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老舍
作品地位与价值:《茶馆》是 20 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堪称当代话剧的典范。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内容与主题:作品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通过描写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展示了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剧本深刻地揭示了旧时代的黑暗与腐朽,反映了社会的动荡、民生的凋敝以及人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展现了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艺术特色:在语言上,具有浓郁的北京方言特色,“响嘣儿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人物语言切合身份、性格与情境,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在结构上,采用 “人像展览式” 结构,没有完整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通过众多人物的活动和命运来展现社会的变迁。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分析《茶馆》中的语言特色,包括北京方言的运用、幽默讽刺的风格、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等,提高学生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创造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观念,通过深入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与时代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蕴。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风格、舞台表现等方面欣赏和评价作品,激发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创意表现。
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了解《茶馆》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京味话剧的特点,体会老舍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茶馆》所反映的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动荡、经济衰败、文化冲突等,通过分析剧本中的具体描写,如 “莫谈国事” 的标语等,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人物如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的性格特点、命运变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来展现时代的特征。
品味语言特色:赏析老舍先生独特的语言风格,如北京方言的韵味、幽默讽刺的表达、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台词等,通过朗读、分析经典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语言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和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剧本结构:剖析剧本 “人像展览式” 的结构特点,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不同场次、众多人物的片段式描写来展现社会变迁,以及场次之间、人物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
揣摩人物内心: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深入揣摩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无奈、挣扎和抉择。
解读社会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剧本所传达的社会批判意义,包括对旧社会制度的批判、对人性的思考等,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历史教训,思考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课堂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老北京茶馆的视频片段,展示茶馆中人们喝茶、聊天、听书等场景,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茶馆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人,那么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茶馆里,能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呢?老舍先生的《茶馆》就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独特的社会画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作品,去看看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即将学习的《茶馆》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茶馆与社会的关系,为后续理解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奠定基础。
作者与作品介绍: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老舍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重点强调他作为 “人民艺术家”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详细介绍《茶馆》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和艺术特色,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介绍,做好笔记,对作者和作品有初步的认识,并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为深入分析作品提供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
文本研读: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梳理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同时思考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主题思想。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课文,圈画出主要人物和关键事件,初步感受作品的情节和氛围,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做好准备。
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以王利发为例,带领学生分析他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如他与顾客、军警、特务等不同人物的对话,总结出王利发精明能干、圆滑世故、胆小怕事但又善良本分的性格特点。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讨论常四爷、秦仲义、松二爷等其他主要人物的形象。
学生活动:认真研读课文,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形成小组的观点和结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传达的社会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品味语言特色
教师活动:选取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片段,如王利发的 “您慢走!我送送您!”“我感恩不尽!” 等,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的简洁性、生动性和个性化特点。讲解文中的北京方言和俗语,如 “嗻”“甩闲话”“尊家” 等,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老北京文化韵味。分析文中语言的幽默讽刺效果,如唐铁嘴说 “我已经不吃大烟了,改抽白面儿了” 等台词,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幽默的语言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学生活动:朗读文中的语言片段,感受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分析语言所体现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积极参与对北京方言和幽默讽刺语言的讨论,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鉴赏能力,让学生领略老舍先生作为语言大师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作品文化内涵和社会批判意义的理解。
探讨戏剧冲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主要戏剧冲突,如常四爷与二德子的冲突、秦仲义与庞太监的冲突、王利发与各种势力的冲突等。分析这些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戏剧冲突在推动剧情发展和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戏剧冲突的具体情节,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结果,思考这些冲突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对戏剧冲突的理解和看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戏剧的核心要素 —— 冲突,让学生明白通过冲突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和社会现实,从而深入把握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价值。
理解主题思想
教师活动:结合前面的人物形象分析、语言特色品味和戏剧冲突探讨,引导学生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问学生:“通过对《茶馆》的学习,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部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引导学生从作品所描绘的社会风貌、人物命运的变迁等方面进行思考,理解作品对旧中国黑暗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时代变革的呼唤。
学生活动:回顾整个学习过程,综合各方面的分析,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相互启发,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
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介绍《茶馆》的舞台演出情况,播放一些《茶馆》的舞台表演片段,让学生感受戏剧在舞台上的呈现效果,了解戏剧表演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戏剧表演活动,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茶馆》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社会的意义,让学生谈谈从作品中得到的启示。
学生活动:观看舞台表演片段,欣赏戏剧艺术的魅力,学习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和表演技巧。积极参与戏剧表演活动,认真排练,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表演更好地理解作品。思考作品的现实意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对作品启示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舞台表演和亲自参与表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戏剧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
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与作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戏剧冲突和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学习成果。强调《茶馆》作为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对《茶馆》这部作品有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对后续学习的兴趣。
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茶馆》中某个人物或某个情节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阅读《茶馆》的全本剧本,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全貌和故事发展;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思考是否存在与《茶馆》中类似的问题,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作业,通过写作读后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阅读全本剧本拓展知识面,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培养关注现实的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问题的习惯,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板块 内容
情节概括 1. 李三的困苦
2. 难民的哀告
3. 康顺子的求工
4. 巡警摊派索贿
5. 大兵强取豪夺
6. 特务蛮横敲诈
7. 地痞流氓的肮脏交易
8. 常四爷愤世嫉俗参加义和团
9. 松二爷软弱无力回忆大清国
表现内容 1. 人民生活的苦难
2. 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3. 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感情和反抗意识
4. 遗老遗少的哀叹
人物形象 1. 王利发: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
2.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爱国
3. 松二爷:软弱无力、依赖大清国的遗老
主题思想 通过裕泰茶馆的兴衰和各类人物的命运,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