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6 10: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
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清照 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如何让学生回归历史,全面认识李清照是本科教学的关键,我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三篇作品一起展示,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词人的感情。
3重点难点
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新设计
课前预习: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 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有才华的女词人。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婚后不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籍中被罢官,他对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
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之,北宋亡。高宗即位,赵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逃难到建康。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她怀着极大的痛苦敛葬丈夫,这时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将书册,金石送往洪州,准备去哪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战乱中丢失。最后,在绍兴二年,从越州移居杭州,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返回临安。晚年,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和关心国家大事。
2、创作: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多描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如《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3、词风:其词善用白描,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言清新自然,意蕴和谐优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诗有《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散文代表作《金石录后序》,有文艺评论《词论》,后人辑录《漱玉词》。
4.作品诵读:自学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粗浅感知。
(附课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①,
浓睡不消残酒②。
试问卷帘人③,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④。
【注释】:
①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②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③卷帘人:侍女。
④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醉花阴①
薄雾浓云愁永昼,②
瑞脑消金兽。③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④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⑤
有暗香盈袖。⑥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⑦
人比黄花瘦。⑧
【注释】
①此词调首见于北宋毛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劝君对客杯须覆”等
句。因据其意,取作调名。双调,五十二字,仄韵。 ②永昼:悠长的白天。
③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④玉枕:瓷枕的美称。纱
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⑤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
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⑥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⑦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⑧黄花:指菊花。
《武陵春》
作者: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①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②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③泛轻舟。
只恐双溪④舴艋舟⑤,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②、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
③、拟:打算。
④、双溪:浙江武义、东阳两江水流至金阳,并入婺江,两水合流处叫双溪。是当时的风景区。
⑤、舴(zé)艋(měng)舟: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
预习检测
默写课文。
请你谈谈你眼中的李清照。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结构,明确重点。
凭感觉,我们应以一种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这三首词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或资料,理解词的内容,说一说词的大意。
结合背景,请你判断一下,三首词各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呢?
点读课文,悟情感,品词句,重点分析,提炼中心。
悟情 感,这三首词各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品词句,《如梦令》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饱含感情的读出来,并赏析。
在《醉花阴》和《武陵春》两首词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出来,并谈一谈你喜欢的句子和喜欢的原因。
当堂 检测
请大家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写“雨疏风骤”与“绿肥红瘦”的景象。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学习了李清照妙语天成、凄婉而又含蓄的千古绝唱,了解的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在今后的诗词阅读中有所提高。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