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四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座位号
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匿名(nì) 阴翳(yì) 琐事(shuǒ) 颔首低眉(hàn)
B、诘责(jié) 锃亮(zèng) 稽首(qǐ) 黯然失色(àn)
C、鬈发(quám) 广袤(mào) 黝黑(yǒu) 文绉绉(zhōu)
D、烨然(yè) 折戟(jǐ) 轩邈(miǎo) 街觞赋诗(shāng)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为人刚直不阿,对丑恶现象深恶痛疾,一直被人们所传颂。
B、这些年,真正为广大观众所称道的电视剧越来越少,电视剧制作粗制滥造的现象非常严重。
C、有专家预言,未来二十年内,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将被中国赶超,在中国经济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D、倒掉半碗饭没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很多人对这种事早就不以为然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保证我省在中部崛起的条件之一。
B、语文教学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C、我国将于2016年前,发射并研制空间实验室,使航天技术再上一个台阶。
D、孩子走丢以后,这个可怜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焦急地四处寻找。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的大陆。
①1983年7月,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到零下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5、下列各项与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鲁迅故居没有免费开放之前,是要收取60元门票的。这一免费,可是一下子增加了绍兴的人气,于是乎,凡是到杭州的游客,没有不去绍兴看一下鲁迅先生的。正是因为中小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几乎每一个中国人能背诵鲁迅先生的一两句名言。所以,到绍兴看一看鲁迅的住处,吃一下当年孔乙已的茴香豆,实在是美好的。
A、都会去绍兴看一下鲁迅先生的。 B、也许没有谁想去绍兴看一下鲁迅先生的。
C、有谁不会去绍兴看一下鲁迅先生呢? D、去绍兴看一下鲁迅先生是一定的。
6、下列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
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对部分台湾水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施零关税后,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纷纷议论何时才能吃上零关税台湾水果。5月30日一早,进入北京物美华天大卖场选购水果的顾客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他们平时熟悉的水果柜台下,突然出现了几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台湾水果展卖”。那一排排摆放整齐、新鲜饱满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A、新鲜饱满的水果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B、5月30日,台湾零关税水果在北京上市。
C、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
D、北京顾客在物美华天大卖场发现了一件新鲜事。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18分)
(一)阅读下面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宿甘露①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②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①甘露:寺名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②银山:江中巨浪。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觉 听觉 B、听觉 嗅觉 C、触觉 嗅觉 D、视觉 触觉
8、下列甘露寺周边环境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干净透明 B、清新怡人 C、雄伟壮观 D、安静祥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2题(8分)
宋濂,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①人过。(帝②)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③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④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讦(jié):攻击。②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③恶:同“勿”。④诮(qiào):讥讽。
9、给下面的句子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
A、士大夫造门/乞文者 B、士大夫/造门乞文者
C.、士大夫造门乞/文者 D、士大夫造门乞文/者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或( ) (2)既而( )
11、翻译下面句子。(2分)
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1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2分)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 。
(2)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但愿人长久, 。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2分)
天堂的位置
林清玄
一个小学老师来邀请我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做一场演讲。
我问她:“要谈什么呢?”
那个信佛非常虔诚的老师说:“跟孩子们讲讲极乐世界吧!”
这对我有一点艰难。因为极乐世界乃是与生命痛苦相对的概念,对大人都有点说不清楚,何况是对10岁的孩子。再说,我觉得10岁的孩子只要生活中无灾无病,就是住在极乐世界了。
在老师的坚持下,我勉强来到孩子们身边。因为她说:“我只是希望培养孩子美好的向往,这种向往不是你最主张的吗?”
我看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首先在教室里的黑板中间画一条线,把黑板分成两边,右边写着:“天堂”,左边写着:“地狱”。然后我对孩子们说:“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在‘天堂’和‘地狱’里各写一些东西。”
孩子们心目中的天堂就这样呈现出来了:
花朵。笑。树木。天空。爱情。自由。水果。光。白云。星星。音乐。朋友。蛋糕。灯。美女。俊男。冷气。书本……
在游戏里,孩子也同时写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地狱:
黑暗。肮脏。灰色。哭泣。哀嚎。残忍。恐怖。恨。流血。丑陋。臭。呕吐。毒气……
我对孩子们说:“当我们画一条线之后,就会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天堂是具备了一切美好事物与美好心灵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人叫作天堂,有人叫作天国,或者净土、极乐世界。
地狱呢?正好相反,是具备了一切丑恶事物与丑恶心灵的地方,那么,有没有人知道,人间在哪里呢? ”
孩子们说:“人间是介于天堂与地狱中间的地方。”
我说:“错了”
孩子们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我告诉他们:“人间不是介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堂与地狱之间。人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当我们心里充满爱的时候就是身处天堂,当我们心里怀着怨恨的时候就是住在地狱!”
如果人一直怀着坏脾气,住在肮脏的环境里,对未来毫无希望,就等于是地狱里的人。
如果一个人内心经常欢喜,住在洁净的住所,有爱与美好的向往,那就是天堂里的人。
如果在很久很久以后,真的有一个地方叫天堂,应该也是为那些心里有天堂的人准备的。
回到家后,天色已经昏暗。我把灯打开,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响打开,心里便感觉到悠然的喜乐。想到那些话并不是特别为小朋友准备的,而是对我自己的激励,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天天保有内在的美好品质,以一种友爱、光明的态度生活。
每当我触及到心灵中那美好的部分,就感觉自己又一次确定了天堂的位置。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4、为什么说“人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3分)
15、作者说“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保有内在的美好品质”,他认为这种“内在的美好品质”是 (2分)
16、读了本文,你是如何理解“天堂”和“地狱”的?(4分)
17、请结合原文说说林清玄的这篇散文有何特点?(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14分)
野性的林
张萍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着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规律,都必须融汇于一种精神。”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它的铁画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滋生。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地成长。你瞧那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悠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是十分艰苦的,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看那桢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它们成长起来了。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的深深地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它是这样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仅仅二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木,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桕蕨茎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健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雪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蒂固根深。
我们愈往里去,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 ( http: / / www.21cnjy.com )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鹤、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什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的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碎骨补似繁花四散,奇花异草在树尖儿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之中看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望。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性。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虽然奔走竟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18、文章在第二段描绘了一幅亚热带原始森林壮丽的画面,突出了原始森林“野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对下文还有什么作用?(2分)
19、文章通过“力”和“美”两方面的描述表现了原始森林“野性”的特征。阅读相关文段,说说“力”具体体现在哪?(3分)
20、描述“力”与“美”的目的是为了展现野性原始森林怎样的风貌?(3分)
21、读第六自然段,写鸟、兽、奇花异草的作用是什么?(3分)
22、作者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对山林的“野性”有赞美更有思考。山林的“野性”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44分)
23、综合性学习(4分)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为了让同学们对春天有更深的了解,我班将开展“春天知多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1)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一年之计在于春
(2)仿照下列例句,再写两个句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生长着。
春天像 。
春天像 。
24、写作(40分)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或欢声笑语,或沉思反省。而那时,你一定也和他们一样吧。请以《节日里》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节 日 里
600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装…………………………………………订…………………………………线………………………………………
………………………………………装…………………………………………订…………………………………线………………………………………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装…………………………………………订…………………………………线………………………………………
………………………………………装…………………………………………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