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下第1课《古诗二首 村居》(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下第1课《古诗二首 村居》(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11:51:33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人文主题:春天里的发现
语文要素: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 莺歌舞
万紫千红 春色满园 冰雪消融
百鸟争鸣 草长莺飞 鸟语花香
春风拂面 春光明媚 花红柳绿
读词语想画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二首
村居
2025年春季
村 居
居住在村庄里。
村:乡村
居:居住
解 题
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作者简介
高鼎 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和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风筝的诗《村居》,著作有《拙吾诗文稿》。
自读古诗 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一
村 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yīnɡ
liǔ
yuān

自读古诗
chèn
自读要求:
朗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加一加







会意字
酒喝过度,失去正常神志。
识字方法
试着划出节奏。
再读古诗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
/
/
/
/
/
/
/
想象画面 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二
村 居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小草钻出地面,黄莺在天上飞。形容春日美景。
沉迷,过分地爱好。
放学
风筝
春天的雾气。
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
诗句大意:早春二月,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
富有动感,涌动着春的脉搏。
品悟古诗
诗句描绘的时间是农历二月
动词
读一读:这句诗里有什么景物?


诗句大意: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和神韵。
品悟古诗
拂堤杨柳醉春烟
读一读:这句诗里有什么景物?
堤岸
杨柳
春烟
“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早春二月,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春烟:指春天水边草木散发出来的雾气。
“醉”陶醉。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01
这句诗的意思是:长长的杨柳随风摆动,轻轻抚摸着堤岸。陶醉与春天的雾气中。
01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句大意:傍晚,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
品悟古诗
人物活动
孩子们迫切的心情
纸鸢指的是风筝
现在我国有些地方还称风筝为“纸鸢”相传,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它是用木板或竹片做成的,主要用于军事,称之为“木鸢”。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后来,因为有人在上面加了竹笛,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
鸢,指鹰,而“纸鸢’z指的是风筝,因早起风筝多像鹰类而得名。
能想象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背一背
草长莺飞
拂堤杨柳
散学归来
观察结构 认真书写
学习任务三
shī
tóng
chèn
学习生字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左右结构
左右等宽
上短下长
同学们,我们运用朗读、想象画面的方式学习了古诗《村居》,你看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这首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课堂总结
古诗背诵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学好语文,
快乐成长!课 题 1 古诗二首 村居 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莺、拂”等5个生字,会写“诗、童、趁”3个字,积累“堤、柳”等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村居》,注意语气和重音,并积累背诵。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
学习 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注意朗读时的语气和重音。
学情分析 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师生对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整节课充满朗朗读书声,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浸润中熟读成诵。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走进单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你在视频里发现了什么?
2.读词语,想画面。
3.看插图,引入:走进古诗,了解作者。
1相信我们大家都喜欢温暖舒适、生机勃勃的春天,有的同学肯定也很喜欢春游、踏青,喜欢感受春天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鼎笔下的令人陶醉的早春美景图。
(板书课题:村居)学生朗读课题。
4.师: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
生:村:村庄。居:居住。村居就是在居住在村庄里。
5.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作者。
高鼎 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和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风筝的诗《村居》,著作有《拙吾诗文稿》。
学习任务一 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鸢不要读成yān。
2.画出诗中含有“堤”和“柳”的生词,并尝试着再说几个分别含有“堤”和“柳”的词。
3.加一加认识堤。认识会意字:醉。醉:酒喝过度,失去正常神志。
3.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语气中带着活泼、开心。表示事物的词语可以读得稍重一些。
4.学生自由朗读,反复诵读古诗。范读古诗,读出节奏。
5.全班交流,指名朗读古诗,纠正字音并让学生之间互相做出评价。
学习任务二 想象画面,品悟古诗
1.这首诗中“草长莺飞”“醉”“春烟”“散学”“纸鸢”是什么意思?大意讲的是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轻拂和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急忙趁着浩荡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想象画面。
早春二月,小草嫩芽从土里钻出,自由地生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而细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①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②学生自由读诗。
  ③想象“草长莺飞”“拂堤杨柳”的景象。请学生汇报。
引导诗人目光由远及近。近处长长的杨柳随风摆动,轻轻抚摸着堤岸。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2)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春烟:指春天水边草木散发出来的雾气。“醉”陶醉。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3)这句诗的意思是:长长的杨柳随风摆动,轻轻抚摸着堤岸。陶醉与春天的雾气中。
(4)边想象边朗读,读出这种美妙的感觉。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2)你能想象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生1: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生2:释义:傍晚,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
想象:那群孩子是怎样放风筝的?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心情咋样?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3.试着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学习任务三 观察结构,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结构,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2.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童:上下结构,上小下大,“里”字书写时注意多横等距。
趁:半包围结构,第二横比第一横长,“走”的最后一笔略长,要托住“ ”。最后三笔是三撇,注意不要多写或少写。
提醒书写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写生字,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运用朗读、想象画面的方式学习了古诗《村居》,你看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这首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自主作业:
1.读一读,记一记: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 吹拂 春风拂面
2.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意。
3.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板书设计:
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