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06 15: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考古界把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这段时期称为石器时代,又把石器时代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界划分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建筑技术的掌握与改进
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和言论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下列观点最可能出现在《论语》中的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法治国 D.为政以德
3.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郡县制下,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尉和监各一。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由此可见,郡县制
A.提升了贵族政治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导致了地方权力膨胀, D.弱化了监察制度作用
4.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承秦末之弊,国家财用不足、人民饥馑,天子的车驾无法备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相大臣只能乘坐牛车。在此背景下,汉朝廷所采取的措施是
A.“事征四夷”“图制匈奴” B.“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察茂才尤异孝廉之吏”
5.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东晋门阀政治深厚,建国之初,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的“王”,所指的力量属于
A.江南本地的传统士族 B.八王之乱中的南方势力
C.南迁的北方高门士族 D.江南开发中的少数民族
6.唐代实行羁縻制度,对内降的游牧部落设置都督府和州县,以其部落之人为都督、刺史、县令。由此可见唐代
A.中央集权相对衰落 B.藩镇问题由此产生
C.游牧民族地位低下 D.民族政策因地制宜
7.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这表明北宋政治特征是
A.分工明确制度先进 B.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C.吏治腐败内乱不已 D.言路畅通文人政治
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的是把它打个粉碎。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是
A.反对重农抑商 B.追求个性自由 C.反对民主政治 D.追求男女平等
9.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开放口岸积极投资办厂,建立了一些近代企业,在这些企业中雇佣了第一批中国产业工人。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及其他城乡无业劳动者是近代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这种现象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C.使中国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动 D.推动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10.甲午之败把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阶段“科技现代化”的总成绩,给冤枉地报废了。材料中的“科技现代化”是
A.师夷长技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11.下图为庚子年的战争时事木版画《天津城埋伏地雷薰军门大胜西兵图》。该木版画可以
A.太平天国运动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一对联反映的事件是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3.鲁迅先生在其《自选集·自序》中感慨道:“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先生的感慨是对于哪一段历史的困惑和迷茫
A.清政府预备立宪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4.1919年以前,中文报刊较少使用“劳工”一词。1919年以后,“劳工”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文报刊标题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宣传 D.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
1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某次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该会议召开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6.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境内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兄弟们团结起来,组织全国统一的抗日联军。这一号召
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顺应了民族革命的需要
C.初步形成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 D.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7.考古发现,在山东大汶口、上海崧泽、安徽凌家滩和河南庙底沟的大墓中,均发现用作社会上层葬仪和祭礼中的盛储器大口缸,这反映出早期中华文明
A.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B.区域交流非常频繁
C.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D.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18.如表是《韩非子》中的成语故事。由此可知,战国时期的宋国
故事 成语
杨朱路过宋国,投宿于宋国一家旅店 杨子过宋
宋国的一位富商通过手段购买一块价值一百金的璞玉 宋费买璞
宋国某酒店有猛狗以致于酒酸卖不出去 宋人酤酒
宋人到吴越间不合时宜的卖帽子 宋人资章甫
A.商品经济发展 B.法律制度建设薄弱
C.华夏认同形成 D.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19.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但到汉武帝时,丞相大都谨小慎微,难有一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0.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唐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唐代
A.政权统治基础扩大 B.取士人数大幅增加
C.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D.官员执政素养提升
21.元中期,岭北行省的和林地区“度地立两仓,种粟以待来者……(称海)重为经理,岁得米二十余万斛。益购工治器,择军中晓耕稼者,杂教部落。又浚古渠,溉田数千顷。谷以恒贱,边政大治”。这
A.导致了边疆地区向内地移民 B.缘于政府重视边疆的开发
C.根除了边疆地区的土地兼并 D.促使边疆民族矛盾的激化
22.观察下列明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明太祖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 B.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
C.内阁拥有“批红”的特殊权力 D.宰相职权分散为行政、军政、刑狱
23.下面是鲁迅为近代中国某位人士写的一首诗:忆昔魏公著图志,开我中华眼界宽。百年风雨今犹在,奋起直追先贤言。该人士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徐继畲 D.叶名琛
24.下图为1893—1937年武汉棉业产业链基本形态图。这体现了近代中国
A.实业救国观念深入人心 B.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D.经济结构转型的完成
25.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要动机和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它采用了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生产方式的手段和方法,建立起一系列的近代企业,一定程度改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该学者的观点意在强调洋务运动
A.目的和手段之间存在矛盾 B.促进了工业体系的完善
C.改变了旧中国的落后面貌 D.得到了统治集团的支持
26.下图所示形势的出现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产生影响的是
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7.有学者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C.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D.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28.口号一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口号按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突破乌江,到遵义去过年”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29.图1是龙岩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1928年龙岩后田暴动中,青年妇女张溪兜用这把斧头劈开上锁的谷仓,把粮食分给劳苦百姓。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A.苏区民主政治 B.人民军队建设 C.土地革命斗争 D.妇女解放运动
30.下图表现了劳动人民边生产边学习的情景,它反映出
A.统一战线受到了广泛拥护 B.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支持
C.抗日民主根据地巩固发展 D.敌后战场开始成为主战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开辟道路交通是中国古代王朝经略边疆的重要举措,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统一后,秦朝铺设有以首都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的驰道,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作了统一规定。为了与匈奴作战时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以咸阳为起点修筑了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秦朝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加强了对云、贵一带的控制。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帝国最偏僻的地方,就中央而言,任何地方道路的中断,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秦汉帝国:始皇帝的遗产》
材料二西域自昔戎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
唐初设州府以经营云贵,后扶南诏制吐蕃,又拓建、修缮道路。后南诏渐强,与唐交恶,以滇川黔相邻处之道入川,屡战于唐。为占滇川黔相邻地,南诏乃东向,建东城,修道路。唐为制防之,更视滇川黔相邻地之道路为重。二者乃战不息,皆有减损。
——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
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两都之间的交通路线也很快建立起来,大体可分为驿道、东道和西道三条线路。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出发,途经驿站十一处,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地区线路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也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东道和西道分别是专供皇帝从大都往返上都的路线。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辽宋夏金元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举措。(4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秦朝这些举措实施的政治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汉唐王朝经略边疆的相同方式。(4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驿道的功能。(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道路交通开辟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之间的关系。(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序号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建立太平天国,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颁布《资政新篇》。
2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3 19世纪90年代末 戊戌维新运动 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4 1911-1912年
5 1915年开始
材料三
①(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②1938年。毛泽东撰写 《论持久战》,总结抗 战以来的战争形势,针 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 亡论”和“中国迷胜 论”,科学论证了中国 必须通过持久战赢得 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 战略指导理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 1940年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图为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
(1)分别写出材料一所反映的4个史事的时间(4分)
(2)并指出材料一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何共同价值 (4分)
(3)提炼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主题(2分)
(4)依据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主题,任选序号4、序号5中其一,填充表格(6分)
(5)从材料三中任选其一,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理解。(4分)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答案
题号 t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C D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B C B C A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B A C B D C C
31.(1)举措: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4分)
(2)政治意义:加强边疆管理,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任答2点给2分)
(3)方式:设置机构;开通道路;付诸战争。(4分)
(4)功能: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负责传递公文;(3分)
(5)关系:道路交通开辟对统一民族国家巩固起到重要作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进一步促进了古代中国道路交通的开辟。(4分)
32
(1)1860 1842 1901 1895。(4分)
(2)都属于一手史料,印证了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4分)
(3)历史主题:救亡图存(人民的抗争,国家出路的探索)。(2分)
(4)1911.1912辛亥革命资产革命派孙中山武昌起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成立
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
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蔡元培陈独秀《新青年》民主科学白话文
1919 五四运动学生工人北京上海游行示威彻底反帝反封建
(事件2分,简要描述出现两个关键词4分)
(5)示例1:选择①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大局,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选择②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指导理论,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抗日战争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选择③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4分,任选一个角度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