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秦腔/贾平凹
单元位置与主题关联:本文选自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作品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展现了百年来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以及人们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动的轨迹。《秦腔》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散文,与单元主题相契合,通过对秦腔的描写,反映了秦地的文化传统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文体特点:作为散文,《秦腔》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贾平凹以秦腔为线索,笔触广阔深远,将秦地的山川风貌、风俗人情、人民性格等诸多元素有机融合,看似散漫的叙述中蕴含着作者对秦腔、对故乡深厚的情感。
内容与主旨:文章着重叙写了秦腔、秦地、秦人的血肉联系,生动地写出了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过程及其特点。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秦地百姓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传递出作者对家乡及民众的喜爱,也体现了作者对地域文化的深刻思考。
语言与艺术特色:贾平凹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土语,展现当地生活和民俗风情,形成了富有独特韵味的原生态写作风格。作品中还有丰富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如对秦腔演出时观众反应的描写,点面结合、多种描写手法相结合,将秦人对秦腔的痴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作者在场面描写上的出神入化,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如方言土语的运用;学习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秦腔、秦地、秦人之间的关系;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大气、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有机结合起来的散文独特的地域特色,领略秦腔艺术的魅力和秦地文化的独特风情;欣赏作品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精彩的场面描写,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秦腔这一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体会民间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文化自信;理解地域文化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文本内容,品味文章的重点句子,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欣赏作品丰富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体会秦人对秦腔的痴迷,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秦地、秦人与秦腔三者之间的血肉联系,体会这种联系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体会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第一课时:导入与初读感知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精彩的秦腔唱段视频,如《铡美案》等经典选段,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感受。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对秦腔的初步印象,例如秦腔的唱腔、表演形式等方面有什么特点。接着,展示一些与秦腔相关的图片,如秦腔演员的扮相、演出场景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介绍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而贾平凹的《秦腔》这篇散文,更是将秦腔与秦川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生活动:积极观看视频和图片,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对秦腔的直观感受,如秦腔唱腔高亢激昂、演员表演动作夸张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对秦腔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文本解读打下基础。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同时给出阅读任务:勾画出文中能体现秦腔特点、秦人对秦腔情感以及秦地风貌的关键语句;尝试逐段概括段意,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学生遇到的字词等基础性问题。
学生活动:按照老师的要求快速阅读文章,认真勾画关键语句,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思考文章的整体思路。阅读结束后,可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讨论,初步整理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深入分析文本做好准备。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概括的段意和梳理的行文思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明确文章的大致结构:第一段写秦川孕育了秦腔;第二段阐述秦人对秦腔的感情;第三段表达作者对秦腔的感受;第四段描写戏班排演的场面;第五段描绘演出前的环境气氛;第六段写角色出场,正式开演;第七段刻画观众看戏情景;第八段指出秦腔演出的同时,上演着秦人生活的悲喜剧;第九段强调秦腔在亲人生活中的地位;第十段强调秦腔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全班交流,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对比自己的概括和思路,进行补充和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享,让学生相互学习,进一步明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二课时:品读鉴赏与分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聚焦文中描写秦人对秦腔喜爱与痴迷的段落,如第四、五、六、七段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进行精读,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秦人对秦腔的情感。在学生分析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场面描写、人物动作描写等方面。
学生活动:认真精读相关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例如,在分析第四段戏班排演场面时,学生可以从演员排演的动作描写 “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 中,体会到演员排演的认真态度;从排演环境的描写 “寺庙里有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 感受到演员们的付出,进而理解秦人对秦腔的热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描写手法的分析,深入体会秦人对秦腔的深厚情感,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深入分析,从描写手法、语言特色、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并形成小组讨论成果。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分析所选片段的精妙之处。例如,在分析第五段演出前的环境气氛时,学生可以讨论作者如何通过对观众争看秦腔的行为描写,如 “光脚的、穿布鞋的、穿皮鞋的,还有扛着长凳短凳的,都在向戏场赶”,以及对场景的刻画,如 “戏场是一块空沙地,四周是土墙,北边是看台”,展现出秦人对秦腔的热情。讨论结束后,整理小组讨论成果,准备进行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活动: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分享小组对所选片段的分析成果。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内涵。例如,在学生分析第七段描写两类观众的片段时,教师可以补充讲解作者通过对老一辈观众 “蹲在那里,吃着西瓜,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戏台” 和孩子们 “爬在戏台边,脚在后面不停地蹬着” 等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不同年龄段的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各小组的展示,学习其他小组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思考老师的点评,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通过教师的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对文章的鉴赏分析更加全面和深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第三课时:探究悟读与主题升华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秦川、秦人、秦腔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要求学生结合全文内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寻找线索,进行深入探究。可以先让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讨论。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问题,回顾文章内容,从秦腔的产生与秦川的关系、秦人对秦腔的情感和依赖、秦腔所体现的秦地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共同探讨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学生可以从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养育了大苦大乐的秦人,也孕育了大喊大叫的秦腔;秦腔体现了秦川的风土面貌,也承载了秦人的喜怒哀乐” 等语句中,总结出秦川是秦腔和秦人的孕育之地,秦腔是秦人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而秦人则是秦腔的传承者和演绎者,三者存在血肉联系,不可分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秦腔、秦地、秦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教师活动:组织全班讨论,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 “秦川、秦人、秦腔之间的联系” 的探究成果。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强调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秦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秦地文化的代表,是秦人的精神支柱,它承载着秦人的历史、情感和生活方式。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全班讨论,倾听各小组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通过讨论,深化对秦川、秦人、秦腔之间关系的理解,认识到秦腔在秦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讨论,形成思想的交流和共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秦腔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可以结合一些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背景知识,启发学生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艺术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秦腔文化意义和现代价值的认识。
学生活动:展开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学生可能会认为秦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它能够让后人了解到秦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秦腔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享受,同时还能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第四课时:拓展延伸与写作实践
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其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或艺术形式,如沈从文的《边城》、陕北的信天游等,让学生对比这些作品与《秦腔》在表现地域文化方面的异同点。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学生活动:认真欣赏和阅读老师展示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例如,学生可以发现《边城》和《秦腔》都通过对特定地域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但在语言风格上,《边城》的语言更加优美细腻,而《秦腔》则更具质朴和豪放的特点。在全班交流中,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比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与文学作品关系的理解。
教师活动: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活动场面,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演出、家乡的传统节日等,字数不少于 500 字。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要求,选择一个熟悉的活动场面进行写作。运用细节描写,如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刻画,以及场面描写,如对活动的环境、氛围、整体场景等进行描绘,生动地展现活动的精彩和参与者的情感。完成写作后,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的描写手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活动:邀请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和学习目标,强调地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同学的作品朗读,学习他人的写作优点。接受老师的点评和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通过老师的总结,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对地域文化和文学作品的认识。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通过教师的总结和点评,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板块 内容
秦地 辽阔、厚重、生机勃勃
八百里秦川大地、土屋、白杨、苦楝、紫槐等
秦人 粗犷、朴实、豪放
背着犁铧、赶着公牛、端着大碗蹲在石磙上吃面
秦腔 高亢响亮、震撼人心
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
与西凤白酒、长线辣子等一样是生命的要素
三者关系 秦地孕育秦人、秦人创造秦腔,秦腔承载秦人的喜怒哀乐,三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艺术特色 场面描写:排演情景、搭建戏台、看戏盛况等
细节描写:如人物言行等
语言特色:方言土语,“原生态” 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