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组
第 十一 周 课 时 教 案
2015 年 11 月 16 日 第 1 节 总第 45 课时
课 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灌、峭、嘲、纳、翼、遥、啜、嶙、峋等字。2.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3.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
课标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良好的阅读方法,理解主要内容,领悟深层意味,品评艺术特色,探讨有价值的问题。
重点 学会分析论理及其详略安排。
难点 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
教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学具 无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三、研读主旨四、作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落实如下词语:生字正音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línxún)啜泣(chuò)着眼(zhuó)纳罕(nàhǎn)(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同学们活动)表情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再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集体朗读文中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这一段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悟。2.自由散读课文,思考:莫顿·亨特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件怎样的往事?⑴把课文分成“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并即使点评。要求:口齿清楚;生动、具体、流利;完整、符合原文意思;尽量用课文词语。明确: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复述“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我的点评完了,谢谢。”⑵简洁概括。检索信息:时间:八岁那年。地点:悬崖上。人物:有“我”、杰利、其他伙伴、父亲。事件:爬悬崖陷入困境(冒险),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脱险)。将检索出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简洁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表意完整的句子。记叙文材料概括的一般格式是“谁”(或“什么”)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重新组合信息时,地点可忽略,信息重组的结果是“八岁那年与伙伴一起玩耍,‘我’爬上悬崖陷入困境,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的往事”。通过复述与概述让学生真正对这件往事了然于胸。录音示范7~22段,听读模仿语气,听后读给同桌听。3.这是一件小事,但在莫顿·亨特先生脑海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⑴畅所欲言。⑵明确最后一段。三、研读主旨1.探究主旨:作者由这次历险,获得了什么启示?(读最后一节)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提示:龟兔赛跑、夸父逐日……2.总结归纳: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学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后,获得了什么道理?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成功的彼岸!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7~22小节,背诵最后一节。 听、理解生字正音表情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集体朗读文中最后一段自由散读课文,思考简洁概括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挫折再走一步或许是挫折。挫折再走一步就是成功。
教学反思 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组
第 十 周 课 时 教 案
2015 年 11 月 13 日 第 5 节 总第 44 课时
课 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适当。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课标要求
重点 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适当。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难点 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教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学具 Ppt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激情互动课堂拓展 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敌军——德国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会被敌军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但是,第二天,他依然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是这样告诫自己的: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飞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飞行的一路上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 亨特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看看他小时候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而让他成为“孤胆英雄”的。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训诫(jiè) 耸(sǒng)立 迂回(yū) 嶙峋(lín xún)凝视(níng) 啜泣(chuò qì)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yì)翼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1)告诫、教导。(训诫)(2)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小心翼翼)(3)形容人瘦削。(嶙峋)(4)惊奇、诧异。(纳罕)(5)使眼睛昏花。(炫目)(6)抽噎,抽抽搭搭地哭。(啜泣)3.文体知识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本文是叙事散文。4.作者简介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做过空军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员。在二战时期,他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也被收入我们的课本。(一)整体感知1.导语(请一个同学读“导语”)2.默读(默读要注意速度,要求4分半钟看完。)3.回答下列问题并复述故事情节。(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和“我”一起的有五个小男孩;内德、杰利。)(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约20米高;约7米。)(5)复述故事: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可谓“脱险”,请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4.结合上述问题及同学们的复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15段),冒险。写“我”跟小伙伴们爬上了半山腰的一块石架,上下不得。 第二部分(第16—22段),脱险。写“我”在父亲的鼓励之下,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了石架。 第三部分(第23段),感悟。写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情感悟出的人生道理。(二)深层探究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两层含义:一是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的话;一是一个道理:把大困难化整为零逐个击破,最终战胜困难。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去。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关键是化整为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交流点拨】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5.我从这次人生体验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请从文中找出提示主题的中心句。 【交流点拨】中心句:不要想着远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启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的失败,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们应如何去面对? 【交流】例:在人生的旅途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听讲注音解词听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句、段,与同桌交流,。交流思考交流讨论
板书设计 走一步, 起因:别出花样 去爬悬崖 再走一步 经过:中途被弃 进退两难 分解困难 结果: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赢得胜利
教学反思 学生从从文章人生体验中,获得了自己的人生启示。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组
第 十一 周 课 时 教 案
2015 年 11 月 17日 第 2 节 总第 46 课时
课 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2.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3.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
课标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良好的阅读方法,理解主要内容,领悟深层意味,品评艺术特色,探讨有价值的问题。
重点 学会分析论理及其详略安排。
难点 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
教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学具 无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三、研读主旨四、作业 一、品书香1.多角度探究课文。(1)“我”的角度。①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明确:是好朋友杰利“别做胆小鬼”的话语刺激了“我”,自尊心、虚荣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明确: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汗直冒、胸腔里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③“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明确:毫无信心: 害怕会摔死——啼哭。萌发信心: 似乎能办到——移、探。信心大增: 是能办到的——啜泣。④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明确:“我”凭着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无法战胜的困难,“我”在下悬崖时,曾有两次哭泣,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却复杂得多,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悦,有被抛在石架上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还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这使“我”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父亲”的角度。①父亲怎样教“我”脱险?明确:第一步:带着安慰的语气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没有一丝着急、惊慌的样子,言外之意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下来。第二步:告诉我“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指导“我”怎么做,并鼓励“我”勇敢地走下了悬崖。总结:安慰——指导——鼓励。②怎样评价父亲?明确: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的智慧的父亲。(3)“四个小伙伴”、“杰利”的角度。①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明确:四个小伙伴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他们同样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幼稚的孩童,他们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反而反应了生活的真实性。他们起了衬托“我”软弱、胆小的作用。②怎样评价杰利?明确:杰利是个懂事、重友情的孩子。对他的描写有多处伏笔,为行文作了铺垫。(4)写法探究的角度。以伙伴们的“哈哈大笑”衬托我的软弱和恐惧;以环境描写衬托“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明确:这些描写渲染了气氛,与下文的有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形成对比。也衬托了父亲教育方法的智慧。(5)题旨解析的角度。为什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明确: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2.感情朗读文章片段。导航:冒险情节(犹豫、软弱、委屈、恐惧、无助、绝望);脱险情节(害怕、恐惧、谨慎、信心大增、欣悦)。二、悟书道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又有什么启示呢?1.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2.教育孩子应注意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3.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应学会正确面对。4.遇到危险要冷静,寻找方法一步步解决,不悲观失望、失去信心。师生合作,写一首小诗作结。莫顿 亨特忆经历, 儿时逞强陷绝境, 父爱情深巧引导。悬崖脱险悟哲理, 一步、一步慢慢走,困难再大也无畏。三、布置作业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小伙伴,将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多角度探究课文思考①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③“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思考①父亲怎样教“我”脱险②怎样评价父亲?①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②怎样评价杰利?2.感情朗读文章片段。
板书设计 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冒险、陷险(1—13)。第二部分:脱险 (主体部分)(14—22)。第三部分:感悟(23)。
教学反思 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