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5 16: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3、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学习目标
1
知诗人——苏轼
2
理解诗题和诗意
3
感悟诗人苏轼所表达的感情
4
背诵诗歌,并默写
知诗人——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
划分节奏线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理解诗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注释:(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大意:在农历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在望湖楼上喝醉了酒,趁着酒劲写下了这首诗。
了解地点
望湖楼位于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又名看经楼、先得楼。
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
理解诗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品读诗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
白雨跳珠
看看标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黑云
翻墨
白雨
跳珠
拟人
情景带入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理解诗意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品读诗歌
这两句描绘出狂风、湖水等景物,“忽吹散”“水如天”写出了从雨到晴的变化过程,把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描绘地活灵活现。
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这不仅是对湖面倾盆大雨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东坡情怀和诗人心灵的一种表达。
感悟情感
思维导图
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