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15 故乡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15 故乡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5 20: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在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余光中的《乡愁》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思念,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那么鲁迅《故乡》中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故乡
鲁迅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萧索”、“鄙夷”、“恣睢”等词语,基本读懂课文,概括故事梗概。
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契点去分析文章。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体会小说主题。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
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的景象,以及家乡人、事的情况。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背景介绍
谈谈小说
小说:
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本文以“我”回故乡处理搬家事务时的种种见闻与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照时间先后为顺序。
2、题为“故乡”,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在“故乡”前再添一个词,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
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
文章结构
小说按 顺序, 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我”
第二部分(6-77段)写“我” 。
这是小说的主体
(开端)
(发展、高潮)
第一层(6-8)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时间
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回故乡
在故乡
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 的心情和感受。
(结局)
第三层(34-52)“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
文章结构
第四层(53-77)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二层(9-33)“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离开故乡
3、用一个字来表达故乡留给“我”的印象:

故乡之变
闰土之变
杨二嫂之变
“我”之变
细读感悟,(故乡之变)
“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在的故乡景色有什么不同?


神异
图画
萧索
荒村
故乡之变 儿时的故乡 现在的故乡
景色
神奇美丽、五彩缤纷、辽阔鲜活
萧索沉寂、没有一些活气
1、小说是通过塑造人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
“我”
明确:
主要人物是:闰土、杨二嫂(次要)。
(本文的线索)
细读感悟,(人物之变)
闰土之变
对比
1、闰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写他的变化,那么作品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进行对照的?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分小组完成左右两面黑板内容)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2、杨二嫂是小说中另外一个主要人物,请4-6组同学们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等分析杨二嫂的形象。怎样去刻画杨二嫂的?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了?
杨二嫂之变
对比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把幸福的希望寄托给神灵
外貌
动作语态
对作者的态度
生活态度
十一二岁 紫色圆脸 毡帽 银项圈 红活圆实的手 健康壮实
活泼刚健 动作利落 有智有勇
语言朴质生动 热情纯真
友好热情 纯真平等 友谊
热爱生活 知识丰富
天真活泼 无忧无虑
外貌
语言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脸色灰黄 皱纹深 极薄的棉衣
眼肿得通红 破毡帽 手粗笨开裂
说话吞吞吐吐 只是摇头
谦恭又含糊 迟钝麻木
恭恭敬敬 呼“我”老爷
悲哀痛苦 寄托神灵
外貌
语言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饱经沧桑,困苦不堪,谦恭含糊、迟钝麻木,寄希望于神佛。
变化原因?
通过对比突出了中年闰土: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社会落后愚昧。
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
表面原因:
深层原因:
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
作者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杨二嫂之变
二十年前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老丑而瘦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势利、尖酸、尖刻
二十年后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二十年后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贪婪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尖刻、贪婪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
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
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自私
贪婪
搬弄是非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二十年后的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的性格。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作者态度:既可恨、可鄙又可怜。
文中怎样去刻画杨二嫂的?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了?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妹妹上小学一年级,既聪明又懂事,能歌善舞,可爱得很。她的小辫子向上翘着,两只黑亮的眼睛一闪一闪的,两个脸蛋红红的,两条眉毛又弯又细。她唱起歌来,细黑眉毛一挑一挑的,黑黑眼睛深情的望着远方,张开的两只小手,仿佛是一双翅膀,欲飞上天空。
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你熟悉的一个任务,注意突出其最突出的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