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选用)(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选用)(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6 10: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选用)
2025.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1.
本试卷共10页,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开展“沿着运河读中国”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集运河资料
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资料后整理的笔记。请你参与审读修订。(共4分)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
烂的文化。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掘邗沟,正式拉开了运河修建的序幕。奔腾了2500多年的中国
大运河,包涵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
水系,可谓举世罕见。
俯瞰中国地图,长城与大运河两大“超级工程”,在华夏大地上书写出一个“人”字。
①,共同勾勒出中华民族历史的长度、沟通的宽度、发展的厚度。
大运河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就有
58个物质文化遗产点,包括古镇、古闸、古桥等。②,大运河沿线集聚的戏剧、武术、医
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胜枚举,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450多项。
(1)对语段中加点字词的音、形、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承载”的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载”读作“z”。
B.因为表达的是“重大事件的开端”,所以“序幕”书写正确。
C.因为表达的是“里边含有”的意思,所以“包涵”书写有误。
D.“举世罕见”和“不胜枚举”两个词中的“举”都是“推举”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2)结合语境,在横线①②处填人词句,语言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有力的一撇是长城,轻盈的一捺是运河
②但是
B.①轻盈的一捺是运河,有力的一撇是长城
②但是
C.①有力的一撇是长城,轻盈的一捺是运河
②此外
D.①轻盈的一捺是运河,有力的一撇是长城
②此外
读运河故事
2.同学们走进郭守敬纪念馆,了解郭守敬与大运河的故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共4分)
历史上的大运河虽然都以北京、杭州
为端点,但元代以前①(开凿/开垦)的
大运河(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开封等中
原腹地为中心,向京、杭两个方向展开,略
呈弓形分布。
山东省
到了元朝,为了方便将江南地区丰饶
的物产运输到大都(今北京),朝廷派郭守
开封
洛阳
敬前往河北、山东②(考察/考查)河
河南省
宿州
江苏
扬州
道。郭守敬初步确定了大运河弃弓走弦的
安徽省
方案,就是开挖山东段运河,如同在隋唐大
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
杭州
运河这条弯“弓”上,拉出一条直“弦”,使
绍兴
…浙东大运河
浙江省
大运河不再绕道洛阳一带,而是直接穿过
山东,进入华北,到达北京。
中国大运河路线示意图
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大运河比隋唐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初步奠定了后代京杭大运
河的走向和格局。
(1)在语段①②处填人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开凿②考察
B.①开凿
②考查
C.①开垦②考查
D.①开垦②考察
(2)下列对语段中“弃弓走弦”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截弯取直
【乙】摧枯拉朽
【丙】旁逸斜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