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P45内容。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新北师大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5页的内容。这一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教材先通过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让学生体会“周长”是绕着“边线”一周的长度。接着出示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线爬一周的环节,进一步体会什么是“一周”,使学生逐步感知到周长的含义。再用量一量的活动,更深地认识到周长来自于生活。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美术课也应该明白“边线”的含义,因此,我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指一指、量一量”在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个学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让学生多说、多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更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主动探索而不是单一的老师传授。
教学策略:
1.结合想一想、说一说、量一量等步骤,体会周长的意义,体验周长的测量方法。
2.会用学过的方法测量物体的周长。
3.初步感知规则图形的周长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与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
1.什么是周长。
2.能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树叶、三角形、绳子、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吗?(学生:周长)
师:我们今天要认识“周长”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学习周长的概念。
1.说一说,体会“一周”
师:你认为什么是周长呢?指名3名学生说,教师及时提炼板书“一周”。
师:一只爱锻炼的小蚂蚁要围绕树叶跑一周,你能指一指树叶的一周吗?
让学生指一指树叶的一周在哪里,边指边说。
教师板书:起点 起点。
再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说一说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出示:有3只昆虫它们绕树叶跑了一周,你认为谁跑的对?
指名学生说一说。
2.描一描“一周”。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一周,你能描出物体的一周吗?(活动单上描)
全班动手操作,指名学生上黑板描。
①描一描: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钟面等的边线。
②说一说:画边线的时候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生:从起点开始,到起点结束。沿边线描。(板书:沿边线)
3. 撕一撕,体会“一周”的长度。
师:你想知道树叶、数学书封面、三角形的一周取下来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吗?
教师撕、指名学生上台撕,并展开贴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说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取下来,只留下它们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呢?(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
引导学生小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教师板书)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出示图形)
学生判断,并说一说为什么。
引导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板书:封闭)
学习测量周长方法。
1.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我想知道它们的周长到底有多长,怎么办呢?(测量)
学生说一说不规则图形和规则图形的测量方法。
出示:活动要求。
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个小组,用准备好的绳子、直尺测量。
学生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并汇报周长是多少。
2.小组合作:这个图形的周长怎么计算?
出示:课本45页下面三幅图。
学生数格,报告周长数。
师:总结 测量有方格纸的图形周长方法——数格法。
4.讨论:小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有哪些?
生讨论后,师小结:1.不规则物体,绳测法。
2.规则物体,尺测法。
3. 带方格纸的,数格法。
三、巩固练习。
1. 画出下面小蜗牛的路线。
出示课本4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动手在书上描画。
2.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比一比。(出示题图)
黑蚂蚁绕A公园跑一周,红蚂蚁绕B公园跑一周,它们谁跑的路线长?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 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有绳测法、尺测法和数格法。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绳测法 尺测法 数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