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提升训练
第二讲 功和能2
1.恒力做功的计算式
W=Flcos α(α是F与位移l方向的夹角)
2.恒力所做总功的计算
W总=F合lcos α或W总=W1+W2+……
3.计算功率的两个公式
P=或P=Fvcos α。
4.动能定理
W总=Ek2-Ek1
5.机车启动类问题中的“临界点”
(1)全程最大速度的临界点为:Ff=。
(2)匀加速运动的最后点为-Ff=ma;此时瞬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P额。
(3)在匀加速过程中的某点有:-Ff=ma。
(4)在变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某点有-Ff=ma2。
6.重力势能
Ep=mgh(h是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
7.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方式
(1)始末状态:mgh1+mv12=mgh2+mv22
(2)能量转化:ΔEk(增)=ΔEp(减)
(3)研究对象:ΔEA=-ΔEB
8.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做功 能量变化 功能关系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变化ΔEp WG=-ΔEp
弹力做功 弹性势能变化ΔEp WFN=-ΔEp
合外力做功W合 动能变化ΔEk W合=ΔEk
除重力和弹力之外其他力做功W其 机械能变化ΔE W其=ΔE
滑动摩擦力与介质阻力做功Ffs相对 系统内能变化ΔE内 Ffs相对=ΔE内
电场力做功WAB=qUAB 电势能变化ΔEp WAB=-ΔEp
电流做功W=UIt 电能变化ΔE W=-ΔE
9.应用动能定理的情况
(1)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不涉及方向问题,在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的问题时,可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2)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3)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的直线运动,也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
(4)若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视全过程为一整体来处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015·河北石家庄质检)有一辆新颖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动汽车,总质量为1000kg。行驶中,该车速度在14~20m/s范围内保持恒定功率20kW不变。一位同学坐在驾驶员旁边观察车内里程表和速度表,记录了该车在位移120~400m范围内做直线运动时的一组数据如下表,设汽车在上述范围内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则( )
s/m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v/(m·s-1) 14.5 16.5 18.0 19.0 19.7 20.0 20.0 20.0
A.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000N
B.位移120~320m过程牵引力所做的功约为9.5×104J
C.位移120~320m过程经历时间约为14.75s
D.该车速度在14~20m/s范围内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汽车最后匀速行驶,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P=fvm得:f=N=1000N,则A错;汽车位移120~320m过程中牵引力做功W,由动能定理得:W-f·(320m-120m)=mv-mv,代入数据得W=2.95×105J,则B错;设汽车位移120~320m过程经历时间为t,由动能定理得:Pt-f·(320m-120m)=mv-mv,代入数据得:t=14.75s,则C对;汽车速度在14~20m/s范围内,功率不变,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则D错。
2.(2015·河北冀州12月调研)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图线a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v-t图线,图线b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v-t图线,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7.5m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1N,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
D.水平拉力对物体做功为1.2J
答案:C
解析:在0~3s内水平拉力F作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上,由v-t图象可知,此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1=m/s2,3s末撤去力F,此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2=m/s2。由v-t图线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3~6s内物体的位移为7.5m,而6s末物体的速度不为零,此后物体仍向前运动,故A错。由ma2=μmg,可得μ=,B错。结合题图可知F与摩擦力方向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1,解得F=0.1N,故C对。W=-Fx=-1.2J,D错。
3.(2015·安徽合肥一模)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为m的小铁块沿半径为及的固定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底部时,小铁块所受向心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则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A.mgR B.mgR
C.mgR D.mgR
答案:B
解析:已知铁块滑到半圆底部时,小铁块所受向心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5mg=m
对铁块的下滑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R-W=mv2,
解得:W=mgR,故选B。
4.(2015·西安模拟)2014年春晚中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麻花团队打造的创意形体秀《魔幻三兄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该剧采用了“斜躺”的表演方式,三位演员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完成一系列动作,摄像机垂直于斜面拍摄,让观众产生演员在竖直墙面前表演的错觉。演员甲被演员乙和演员丙“竖直向上”抛出,到最高点后恰好悬停在“空中”。已知演员甲的质量m=60kg,该过程中观众看到演员甲上升的“高度”为0.8m。设演员甲和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该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演员甲被抛出的初速度为4m/s
B.演员甲运动的时间为0.4s
C.演员甲的重力势能增加了480J
D.演员乙和演员丙对甲做的功为480J
答案:C
解析:沿斜面上滑的演员甲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μFN=ma,FN=mgcos30°,由演员甲恰好悬停在最高点得,mgsin30°=μmgcos30°,在斜面上演员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2ax,解得:v0=4m/s,A项正确;由x=t解得:t=0.4s,B项正确;演员甲实际上升高度Δh=0.8sin30°m=0.4m,重力势能增加ΔEp=mgΔh=240J,C项错;由动能定理可知,演员乙和演员丙对甲做功W=mv=480J,D项正确。
5.(2015·廊坊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图所示,重10N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开始压缩轻弹簧,到c点时达到最大速度,到d点(图中未画出)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恰能再回到a点。若bc=0.1m,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8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B.从d到b滑块克服重力做功8J
C.滑块的动能最大值为8J
D.从d点到c点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8J
答案:A
解析:整个过程中,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能回到a点,说明机械能守恒,即斜面是光滑的。滑块到c点速度最大,所受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有:kxbc=mgsin30°,解得k=50N/m,A项正确;由d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B项错;滑块由d到c点过程中,滑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弹簧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故到c点时最大动能一定小于8J,又弹性势能减少量小于8J,所以弹力对滑块做功小于8J,CD项错。
6.(2015·河南八市联考)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三个斜面a、b、c,底边的长分别为L、L、3L,高度分别为3h、h、h。某物体与三个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这个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从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三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损失的机械能2ΔEa=2ΔEb=ΔEc
B.因摩擦产生的热量3Qa=3Qb=Qc
C.物体到达底端的动能Eka=3Ekb=3Ekc
D.因摩擦产生的热量4Qa=2Qb=Qc
答案:B
解析:设斜面和水平方向夹角为θ,斜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长度为x,则物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μmgxcosθ,xcosθ即为底边长度。物体下滑,除重力外有摩擦力做功,根据能量守恒,损失的机械能转化成摩擦产生的内能。由图可知a和b底边相等且等于c的,故摩擦生热关系为:Qa=Qb=Qc,所以损失的机械能ΔEa=ΔEb=ΔEc,选项AD错误,B正确;设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得:mgH-μmgxcosθ=mv2-0=Ek,Eka=3mgh-μmgL,Ekb=mgh-μmgL,Ekc=mgh-μmg·3L,根据图中斜面高度和底边长度可知滑到底边时动能大小关系为:Eka>Ekb>Ekc,选项C错误。
7.(2015·廊坊模拟)如图所示,在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面高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球,经时间t,小球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变为h,此时小球的动能为Ek,重力势能为Ep(选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下列图象中大致能反映小球动能Ek、势能Ep变化规律的是( )
答案:AD
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mg(H-h) ( http: / / www.21cnjy.com )=Ek-Ek0,即Ek=Ek0+mgH-mgh,Ek—h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B项错;又Ek=Ek0+mg2t2,可知Ek-t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A项正确;由重力势能定义式有:Ep=mgh,Ep—h为正比例函数,所以D项正确;由平抛运动规律有:H-h=gt2,所以Ep=mg(H-gt2),所以Ep-t图象不是直线,C项错。
8.(2015·临汾模拟)如图所示,倾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为θ的光滑斜面足够长,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力F做功为60J,此后撤去力F,物体又经过相同的时间t回到斜面底端,若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为60J
B.恒力F=2mgsinθ
C.撤去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J
D.动能与势能相等的时刻一定出现在撤去力F之前
答案:AC
解析:由题设条件可知:前后两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物体的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得:x0=×t2=-(t2-gsinθt2),解得:F=mgsinθ,选项B错误;由题设条件知:Fx0=mgx0sinθ=60J,则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WG=-mgx0sinθ=-45J,撤去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J,选项C正确;全程由动能定理可得:Fx0=Ek0,则物体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Ek0为60J,选项A正确;撤去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45J,动能为15J,此后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动能与势能相等,且都为30J时在撤去力F前后都存在,选项D错误。
9.(2015·保定模拟)如图所示,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光滑半径大小为R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轨道底部A点。现用小锤沿水平方向快速击打小球,击打后迅速移开,使小球沿轨道在竖直面内运动。当小球回到A点时,再次用小锤沿运动方向击打小球,通过两次击打,小球才能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在第一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1,第二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W2。设先后两次击打过程中小锤对小球做功全部用来增加小球的动能,则W1/W2的值可能是( )
A.1/2 B.2/3
C.3/4 D.1
答案:AB
解析:第一次击打小球时小球最高运动到过O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水平地面平行的直径的两端位置,小锤对小球做功W1=mgR,第二次击打小球,小球恰好做圆周运动,此时小球在最高点速度v=,与小球在最高点对应最低点的速度为v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2R=mv2-mv,第二次击打小球,小锤对小球做的功W2=mv-mgR=mgR,则先后两次击打,小锤对小球做功的最大值为,故选项AB正确,CD错误。
10.(2015·江西八校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kg的小球A。半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做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0N。(取g=10m/s2),则( )
A.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力F做功为20J
B.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为0
C.小球B被拉到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时,sin∠OPB=
D.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小球B的机械能增加了6J
答案:AC
解析: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在小球B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小球A的位移x=0.5m-0.1m=0.4m,则力F做的功W=Fx=20J,选项A正确;设小球B到达C处的速度为v,对此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W-mgR=mv2,可得:v==m/s,选项B错误;当小球B被拉到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时,连接小球B与滑轮间的细绳正好与半圆形轨道相切,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sin∠OPB=,选项C正确;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小球B增加的机械能ΔE=mgR+mv2=20J,选项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质量为500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从静止出发,经过5min在水平面上行驶了2.25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km/h,则机车的功率为__________W,机车运动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________N。
答案:3.75×105 2.5×104
解析:取机车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Pt-x=mv,P==W=3.75×105W,f==N=2.5×104N。
12.(2015·株洲模拟)在实验验证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落体的重物机械能守恒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A、B、C、D、E、F……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OE间的距离为x1,DF间的距离为x2,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T。
(1)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x1、x2、T满足关系式________,即验证了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
(2)已知T=0.02s。如果打出的纸带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条OA距离大约是5mm,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操作正确,但打出的纸带中有一条OA距离大约是1mm,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利用这条纸带来进行验证。
答案:(1)gx1= (2)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能
解析:(1)vE=,若mgx1=mv,则机械能守恒,则v=2gx1,gx1=。(2)若是接通电源的同时重物开始下落,则xOA=gT2≈2mm,若OA距离大约是5mm,说明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如果操作正确,但打出的纸带中有一条OA距离大约是1mm,可以不用第一个点,在纸带上另找两个点,根据v-v=2gh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3.(2015·保定模拟)图甲所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置可用来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体的底端O点,将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d依次为5cm、10cm、15cm、20cm、25cm、3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小球的直径D=________cm。
(2)该实验________(选填“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者“不需要”)测量小球质量;小球通过光电门经历的时间为Δt,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填字母),不考虑误差的影响,从理论上来说,该结果________(选填“<”“>”或“=”)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3)为了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依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d×10-2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v/(m·s-1) 0.69 0.98 1.20 1.39 1.55 1.70
v2/(m·s-1)2 0.48 0.97 1.43 1.92 2.41 2.86
/(m·s-1)1/2 0.83 0.99 1.10 1.18 1.24 1.30
从表格中数据分析能够得到关于“做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5627(0.5625~0.5628均对)
(2)不需要
(3)合外力做功与小球通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或者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d与小球通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5.5+12.7×0.01)mm=5.627mm。
(2)根据动能定理得mgdsinθ= ( http: / / www.21cnjy.com )mv2,所以该实验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看做Δt时间内中间时刻的速度,不考虑误差的影响,球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看做D位移内中间位移的速度,可以判定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2015·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建厦门质检)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A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斜面倾角为θ=37°,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C释放后沿斜面下滑,当A刚要离开地面时,B的速度最大,(sin37°=0.6,cos37°=0.8)求:
(1)从开始到物体A刚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2)C的质量;
(3)A刚要离开地面时,C的动能。
答案:(1) (2) (3)
解析:(1)设开始时弹簧压缩的长度为xB,则有
kxB=mg
设当物体A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A,则有
kxA=mg
当物体A刚要离开地面时,物体B上升的距离与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相等,为:
h=xA+xB
解得:h=
(2)物体A刚要离开地面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B为研究对象,物体B受到重力mg、弹簧的弹力kxA、细线的拉力T三个力的作用,设物体B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B有:T-mg-kxA=ma
对C有:mCgsinθ-T=mCa
B获得最大速度时,有:a=0
解得:mC=m
(3)由于xA=xB,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和伸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状态时的弹性势能相等,弹簧弹力做功为零,且物体A刚要离开地面时,B、C两物体的速度相等,设为v0,由动能定理得:
mCghsinθ-mgh+W弹=(m+mC)v-0
其中W弹=0
解得:v=
所以EkC=mCv=
15.(10分)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竖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定半径为R=6cm的光滑圆轨道,质量为m=4kg的物块静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处,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75,A与B的间距L=0.5m,现对物块施加大小恒定的拉力F使其沿粗糙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到达B处将拉力F撤去,物块沿竖直光滑圆轨道运动。若拉力F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物块恰好沿竖直光滑圆轨道通过最高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1)物块到达B处时的动能;
(2)拉力F的最小值及此时拉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答案:(1)6J (2)33.6N 37°
解析:(1)设物块恰好到达竖直光滑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则有mg=m
物块从B处沿光滑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得
EkB=2mgR+mv2
联立解得:EkB=mgR=6J
所以物块到达B处时的动能EkB=6J
(2)物块从A运动到B
∵W合=ΔEk
∴FLcosθ-μ(mg-Fsinθ)L=EkB
EkB=FL(cosθ+μsinθ)-μmgL
解得:F==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θ=37°时,F最小值为33.6N
16.(11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形轨道,外圆ABCD光滑,内圆的上半部分B′C′D′粗糙,下半部分B′A′D′光滑。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外轨道的最低点A处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小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的间距,小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0.2m,取g=10m/s2。
(1)若要使小球始终紧贴着外圆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初速度v0至少为多少?
(2)若v0=3m/s,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到达最高点,内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C=2N,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
(3)若v0=3.1m/s,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球经过最低点A时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是多少?
答案:(1)m/s (2)0.1J (3)0.561J
解析:(1)设此情形下小球到达外轨道的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vC,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
由动能定律可知-2mgR=mv-mv
代入数据解得:v0=m/s。
(2)设此时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v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FC=
由动能定理可知-2mgR-W=mv′-mv
代入数据解得:W=0.1J
(3)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球在下半圆轨道内做往复运动。设小球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A,受到的支持力为F2,则由动能定理可知
mgR=m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A-mg=
代入数据解得:FA=3mg=6N
设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为ΔE,由功能关系有ΔE=mv-mgR
代入数据解得;ΔE=0.561J。
17.(11分)长为1.5m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冰面上,小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从木板B的左端滑上长木板B,直到A、B的速度达到相同,此时A、B的速度为0.4m/s,然后A、B又一起在水平冰面上滑行了8.0cm后停下。若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与长木板B的质量相同,都为2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取g=10m/s2。求:
(1)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全过程产生的总热量Q;
(3)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木板的最大初速应为多少?
答案:(1)0.10 (2)5.76J (3)3.0m/s
解析:(1)小物块和木板一起运动时,受冰面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μ2g==1.0m/s2
解得木板与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10
(2)小物块相对木板滑动时受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1=μ1g=2.5m/s2
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木板受小物块的滑动摩擦力和冰面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有:
μ1mg-μ2(2m)g=ma2
解得加速度a2=0.50m/s2
设小物块滑上木板时的初速度为v10,经时间t后小物块、木板的速度相同为v
对于木板v=a2t
解得滑行时间:t==0.8s
小物块滑上木板的初速度:v10=v+a1t=2.4m/s
由能量守恒可知,全过程产生的总热量
Q=mv/2=5.76J
(3)小物块滑上木板的初速度越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在木板上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越大,当滑动距离等于木板长时,小物块到达木板B的最右端,两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这种情况下小物块的初速度为保证其不从木板上滑落的最大初速度,设为v0
则v0t-a1t2-a2t2=L
v0-v′=a1t v′=a2t
由以上三式解得,为了保证小物块不从木板的右端滑落,小物块滑上木板的最大初速度
v0==3.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