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提分13+1(十)
1.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金属焊接保护气
B. H2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处理含氰废水
C.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刻蚀覆铜板
D.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 实验室常用加热Ca(OH)2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a(OH)2是弱电解质
B. NH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C. NH3的电子式为
D. 可用无水CaCl2干燥制得的NH3
3. 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p区,且基态X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金属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Z元素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W>Z>Y
B. 化合物WX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
C. 工业上常用钢瓶储运Z单质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4. 实验室制备水合肼(N2H4·H2O)溶液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N2H4·H2O能与NaClO剧烈反应。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Cl2
B. 用装置乙制备NaClO溶液
C. 用装置丙制备水合肼溶液
D. 用装置丁分离水合肼和NaCl混合溶液
5. MnO2-CeO2催化剂能催化NH3脱除烟气中的NO,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ΔS<0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步骤Ⅰ可描述为NH3吸附到MnO2表面与表面吸附氧反应生成—NH2和H2O,同时MnO2被还原为Mn2O3;烟气中的NO和—NH2反应生成N2和H2O
D. 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
6. 已知,N2H4(肼)的燃烧热为624 kJ/mol。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 肼的燃烧:N2H4(l)+3O2(g)===2NO2(g)+2H2O(l) ΔH=-624 kJ/mol
B. 次磷酸(H3PO2)与足量NaOH反应:H3PO2+NaOH===NaH2PO2+H2O
C. Bi5+氧化AsO的离子方程式:Bi5++AsO+OH-===BiAsO4↓+H2O
D.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Pb-2e-===Pb2+
7.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高效固体催化剂LDH,实现了在常温常压、可见光条件下“人工固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LDH,可降低反应的焓变
B. 反应过程中存在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C. 反应过程中存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反应生成1.7 g NH3时,转移0.3 mol电子
8.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NaCl(aq)Cl2(g)漂白粉(s)
B. CuO(s)Cu(OH)2(s)Cu2O(s)
C. Fe2O3(s)Fe(s)FeCl2(s)
D. Cu(s)NO2(g)Ca(NO3)2(aq)
9. 一种将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铂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
C. 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溶液的pH增大
D. 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O2时,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10. 有机物Y具有增强免疫等功效,可由X制得。下列有关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X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B. 1 mol Y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C. 生成Y的同时有CH3CH2OH生成
D. X、Y分子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11. 室温下,探究0.1 mol/L FeCl3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Fe3+是否具有氧化性 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加适量Na2S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
C Fe3+能否催化H2O2分解 向2 mL 5% H2O2溶液中滴加几滴0.1 mol/L FeCl3溶液,观察滴加FeCl3溶液前后气泡产生情况
D Fe3+与I-的反应是否存在限度 取2 mL 0.1 mol/L FeCl3溶液和1 mL0.1 mol/LKI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加2 mL CCl4,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少量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H4)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0.1 mol/L (NH4)2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
2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测得此时pH约为7
3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1说明:Kb(NH3·H2O)<Ka2(H2CO3)
B. 实验2中存在:c(NH)=2c(CO)+c(HCO)
C. 实验3得到的白色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
D. 实验4所得溶液中存在:c(NH3·H2O)+c(NH)=2[c(CO)+c(HCO)+c(H2CO3)]
13. 一碘甲烷(CH3I)热裂解可制取乙烯等低碳烯烃化工原料。一碘甲烷(CH3I)热裂解时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 2CH3I(g)C2H4(g)+2HI(g)ΔH1>0
反应Ⅱ. 3C2H4(g)2C3H6(g)ΔH2<0
反应Ⅲ. 2C2H4(g)C4H8(g)ΔH3<0
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1 mol CH3I(g),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丙烯和丁烯占所有气体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715 K时,CH3I的转化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b表示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
B. 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强
C. 715 K时,C4H8(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D. 400 K时使用活性更强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曲线a、b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14. 工业上利用生产化肥的副产品高磷镍铁制备Ni2O3。
Ⅰ. 制备含Ni2+溶液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高磷镍铁镍铁合金含Ni2+溶液
已知:i. 高磷镍铁和镍铁合金中元素的百分含量(%)如下表:
元素 Ni Fe P Co Cu
高磷镍铁 4.58 70.40 16.12 0.22 0.34
镍铁合金 52.49 38.30 5.58 1.73 1.52
ii. 金属活动性:Fe>Co>Ni>H>Cu
(1)基态Ni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转炉吹炼”的主要目的是 。
(3)“电解造液”时,用镍铁合金作阳极,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需补充H2SO4溶液目的是 。
(4)“电解造液”后所得“含Ni2+溶液”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远大于“镍铁合金”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的原因是 。
Ⅱ. 制备Ni2O3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5)加Na2CO3之前,NaClO和Fe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6)已知:在空气中煅烧NiCO3,其热重曲线如图所示。补充完整以“滤液3”(NiSO4溶液)制取Ni2O3的实验方案:
(可以选择使用的试剂:1 mol/L Na2CO3溶液、1 mol/L HCl溶液、 1 mol/L BaCl2溶液,Ni—59)。限时提分13+1(十)
1.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A. 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金属焊接保护气
B. H2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处理含氰废水
C.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刻蚀覆铜板
D.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解析】 H2O2处理含氰废水时,体现的是氧化性,B错误;FeCl3溶液刻蚀覆铜板,体现的是氧化性,C错误;NaHCO3能与HCl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热稳定性无关,D错误。
2. 实验室常用加热Ca(OH)2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Ca(OH)2是弱电解质
B. NH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C. NH3的电子式为
D. 可用无水CaCl2干燥制得的NH3
【解析】 Ca(OH)2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NH3是N与H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C错误;无水CaCl2与氨气相互反应生成CaCl2·8NH3,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制得的NH3,D错误。
3. 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p区,且基态X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金属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Z元素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简单离子半径:W>Z>Y
B. 化合物WX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
C. 工业上常用钢瓶储运Z单质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解析】 由题给信息推知,四种元素依次为C元素、Mg元素、Cl元素、Ca元素。离子半径:Cl->Ca2+>Mg2+,A错误;CaC2由Ca2+和C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B错误;金属性:Ca>Mg,故碱性:Ca(OH)2>Mg(OH)2,D错误。
4. 实验室制备水合肼(N2H4·H2O)溶液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N2H4·H2O能与NaClO剧烈反应。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A. 用装置甲制取Cl2
B. 用装置乙制备NaClO溶液
C. 用装置丙制备水合肼溶液
D. 用装置丁分离水合肼和NaCl混合溶液
【解析】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制备Cl2,A错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次氯酸钠,B正确;因N2H4·H2O能与NaClO剧烈反应,故将NH3通入NaClO溶液得不到N2H4·H2O,应将NaClO溶液缓慢注入氨水中,C错误;水合肼和NaCl溶液混合不会出现分层,无法用分液方法分离,因N2H4·H2O沸点较低,可采取蒸馏的方法提纯,D错误。
5. MnO2-CeO2催化剂能催化NH3脱除烟气中的NO,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该反应ΔS<0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步骤Ⅰ可描述为NH3吸附到MnO2表面与表面吸附氧反应生成—NH2和H2O,同时MnO2被还原为Mn2O3;烟气中的NO和—NH2反应生成N2和H2O
D. 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4×6.02×1023
【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故该反应ΔS>0,A错误;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之比,即该平衡常数K=,B错误;如图所示,步骤 Ⅰ 可描述为NH3吸附到MnO2表面与表面吸附氧反应生成—NH2和H2O,同时MnO2被还原为Mn2O3,烟气中的NO和—NH2反应生成N2和H2O,C正确;该反应中,NO、O2作氧化剂,NH3作还原剂,每消耗1 mol O2,就有4 mol NH3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12×6.02×1023,D错误。
6. 已知,N2H4(肼)的燃烧热为624 kJ/mol。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B)
A. 肼的燃烧:N2H4(l)+3O2(g)===2NO2(g)+2H2O(l) ΔH=-624 kJ/mol
B. 次磷酸(H3PO2)与足量NaOH反应:H3PO2+NaOH===NaH2PO2+H2O
C. Bi5+氧化AsO的离子方程式:Bi5++AsO+OH-===BiAsO4↓+H2O
D. 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Pb-2e-===Pb2+
【解析】 表示肼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产物应为N2(g)和H2O(l),A错误;该反应中电荷、原子均不守恒,C错误;铅酸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Pb-2e-+SO===PbSO4,D错误。
7.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高效固体催化剂LDH,实现了在常温常压、可见光条件下“人工固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使用LDH,可降低反应的焓变
B. 反应过程中存在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C. 反应过程中存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反应生成1.7 g NH3时,转移0.3 mol电子
【解析】 LDH为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焓变,A错误;反应过程中断裂了N≡N和O—H,形成了N—H和O===O,故反应过程中存在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正确;该过程吸收太阳能,故存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生成4 mol 氨气时,转移12 mol电子,则反应生成1.7 g (即0.1 mol)NH3时,转移0.3 mol电子,D正确。
8.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D)
A. NaCl(aq)Cl2(g)漂白粉(s)
B. CuO(s)Cu(OH)2(s)Cu2O(s)
C. Fe2O3(s)Fe(s)FeCl2(s)
D. Cu(s)NO2(g)Ca(NO3)2(aq)
【解析】 Cl2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A错误;CuO与水不反应,B错误;Fe在Cl2中燃烧得到的是FeCl3,C错误。
9. 一种将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铂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
C. 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溶液的pH增大
D. 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O2时,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解析】 由图可知,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同时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则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铂电极上,二氧化碳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烯,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B错误;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反应生成氢离子,玻碳电极区溶液的pH减小,C错误;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即0.5 mol)O2时,玻碳电极区生成2 mol 氢离子,故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D正确。
10. 有机物Y具有增强免疫等功效,可由X制得。下列有关X、Y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一定条件下,X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B. 1 mol Y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C. 生成Y的同时有CH3CH2OH生成
D. X、Y分子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解析】 X中的羟基均为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Y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和1个酚酯基,故1 mol Y最多能与5 mol NaOH反应,B错误;X→Y发生取代反应,还有CH3OH生成,C错误:X、Y分子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D正确。
11. 室温下,探究0.1 mol/L FeCl3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D)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Fe3+是否具有氧化性 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加适量Na2S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
C Fe3+能否催化H2O2分解 向2 mL 5% H2O2溶液中滴加几滴0.1 mol/L FeCl3溶液,观察滴加FeCl3溶液前后气泡产生情况
D Fe3+与I-的反应是否存在限度 取2 mL 0.1 mol/L FeCl3溶液和1 mL0.1 mol/LKI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加2 mL CCl4,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少量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解析】 Fe3+能使KSCN溶液变红,A正确;根据反应:2Fe3++S2-===2Fe2++S↓,有黄色沉淀产生,可说明Fe3+具有氧化性,B正确;H2O2溶液在未加入FeCl3溶液之前,产生气泡缓慢,加入FeCl3溶液之后,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则可说明Fe3+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C正确;根据反应:2Fe3++2I-===I2+2Fe2+,2 mL 0.1 mol/L FeCl3溶液和1 mL 0.1 mol/L KI若完全反应后,FeCl3溶液是过量的,则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不能证明Fe3+和I-反应存在限度,该实验中KI溶液应该过量,D错误。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H4)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0.1 mol/L (NH4)2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
2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测得此时pH约为7
3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实验1说明:Kb(NH3·H2O)<Ka2(H2CO3)
B. 实验2中存在:c(NH)=2c(CO)+c(HCO)
C. 实验3得到的白色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
D. 实验4所得溶液中存在:c(NH3·H2O)+c(NH)=2[c(CO)+c(HCO)+c(H2CO3)]
【解析】 0.1 mol/L的(NH4)2CO3溶液呈碱性,说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因此Kb(NH3·H2O)>Ka2(H2CO3),A错误;实验2溶液的pH=7,呈中性,则c(H+)=c(OH-),由电荷守恒知,c(H+)+c(NH)= c(OH-)+2c(CO)+c(HCO)+c(Cl-),则存在:c(NH)=2c(CO)+c(HCO)+c(Cl-),B错误;(NH4)2CO3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H4Cl,由同离子效应知,CaCO3在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小,C正确;未通入CO2之前,(NH4)2CO3溶液中存在元素质量守恒:c(NH3·H2O)+c(NH)=2[c(CO)+c(HCO)+c(H2CO3)],D错误。
13. 一碘甲烷(CH3I)热裂解可制取乙烯等低碳烯烃化工原料。一碘甲烷(CH3I)热裂解时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 2CH3I(g)C2H4(g)+2HI(g)ΔH1>0
反应Ⅱ. 3C2H4(g)2C3H6(g)ΔH2<0
反应Ⅲ. 2C2H4(g)C4H8(g)ΔH3<0
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1 mol CH3I(g),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丙烯和丁烯占所有气体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已知:715 K时,CH3I的转化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曲线b表示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
B. 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强
C. 715 K时,C4H8(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D. 400 K时使用活性更强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曲线a、b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解析】 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Ⅲ均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Ⅰ正向移动,反应Ⅱ、Ⅲ逆向移动,都会导致乙烯含量增加,故曲线a表示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A错误;催化剂需要一定的活性温度,不是温度越高越好,B错误;715 K时,CH3I的转化率为80%,此时丁烯、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8%,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设此时C4H8的物质的量为a,则C3H6的物质的量为a,C2H4的物质的量为,由C原子守恒知,4a+3a+a=80%×1 mol,a=0.1 mol,则c(C4H8)==0.1 mol/L,C正确;400 K时使用活性更强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移动,因此不能提高曲线a、b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D错误。
14. 工业上利用生产化肥的副产品高磷镍铁制备Ni2O3。
Ⅰ. 制备含Ni2+溶液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高磷镍铁镍铁合金含Ni2+溶液
已知:i. 高磷镍铁和镍铁合金中元素的百分含量(%)如下表:
元素 Ni Fe P Co Cu
高磷镍铁 4.58 70.40 16.12 0.22 0.34
镍铁合金 52.49 38.30 5.58 1.73 1.52
ii. 金属活动性:Fe>Co>Ni>H>Cu
(1)基态Ni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3d8或1s22s22p63s23p63d8 。
(2)“转炉吹炼”的主要目的是 富集镍元素,除去部分铁元素和磷元素 。
(3)“电解造液”时,用镍铁合金作阳极,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需补充H2SO4溶液目的是 补充H+,防止Ni2+在阴极上得电子 。
(4)“电解造液”后所得“含Ni2+溶液”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远大于“镍铁合金”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的原因是 金属活动性:Fe>Ni>Cu,电解时,Fe、Ni先于Cu失去电子转化为离子 。
Ⅱ. 制备Ni2O3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5)加Na2CO3之前,NaClO和Fe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ClO-+2Fe2++2H+===Cl-+2Fe3++H2O 。
(6)已知:在空气中煅烧NiCO3,其热重曲线如图所示。补充完整以“滤液3”(NiSO4溶液)制取Ni2O3的实验方案: 向滤液3中加入过量1 mol/L Na2CO3,过滤,干燥,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煅烧(控制温度在380~400 ℃),得到Ni2O3 (可以选择使用的试剂:1 mol/L Na2CO3溶液、1 mol/L HCl溶液、 1 mol/L BaCl2溶液,Ni—59)。
【解析】 Ⅰ. (2)原料为高磷镍铁,得到镍铁合金,由表中高磷镍铁和镍铁合金中元素的百分含量分析可知,该步骤的目的是富集镍元素,除去部分Fe和P元素。(3)根据电解原理,镍铁合金作阳极,金属性强的金属先放电,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阴极上H+得电子,生成氢气,若溶液中c(H+)过低时,继续电解时,有可能Ni2+放电,转化成Ni,因此需要不断补充硫酸。(4)金属活动性:Fe>Co>Ni>Cu,电解时,Fe、Ni先失去电子转化为离子进入溶液,而Cu需要等Fe、Ni先失去电子,才能放电,导致所得溶液中Cu2+是少量,而Ni是全部转化为Ni2+,因此所得“含Ni2+溶液”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远大于“镍铁合金”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 Ⅱ. 含镍离子的溶液,加入次氯酸钠将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碳酸钠调节pH,除去铁元素,滤液1含有镍离子、铜离子和钴离子,加入硫化氢沉淀除铜,加入NiOOH沉淀钴离子,过滤获得硫酸镍溶液。(6)碳酸镍转化成Ni2O3的关系式:2NiCO3~Ni2O3,该NiCO3的质量为100克,则煅烧生成Ni2O3 的质量为=69.7 g,根据热重图可知,控制温度在380~400 ℃,可得到Ni2O3。(共28张PPT)
第二篇
限时微模拟(30 min)
限时提分13+1(十)
1.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N2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金属焊接保护气
B. H2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处理含氰废水
C.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刻蚀覆铜板
D.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解析】 H2O2处理含氰废水时,体现的是氧化性,B错误;FeCl3溶液刻蚀覆铜板,体现的是氧化性,C错误;NaHCO3能与HCl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热稳定性无关,D错误。
A
2. 实验室常用加热Ca(OH)2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a(OH)2是弱电解质
B
3. 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位于p区,且基态X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金属元素Y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Z元素单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W>Z>Y
B. 化合物WX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
C. 工业上常用钢瓶储运Z单质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C
4. 实验室制备水合肼(N2H4·H2O)溶液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N2H4·H2O能与NaClO剧烈反应。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Cl2
B. 用装置乙制备NaClO溶液
C. 用装置丙制备水合肼溶液
D. 用装置丁分离水合肼和NaCl混合溶液
B
【解析】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制备Cl2,A错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次氯酸钠,B正确;因N2H4·H2O能与NaClO剧烈反应,故将NH3通入NaClO溶液得不到N2H4·H2O,应将NaClO溶液缓慢注入氨水中,C错误;水合肼和NaCl溶液混合不会出现分层,无法用分液方法分离,因N2H4·H2O沸点较低,可采取蒸馏的方法提纯,D错误。
5. MnO2-CeO2催化剂能催化NH3脱除烟气中的NO,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6. 已知,N2H4(肼)的燃烧热为624 kJ/mol。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 肼的燃烧:N2H4(l)+3O2(g)===2NO2(g)+2H2O(l) ΔH=-624 kJ/mol
B. 次磷酸(H3PO2)与足量NaOH反应:H3PO2+NaOH===NaH2PO2+H2O
B
7.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高效固体催化剂LDH,实现了在常温常压、可见光条件下“人工固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LDH,可降低反应的焓变
B. 反应过程中存在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C. 反应过程中存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反应生成1.7 g NH3时,转移0.3 mol电子
A
8.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解析】 Cl2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A错误;CuO与水不反应,B错误;Fe在Cl2中燃烧得到的是FeCl3,C错误。
D
9. 一种将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铂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
C. 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溶液的pH增大
D. 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O2时,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D
【解析】 由图可知,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同时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则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铂电极上,二氧化碳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烯,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B错误;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反应生成氢离子,玻碳电极区溶液的pH减小,C错误;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即0.5 mol)O2时,玻碳电极区生成 2 mol 氢离子,故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D正确。
10. 有机物Y具有增强免疫等功效,可由X制得。下列有关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X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B. 1 mol Y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
C. 生成Y的同时有CH3CH2OH生成
D. X、Y分子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D
【解析】 X中的羟基均为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Y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和1个酚酯基,故1 mol Y最多能与5 mol NaOH反应,B错误;X→Y发生取代反应,还有CH3OH生成,C错误:X、Y分子中均不存在手性碳原子,D正确。
11. 室温下,探究0.1 mol/L FeCl3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Fe3+是否具有氧化性 向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加适量Na2S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
C Fe3+能否催化H2O2分解 向2 mL 5% H2O2溶液中滴加几滴0.1 mol/L FeCl3溶液,观察滴加FeCl3溶液前后气泡产生情况
D Fe3+与I-的反应是否存在限度 取2 mL 0.1 mol/L FeCl3溶液和1 mL0.1 mol/LKI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加2 mL CCl4,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少量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解析】 Fe3+能使KSCN溶液变红,A正确;根据反应:2Fe3++S2-===2Fe2++S↓,有黄色沉淀产生,可说明Fe3+具有氧化性,B正确;H2O2溶液在未加入FeCl3溶液之前,产生气泡缓慢,加入FeCl3溶液之后,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加快,则可说明Fe3+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C正确;根据反应:2Fe3++2I-===I2+2Fe2+,2 mL 0.1 mol/L FeCl3溶液和1 mL 0.1 mol/L KI若完全反应后,FeCl3溶液是过量的,则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不能证明Fe3+和I-反应存在限度,该实验中KI溶液应该过量,D错误。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H4)2CO3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定0.1 mol/L (NH4)2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8
2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测得此时pH约为7
3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 向 0.1 mol/L (NH4)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
13. 一碘甲烷(CH3I)热裂解可制取乙烯等低碳烯烃化工原料。一碘甲烷(CH3I)热裂解时主要反应有:
A. 曲线b表示反应温度对平衡体系中乙烯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
B. 由图像可知,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强
C. 715 K时,C4H8(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D. 400 K时使用活性更强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曲线a、b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
C
14. 工业上利用生产化肥的副产品高磷镍铁制备Ni2O3。
Ⅰ. 制备含Ni2+溶液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i. 高磷镍铁和镍铁合金中元素的百分含量(%)如下表:
元素 Ni Fe P Co Cu
高磷镍铁 4.58 70.40 16.12 0.22 0.34
镍铁合金 52.49 38.30 5.58 1.73 1.52
ii. 金属活动性:Fe>Co>Ni>H>Cu
(1)基态Ni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炉吹炼”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造液”时,用镍铁合金作阳极,H2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需补充H2SO4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造液”后所得“含Ni2+溶液”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远大于“镍铁合金”中镍、铜元素质量之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3d8或1s22s22p63s23p63d8
富集镍元素,除去部分铁元素和磷元素
补充H+,防止Ni2+在阴极上得电子
金属活动性:Fe>Ni>Cu,电解时,Fe、Ni先于Cu失去电子转化为离子
Ⅱ. 制备Ni2O3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5)加Na2CO3之前,NaClO和Fe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O-+2Fe2++2H+===Cl-+2Fe3++H2O
(6)已知:在空气中煅烧NiCO3,其热重曲线如图所示。补充完整以“滤液3”(NiSO4溶液)制取Ni2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选择使用的试剂:1 mol/L Na2CO3溶液、1 mol/L HCl溶液、 1 mol/L BaCl2溶液,Ni—59)。
向滤液3中加入过量1 mol/L Na2CO3,过滤,干燥,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煅烧(控制温度在380~400 ℃),得到Ni2O3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