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能力检测语文试题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能力检测语文试题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7 08: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答案及简析:
  积累与运用
  1.①dǔ;②弥。“笃行” 的 “笃” 注意不要误读为 “mǎ”;“弥足珍贵” 的 “弥” 不要写成 “迷”。
  2.D。“主动出击” 体现抓住机遇的积极态度;“迎难而上” 突出面对困难时的勇敢;“积极应对” 强调对待风险的态度。根据语境,应依次填入主动出击、迎难而上、积极应对。
  3.C。“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是并列短语,“坚持实干” 是动宾短语,短语类型不完全相同。
  4.A。A 处前后句子语义相关,结构相似,应填分号;B 处 “真抓实干” 与 “埋头苦干” 是并列关系,应填逗号。
  5.①天接云涛连晓雾;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④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⑤白头搔更短。默写时注意 “晓”“燕”“篱”“悠”“携”“搔” 等字的正确书写。
  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6.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7.D。“后卒合齐” 的 “卒” 应解释为 “最终”。
  8.(苏秦)读书想要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引” 意为 “拿、取”;“股” 指大腿。
  9.特点:排比句。好处:增强语势,强调了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历种种艰难困苦的磨练,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0.孟子认为造就人才需要客观环境的磨练(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和主观上的努力(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苏秦经历了这两方面的磨砺。他游说秦王失败后,资用匮乏,潦倒而归,家人都不理解他,这是客观环境的艰难;他发愤读书,引锥刺股,最终佩六国相印,这是主观上的努力。
  11.赞同。示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越国战败后,他不忘国耻,暗中积蓄力量,积极筹备复国。他虽身处困境,但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最终成功复国,成就霸业。这表明即使没有经历忧患,忧患意识也能让人在顺遂时为未来做好准备,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二)记叙文阅读
  12.①环境描写,点明时间是黄昏,天气寒冷,为下文男孩的出场做铺垫;②烘托 “我” 此时的心情,既因能登长城而兴奋,又因天气寒冷和时间紧迫而有些犹豫;③推动情节发展,引出工作人员的劝阻和 “我” 与男孩的相遇。
  13.男孩是一个坚强、乐观、勇敢、有毅力的人。他虽因车祸失去右脚,但依然拄着拐杖登上长城;面对 “我” 的担忧,他自信乐观,认为自己不一定会输给别人;在攀登长城的过程中,他艰难行进,却始终没有放弃。
  14.①心理描写,生动地写出 “我” 在攀登长城时的胆怯心理,担心时间不够被困景区;②与男孩坚定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男孩的勇敢和毅力;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 “我” 看到男孩的努力后受到鼓舞做铺垫。
  15.推荐语:他是一位无畏的勇者,虽失去右脚,却以钢铁般的意志,拄着拐杖登上长城。他的每一步攀登,都是对困难的挑战;他的每一次坚持,都是对生命的礼赞。他用行动诠释了坚强与乐观,是当之无愧的好汉!
  (三)说明文阅读
  16.事物说明文。文章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 “锁边工程” 进行说明,重点介绍了 “锁边工程” 的完成情况、治理方法及带来的启示等,说明对象是 “锁边工程” 这一事物。
  17.第②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量极少、蒸发量极大的气候特点,突出其环境恶劣;第④段列数字,具体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建设情况及剩余缺口长度,体现治理工程的规模和难度。
  18.示例一:主标题中 “锁死” 一词加引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国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果显著,将沙漠的流动性控制住,如同将其 “锁进笼子”,强调了治理工程的成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示例二:小标题 “治沙‘三件套’显成效” 中 “三件套” 加引号,形象地概括了生物治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三种治沙方法,突出了治沙方法的系统性和多样性,使读者能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9.①采用生物治沙法,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各类防沙抗旱植物,如且末县退伍老兵种植梭梭等,同时尝试种植经济作物实现增收;②运用光伏治沙,在水资源匮乏区域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光伏板降低风速、减少风蚀,在板下种植耐旱植物固定沙土,实现发电、增收、治沙结合;③利用工程治沙,在沙地上扎草方格或布设高立式沙障,如用芦苇秆扎成草方格,注意材料插入沙子的高度,达到防风固沙、截留降水的目的。
  名著阅读
  20.任务一:D。毛泽东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前往北京组织反军阀运动,后到上海参加共产党成立大会;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到南昌参加八一起义。
  任务二:示例: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最能体现红色精神。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沿着铁索匍匐前进,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体现了红军顽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21.活动一:①影响视力,长时间使用网络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②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习成绩,分散学习注意力;③容易接触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形成。
  活动二:变化:小学生上网用于辅助学习的比例较高,而初中生上网玩游戏聊天的比例大幅上升,浏览信息和用于其他方面的比例相对下降。说明问题: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初中生自律性变差,更容易受到网络娱乐内容的诱惑,忽视了网络在学习和获取信息方面的积极作用。
  活动三:我认为不能完全杜绝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网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交流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对于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引导和监管,如规定上网时间、监督上网内容等,帮助我们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写作
  22.作文(1)《2024,我在成长中走过》
  开篇点题,引出 2024 年是自己成长的重要一年。中间部分选取学习、生活中的事例,如参加学科竞赛遇到困难但坚持克服,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在与朋友的相处中发生矛盾,后通过沟通化解,明白了理解和包容的意义等,具体阐述自己在这一年中的成长经历和收获。结尾总结升华,表达对成长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如在成长道路上会继续努力,勇敢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进步等。
  作文(2)《坚守初心,传承文化》
  结合材料中叶嘉莹先生的事迹,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坚守初心,传承文化。中间部分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论述坚守初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起叶嘉莹先生的坚韧,从而坚持下去;也可以从文化传承角度,阐述传承文化的意义,如传承古典诗词文化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等。还可以列举其他坚守初心传承文化的事例,如樊锦诗守护敦煌文化等,增强论证的说服力。结尾再次点题,呼吁大家向叶嘉莹先生学习,坚守初心,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另一个思路可以是写《用毅力书写人生华章》,围绕叶嘉莹先生在困境中凭借毅力坚持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传承,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面对挫折时如何以毅力克服困难,如坚持练习某种特长、克服学习上的瓶颈等,最后强调毅力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激励自己和他人用毅力创造美好未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