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鱼我所欲也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鱼我所欲也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6 10:11:31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积累重巩固重点实虚词,提高培养翻译文句的能力
(2)梳理结构,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方法。
(3)初步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
《鱼我所欲也》是儒家学说的精华,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有所感悟。九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七、八年级的学习之后,已经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抓住关键字词阅读理解文言的能力。但由于古代生活离我们较远,再加上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时重点
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掌握本文论证方法。
学时难点
初步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复习巩固重点实词和虚词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1、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1)是: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2)甚: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渔人甚异之
(3)舍:
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屋舍俨然
(4)与: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呼尔而与之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④与余舟一芥
(5)得: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既出,得其船
(6)之:
①呼尔而与之
②为宫室之美
③皆有之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⑥得之则生
(7)于: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8)为: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②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③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古今异义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一箪食,一豆羮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万钟于我何加焉
4、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活动2【导入】
2006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李春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2006年 7 月21日在家乡勇救两名落水少年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传诵开来后,感动了很多人,团中央全国学联号召:向李春华学习做青年先锋。可是有人却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这样做不值。到底值不值呢?今天通过学习二千多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可能就会找到答案的。
活动3【讲授】朗读课文
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活动4【讲授】梳理结构,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
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②这里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运用了类比推理,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是怎样论述观点的?
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
活动5【讲授】分析论证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论证方法。课件展示:出示幻灯片,并由学生进行分析讲解。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活动6【活动】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1、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2、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3、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5、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 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活动7【活动】小结主要内容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作者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活动8【活动】拓展延伸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活动9【练习】链接中考
1.课文用鱼比喻____,用熊掌比喻 ___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______。文中还把______和______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______更宝贵的东西,就是______;也有比_______更可怕的东西,即__________。
对比阅读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分)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
活动10【作业】课后作业
你过去也曾作过许多次选择,期中那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课件39张PPT。鱼 我 所 欲 也孟 子 复习课文注释与翻译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万钟于我何加焉( ) (2)乡为身死而不受( )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4)是亦不可以已乎( )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6)此之谓失其本心.(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乡”通“向”,从前。1、通假字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②“与”通“欤”,语气词。(1)是: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2)甚: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渔人甚异之
(3)舍:
①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屋舍俨然此、这种这种做法2、一词多义厉害、严重、超过十分,很舍弃,放弃 房屋 (4)与: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呼尔而与之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④与余舟一芥通“欤”,语气词 给 2、一词多义参与,这里指欣赏 和 (5)得: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既出,得其船获得通“德”,感激 2、一词多义 找到 (6)之:
①呼尔而与之
②为宫室之美
③皆有之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⑥得之则生代词,他 助词,的 2、一词多义代词,这种思想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食物 (7)于: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8)为: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②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③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表比较,比 表对象,对 2、一词多义为了 接受 做 为了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一箪食,一豆羮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3、古今异义古:盛羹汤或其他
食物的器具;古:古代的量器;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古:益处,好处; 今:豆子(一种粮食
类作物)。今:计时器具。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词类活用得,恩惠,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感激。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整体把握: 1.《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2. 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本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 理清内容分析方法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②这里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运用了类比推理,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合作探究2、孟子是怎样论述观点的?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舍生取义鱼和
熊掌
设喻正面:不为苟得
患有不辟
反面:何不用也?
何不为也?事例一:不接受施舍
事例二:不受“万钟”3、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
些论证方法?
运用了比喻论证、因果论证、
假设论证、举例论证、正反
对比论证等方法。舍 生 取 义鱼 熊掌生 义 设喻论证
(类比论证)舍 取
舍 取论证方法道 理 论 证推理故如使……则……
使……则……因果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义 重 于 生1、宫室之美
2、妻妾之奉
3、所识穷乏 者得我义存于心举 例 论 证见利忘义(正)(反)对 比 论 证嗟来之食1、行道之人
2、乞人万钟之禄 孟子思想1、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2、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3、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5、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 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6、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1、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2、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士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3、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5、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6、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 “舍生取义”的“义”指的是正义、大义,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气节等;而哥们义气中的“义”则是涉及个人利益或某些团体利益,是小义,并不一定代表正义。主要内容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作者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拓 展 延 伸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思考、讨论: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作业:你过去也曾作过许多次选择,期中那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巩固练习链接中考1.课文用鱼比喻____,用熊掌比喻 ___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______。文中还把______和______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______更宝贵的东西,就是______;也有比_______更可怕的东西,即__________。生义舍生取义生死生义死不义?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3分)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