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
02
连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中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展开联想,体会诗人壮阔的胸怀和豪情壮志。(重点)
3.理解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难点)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
本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
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 年,出版
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
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创造
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主要作品有诗歌《天狗》《凤凰涅槃》《太阳礼赞》《炉中煤》《静夜》《天上的街市》等,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孔雀胆》《蔡文姬》。
天狗
节选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 X 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阅读链接
诗集《女神》
《女神》是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收入1919 年到1921 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如《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笔立山头展望》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
《女神》在艺术风格上总体表现出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特征,主要是通过自我来表现的。诗人在抒发内心的感情时,常常是直接地倾诉,既不着意客观的描写,也不顾及读者的接受能力,一任感情的发泄,用感情去冲撞、震撼、感染读者的心灵,以引起共鸣。
主要特征有:① 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来表现自我,如《天狗》;② 通过理想化自我形象的塑造来表现自我,如《梅花树下醉歌》;③ 通过借助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寄托理想,表现自我,如《凤凰涅槃》;④ 通过丰富的想象、绮丽的色彩来表现自我,如《日暮的婚筵》;⑤ 通过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来表现自我,如《女神之再生》。
时代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 郭沫若 创作时间:
1919年9-10月间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五四精神是一种对自我的追寻】
写作背景
“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此时他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受其影响,几乎每天写诗,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
1919年9、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文体知识
现代新诗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有和谐的音乐性。
(2)内容新颖,内涵开放,有高度的概括性。
(3)意象重于修辞,有鲜明的形象性。
(4)语言白话易懂,有浓烈的抒情性。
现代诗歌的特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再一次诵读全诗。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诵读指导
为了准确表达出诗人此时的情感,朗诵时语速应该稍快,尤其是到排比部分,语速要渐快起来;到排比的最后一小句,语速则要适度放缓。同时,朗诵时的语调也要随诗人感情的升华而逐渐加强。对每一句中的中心词,如“怒涌”“晴景”“推倒”“洪涛”等,也要做重音处理。
探究一:品味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探究二:感受郭沫若的豪情壮志与阔大胸怀。
探究一:
品味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梳理意象
理解手法
分析环境
体悟情感
【思考】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1.诗歌开头三句,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分析】
“无数”“怒涌”——宏伟、阔大,白云排山倒海般涌来。
“无限”——形容太平洋面积之广、力量之大,要把地球推到,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
“提起”“他”“推倒”——拟人手法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图画。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洪涛”的象征意义,这句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五四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迅速席卷全国,就像洪涛在太平洋上滚滚而来,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诗人郭沫若。所以诗中所描绘的滚滚洪涛,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
过渡,是由景入情的过渡,它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发了最后三行诗人面对壮丽景象的主观感受。
意象 特征 内涵
白云 怒涌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出一幅海涛汹涌澎湃、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翻滚的宏伟而壮丽的图画。来自四面八方的滚滚洪流以冲决一切之态,毁坏旧世界,创造新天地,从中我们看到了宇宙的不断运动,不断更新。
北冰洋 壮丽 太平洋 意欲推倒地球 洪涛 滚滚 小结
【思考1】“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
毁坏,指毁坏旧世界,推翻旧思想;
创造,指建设新世界,创造新宇宙,呼唤自由、民主与科学。
努力,要坚持,有恒心,有理想,有担当。
写出诗人奋起直追,改变国家命运现
状的强烈愿望。
【思考2】“啊啊!力哟!力哟!”的手法、作用是什么?
反复
直抒胸臆,抒发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反复,是两个及以上相同的词语或句子的重复。为了强调和突出某种感情。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使用,为了增强语言气势和感染力。
【思考3】“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怀?
排比,有气势
多角度描绘力的内涵
力,指力量,就是青春与激情,是创造世界的动力。要像创造绘画、舞蹈、诗歌一样,来创造世界。表现诗人激情澎湃、昂扬斗志、火热赤诚的情怀与对“力”的呼告与赞美。
力
在这首诗里,“力”是什么?如何理解诗歌中诗人对“力”的赞美?
【思考4】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①想象奇特,构思奇妙。
②强烈的抒彩。
③语言形象生动。
④句式自由。(排比、长短句)
诗歌以无与伦比、气吞山河的气概,想象一个巨人立在地球边上看到宏伟壮丽的景象,由此心生对力的赞美、歌颂,以至于对力的倾倒。体现出诗人充实的内心和如沸的激情,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豪迈气概。
主题归纳
峨日朵雪峰之侧
导入
读他的诗如同徐徐打开一幅色彩斑斓的高原油画长卷。那雪山、草原、河流、戈壁,恢弘大气,摄人心魄。那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跛行的瘦马,那从北斗星空之侧悄然轧过的高车,那披毛牴角豪天悲血的月下野牛,那牧羊妇捧起熏沐的香炉,那远行的鹤阵在清越的嘎嘎长唳,那帐房烟熏火燎的灶头上的黄铜茶炊,那峨日朵雪峰飞逝的雄鹰,这一切在他笔下元气淋漓,从青海高原的开阔、粗犷和忧伤中,沛然而出一种丰富而博大的生命意识。他就是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的昌耀。
学习
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凝重壮美的氛围
2.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意象,掌握分析意象的方法
3.学习登山者的勇敢与无畏,保持对生命的热爱
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0年参军,1951年春赴朝鲜作战,其间曾两度回国参加文化培训。1953年“停战协定”签字前十余日,身负重伤,从此永远离开了部队,转入学校读书。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
王 昌 耀
作 者 简 介
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
昌耀一生命运坎坷,社会阅历丰富,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很深,作品表现出深重的苦难感、命运感和哲学意识;由于长期生活在青海地区,作品还带有青海高原的民风民情和高原气质。(作品特点)
昌耀的诗歌大气、豪放孤绝超拔,沉雄遒劲,有着鲜明的个性风格,史学界有“昌耀体”的说法。(诗歌特点)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他被人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
作 者 简 介
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此时的昌耀正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但是诗人并没有消沉,而是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着热爱。诗人自身坎坷的命运和所处的艰苦生活,磨砺了诗人的意志,更砥砺了诗人的思想。
写 作 背 景
这首诗是诗人生命处于困厄中的一首诗作,也是他一生的命运模式与象征。
“峨日朵” 是现在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而“峨日朵”则应该是当地老百姓“峨堡”的发语词。“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镇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山顶终年积雪。想来,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它们只是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自己攀登峨日朵雪峰时的所见与所思。
峨 日 朵 雪 峰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峨日朵雪峰之侧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文本研读
PART 03
探究:诗歌首句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有何作用?
(1)“这”巧妙点题,交代了“我”所处的位置。(2)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此时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3)也暗示之后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
(4)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峨日朵雪峰之侧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探究:“我”见到怎样的景象?此句用了哪些意象?有何表达效果?
①描绘出一幅壮丽的雪峰日落的景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②视听结合,使落日更显壮观,给人一种壮阔崇高的紧张感。
探究:“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这句诗有怎样的寓意?请简要分析。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手的有力与坚定,突出了登山的奋斗不息。
诗句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努力和挣扎的真实的生命体验。这样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感,而且在读者的心理上引发一种紧张感。
动作描写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峨日朵雪峰之侧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探究:诗人不写“雄鹰或雪豹”而写“蜘蛛”,有何意图?
“雄鹰”“雪豹”的意象象征作者理想、精神、意志、心灵,代表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
探究:诗人不写“雄鹰或雪豹”而写“蜘蛛”,有何意图?
(2)“可怜”与“默享”两个词语极有分量,在内容上“可怜”表明蜘蛛是世界中极其普通、渺小的事物,“默享”表明如此普通、渺小的蜘蛛却能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和荣耀。这表明真正的强大、壮美和坚韧不是外在的形式或形象,而是内在的精神、意志。在结构上与第一节中的“无穷”“嚣鸣”相照应。(3)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通过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
主旨点睛:
《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描绘了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太阳、山海和蜘蛛等众多意象,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抒写了登山勇士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文本特色
(1)视听结合,画面壮阔。
(2)对比手法,形成反讽。强大和弱小,光明和幽暗,热闹和沉寂……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堆砌的石砾,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那一派嚣鸣的、像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反讽
反讽,又称反语,是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课内素材
适用话题:自强不息、理想与现实、感悟生命等。
遭受不公的昌耀,没有退缩,没有逃避,而是以“君子自强不息”的灵魂苦行,但是这样的行走并不是悲天悯人,更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对生命的一种自我救赎。虽有悬崖、峭壁,虽有血滴从身体渗出,但是他依然像雄鹰一样坚毅地飞跃高峰,像雪豹一样勇猛地攀越雪峰。
自古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在栉风沐雨的艰辛中生根,在九死一生的搏斗中抽穗,最终在那一次次的钻木中闪出收获的火花。人类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鼓舞了多少人,又成就了多少人!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