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
月考试卷及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54分)
(3分)在大汶口整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现象。从嘉葬发掘的情况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嘉葬,随葬品都是比较丰富的。这可以说明大汶口文化( )
A.贫富差距尚不明显 B.手工业生产较发达
C.阶级分化较为突出 D.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2.(3分)西汉政府将百姓编户入籍,被正式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通行货币,实行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并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
B.有效消灭了富商大贾势力
C.直接促进西汉商业高度繁荣
D.政府对城市控制放松
3.(3分)南朝荣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陈庆之北伐败还,感慨地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戌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洛阳“礼仪富盛,人物股卓”。据此推知,当时( )
A.洛阳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B.民族交融进程不断加快
C.南朝承认北朝的正统地位
D.南北文化认同观念出现
4.(3分)对唐朝中央而言,各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须经中央册命,给予“玄鱼金符”或“印章袍带”才能取得统治本族的合法权利,并以其为征发信符。各羁縻府州间发生纷争,唐中央直接干预,而府州则须听命处置,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反叛和谋逆活动,更是依国家法律严厉处置。各羁縻府州也有义务助兵中央,朝廷制有专玺“天子信宝”,以征发“蕃国”之兵。据此可知,唐朝设置羁縻府州的目的是()
A.维护边疆安全 B.满足军事物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开发
5.(3分)下表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据此可知( )
类型 比例 时期 核心家庭(2—3人) 主干家庭(6—8人) 联合家庭10人以上 其他家庭 总计
700一769年 户数(户) 47 13 9 14 83
百分比 56.6 15.7 0.4 17.3 100
820一876年 户数(户) 3 6 12 2 23
百分比 13 26 51.2 9.8 100
A.战争导致了小农经济瓦解
B.税制变化推动家庭结构变迁
C.农本观念遵行于中原地区
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6.(3分)宋代之前,无地农民依附于门阀世族,世代都为主家奴婢。入宋以后,无地农民通常“明立要契”,租种地主的土地,每年收割完毕后可自由退佃。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市民阶层兴起
C.契约缔结程序严格 D.奴婢制度根除
7.(3分)武宗初宠东宫旧竖刘谨,别立内厂,使谨主事,并东西厂亦在监察之中。武宗坐朝,有人投匿名书于路旁,数谨罪恶。瑾便矫诏,诏百官三百余人,跪在午门外,加以诘责。材料反映了当时()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内阁权势膨胀 D.监察制度的完善
8.(3分)“开辟”苗疆地区是清朝在西南边疆管理中的一项重大任务,而更为复杂的挑战在于如何对苗疆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融合。在不断发生的“苗乱”面前,寻找治理苗疆的有效方法几乎成为清朝历代君主的持续追求。以下属于清朝探索经验的是( )
A.推行羁縻政策 B.推行“改土归流”
C.实行南北分卷 D.开放榷场、马市
9.(3分)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也”的观点。顾炎武认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人之有私,因情之所不能免矣”。这些看法( )
A.突破了传统儒学藩篱
B.动摇了传统理学的正统地位
C.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D.体现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10.(3分)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权益。在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和北京;而到了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门地区。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对外贸易中心转移
B.推动东南地区旅游业的兴起
C.受到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D.阻碍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11.(3分) 19世纪70年代,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日记寄回总理衙门刊刻。日记中有研究西方的治国之道、科学技术及引进先进设备的建议,多为开明之举,却遭到国内守旧派的群起攻击。郭嵩焘黯然回国郁郁而终。当时,遭受攻击的官员不止他一人。这些现象说明( )
A.中体西用思想遭到否定
B.外交体制变革不合时宜
C.近代中国转型面临阵痛
D.东西文化之争不可调和
12.(3分)1900年,慈禧太后作出向八国联军宣战的决定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却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他们并不与列强交战。这()
A.说明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直接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D.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3.(3分)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欲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但已经建立的制度改动起来殊非易事,临时参议院不得不寻求平衡,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以致后来发生府院之争。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切实维护了共和体制 B.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C.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 D.在政体选择上因人立法
14.(3分)有学者评论道:“它是一次以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精神层面的变革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反对专制、迷信和传统,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该评论中的“它”指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预备立宪 C.辛亥革命 D.维新运动
15.(3分)早期党组织的成员,如俞秀松,“改名换服”到厚生铁厂做工,并给工人讲课。当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李中,“以一师范学生在江南造船厂打铁”,并帮助陈独秀等组织机器工会。以上信息可以说明早期党组织的成员()
A.注重同工人群众相结合
B.自力更生能力不断提升
C.来自社会基层不同行业
D.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深化
16.(3分)1929年10月后,闽浙赣根据地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比较正确的土地政策。如在没收对象与范围方面,规定“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寺庙、祠堂等公共土地与财产,富农“给予别人种而自己收租的田”,而不是没收一切土地。又如在分配的土地归属上,规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可以出租出典,可以雇人耕种”,肯定农民的土地私有。根据地的这些举措旨在()
A.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促进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17.(3分)1943年1月,西北局召集政府和参议会常驻议员中的党外人士举行座谈会,李鼎铭、柳堤、贺连城等六人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常委贾拓夫向他们通报了西北局高干会的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批评与意见。这一做法( )
A.有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B.促进了敌后抗战形势的好转
C.适应了农村土地革命的需要
D.推动了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
18.(3分)抗日战争胜利后,针对国民党政府接收日伪资产的情况,国民党将领唐纵在日记中写道:“政府只接收敌伪之公馆、物品、家具,而将工厂封闭,听其停工、毁灭”;国民党将领陈诚在回忆录中也记载:“因为事先一无准备,临时调度失宜,再加上用人失当,所以接收变成了‘劫收’。可怜八年浴血抗战的结果,最后却带来一场‘胜利灾难’”。据此推论,国民党政府统治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忽视和平建国的经济基础
B.贪腐成风,丧失民心
C.财政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
D.政治独裁,政策反复
二、材料题(共46分)
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居住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土内的居民,凡年满16岁,不分男女、宗教、民族,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体规定如下表所示: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 (符合一项即可)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 (符合一项即无)
一、工农商及其他企业机关和组织的雇佣者、独立劳动者和一切不剥削他人的劳动者及他们的家属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海军、陆军、空军中服役的军人 三、以上两种人民中现时不能工作或失业的人 一、剥削他人的劳动者(包括富农在内) 二、靠土地、资本的盈利为生,而自己不劳动者 三、商人资本家的代理人、中间人及买办 四、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牧师、僧侣、道士、风水阴阳先生及一切以传教为职业的人 五、国民党及其他反动政府下的警察、侦探、宪兵、官僚、军阀及参加反对工农利益的反动派 六、神经病患者及经法庭判决有罪,而在服刑期间者
——摘编自张秀芬等《中国共产党建政史》
材料二:
第三条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四条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
二、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者。
三、犯神经病者。
——摘编自《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1937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20.(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商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城镇的发展。明代经济职能比较显著的大城市多达40多个,许多手工业市镇的兴起和城镇居民脱离农业从事工商业,成为明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其次是商业资本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出现了许多商业资本集团。其中最大是徽商,次一等的是晋商、江右商,再次是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他们大多数是中小商人,也不乏拥有数十万至百万两资本的大商人。再次是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媒介。明中叶后,朝野用银,在市场上,一切商品都以银计价。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从外国流入不少银币。
——摘编自李春棠、侯力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第三分册)
材料二 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唱棹转毂,以游帝王之所都,而握其奇赢。休、歙尤夥,故贾人几遍天下。
——〔明〕张翰《松窗梦语》
材料三 拥有足以影响社会的经济实力和阶层力量的工、商市民的精神欲求不仅萌发、膨胀,而且不断地解放出来,文学艺术成为这种欲求的消费品。于是,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以前所未有的条件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成了时代的主体文学。
——摘编自陈东有《人欲的解放:明清社会经济变迁与大众审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商业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2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洋一词生成于宋代,多指海上而来。元代“始有东西洋一名”,“西洋”实指南亚或东南亚。明代建朝仍袭用元代指称,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实是后来的“南洋”和“印度洋的一部分”。明朝中叶以后,来华西人将“西洋”与欧洲相连,所谓“西洋欧逻巴国人也”,且定名为“大西洋”。利玛窦辈的称“大”被众多中国人认为是狂妄自大,清代官方几乎难见大西洋之称谓。魏源付梓《海国图志》,其中的“大西洋”所指仍是欧洲各国,较有新意的是增列“外大西洋”多卷,专论美洲各国。鸦片战争后,“西洋”行用愈益减少,“洋”某种程度上成为“西洋”的代名词,“洋”泛指欧洲、美洲、澳洲等。除此之外,中性的“洋”等字词还取代了“夷”的称谓。
——摘编自钱国红《走近“西洋”和“东洋”:中日世界意识形成的比较研究》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手握獐牙器且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可能代表了当时社会中的某一较高阶层,而其他没有这些特征的墓葬则可能代表了较低阶层。这种明显的差异性反映了阶级分化的存在,故选C项;材料明确指出手握獐牙器的墓葬随葬品丰富,出现贫富差距,排除A项;题目中并没有提及手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供关于国家形态或政治组织结构的直接证据,因此无法从墓葬的差异中推断出早期国家是否已经产生,排除D项。
2.答案: 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首先,西汉政府将百姓编户入籍,这样做能够更有效地管理百姓,掌握人口情况,便于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加强对民众的控制,从而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其次,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能更准确地了解国家的人口状况,为制定政策、调配资源提供依据,这也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巩固中央集权。再者,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通行货币,实行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并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措施使得国家掌控了重要的经济资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地方富商大贾的经济实力,减少了他们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综上所述,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A项正确;这些措施只是削弱了富商大贾的势力,而非完全消灭,排除B项;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这些措施是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 B
解析:据材料“衣冠人物尽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当时中原地区社会稳定,汉人士大夫和少数民族杂糅共处,华夏礼仪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客观上说明当时民族交融得到了发展,故选B项;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南朝与北朝是对峙关系,不可能承认北朝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当时依然处于南北对峙中,陈庆之的感慨只是反思北伐失败的原因,无法体现“南北文化认同”,排除D项。
4.答案: C
解析:
5.答案: B
解析: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唐朝前期家庭人口主要是小户制,这是因为在均田制下,唐前期农民家庭普遍授田不足,而且在当时制度下,规模较大家庭要承担更多的徭役和兵役,780年,唐朝颁行的两税法以户等高低和资产多少为收税标准,一改过去以“丁身为本”的税收原则,因此农户隐瞒户口的现象减少了,家庭规模也扩大了,故选B项;结合所学可知,因土地兼并问题严重,使租庸调制难以继续推行,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实行两税法,仅凭材料表格数据无法判断是否与战争有关,排除A项;敦煌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与家庭结构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6.答案: A
解析:材料“租种地主的土地,每年收割完毕后可自由退佃”体现了人身依附关系松弛,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民而非市民,排除B项。材料中“自由退佃”,没有体现程序的严格,排除C项;宋代并没有根除奴婢制度,排除D项。
7.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武宗初宠东宫旧日竖刘谨,别立内厂,使谨主事,并东西厂亦在监察之中”可知,材料描述了明武宗时期刘瑾专权,其根源在于当时君主专制加强,B项正确;宦官专权并不意味着皇权衰落,排除A项;内阁权势膨胀并不会导致宦官专权,排除C项;监察制度不能有效运行,因此宦官猖獗,排除D项。故选:B。
8.答案: 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清朝治理苗疆地区政策的单项选择题。羁縻政策是古代中央王朝笼络和控制周边少数民族的一种政策,主要特点是在不改变原有社会组织结构和风俗习惯的前提下,通过册封、互市、和亲等方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然而,清朝在苗疆地区的治理中并未依赖此政策,故排除A项。改土归流是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改行流官治理的一种政策。通过这一政策,清朝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控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稳定。这与题目中描述的清朝在苗疆地区寻求有效治理方法的历史背景相符,故选B项。南北分卷是明朝科举制度中的一种做法,旨在平衡南北地区的文化差异和考生数量,与清朝治理苗疆地区无直接关联,故排除C项。榷场和马市是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或外国进行贸易的场所。虽然清朝在边疆地区也设有贸易市场,但这一政策并非专门针对苗疆地区的管理和融合问题,故排除D项。
9.答案: D
解析: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也”,即认为人的私欲是人性的一部分。顾炎武认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人之有私,因情之所不能免矣”,即人们关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有私欲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的。李贽和顾炎武的观点对传统儒学有所挑战,但他们的主要观点仍然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并未完全突破儒学的核心思想,故排除A项。理学在明代是官方哲学,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李贽和顾炎武的观点确实对理学提出了挑战,认为私欲是人性的正常表现,不应被完全压制。但他们的思想却受限于时代,未产生较大影响,故排除B项。材料中李贽和顾炎武的观点与君主专制制度无直接关联,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人性、私欲和道德伦理问题,而非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李贽和顾炎武的观点强调人的私欲和人性是正常的,不应被完全压制。这种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实际上是对个人权利的肯定和保护。在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个人权利意识开始觉醒,李贽和顾炎武的观点正是这种觉醒的体现,故选D项。
10.答案: C
解析:第一步,判断材料中的变化是什么。西方人在华游历的热门地区从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和北京变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第二步,根据变化产生的时间,联系历史大事件。变化产生的时间为1865年后,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1851年,结束于1864年,其主要活动范围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地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地区社会秩序恢复稳定,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门地区,C项正确。近代西方人在中国游历的目的是传教等,其游历范围并不限于对外贸易中心,A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排除;近代西方人在中国的游历以传教等为目的,并不会推动东南地区旅游业的兴起,排除B项;近代西方人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游历并不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11.答案: 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日记中有研究西方的治国之道、科学技术及引进先进设备的建议,多为开明之举,却遭到国内守旧派的群起攻击”可知,郭嵩焘的近代化思想遭到国内守旧派的攻击,说明中国近代化转型面临阵痛,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体西用思想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并未遭到否定,排除A项;这一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是符合当时的形势需要的,排除B项;“东西文化之争不可调和”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 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1900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00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却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他们并不与列强交战。”及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南方各省督抚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体现了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C项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土崩瓦解,排除A项;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直接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排除B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临时参议院“在赋予内阁行政权力的同时,保留了总统制体制下国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权力”,这种妥协的政体致使总统府与国务院权限不明,最终导致政府院之争,可见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足,故排除A项;C、D两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D两项。
14.答案: A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这一运动正好符合题干中提到的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特点,同时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预备立宪是晚清政府旨在模仿英日君主立宪制而建立的责任内阁制的政治制度,它并非一场精神层面的变革运动,也未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故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虽然它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变革,但并非以接受近代西方文明、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精神层面的变革运动,故排除C项。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它倡导学习西方,但并未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未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故排除D项。
15.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选择A:据材料“厚生铁厂做工”“江南造船厂打铁”“组织机器工会”等信息可知,早期党组织的成员如俞秀松、李中等人,注重深入工人群众,将自身活动与工人群众相结合。排除B:做工的主要目的是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并非提升成员的自力更生能力。排除C:材料仅涉及两个成员深入工人群众,无法反映早期党组织成员来自社会基层不同行业,同时结合相关史实可知,成员以知识分子为主。排除D:当时有部分早期党组织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但材料未涉及早期党组织的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情况,无法得出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深化。
16.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没有没收地主的一切土地,分配上也肯定了农民私有,即实行正确的对待富农的政策,又满足了农民土地私有的要求,体现了其政策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开辟了革命的新道路,故排除A项;材料时间是1929年,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有几次,文家市决策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材料时间都不符,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17.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党外人士座谈会是“三三制”政权的补充形式,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发挥党外群众才干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故A项正确。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敌后抗战形势的好转,排除B项;1927-1937年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党外人士,没有涉及国民党,无法得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
18.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府溃败的原因。据材料“只接收……而将工厂封闭,听其停工、毁灭”,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官员只顾享受,而不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说明国民党内部贪腐成风,丧失民心,故选B项;材料强调官员的腐败,与和平建国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治方面官员的情况,无法得知财政经济状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官员,并不是政治独裁与政策反复,排除D项。
19.答案:(1)相同点:参选主体明确;选举具有民主性;选举服务于政权建设;享有民主权利的人员广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的探索。不同点:前者具有显著工农民主专政色彩,后者更能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原因: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共两党关系发生变化;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探索的需要。
(2)简评:顺应了时代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动员了广大的力量,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落实了人民民主,丰富了政权建设经验。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相同,根据材料一表格信息“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者”、材料二“第四条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参选主体明确;根据材料一“凡年满16岁,不分男女、宗教、民族的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二“在选举之日,年满十六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选举具有民主性;结合所学可知,选举服务于政权建设。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剥削他人的劳动力者”、材料二“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可知,前者具有显著的工农民主专政色彩,后者则体现了统一战线思想的影响。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共两党走向合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探索的需要。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二“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顺应了时代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动员了广大的力量,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所学可知,《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落实了人民民主,丰富了政权建设经验。
20.答案:(1)表现:城镇发展,手工业市镇兴起;商业资本活跃;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即商帮;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货币化;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等。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赋税制度的变革,赋役征银等。
(2)变化:出现了舍本逐末和弃学经商的社会风气;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广受欢迎;出现了“工商皆本”等重视商业发展的思潮;兴起了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市民意识觉醒;婚姻观念发生变化,追求金钱财富等。
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首先表现在城镇的发展。明代经济职能比较显著的大城市多达40多个,许多手工业市镇的兴起和城镇居民脱离农业从事工商业,成为明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得出城镇发展,手工业市镇兴起;根据材料一“其次是商业资本活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出现了许多商业资本集团。其中最大是徽商,次一等的是晋商、江右商,再次是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得出商业资本活跃和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即商帮;根据材料一“再次是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媒介。明中叶后,朝野用银,在市场上,一切商品都以银计价。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从外国流入不少银币”得出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和白银货币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补充。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商业的发展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赋税制度的变革等有关。
(2)根据材料二“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唱棹转毂,以游帝王之所都,而握其奇赢”得出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社会风气;根据材料三“于是,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以前所未有的条件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成了时代的主体文学”得出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广受欢迎;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出现了“工商皆本”等重视商业发展的思潮,兴起了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市民意识觉醒,婚姻观念发生变化,追求金钱财富等方面进行补充。
21.答案:示例论题:从西洋的内涵看中国的“世界观”。
阐述:宋代陆路贸易通道受阻,海上贸易相对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除了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半岛外,另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东南亚。元代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西洋则专指东南亚或者南亚。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友好交往,西洋的范围也有所扩大。明朝末年,西学东渐,西方的地理学知识传入中国,中国的眼界进一步开阔,对欧洲的了解有所加深。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外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加深,中国对世界尤其是对西方国家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综上所述,从西洋的内涵看,中国对世界的认识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更加趋于客观。(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