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05 18: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2024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 支原体的P1黏附蛋白可与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结合,释放有毒代谢产物,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临床上常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但连续用药不宜超过5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支原体只属于个体层次
B. 支原体入侵后,人体更易感染其它呼吸道病原体
C.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机理是抑制其细胞壁合成
D. 连续服用阿奇霉素超过5天,可能会诱导支原体产生耐药性变异
2. 下列关于生产生活现象的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原理
A 白菜馅加盐有水分渗出 植物细胞失水
B 风干种子有机物的消耗减慢 风干使种子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减慢
C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 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
D 秋天叶片变黄 低温抑制叶绿素合成
A. A B. B C. C D. D
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关
B. 生理功能不同的人体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可能不同
C.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4. 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是脊椎动物细胞中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具膜结构。ERGIC产生的囊泡可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细胞自噬;含脂膜结构的病毒如新冠病毒在ERGIC中组装,最后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释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构成ERGIC的膜结构可来自粗面内质网
B. ERGIC的功能受细胞内信号分子的精细调控
C. FRGTC能够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
D. 特异性抑制ERGIC的功能可以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5. 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1所示,为弄清该病的发病机制,提取了该家系3名女性有关的基因进行PCR操作,对产物进行酶切和电泳后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在胚胎发育时期女性个体每个细胞所含有的2条X染色体有一条保持固缩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遗传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Ⅰ—2和Ⅱ—4个体基因型相同
C. 细胞中的X染色体保持固缩,有利于基因的转录
D. Ⅱ—1与不含致病基因的女性结婚,所生女儿可能患病
6.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不断深入。下表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中,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或结论
A 摩尔根 假说—演绎法 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
B 赫尔希、蔡斯 离心 提取噬菌体DNA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 沃森、克里克 搭建物理模型 阐明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 梅塞尔森、斯塔尔 同位素标记法 发现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A. A B. B C. C D. D
7. N6-甲基腺嘌呤(m6A)是哺乳动物RNA最常见的修饰,seRNA是重要的染色质相关RNA。人胰腺癌细胞的seRNA-m6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细胞,使邻近染色质区域的组蛋白H3K4三甲基化增加,导致局部染色质开放使癌基因表达上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seRNA-m6A导致人胰腺细胞正常基因突变为癌基因
B. 组蛋白甲基化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结构调控基因的表达
C. m6A修饰通过改变seRNA的序列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D. 高含量seRNA-m6A抑制人胰腺癌细胞中基因的转录
8.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在全球范围造成广泛的感染。为预防感染,鼻喷疫苗由于其操作方便、安全性较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公众倾向于选择的疫苗种类。研究者用两种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和BA.5) 感染鼻上皮细胞,结果发现二者在鼻上皮细胞的病毒含量关系为BA.5>BA.1。但利用二者分别感染健康小鼠后,BA.5引起的重症率低于BA.1引起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上述新冠病毒毒株侵染人体后均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 鼻上皮细胞的结果可解释BA.5引起鼻咽部症状较强但重症率较低
C. 相比BA.1变异株,BA.5变异株更适于制成疫苗进行预防
D. 对免疫缺陷人群使用基于BA.5制成的鼻喷疫苗时需更加重视安全性
9. 关于如图曲线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此图表示草鱼数量呈“S”型增长的增长速率,则捕捞鱼之后的数量应不低于P点
B. 若此图表示黑藻细胞在某种溶液中失水量变化,则可观察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C. 若此图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则曲线中O点不应与 横轴相交
D. 若此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则PM段代表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
10. 为研究拟南芥植株E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将T-DNA插入到E基因中,导致其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记为e。为验证某拟南芥植株的基因型,科研人员根据基因E和T-DNA的序列,设计了三种引物,引物的结合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完整的E基因和T-DNA整合后,因片段长度过大,不能完成整个融合基因的PCR扩增。科研人员提取该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I+III”组合及“II+III”组合进行PCR,两种引物组合均能完成扩增。拟南芥植株的基因型为( )
A. Ee B. EE C. ee D. EE或Ee
11. 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表达系统。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伊红-亚甲蓝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深紫色的大肠杆菌
B. 该表达系统不能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修饰
C. 大肠杆菌进行基因的表达过程会出现DNA-蛋白质复合物
D. 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能吸收环境DNA的状态
12. 脱落酸(ABA)常在叶绿体中以类胡萝卜素为原料合成,它有ABAH和ABA-两种存在形式。用放射性ABA处理叶片,它可以向上运输到茎,向下运输到根。遭遇干旱胁迫时,木质部汁液pH从6.3上升到7.2,有利于ABAH形成ABA-,后者不容易进入叶肉细胞,而较多的随蒸腾流到达保卫细胞,导致气孔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A在植物体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B. ABA不会影响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反应
C. 保卫细胞ABA-含量升高可以作为气孔关闭的信号
D. 木质部汁液较高的pH有利于CO2进入叶肉细胞
13. 甲、乙、丙分别代表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3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花品系。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杂交组别 F1 F2
1 甲×乙 红花 899红花,701白花
2 甲×丙 红花 486红花,666白花
A. 组1和组2的F1基因型不同,采用2个组的F1自交或测交均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B. 若用组2中F1进行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7
C. 组2中,F2的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有5种纯合子
D. 组1中,F2的白花植株中杂合子占4/7,纯合子有3种
14. 在缩手反射中,兴奋传至传出神经元时,如图Ⅰ、Ⅱ处分别可检测到突触后电位(EPSP),Ⅲ处能检测到动作电位(AP)。EPSP是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局部产生的微弱电位变化。EPSP可叠加,达到阈电位(刚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后可引起神经元产生A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个阈下刺激产生的EPSP叠加可使AP的峰值增大
B. EPSP和AP均可表示神经元膜内的电位变化
C. 若组织液中Na+含量增加,则会导致AP的峰值降低
D. 产生一次AP的过程中,III处K+通道、Na+通道的通透性依次增大
15. 某微型湖泊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藻类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藻类固定 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 初级消费者摄入 初级消费者同化 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
能量/[] 90 42 84 13.5 3
A. 该微型湖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
B. 该微型湖泊生态系统中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
C.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来源于陆地的植物残体
D. 根据表中现有的数据,无法计算有多少能量从藻类流入了初级消费者
16. 雄蝗虫散发的气味分子“4-VA”可吸引雌蝗虫的聚集并促进雌蝗虫性成熟,该作用不受自然环境中蝗虫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在蝗虫触角中找到4-VA的特异性嗅觉受体OR3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4-VA的结构设计其拮抗剂,阻止蝗虫聚集
B. 人工合成的4-VA群聚蝗虫并将其诱杀,属于生物防治
C. 抑制4-VA合成可破坏蝗虫的生长发育一致性,减少蝗灾
D. 建立OR35基因缺失种群,放归环境不影响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高原鼹鼠主要生活在高原草原,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啮齿动物。高原鼹鼠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上的群落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对照)、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裸露土丘的群落恢复过程属于群落______演替。用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
(2)演替至第6年时,某区域中的植物丰富度与土丘密度呈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从鼹鼠的习性分析D区域植物生物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鼹鼠的种群密度,第二次捕捉时鼹鼠躲避能力增强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______(填“大”或“小”)。在高原鼹鼠影响严重的区域,可种植生活力和适应性强的本地植物以加快土丘的恢复速度,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措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4)鼹鼠的爪趾有优异的挖掘能力,科研人员根据其爪趾轮廓特征设计了一种田间除草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
18.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水稻,中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为提高产量,优化品质,我国科研者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1)种植一次就可以像割韭菜一样连续收获3—5年,这种神奇的水稻,就是多年生水稻。地下茎是许多植物维持多年生的重要器官,是实现水稻多年生的关键。
①某研究团队将无地下茎的RD23品系与具有地下茎的长雄野生稻杂交获得了有地下茎的植株F1,F1自交后,F2中有地下茎的132株,无地下茎的106株,据此推测上述实验现象_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
②有研究者重复了上述实验,对F2代检测发现部分个体的基因型与表型不符(基因型上推断应该有地下茎,实际却没有地下茎)。研究者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一:还有其他基因参与了此性状的调控。假设二:此性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F2代基因型与表型不符的个体中来自RD23染色体的比例远大于其他个体,此结果更支持假设_______。若要通过其它杂交实验的结果来支持该假设,可以选择用RD23品系和F1有地下茎的水稻杂交,子代表型比例应为有地下茎:无地下茎小于_______。
(2)杂交水稻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长势好,产量高。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和利用是杂交水稻的重要基础。
①现有水稻雄性不育系甲,将育性恢复基因(M)、花粉致死基因(r)和荧光蛋白基因(G)紧密连锁作为目的基因,与质粒构建成_______,为了能够连接上该目的基因,质粒上应含有_______。利用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经筛选获得仅有1条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的杂合子乙。下图中能表示杂合子乙体细胞中相关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
A. B.
C. D.
②将乙品系自交,子代表型(种子是否有荧光)及比例是_______。
19. 香味性状是优质二倍体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
(1)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
株所需的_______。 若要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对_______进行诱导处理。
(2)水稻香味性状(由A和a控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是因为香味物质(包括醛、酮、醇、酯等)积累,这说明基因和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有些植物的开花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春夏季开花,如菠菜;有些植物的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秋季开花,如菊科植物。人们把前者叫长日照植物,后者叫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开花有一个最小日照长度,短日照植物开花有一个最大日照长度,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极限日照长度叫临界日长。科研人员将苍耳置于不同的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图1所示的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______。据A、B组可知,苍耳为______日照植物(填“长”或“短”)。由图1前四组苍耳的营养生长和开花情况可知,苍耳开花的关键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E组中的苍耳______(填“开花”或“营养生长”)。晚上地球会发出红外光(非可见光),白天可见光中含有红光。因此光暗周期响应可能也与红光和远红光的刺激有关。科研人员用红光(R)和远红光(FR)进行暗期间断实验,图2表示在暗期用R和FR刺激对苍耳开花的影响。
(2)由图2可知,苍耳是否开花取决于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光敏色素作为______参与了对光周期的感知。
(3)使用红光进行暗期间断后光敏色素将转变为______(填“Pfǐ”或“Pr”)型,抑制苍耳开花。用远红光照射后,苍耳开花。据此推测,短日照植物开花需要较______(填“高”或“低”)Pfr/Pr值。
2024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
【答案】B
2.
【答案】C
3.
【答案】C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B
7.
【答案】B
8.
【答案】B
9.
【答案】D
10.
【答案】A
11.
【答案】A
12.
【答案】C
13.
【答案】C
14.
【答案】B
15.
【答案】D
16.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答案】(1) ①. 次生演替 ②. 群落的物种组成
(2) ①. 正相关 ②. 鼹鼠的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生长,使群落物种丰富度更高
(3) ①. 大 ②. 协调
(4)直接价值
18.
【答案】(1) ①. 遵循 ②. F2中有地下茎:无地下茎≈9:7 ③. 一 ④. 1:3
(2) ①. 重组质粒 ②. 限制酶识别序列 ③. 农杆菌转化 ④. C ⑤. 荧光种子:非荧光种子=1:1
19.
【答案】 ①. 全部遗传信息 ②. 幼苗 ③. Aabb、AaBb ④. 3/64 ⑤.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⑥. 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 ⑦. 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20【答案】(1) ①. 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长 ②. 短 ③. 足够长的连续黑暗期 ④. 开花
(2) ①. 最后是否使用远红光照射 ②. 光信号受体
(3) ①. Pfǐ ②. 低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