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酯 油脂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知道酯的存在、结构和性质,会书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能从官能团的角度认识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微观探析”的能力。2.熟知油脂的结构与重要性质,能区分脂和酯,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设计实验探究油脂的水解反应,提高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酯
1.酯的概念
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酯的结构特点
(1)结构通式:(R1、R2为烃基)。
(2)官能团:酯基()。
3.酯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一般比水小,低级的酯有芳香气味,呈液态或固态,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酯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酸(或盐)。写出乙酸乙酯在下列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a.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CH3COOCH2CH3+H2OCH3COOH+CH3CH2OH。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②酯水解的反应机理
发生水解时,断开①键,结合—OH,生成羧基,R′—O—结合—H生成醇。
(1)所有的酯都有芳香气味( )
(2)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相同( )
(3)酯的官能团为“”,结构中也含有“”,因此也属于酯( )
(4)乙酸乙酯在水解时断裂的为酯基中的C—O( )
(5)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可完全水解( )
答案 (1)× (2)× (3)× (4)√ (5)√
1.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提示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酯水解生成酸和醇,是可逆反应,碱能与生成的酸发生中和反应,减小了酸的浓度,使水解反应正向进行,促进了酯的水解,可使水解趋于完全。
2.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下:
①②③④⑤分别标出了其分子中不同的键。
(1)将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有哪些?
提示 ②⑤
(2)将阿司匹林与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有哪些?
提示 ②
1.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A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B.与NaOH反应时断键仅有⑤
C.属于烃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D
解析 A中含有一个和一个,因此1 mol A可消耗2 mol NaOH,A错误;酯与NaOH发生水解反应时是中的碳氧单键断裂,而—COOH与NaOH反应则是氧氢键断裂,B错误;A中含有O元素,不属于烃,C错误;A中含有,所以可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2.是一种酯。
(1)参照乙酸乙酯水解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判断,这种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种新物质。这些物质再每两个分子一组进行酯化反应,最多可生成________种酯。
(2)在新生成的酯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5
(2)
解析 (1)在酸性条件下酯水解时断裂的是中的碳氧单键,该分子里有2个这样的原子团,故它水解生成3种新物质:
①、②HOCH2CH2OH、③。这3种物质按题意重新酯化有:①与①生成链状酯,①与①生成环状酯,①与②生成链状酯,①与③生成链状酯,②与③生成链状酯。(2)水解生成的新物质中①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并且①与①生成链状酯分子时脱去1个水分子,①与①生成环状酯分子时脱去2个水分子,前者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二、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可以看成是高级脂肪酸(RCOOH,R表示烃基)和甘油(丙三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属于酯。
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R′、R″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
2.油脂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室温下的状态 代表物 物理性质
油脂 油 液态 植物油 密度比水的小,黏度比较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脂肪 固态 动物脂肪
特别提醒 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动物脂肪中不饱和键成分较少。
3.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①实验探究
②现象:加热混合液,液体逐渐变为黄棕色黏稠状,取少量溶于热水,振荡,液体不分层,再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液面上有黏稠状固体生成。
③结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彻底水解。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aOH+3C17H35COONa。
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2)油脂在酸或酶条件下水解(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
+3H2O3C17H35COOH+
特别说明 植物油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硬化油,也能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植物油可以作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 × )
(2)牛油在碱性条件下可制得肥皂( √ )
(3)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油脂,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4)植物油在空气中久置,会产生“哈喇”味,变质原因是发生加成反应( × )
(5)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 )
1.“酯”和“脂”的含义一样吗?甘油是“油”吗?
提示 “酯”是无机含氧酸或有机羧酸与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而“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形成的酯,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说“酯”中包括了“脂”。甘油不是“油”,甘油的化学名称是丙三醇,属于多元醇。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提示 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热的纯碱溶液呈碱性,而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了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达到洗去油污的目的。
1.下列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答案 B
解析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有些矿物油含有烯烃,也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A、D项无法区别;植物油属于酯类,在NaOH溶液中加热时,水解后的生成物能溶于水,矿物油无此性质,故B项可区别。
2.可以判断油脂的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后的液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后的液体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液体不分层
答案 D
解析 无论反应是否基本完成,反应后的液体都呈碱性,都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都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A、B不选;油脂难溶于水,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的生成物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都溶于水,反应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说明反应没有完成,C不选、D选。
3.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最大的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掺假的“芝麻香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B.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C.可将“地沟油”分离提纯后来生产肥皂
D.乙酸乙酯水解产物中的一种与油脂水解产生的甘油含有某种相同的官能团
(2)“地沟油”常常含有油酸甘油酯,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在日光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有臭味的醛或酮,这种过程称为“酸败”。
①试写出油酸甘油酯[R—为CH3(CH2)7CH==CH(CH2)6CH2—]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为延缓不饱和油脂的“酸败”常采用在一定条件下和H2加成,则1 mol油酸甘油酯最多消耗________ mol H2。
答案 (1)CD
(2)①+3H2O
3CH3(CH2)7CH==CH(CH2)6CH2COOH+ ②3
解析 (1)掺假的“芝麻香油”的酯类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和Br2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从而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褪色原理不同,A错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地沟油”中的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生产肥皂,C正确;乙酸乙酯水解产物中含有乙醇,油脂水解产物中含有甘油,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羟基,D正确。(2)①油酸甘油酯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油酸和甘油。②1 mol油酸甘油酯中含3 mol ,所以最多消耗3 mol H2。
油脂和矿物油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 油脂 矿物油
脂肪 油
组成 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酯 多种烃的混合物
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油还具有烯烃的性质,能加成
鉴别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
举例 牛油、羊油 菜籽油、花生油 煤油、润滑油、石蜡油
三、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1.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官能团的关系
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其特征反应可以鉴别或预测物质可能的性质。
2.典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特征反应
典型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 特征反应
乙烯 碳碳双键() 加成反应
乙炔 碳碳三键(—C≡C—) 加成反应
乙醇 羟基(—OH) 取代反应,催化氧化
乙酸 羧基(—COOH) 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 酯基() 水解反应
1.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酯类,易溶于水
B.水解反应可生成乙酸
C.1 mol M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答案 D
解析 A项,酯类难溶于水;B项,水解生成乙醇;C项,1 mol M消耗1 mol NaOH;D项,可与H2加成,可燃烧。
2.关于下列三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叶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柠檬醛
B.月桂烯属于烃
C.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
D.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 C
解析 由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类推可知香叶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柠檬醛,A项正确;月桂烯只由碳、氢元素组成,属于烃,B项正确;月桂烯和柠檬醛均不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错误;三种化合物中都含有,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共43张PPT)
专题8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酯 油脂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知道酯的存在、结构和性质,会书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能从官能团的角
度认识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微观
探析”的能力。
2.熟知油脂的结构与重要性质,能区分脂和酯,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
用,能设计实验探究油脂的水解反应,提高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酯
二、油脂
课时对点练
内容索引
三、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酯
一
1.酯的概念
酸和 发生 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酯的结构特点
(1)结构通式: (R1、R2为烃基)。
(2)官能团:酯基( )。
醇
酯化反应
3.酯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一般比水 ,低级的酯有 气味,呈 或固态, 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酯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酸(或盐)。写出乙酸乙酯在下列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a.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CH3COOCH2CH3+H2O CH3COOH
小
芳香
液态
难
+CH3CH2OH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酯水解的反应机理
发生水解时,断开①键, 结合—OH,生成
羧基,R′—O—结合—H生成醇。
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
正误判断
(1)所有的酯都有芳香气味
(2)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相同
(3)酯的官能团为“ ”, 结构中也含有
“ ”,因此 也属于酯
(4)乙酸乙酯在水解时断裂的为酯基中的C—O
(5)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可完全水解
×
√
×
×
√
1.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深度思考
提示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酯水解生成酸和醇,是可逆反应,碱能与生成的酸发生中和反应,减小了酸的浓度,使水解反应正向进行,促进了酯的水解,可使水解趋于完全。
2.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右:
①②③④⑤分别标出了其分子中不同
的键。
(1)将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
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有哪些?
提示 ②⑤
(2)将阿司匹林与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有哪些?
提示 ②
深度思考
1.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下列关于A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A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B.与NaOH反应时断键仅有⑤
C.属于烃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
应用体验
A中含有一个 和一个 ,因此1 mol A可消耗2 mol NaOH,A错误;
酯与NaOH发生水解反应时是 中的碳氧单键断裂,而—COOH
与NaOH反应则是氧氢键断裂,B错误;
A中含有O元素,不属于烃,C错误;
A中含有 ,所以可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2. 是一种酯。
(1)参照乙酸乙酯水解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判断,这种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种新物质。这些物质再每两个分子一组进行酯化反应,最多可生成________种酯。
应用体验
3
5
在酸性条件下酯水解时断裂的是 中的碳氧单键,该分子里有2个这样的原子团,故它水解生成3种新物质:
① 、②HOCH2CH2OH、③ 。
这3种物质按题意重新酯化有:①与①生成链状酯,①与①生成环状酯,①与②生成链状酯,①与③生成链状酯,②与③生成链状酯。
(2)在新生成的酯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体验
水解生成的新物质中①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并且①与①生成链状酯分子时脱去1个水分子,①与①生成环状酯分子时脱去2个水分子,前者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返回
油脂
二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可以看成是 (RCOOH,R表示烃基)和 (丙三醇)发生 的产物,属于 。
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其中R、R′、R″代表高级脂
肪酸的烃基。
高级脂肪酸
甘油
酯化反应
酯
2.油脂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室温下的状态 代表物 物理性质
油脂 油 _____ 植物油 密度比水的 ,黏度比较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脂肪 _____ 动物脂肪 液态
小
固态
特别提醒 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动物脂肪中不饱和键成分较少。
3.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①实验探究
②现象:加热混合液,
液体逐渐变为黄棕色
______,取少量溶于
热水,振荡,液体__
分层,再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液面上有黏稠状 生成。
黏稠状
不
固体
③结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彻底水解。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 ,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3NaOH +3C17H35COONa
皂化反应
(2)油脂在酸或酶条件下水解(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
特别说明 植物油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硬化油,也能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H2O 3C17H35COOH+
正误判断
(1)植物油可以作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
(2)牛油在碱性条件下可制得肥皂
(3)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油脂,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植物油在空气中久置,会产生“哈喇”味,变质原因是发生加成反应
(5)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
√
√
×
√
1.“酯”和“脂”的含义一样吗?甘油是“油”吗?
深度思考
提示 “酯”是无机含氧酸或有机羧酸与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而“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形成的酯,即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说“酯”中包括了“脂”。甘油不是“油”,甘油的化学名称是丙三醇,属于多元醇。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深度思考
提示 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热的纯碱溶液呈碱性,而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了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达到洗去油污的目的。
归纳总结
1.下列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
应用体验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有些矿物油含有烯烃,也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A、D项无法区别;
植物油属于酯类,在NaOH溶液中加热时,水解后的生成物能溶于水,矿物油无此性质,故B项可区别。
2.可以判断油脂的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后的液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后的液体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液体不分层
√
应用体验
无论反应是否基本完成,反应后的液体都呈碱性,都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都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A、B不选;
油脂难溶于水,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后的生成物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都溶于水,反应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说明反应没有完成,C不选、D选。
3.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最大的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掺假的“芝麻香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B.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C.可将“地沟油”分离提纯后来生产肥皂
D.乙酸乙酯水解产物中的一种与油脂水解产生的甘油含有某种相同的
官能团
应用体验
CD
掺假的“芝麻香油”的酯类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和Br2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从而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褪色原理不同,A错误;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地沟油”中的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生产肥皂,C正确;
乙酸乙酯水解产物中含有乙醇,油脂水解产物中含有甘油,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羟基,D正确。
(2)“地沟油”常常含有油酸甘油酯,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在日光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有臭味的醛或酮,这种过程称为“酸败”。
①试写出油酸甘油酯 [R—为CH3(CH2)7CH==CH(CH2)6CH2—]在微生物
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体验
+3H2O
3CH3(CH2)7CH==CH(CH2)6CH2COOH+
油酸甘油酯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油酸和甘油。
②工业上为延缓不饱和油脂的“酸败”常采用在一定条件下和H2加成,则1 mol油酸甘油酯最多消耗________ mol H2。
应用体验
3
1 mol油酸甘油酯中含3 mol ,所以最多消耗3 mol H2。
归纳总结
油脂和矿物油的区别和联系
返回
物质 油脂 矿物油
脂肪 油 组成 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酯 多种烃的混合物
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油还具有烯烃的性质,能加成 鉴别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
举例 牛油、羊油 菜籽油、花生油 煤油、润滑油、石蜡油
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三
1.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官能团的关系
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 和 反应,根据其 反应可以 或 物质可能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特征
特征
鉴别
预测
典型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 特征反应
乙烯 碳碳双键( ) 反应
乙炔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乙醇 ___________ 反应,_________
乙酸 _____________ 反应
乙酸乙酯 ________________ 反应
2.典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特征反应
加成
加成
碳碳三键(—C≡C—)
羟基(—OH)
取代
催化氧化
羧基(—COOH)
酯化
酯基( )
水解
1.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M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属于酯类,易溶于水
B.水解反应可生成乙酸
C.1 mol M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
应用体验
A项,酯类难溶于水;
B项,水解生成乙醇;
C项,1 mol M消耗1 mol NaOH;
D项,可与H2加成,可燃烧。
2.关于下列三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叶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
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
成柠檬醛
B.月桂烯属于烃
C.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
D.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应用体验
由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类推可知香叶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柠檬醛,A项正确;
月桂烯只由碳、氢元素组成,属于烃,B项正确;
月桂烯和柠檬醛均不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错误;
三种化合物中都含有 ,都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返回第3课时 酯 油脂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知道酯的存在、结构和性质,会书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能从官能团的角度认识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微观探析”的能力。2.熟知油脂的结构与重要性质,能区分脂和酯,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设计实验探究油脂的水解反应,提高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酯
1.酯的概念
酸和____发生__________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2.酯的结构特点
(1)结构通式:(R1、R2为烃基)。
(2)官能团:酯基()。
3.酯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一般比水____,低级的酯有______气味,呈______或固态,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酯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酸(或盐)。写出乙酸乙酯在下列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a.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酯水解的反应机理
发生水解时,断开①键,结合—OH,生成羧基,R′—O—结合—H生成醇。
(1)所有的酯都有芳香气味( )
(2)乙酸乙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相同( )
(3)酯的官能团为“”,结构中也含有“”,因此也属于酯( )
(4)乙酸乙酯在水解时断裂的为酯基中的C—O( )
(5)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可完全水解( )
1.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有何不同?为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下:
①②③④⑤分别标出了其分子中不同的键。
(1)将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阿司匹林与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关于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A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B.与NaOH反应时断键仅有⑤
C.属于烃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2.是一种酯。
(1)参照乙酸乙酯水解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判断,这种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__种新物质。这些物质再每两个分子一组进行酯化反应,最多可生成________种酯。
(2)在新生成的酯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可以看成是____________(RCOOH,R表示烃基)和______(丙三醇)发生________的产物,属于____。
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R′、R″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
2.油脂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室温下的状态 代表物 物理性质
油脂 油 植物油 密度比水的___,黏度比较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脂肪 动物脂肪
特别提醒 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动物脂肪中不饱和键成分较少。
3.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
①实验探究
②现象:加热混合液,液体逐渐变为黄棕色________,取少量溶于热水,振荡,液体____分层,再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搅拌,液面上有黏稠状______生成。
③结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彻底水解。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__________,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2)油脂在酸或酶条件下水解(如硬脂酸甘油酯的水解)
+3H2O3C17H35COOH+
特别说明 植物油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硬化油,也能使溴水及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植物油可以作为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 )
(2)牛油在碱性条件下可制得肥皂( )
(3)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油脂,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4)植物油在空气中久置,会产生“哈喇”味,变质原因是发生加成反应( )
(5)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
1.“酯”和“脂”的含义一样吗?甘油是“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2.可以判断油脂的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后的液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后的液体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液体不分层
3.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地沟油最大的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掺假的“芝麻香油”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原理相同
B.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C.可将“地沟油”分离提纯后来生产肥皂
D.乙酸乙酯水解产物中的一种与油脂水解产生的甘油含有某种相同的官能团
(2)“地沟油”常常含有油酸甘油酯,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在日光作用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有臭味的醛或酮,这种过程称为“酸败”。
①试写出油酸甘油酯[R—为CH3(CH2)7CH==CH(CH2)6CH2—]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为延缓不饱和油脂的“酸败”常采用在一定条件下和H2加成,则1 mol油酸甘油酯最多消耗________ mol H2。
油脂和矿物油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 油脂 矿物油
脂肪 油
组成 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酯 多种烃的混合物
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油还具有烯烃的性质,能加成
鉴别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
举例 牛油、羊油 菜籽油、花生油 煤油、润滑油、石蜡油
三、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1.有机化合物性质和官能团的关系
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根据其________反应可以________或________物质可能的性质。
2.典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特征反应
典型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 特征反应
乙烯 碳碳双键() _____反应
乙炔 _____反应
乙醇 _____反应,_________
乙酸 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 水解反应
1.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酯类,易溶于水
B.水解反应可生成乙酸
C.1 mol M可以与2 mol NaOH反应
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2.关于下列三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香叶醇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柠檬醛
B.月桂烯属于烃
C.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
D.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