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与自然”。本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句话展开,从风、水、动物三个角度来分写声音的美妙。文章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
本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大家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因此,在本文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细致观察,发挥想象,体会语言的生动,并学会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妙”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词语“演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能找到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学习描写“风声”的语段,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词语的生动,通过诵读、背诵、摘抄等多种方式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写“风声”的语段,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词语的生动,通过诵读、背诵、摘抄等多种方式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一猜大自然的声音
1.做“听声音,猜一猜”的小游戏。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去欣赏大自然的音乐会。
板块二 获取音乐会的门票
1.学习活动1:
(1)读一读: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划出来。
2.认读描写声音的词语。
(1)出示拟声词认读: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哗哗
看图学会词语搭配:小溪淙淙 河流潺潺 大海哗哗
(3)认读描写声音的词串: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 雄伟的乐曲 充满力量的声音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3.出示分类摘抄课文中描写声音词语的范例,要求书写工整、归类摘抄。
4.交流: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板块三 填写音乐家的档案
1.学习活动2:
默读课文 填写音乐家的档案
2.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第2题,并交流。
3.小结: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这个段落的关键句,这一段的内容也是围绕关键句来写的,课文分别从“风”“水”“动物”三方面写出了声音的丰富和美妙。
板块四 欣赏音乐家“风”的作品
1.出示学习活动3:
(1)默读第二自然段。
(2)划出你认为把声音写得最美妙的词语和句子。
(3)想想你划出的句子哪里“美妙”,和同桌相互交流。
2.交流:
预设1: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观看手风琴视频,带着感受朗读。
(2)练习书写词语“演奏”。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预设2: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想象:如果你就是树叶,在风中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2)指导读好重音。
预设3:“当微风……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大自然的威力。”
微风和狂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理解词语“呢喃”。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充满力量的声音”“雄伟的乐曲”等关键词语。
(4)多种方式朗读。
4.填空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
5.引导学生了解摘抄佳句的方法:注明出处、写出感受。
板块五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激发阅读期待,下节课继续欣赏“水”和“动物”演奏的作品。
2.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推荐阅读《奇妙的声音》。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
风 水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