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
午后2时左右 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
项目 北半球 大陆 北半球 海洋 南半球 大陆 南半球 海洋
月平均气温 最高值 7月 8月 1月 2月
月平均气温 最低值 1月 2月 7月 8月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3.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②根据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
③根据闭合等温线中心气温的高低,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正好相反。
③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
(1)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差别,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A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B地)。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四多四少”:
降水量 赤道附近地 带或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 线两侧 中纬度 山地 地区
“四多” 赤道附近地带 大陆东岸 沿海地区 迎风坡
“四少” 两极地区 大陆西岸 内陆地区 背风坡
影响 因素 纬度 因素 海陆 因素 海陆 因素 地形 因素
三、世界的气候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A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 温多雨 赤道附近地区
B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分干湿 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C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0°N~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
D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干 旱少雨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E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F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G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东岸
H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I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日温差大,降水稀少 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
J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干燥 极圈以内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K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主要影响 因素 气 温 降 水
纬度位置 一般情况下,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小;距海远,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大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地形 一般情况下,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 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3)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与人类活动:
4.全球变暖:
填图,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考点一】气温和降水
1.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差异:
(1)原因:由于陆地和海洋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得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判断。
图中等温线的气温数值自南向北降低,说明该区域为北半球。甲地气温比乙地高,此时是夏季,据此判断出甲地位于陆地上,乙地位于海洋上。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从气温曲线中可以读取出各月平均气温。根据各月平均气温可以进一步计算或判断得出: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所处半球位置(南、北半球)和海陆位置(内陆和沿海)、所处温度带(热带、温带和寒带)、气温变化特点等。
(2)从降水量柱状图中可以读取出各月降水量。根据各月降水量可以进一步计算或判断得出: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等。
【典题示范】
(2024·湖南学业考)某市是所在国第二大城市,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记载,该市气温最高曾达38℃。湖南省的小明暑假前往该市旅游,发现当地正值冬季。据此完成1~3题。
1.与该市中心区景观对应的是(A)
2.该市成为旅游胜地的优势条件有(D)
A.气候寒冷 B.人口稀疏
C.矿产丰富 D.交通便捷
3.该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对应下图中的(A)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解题指南】
1.会联系。该市是所在国第二大城市,经济发达,市中心的景观高楼大厦较多;竹林木屋、零散田舍主要在乡村。
2.巧分析。气候寒冷不是发展旅游的优势;题中说明该市是第二大城市,人口稠密;题中没有给出矿产资源的信息,且矿产资源丰富与旅游没有直接关系;作为第二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故交通便捷是该市成为旅游胜地的优势之一。
3.会读图。湖南暑假即北半球夏季,是当地的冬季,说明该地为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材料提示该市气温最高曾达38℃,即平时最高气温应该接近38℃。
【考点二】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步骤 依据 因 素 变 化 结 论
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 (低) 气温 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续表
步骤 依据 因 素 变 化 结 论
第二步:气温定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 ℃ 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 ℃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 寒带气候
第三步:降水定型 降水 量的 年内 分配 情况 年 雨 型 热带 >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 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 雨 型 热带 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1 500~ 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1 0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300 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4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典题示范】
(2024·新疆学业考)读下面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
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描述的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2.丁地最可能是(D)
A.亚马孙平原 B.地中海沿岸
C.华北平原 D.南极地区
【解题指南】
1.会读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乙地中海气候;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丁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
2.巧分析。丁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最可能是南极地区;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甲,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乙,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丙。
(2023·宜宾学业考)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2月18日在卡塔尔圆满结束。卡塔尔为举办这场赛事,新修建了多个体育场馆,并用清洁能源发电供给冷却系统,以调节环境温度,下图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B)
2.卡塔尔在修建比赛场馆过程中最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D)
A.台风 B.泥石流 C.干旱 D.沙尘暴
3.卡塔尔最具有优势的清洁能源是(B)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
4.(2023·龙东学业考)下列四幅图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B)
(2024·连云港学业考)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该国柑橘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每年4—5月柑橘花盛开之时,形成“柑橘花海岸”。如图为该国“柑橘花海岸”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柑橘花海岸”沿(B)
A.黑海 B.地中海 C.红海 D.波斯湾
6.能反映“柑橘花海岸”气候类型特征的示意图是(D)
(2024·福建学业考)某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处人工水塘。干季时,每天都有大量野生动物前来饮水,摄影师前往拍摄。读表完成7~9题。
某自然保护区某日不同时段的气温与可拍摄到的动物
时段/时 气温/℃ 野生动物
0—6 21~27 花豹、狮子
6—12 21~40 珍珠鸡、斑马
12—16 40~43 斑马、狒狒
16—22 28~40 黑斑羚、狮子
22—24 27~28 长颈鹿、大象
7.当日6—12时和12—16时都能拍摄到的动物是(B)
A.狮子 B.斑马
C.黑斑羚 D.珍珠鸡
8.当日最低气温大致在(A)
A.6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9.当日此地气温日较差为(B)
A.21℃ B.22℃ C.32℃ D.43℃
(2024·河北学业考)高强度紫外线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伤害。2024年4月30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了5月1日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预报,以方便广大居民五一假期出游。据此完成10~12题。
10.预报显示,五一当天紫外线强度为中、弱的重点城市多分布在(B)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影响五一当天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
A.海陆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纬度位置
12.五一当天,人们在北京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需要注意(B)
A.防潮 B.防晒 C.防雨 D.防雾
(2023·甘肃学业考)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D)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递减
14.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地形类型 D.植被状况
(2023·衡阳学业考)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下图示意天山迁移轮牧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15.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A.气温和降水 B.坡向 C.土壤 D.风力
16.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7.(2024·泰安学业考)泰安市某中学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在校内外进行了系列实践活动。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气温观测:为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2023年11月3日,地理老师组织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学校地理园中的观测仪器记录了下列气温数据。
记录时间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数值/℃ 10 19 14 9
记录日期: 记录人:
(1)气温观测仪器一般放置在离地面1.5米处的百叶箱中,根据上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当天的平均气温是13℃。后续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气象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数据,计算出了11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值,并由此计算出了学校所在地1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图绘制:2024年春节前夕,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赴当地气象局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了当地某区域众多不同地点的7月平均气温数值,仿照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成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
(2)据图可以判断,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在30℃以上,A处等温线呈封闭形态,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等温线图运用:明确了等温线分布图的“来龙去脉”后,同学们又从网上搜集了许多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解读、分析、验证。
(3)读下图归纳澳大利亚大陆1月气温分布特点。
答:气温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知识拓展:据世界气象组织长年对全球气温监测发现,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部分指标见下表。
项目 升高1.5℃ 升高2.0℃
植物消亡比例 8% 16%
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480万km2 660万km2
玉米减产幅度 3% 7%
(4)请从表中任选一个方面说出全球升温1.5℃到2.0℃的影响变化。
答:气温升高,导致植物消亡的比例大幅上升(由8%到16%),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5)你认为全球气温升高,将给南极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答:南极海上冰川融化越来越快,海平面升高;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冰消失,全球极端天气增多。
以身践行:知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知识能够指导实践、规范人类行为,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6)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可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答:低碳出行、植树造林。
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一、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
左右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
项目 北半球 大陆 北半球 海洋 南半球 大陆 南半球 海洋
月平均气温 最高值 月 8月 月 2月
月平均气温 最低值 月 2月 月 8月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
3.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
②根据等温线分布的 ,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
③根据闭合等温线中心气温的高低,判断 中心的分布。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①气温由 向 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正好 。
③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季节变化:
(1)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差别,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降水季节变化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 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 地)。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四多四少”:
降水量 赤道附近地 带或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 线两侧 中纬度 山地 地区
“四多” 赤道附近地带 大陆 岸 地区 坡
“四少” 两极地区 大陆 岸 地区 坡
影响 因素 因素 因素 因素 因素
三、世界的气候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A 气候 赤道附近地区
B 气候 全年 , 分 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C 气候 10°N~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
D 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E 气候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F 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G 气候 北纬35°~50°的亚欧大陆东岸
H 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I 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部
J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干燥 极圈以内
续表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图示 分布 地区
K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海拔较高的高山、高原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主要影响 因素 气 温 降 水
纬度位置 一般情况下,纬度低,气温 ;纬度高,气温 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海陆位置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 ;距海远,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就 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 ;距海远,降水
地形 一般情况下,地势高,气温 ;地势低,气温 一般情况下,山地 多雨,背风坡少雨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3)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与人类活动:
4.全球变暖:
填图,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
【考点一】气温和降水
1.同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差异:
(1)原因:由于陆地和海洋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得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判断。
图中等温线的气温数值自南向北降低,说明该区域为北半球。甲地气温比乙地高,此时是夏季,据此判断出甲地位于陆地上,乙地位于海洋上。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从气温曲线中可以读取出各月平均气温。根据各月平均气温可以进一步计算或判断得出: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所处半球位置(南、北半球)和海陆位置(内陆和沿海)、所处温度带(热带、温带和寒带)、气温变化特点等。
(2)从降水量柱状图中可以读取出各月降水量。根据各月降水量可以进一步计算或判断得出: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等。
【典题示范】
(2024·湖南学业考)某市是所在国第二大城市,是重要的国际航空中心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记载,该市气温最高曾达38℃。湖南省的小明暑假前往该市旅游,发现当地正值冬季。据此完成1~3题。
1.与该市中心区景观对应的是( )
2.该市成为旅游胜地的优势条件有( )
A.气候寒冷 B.人口稀疏
C.矿产丰富 D.交通便捷
3.该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对应下图中的(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解题指南】
1.会联系。该市是所在国第二大城市,经济发达,市中心的景观高楼大厦较多;竹林木屋、零散田舍主要在乡村。
2.巧分析。气候寒冷不是发展旅游的优势;题中说明该市是第二大城市,人口稠密;题中没有给出矿产资源的信息,且矿产资源丰富与旅游没有直接关系;作为第二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故交通便捷是该市成为旅游胜地的优势之一。
3.会读图。湖南暑假即北半球夏季,是当地的冬季,说明该地为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材料提示该市气温最高曾达38℃,即平时最高气温应该接近38℃。
【考点二】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步骤 依据 因 素 变 化 结 论
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 (低) 气温 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续表
步骤 依据 因 素 变 化 结 论
第二步:气温定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 ℃ 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 ℃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 寒带气候
第三步:降水定型 降水 量的 年内 分配 情况 年 雨 型 热带 >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 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 雨 型 热带 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1 500~ 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1 0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300 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4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典题示范】
(2024·新疆学业考)读下面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
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描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丁地最可能是( )
A.亚马孙平原 B.地中海沿岸
C.华北平原 D.南极地区
【解题指南】
1.会读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乙地中海气候;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丁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
2.巧分析。丁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最可能是南极地区;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甲,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乙,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丙。
(2023·宜宾学业考)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2月18日在卡塔尔圆满结束。卡塔尔为举办这场赛事,新修建了多个体育场馆,并用清洁能源发电供给冷却系统,以调节环境温度,下图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 )
2.卡塔尔在修建比赛场馆过程中最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干旱 D.沙尘暴
3.卡塔尔最具有优势的清洁能源是( )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
4.(2023·龙东学业考)下列四幅图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 )
(2024·连云港学业考)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该国柑橘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每年4—5月柑橘花盛开之时,形成“柑橘花海岸”。如图为该国“柑橘花海岸”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柑橘花海岸”沿( )
A.黑海 B.地中海 C.红海 D.波斯湾
6.能反映“柑橘花海岸”气候类型特征的示意图是( )
(2024·福建学业考)某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处人工水塘。干季时,每天都有大量野生动物前来饮水,摄影师前往拍摄。读表完成7~9题。
某自然保护区某日不同时段的气温与可拍摄到的动物
时段/时 气温/℃ 野生动物
0—6 21~27 花豹、狮子
6—12 21~40 珍珠鸡、斑马
12—16 40~43 斑马、狒狒
16—22 28~40 黑斑羚、狮子
22—24 27~28 长颈鹿、大象
7.当日6—12时和12—16时都能拍摄到的动物是( )
A.狮子 B.斑马
C.黑斑羚 D.珍珠鸡
8.当日最低气温大致在( )
A.6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9.当日此地气温日较差为( )
A.21℃ B.22℃ C.32℃ D.43℃
(2024·河北学业考)高强度紫外线对人的皮肤和眼睛有伤害。2024年4月30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了5月1日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预报,以方便广大居民五一假期出游。据此完成10~12题。
10.预报显示,五一当天紫外线强度为中、弱的重点城市多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影响五一当天全国重点城市紫外线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纬度位置
12.五一当天,人们在北京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需要注意( )
A.防潮 B.防晒 C.防雨 D.防雾
(2023·甘肃学业考)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向南北两极递减
14.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地形类型 D.植被状况
(2023·衡阳学业考)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下图示意天山迁移轮牧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15.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坡向 C.土壤 D.风力
16.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7.(2024·泰安学业考)泰安市某中学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在校内外进行了系列实践活动。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气温观测:为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2023年11月3日,地理老师组织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学校地理园中的观测仪器记录了下列气温数据。
记录时间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数值/℃ 10 19 14 9
记录日期: 记录人:
(1)气温观测仪器一般放置在离地面1.5米处的 箱中,根据上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当天的平均气温是 ℃。后续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气象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数据,计算出了11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值,并由此计算出了学校所在地1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图绘制:2024年春节前夕,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赴当地气象局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了当地某区域众多不同地点的7月平均气温数值,仿照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成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
(2)据图可以判断,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在 ℃以上,A处等温线呈封闭形态,表示这里是 中心。
等温线图运用:明确了等温线分布图的“来龙去脉”后,同学们又从网上搜集了许多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解读、分析、验证。
(3)读下图归纳澳大利亚大陆1月气温分布特点。
知识拓展:据世界气象组织长年对全球气温监测发现,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部分指标见下表。
项目 升高1.5℃ 升高2.0℃
植物消亡比例 8% 16%
北极永久冻土解冻面积 480万km2 660万km2
玉米减产幅度 3% 7%
(4)请从表中任选一个方面说出全球升温1.5℃到2.0℃的影响变化。 (5)你认为全球气温升高,将给南极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以身践行:知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知识能够指导实践、规范人类行为,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6)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可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跟踪诊断,请使用“高效提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