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延庆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06 14: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延庆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2025.01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时间 线粒体个数 ATP含量 (nmol·ul-1)
C组 H组 C组 H组
第0周 48.17 44.83 0.72 0.65
第8周 44.17 61.00 0.87 1.30
第16周 36.00 60.33 0.68 1.52
2.为探究骨骼肌增龄性退变降低中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原因,将中年期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和运动训练组(H组),给予相应处理后检测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目和ATP浓度,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ATP主要产生于
线粒体基质
B.增龄过程中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与线粒体
数目减少有关
C.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骨骼肌的能量供应
D.运动训练可提高大鼠的有氧运动能力
3.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不会出现的是
A.DNA在分裂间期边解旋边复制 B.前期细胞中不形成纺锤体
C.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4.下列过程可以“双向”进行的有几项
①染色体-染色质的形态转换 ②ATP-ADP的转化 ③遗传信息在DNA-RNA间的传递
④等位基因间发生的基因突变 ⑤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⑥各营养级间能量流动的方向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5.栎树是某森林中主要的生产者,舞毒蛾啃食栎树。栎树盛果期时丰富的果实会把白尾鹿吸引到森林中,鹿身上的扁虱会跳到森林地面产卵。大量的栎树果实也吸引着白足鼠,扁虱卵孵化出的幼虫吸食白足鼠血和人血,同时会将白足鼠体内的螺旋菌传播给人类,使人类患上莱姆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扁虱与鼠、鹿、人之间的寄生关系导致螺旋菌传播到人
B.舞毒蛾数量增加使栎树减产,人类患莱姆病的风险增加
C.栎树盛果期时,该区域人类患上莱姆病的风险明显提高
D.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态的必要条件
6.人源干细胞传代培养时,容易出现凋亡现象。为研究物质Y和E是否能阻断细胞凋亡,利用物质Y和E处理传代培养的人源干细胞,检测某种促进凋亡的蛋白C和内参蛋白G的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接触抑制不是细胞需传代培养的原因
B.Y能够明显阻断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C.内参蛋白G应在细胞间表达量差异较大
D.实验还需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
7.已知家鸡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初步判断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8.正常普通小麦(2n=42)缺失一条染色体形成单体小麦。将单体小麦与正常小麦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父本 母本 F1植株百分比
正常小麦 单体小麦
实验一 正常小麦 单体小麦 25% 75%
实验二 单体小麦 正常小麦 96% 4%
A.由实验一可知,减数分裂时不成对的染色体易丢失
B.由实验二可知,(n-1)花粉的可育性比较低
C.单体小麦自交后代中,正常小麦与单体小麦的比例约为1:2
D.为了获得更多的单体小麦,杂交时最好选单体小麦做母本
9.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a会引起b神经元氯离子通道开放
B.神经元b释放递质使c膜内外电位差增大
C.回返性抑制可以使神经元的兴奋及时停止
D.该机制利于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活动协调一致
10.下列不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是
A.通过样方法调查天坛公园某片草地上二月兰的数量
B.通过分析容器中两种草履虫数量变化推测二者关系
C.研究释放不育雄蚊对广州地区白纹伊蚊出生率的影响
D.调查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深色基因的基因频率
11.通过连续8年的野外氮肥(尿素)添加,研究了施肥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注:优势度指数越大,表明群落内不同种类生物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生物的生态功能越突出。
A.施肥改变了草地群落的物种组成
B.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草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C.封育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与氮肥使用量呈负相关
D.封育和施肥均降低了优势种的地位
12.研究者分别将蛋白C基因和蛋白G(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与空质粒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将空质粒和上述两种表达载体分别转入三组蛋白G缺陷细胞,在三种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间隔刺激下,测定三组细胞的葡萄糖转运速率,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组实验的目的是排除空质粒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Ⅱ、Ⅲ组葡萄糖转运速率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减小
C.由实验结果推测蛋白C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
D.实验结果表明蛋白C的转运功能强于蛋白G
13.甲、乙是严重危害某二倍体观赏植物的病害。研究者先分别获得抗甲、乙的转基因植株,再将二者杂交后得到F1,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同时抗甲、乙的植物新品种。以下对相关操作及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含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B.通过接种病原体对转基因的植株进行抗病性鉴定
C.调整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获得F1花粉再生植株
D.经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若干再生植株均为二倍体
14.下图是解释玉米根向重力生长原因的模型。平衡石是根冠细胞特有的结构。在垂直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细胞的基部,导致经由中柱运来的IAA在根冠均等分布(如图1)。在水平放置的根中,平衡石停留在根冠细胞的近地侧,导致根冠远地侧的IAA向近地侧运输(如图2)。根据该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1 图2
A.IAA在根部只能从伸长区向根冠运输
B.在水平放置的根中,近地侧伸长慢的原因是IAA浓度低于远地侧
C.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仍能观察到根向地弯曲生长
D.玉米根向重力生长与平衡石在根冠细胞中的位置密切相关
15.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和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③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
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⑤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A.①⑤均需使用酒精溶液 B.②⑥均可体现细胞膜流动性
C.③④均制备固体培养基 D.③⑥均需利用无菌操作技术
二、非选择题(6道大题,共70分。)
16.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作为经济食用虾被引入我国。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对本地物种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1)克氏原螯虾以大型水生植物、浮游藻类、底栖动物、本地鱼虾、有机碎屑等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
(2)科学家在不同生境与养殖模式下统计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鳌蟹存活率,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存在克氏原螯虾入侵风险的地区,中华绒鳌蟹更适合在________的生境下养殖。
生境类型 克氏原螯虾存活率(%) 中华绒螯蟹存活率(%)
单养 混养 单养 混养
洞穴型 63.8 76.7 47.3 14.0
角落型 48.7 23.0 35.7 40.0
空旷型 18.3 34.3 20.3 6.7
(3)沉水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对沉水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以三种沉水植物为供试材料,检测不同体长克氏原螯虾对其取食的情况,结果如下图。
比较各组 ,说明克氏原螯虾的存在不利于沉水植物的生长。其中对 的影响最为显著。
(4)克氏原螯虾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可作为科研的模式动物,也可用于监控水体污染,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根据以上研究,请简述应如何看待克氏原螯虾的引进。
17.蓝藻细胞色素C6能提高光反应中电子传递效率,SBP酶可促进卡尔文循环中C5的再生。研究人员为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尝试将C6和SBP两个基因分别导入烟草中。
(1)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将H2O分解为 和H+, 产生的电子传递给NADP+。转基因烟草细胞中SBP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为 。
(2)采用 法将两个目的基因分别导入烟草细胞中,再通过 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TO代,分别记为C6和SB株系。写出利用C6和SB株系快速获得纯合双转基因C6SB株系的育种方案。
(3)在温室提供一定浓度CO2的条件下,检测四种株系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
①C6株系的电子传递效率并未高于SB株系的原因是 受限导致。
②写出C6SB株系光合速率明显提高的原理流程图。(用文字和“→”表示)
(4)研究人员还发现C6SB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小,胞间CO2浓度低。请据此推测C6SB适合推广的地域环境,并说明理由。
1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Th),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1)如图1所示,HIV侵染Th时,包膜蛋白gp120与Th细胞膜表面的_____结合,使gp41的N端嵌入细胞膜,依赖膜的_____性使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HIV进入细胞内部。
(2)我国科研人员设计出能与gp41结合的脂肽药物LP-98,以多只感染SHIV(HIV和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嵌合形成)的恒河猴为实验对象,测定在两轮定期注射适量LP-98后血浆中病毒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感染SHIV后,恒河猴能通过_____免疫反应使血浆中病毒含量降低,但难以彻底清除SHIV。
②结果显示,注射LP-98期间,猴血浆中病毒含量均_____。停止注射后,部分猴血浆病毒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未反弹,达到了治疗后控制效应(简称PTC)。
(3)在此基础上,将另20只恒河猴平分为四组,甲、乙、丙组分别在感染SHIV前2小时、前1周和前2周注射LP-98,丁组注射缓冲液。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请从甲、乙、丙中任选一组解释各指标变化的原因_____(用文字或流程图均可)。
(4)综合分析上述所有实验结果,说法正确的有_____。
A.LP-98对SHIV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B.对PTC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药物的合理使用
C.HIV感染者使用LP-98后不需要终身服药
D.LP-98可用于感染HIV高风险群体的紧急保护
19.科研人员对生长素(IAA)参与莲藕不定根(Ar)形成的调控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研究发现,10 μmol·L-1的IAA能显著促进莲藕Ar的形成,而150 μmol·L-1的IAA则起到抑制作用,这体现了IAA的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后续研究中IAA处理组均选用10 μmol·L-1作为处理浓度。
(2)植物下胚轴分生组织的细胞经________发育成根原基(Rp),继续发育并突破表皮形成Ar,研究者通过显微结构观察莲藕Ar的发育过程,结果如图1。
图1
结果表明,IAA通过________从而促进了Ar的生长。
(3)IAA氧化酶(IAAO)能氧化分解IAA。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IAAO活性和内源IAA含量,结果如图2。
图2
据图2推测,施加IAA后促进Ar生长的原因是 。
(4)在生长素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中,ARF和AUX起到重要作用(图3)。研究者进一步检测了AR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图4)。结合图3和图4阐释施加IAA促进莲藕Ar形成的分子机制。
20.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Polθ的发现丰富了中心法则的内涵
发现RNA病毒后,科学家完善了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真核细胞内“聚合酶θ(Polθ)”的发现又丰富了传统认知。Polθ主要承担检测和修复DNA双链断裂的工作。当DNA双链断裂时,断裂处的5′端被某些酶切后,出现局部单链DNA(ssDNA悬臂),其上有些区域的碱基可互补配对,称为微同源区。微同源区结合后,Polθ可延伸微同源区的 3′端,促进双链断裂处DNA的连接(图 1),但该过程极易出现突变等错误。Polθ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不表达,但在许多癌细胞中高表达,促进癌细胞生长,同时使其产生耐药性。
为验证Polθ具有图1所示功能,开发了一种绿色荧光蛋白 (GFP) 报告基因检测法,原理如图2实验组1所示。为进一步探究Polθ是否还有其他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组1 中甲片段分别替换为掺入部分RNA的乙、丙片段,导入受体细胞,记为实验组 2、3。观察到三组细胞均发出绿色荧光。
上述研究证明Polθ也能够将RNA序列“写入”DNA,是遗传信息在分子间传递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再次丰富了中心法则的内涵。
(1)根据所学知识,用箭头和文字写出中心法则的内容。
(2)分析Polθ修复DNA过程中产生突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
A.微同源区的形成造成断裂部位碱基对缺失
B.Polθ在催化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延伸微同源区的3′端时,碱基对错配引起基因突变
D.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引起DNA序列改变
(3)图2所示实验中,导入受体细胞的核酸片段并未与载体相连,则含有GFP基因上、下游的片段还应该有______。实验组2的结果说明Polθ还具有______功能。阐释实验组 3的细胞发绿色荧光的机制______。
(4)分析Polθ酶的发现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21.小豆起源于中国。栽培小豆种皮多为红色,此外还有白色、绿色、褐色等各种类型。
(1)为探究种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用4个不同种皮颜色的小豆品种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根据杂交实验 Ⅰ 结果推测,小豆种皮的颜色(红色、绿色和褐色)是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实验 Ⅱ 的 F2白色种皮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②有人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结果推测小豆种皮相关色素的代谢途径,如图1。
为探究R/r基因与B/b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利用上述4个品种中的白色和绿色品种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获得F2。在上述推测成立的情况下,若F2小豆的种皮颜色及比例为 ,则说明R/r基因与B/b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且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换。
(2)小豆种皮颜色与花青素等物质的种类有关,蛋白M1和M2调控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①分别用带有M1和M2基因的质粒转化植株,得到M1和M2过表达植株,检测其花青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M1基因 。
②研究发现,M2基因过表达植株的一些组织中M1的表达量升高。为研究M2与M1基因的关系,将M2蛋白与用M1基因的启动子部分片段制作的探针混合并电泳,结果如图3(生物素越多则条带颜色越深)。图3结果表明________。
③综合以上研究,建立M1、M2、花青素合成的关系图,并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解释这种关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DACCB 6-10:DCCAB 11-15:DBDDD
二、非选择题(6道大题,共70分。)
16.(11分)
(1)消费者、分解者
(2)角落型
(3)(试验结束生物量-试验初始生物量)/试验初始生物量 轮叶黑藻
(4)直接(1分)
可以引进,但需加强管理,防止逃逸,避免造成生物入侵。(合理即可)
17.(13分)
(1)O2 叶绿体基质
(2)农杆菌转化(花粉管通道) 植物组织培养
T0代C6和SB株系分别自交,获得纯合C6和SB植株,二者再杂交,取子代F1的
花药离体培养,幼苗期秋水仙素处理后筛选纯合C6SB株系。
(3)①C5再生速率

(4)高温干旱 C6SB气孔开放度小,减少水分过度蒸腾,利于保水。胞间CO2浓度低,
但光合效率高,说明利用低浓度CO2能力强。
18.(12分)
(1)CD4和CCR5(特异性受体) 流动
(2)①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②下降
(3)选甲或乙:
选丙:
(4)ABD
19.(10分)
(1)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两重性)
(2)增殖、分化 促进Rp更早、更多的形成
(3)外源IAA通过提高IAAO的活性,降低内源IAA含量,达到适宜Ar生长的IAA浓度
(4)施加IAA一方面能促进合成ARF;另一方面,IAA与AUX结合使其降解,解除了对ARF的抑制。ARF能够促进IAA响应基因进行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Ar的形成。(答出一方面给1分)
20.(12分)
(1)
(2)ACD
(3)启动子和终止子 逆转录
Polθ以RNA片段的正确序列为模板,使合成的转录模板链中原引入的编码终止密码子序列被正确序列替换,表达出GFP蛋白
(4)治疗癌症、遗传病的基因治疗(合理即可)
21.(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① 2 1/2
② 褐色∶绿色∶红色∶白色 = 6∶3∶3∶4
(2)① 抑制花青素的合成(1分)
② M2蛋白可以与M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M1是M2的靶基因)

(2分)
这种作用机制可防止花青素合成和积累过多,有利于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1分)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