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分层作业
一、基础积累关
(一)字音字形趣味境
1.阅读下面这段回忆性的文字,完成字音字形挑战。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阿长是个极为特别的存在。她生得矮而胖,常穿着一身旧棉袄,说话时带着浓浓的乡音。有一回,我心心念念一本叫《山海经》的书,向阿长( )述时,她虽有些懵懂,却还是将我的诉求记在了心上。为了买到这书,阿长跑遍了集市,费了好大周折。终于,她带着那朝思暮想的书回来了,我接过书,看到封面上奇形怪状的图案,内心满是欢喜。阿长虽有诸多规矩,让我曾心生( )闷,但此刻,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只留下对她深深的感激。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懵 ②矩
(2)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汉字。
①( )述 A. 叙 B. 序
②( )闷 A. 繁 B. 烦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姆 胸脯 哀悼 切切察察
B. 书藉 霹雳 震悚 粗拙
C. 守寡 孤孀 渴慕 莫明其妙
D. 烦琐 惧惮 疏懒 深不可测
(二)句子排序小能手
下面几个句子是描述 “我” 对阿长态度变化的过程,顺序有些混乱,请重新排列。
( )阿长常给 “我” 讲一些规矩,“我” 内心有些厌烦,觉得她粗俗。
( )阿长为 “我” 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我” 对她充满感激。
( )起初,“我” 只知道阿长有许多让 “我” 不习惯的生活习性,对她印象一般。
( )听到阿长帮 “我” 买到书的消息,“我” 先是惊讶,继而转为惊喜。
(三)病句诊所细诊断
找出下列句子的 “病症” 并 “医治”。
1.通过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使我对阿长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的办事能力明显增强了,这让大家都很佩服。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是否善良,关键在于他有没有乐于助人的精神和经常做好事。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坊
(一)课内精读深领悟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回答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拿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 的心理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
2.阿长买到《山海经》后,“我” 的反应是怎样的?这些反应体现了 “我” 怎样的心情?
3.文中说阿长 “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种 “神力” 指的是什么?
(二)课外拓展广探索
老仆与旧书
在那个陈旧的四合院中,老仆李伯是我童年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身形佝偻,脸上布满岁月的沟壑,双手粗糙如砂纸,却总是带着一股让人安心的暖意。
我自幼嗜书如命,家中藏书虽丰,但有一本古籍,据说藏着诸多奇闻轶事,我寻觅许久无果。一日,我向李伯提及此书,本没抱多大期望,毕竟他目不识丁。可李伯只是默默点头,未发一言。
此后数日,李伯每日早出晚归,回来时总是一脸疲惫。我心中疑惑,却也未曾多想。直到有一天,李伯兴冲冲地走进院子,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他来到我面前,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里面竟是我心心念念的那本古籍。我又惊又喜,忙接过书,看着那泛黄的书页,心中满是感动。
我问他从何处得来,他挠挠头,憨笑着说:“少爷,我跑了好多地儿,问了好多人,总算在一个旧书摊瞅见了,摊主本不肯卖,我软磨硬泡,还帮他干了些活儿,这才拿下。” 我眼眶湿润,深知这对一个不识字的老人来说,是多么不易。
与书相伴的日子里,我沉浸其中,发现书中记载的奇景异物,仿若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而每当我看到这本书,就会想起李伯那憨厚的笑容和为我奔波的身影。
然而,时光无情,李伯的身体愈发衰弱。在一个寒冬,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守在他的床边,泪如雨下。那本古籍,被我郑重地放在床头,它承载着李伯对我的关爱,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
后来,我走出四合院,踏入更广阔的世界,见识了无数的人和事,但李伯的身影始终在我心中,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那本古籍,也一直伴我左右,每当翻开它,往昔的温暖便扑面而来,激励着我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1.文章围绕老仆李伯写了哪些事?
2.文中的李伯与《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3.从李伯为 “我” 找书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思维创新台
以 “身边的‘阿长’” 为题,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短文,写一写你身边像阿长一样平凡却又给你带来温暖或帮助的人,可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关
(一)字音字形趣味境:
1.(1)měnɡ jǔ (2)(1)A (2)B ;
2. A
3.句子排序小能手:2 4 1 3
4.病句诊所细诊断:
(1)病因: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修改:通过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或: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使我对阿长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2)病因:搭配不当,“能力” 与 “增强” 搭配恰当,但 “办事” 与 “增强” 不搭配。修改:她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了,这让大家都很佩服。
(3)病因:两面对一面。修改:一个人是否善良,关键在于他有没有乐于助人的精神和是否经常做好事 。
二、能力提升坊
(一)课内精读深领悟:
1.“我” 的心理是觉得阿长并非学者,跟她说了也无益。因为阿长没有文化,不识字,“我” 认为她不可能理解《山海经》这本书,所以觉得跟她说了也没用。
2.“我” 的反应是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拿过来。这些反应体现了 “我” 极度惊喜、意外和激动的心情,也表现出 “我” 对阿长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3.这种 “神力” 指的是阿长虽然没有文化,却能够为 “我” 买到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山海经》,这里的 “神力” 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达了 “我” 对阿长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二)课外拓展广探索:
1.文章围绕老仆李伯写了三件事:一是 “我” 向李伯提及心仪的古籍,他默默记在心里;二是李伯为了给 “我” 找到古籍,早出晚归,软磨硬泡并帮忙干活才得到书;三是李伯去世后,那本古籍成为 “我” 最珍贵的回忆,激励着 “我” 前行。
2.相似之处:两人都身份普通,不识字,却都对 “我” 关爱有加,不辞辛劳地为 “我” 寻找心仪的书籍,都有着善良、朴实、真诚的品质。不同之处:阿长是 “我” 的保姆,与 “我” 有主仆关系和一定的年龄差距;李伯是老仆,称呼上更显尊重,且文中对李伯的外貌、神态描写更细致,突出其憨厚朴实。
3.启示:从李伯为 “我” 找书的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真正的关爱往往体现在行动上,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只要真心付出,就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同时,也让我们懂得要珍惜身边那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
三、思维创新台
身边的 “阿长”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一位像阿长一样的人,那便是我的邻居张奶奶。她身材矮小,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却让她显得更加慈祥。
张奶奶知道我父母工作忙,经常会叫我去她家吃饭。她做的饭菜虽不华丽,却充满了家的味道。有一次我生病在家,父母又不在身边,张奶奶知道后,立刻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粥和她亲手做的小菜,还细心地叮嘱我要多休息。她坐在我的床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那粗糙的手却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张奶奶虽然平凡,但她的关爱和帮助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成长的岁月,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是如此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