的食物产生影响,粮食作物以大麦、小麦、豆类为_主;园艺种植业比较兴盛,经济作物主要是橄榄和葡萄;粮食在一些城邦往往不能自给,必须由外面输入,粮食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一些城邦的内外政策。
8、如何理解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财产公有,所以不可能出现家庭财产私有。
(2)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工具的改进使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开始有了剩余,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发展起来,而且代表着一种更高的生产力。
(3)生产工具、牲畜、农产品、部分土地逐渐变为家庭私有。
(4)土地成为私有财产是私有制产生的标志。
9、原始社会末期产生阶级的主要条件
(1)剩余产品的出现。剩余产品的出现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促使阶级的形成。
(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这就引起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平等,进而产生利削,使阶级的产生有可能变为现实。
(3)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商品生产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加速了财产的积累和集中,从而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