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审核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熟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学习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3.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学习重难点1.引导学生品味描写“百草园”的语段,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2.引导学生赏析具体的句子,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学习过程
先行预学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里面共10篇散文,回忆了鲁迅先生从少年到青年时的一些事。最先发表在《莽原》上。2.字词积累窜 (cuàn) 觅(mì) 跪 (guì) 拗 ( ǎo) 攒(cuán) 敛(liǎn)确凿 (záo) 轻捷 (jié) 云霄 (xiāo) 倘若 (tǎng)鉴赏 (jiàn) 啄食 (zhuó) 和蔼(ǎi) 恭敬 (gōng)质朴 (pǔ) 博学 (bó) 渊博(yuān) 倜傥(tì tǎng)淋漓 (lín lí) 盔甲 (kuī) 绅士 (shēn) 人迹罕至 (hǎn) 人声鼎沸 (dǐng)(2)解释下列词语: 确凿:确实。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 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没有顾虑。 (3)注意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宿:sù (宿儒)、xiǔ (一宿)、xiù (星宿)朴 :pǔ (质朴)、piáo (姓朴)、pō (朴刀)、pò (朴树) 攒 :cuán (攒成)、zǎn (积攒)拗:ǎo (拗断)、ào (拗口)、niù (执拗)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一口气读完全文。读完后填写下表默读自评表角度自评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4.散文的标题和关键句往往能提示文章的结构。联系课文标题,找出关键句。5散文的标题和关键句往往能提示文章的结构。联系课文标题和关键句,再次默读课文,将下图补充完整.
二、新知研学 学习活动安排
任务一、百草园是“我”的“乐园”。默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百草园之乐 1.三个方面:①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②神奇的传说(第3—6段);③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2.童心似有魔力,家中普通的后园变成了“乐园”。默读第2段,参照示例在字里行间细细体会“童心十自然”的奥妙,体验其中的自然乐趣。【示例】菜哇、石井栏、皂英树等事物原本普通,但因为孩子对色彩和形状有着敏锐的感知,一颗美好的童心就使得碧绿的菜哇、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椹和肥胖的黄蜂组成一幅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画面,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读来十分有趣。3.听美女蛇的故事是“我”无法抹去的回忆。先找出第4段中含有“突然“却”“竞”等词语的句子,①.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②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③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1)根据第4段的关键句,填写下图,梳理故事梗概;再结合提示角度默读并思考:这个故事为什么使“我”念念不忘 【提示角度】故事的内容 故事的曲折性 讲故事的环境 讲故事的人 故事的意义④这个故事令“我”念念不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故事的内容来看,读书人遇到美女蛇妖怪后被老和尚识破,然后顺利脱险的故事带有民间神话色彩,满足了孩子的猎奇心理;这个故事情节起伏,十分有趣;故事中的美女蛇让“我”联想到百草园中相传的赤练蛇,“我”还经常往草从里看,增加了故事的刺激性;加上长妈妈通俗易懂的讲解,配合周围静谧的氛围,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大大增加。(2)雪地捕鸟是“我”在冬天的百草园中最喜欢的一项游戏。默读第7~8段,填写下表,细细品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游戏之乐雪地捕鸟游戏之乐(3)“我”在百草园中的生活自有一派天真之气。读完写百草园的部分,你看见一个怎样的“我” 请结合课文的相关场景,写下你的印象在我心里,“我”是一个这样的孩子:[示例1]他热爱自由。在百草园中玩要,没有学业的压力,没有琐事的烦扰,与植物与昆虫相伴,尽享自由生活;他还在现实中展开自由的想象,油蛉会唱歌,蟋蟀会弹琴,吃了何首乌会成仙……这份自由的想象,更显童年珍贵。示例2]他富有好奇心,具有探索精神。在百草园里,为了找到吃了可以成仙的人形何首乌,不惜弄坏泥墙,对未知世界表现出好奇心并进行探索。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时,他既感到惊悚又觉得好奇,带着这份矛盾的心情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想要探索真相。
任务二回忆童年读书之趣——三味书屋。默读课文第10—24段,思考问题。 1.整体感知,归纳课文内容,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第10段:写书屋内的陈设。第11段:写对先生的印象。第12—16段:写询问“怪哉”虫。第17—20段:写后园寻趣。第21—23段:写师生读书。第24段:写做戏、画画儿。2:告别百草园,来到三味书屋,身为学童的“我”,面对求学生活,面对寿镜吾老师,内心萌生了怎样的情感 再读课文第10~24段,围绕五个关于读书的片段,梳理“我”内心情感的变化。
迁移拓学作者主要以儿童视角回顾了童年往事,同时穿插了长大后的成人视角。 默读课文,摘录文中分别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句子,品味其视角之妙。完成任务后,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你的阅读收获。小贴士 “叙事视角”就是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角度和方式。它使叙事内容、结构、语言都带上了故事讲述者的思维特征。【示例】儿童视角: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视角之妙:这句话洋溢着童真童趣。“我”怀揣着对“成仙”的强烈好奇和向往之心,看似在破坏泥墙,实则在探索着自然的奥妙。孩子的天真、执着通过儿童视角就表现出来了。儿童视角: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整里去了,而且还是全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视角之妙:这句话中还原了“我”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恋恋不舍,对上学感到陌生而恐慌的感受。下文的多个“也许”表现了孩子对上学的原因并不了解,仍然沉浸于自在玩帅的情境里。成人视角: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视角之妙:本句中,成年鲁迅用“Ade”向童年告别,既自然巧妙地衔接了上文的回忆,又表达了成年人对童年匆匆消逝的无限怀念。拓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句话与《朝花夕拾》其他两篇文章的结尾高度相似。请结合下面的片段,完成相应的任务。【片段一】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二】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片段三】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侯,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藤野先生》根据摘录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先生丢失的东西有绣像、 木刻的《山海经 》和 藤野先生所改正的讲义在这些丢失的物品中任选一件,结合书中相关内容,分析它蕴含的情感。示例1《山海经》是长妈妈告假回家时特意买给“我”的,蕴含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我”对她的怀念之情。示例2]绣像是“我”童年期间在三味书屋求学过程中,自已亲手画的,蕴含了“我”在三味书屋时的回忆与乐趣。[示例3]讲义是“我”在日本求学时,日本教师藤野先生主动帮忙修改的,蕴含了他对“我”的关怀、照顾及“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四、反思结学 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回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美好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
五、达标测学 1.基础型作业:请以笔友的身份给小鲁迅写一封信,分享一下自己的校园生活。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此课“阅读突破”“写作达标”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