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①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②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③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④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选文两处□中填写虚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乎;哉 B.也;乎 C.矣;然 D.焉;耶
2.解释句中加点词
(1)窃以为( ) (2)不恤国事( )
3.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表面是向对方解释上次为什么简短回复而此次“具道所以”,实际上着意强调的是“议事不合”的原因是“所操之术多异”。
B.第②段驳斥“侵官”时,作者用一“受”、一“议”、一“授”,表明了决定变法、制定新法、执行新法的“名正言顺”。
C.第②段“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一句不仅总结本段议论,更蕴有早有意料、不值一驳的讽刺意味,增强文章的气势。
D.第④段中采用“区区”自谦,是书信体特征的展现,与第①段中的“蒙教”“见恕”等词共同体现出措辞的礼貌委婉。
4.本文采用刚柔并济的语言,表明了作者坚决明确的变法态度,请结合第③段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二:
熙宁三月己未,上谕王安石曰:闻有三不足之说否 王安石曰:不闻。上曰:陈荐言外人云:今朝廷谓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昨学士院进试馆职策,专指此三事,此是何理 朝廷亦何尝有此 已别作策问矣。安石曰:陛下躬亲庶政,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每事惟恐伤民,此亦是惧天变。陛下询纳人言,无小大,惟言之从,岂是不恤人言 然人言固有不足恤者,苟当于理义,则人言何足恤
熙宁五年八月辛丑,贬太子中允、同知谏院、权同判吏部流内铨唐垌为潮州别驾。垌初以王安石荐得召见,骤用为谏官。数论事不听,遂因百官起居,越班扣陛请对。上谕止之,垌坚请上殿读疏,论王安石用人变法非是。上怒其诡激,故贬。垌疏留中,其略云:安石用曾布为腹心,张琥、李定为爪牙,刘孝孙、张商英为鹰犬,元绛、陈绎为厮役。逆意者久不召还,附同者虽不肖为贤。又作奸令章惇变李定狱事,又擅议宗庙事,有轻神祖之心。保甲以农为兵,凶年必致怨叛。免役损下补上人人怨咨而令监司压塞州县事不上闻。又保甲事,曾布蔽塞人情,欺诬人主,以为情愿。又置市易司,都人有致饿死者。以安石比李林甫、卢杞。自文彦博以下,皆畏安石。又言:王珪奴事安石,犹惧不可。翌日执政进呈,安石曰:垌素狂,不足深责。乃改授大理评事、监广州军资库。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王安石事迹下》
5.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免役损下A补上B人人C怨咨D而E令监司压F塞州县G事H不上闻。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恤,顾念,忧虑,与《答司马谏议书》中“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的“恤”含义相同。
B.固,本来,原来,与《阿房宫赋》中“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的“固”含义相同。
C.苟,假设,如果,与《陈情表》中“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的“苟”字含义不同。
D.爪牙,坏人或恶势力的帮凶和助手,与《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中的“爪牙”两字含义不同。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王安石认为学者所争论的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名实已定,天下的道理就清楚了。
B.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皇帝亲自处理政务,没有沉溺于享乐,也没有纵欲无度的荒政行为,每件事都考虑是否伤害到百姓,这本身就是对天变的敬畏。
C.材料二中唐埛原本因王安石的推荐而得到宋神宗的召见,并被迅速提拔为谏官,但他多次提出意见均未被采纳。
D.材料二唐埛坚持请求在朝会上宣读奏章,直接向宋神宗陈述自己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宋神宗愤怒于王安石的狡猾偏激,将王安石贬官。
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2)逆意者久不召还,附同者虽不肖为贤。
9.材料一中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生事”“征利”,唐埛亦有此意,请结合材料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0.下列对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故:原因,缘故。
B.以致天下怨谤也 谤:诽谤,指责。
C.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念,忧虑。
D.度义而后动 度:计划。
11.下列对句中画横线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授之于有司 ②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③不为侵官 ④为天下理财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给司马光的这封回信中,王安石主要辩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和致怨五事。
B.作者文中对当时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了不满。
C.本文作者引用了上古时期盘庚迁都而招致怨恨的事例,说明社会改革古已有之。
D.作者批驳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但又注意分寸,既表明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一)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青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极之道,施之于天地,人皆不可须臾离,故孔子曰:“道之不明也,我知之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4.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议事每不合 合:合理。
B.于反覆不宜卤莽 反覆:(书信)往来。
C.贷息钱,鄙事也 鄙:卑鄙。
D.马与不及之患均 均:平均。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
B.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
C.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
D.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
16.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信中“区区”“某”“窃”,都是表自称的谦辞,运用它们能体现写信者的教养。
B.“终必不蒙见察”“百姓之不见保”的“见”字表被动,与“冀君实或见恕”的“见”不同。
C.“与王介甫书”意为“写给王安石的信”,古人还常用“鸿雁”“尺素”“锦书”代指书信。
D.“乃与不及之患均”的“均”是平均、均匀的意思,与《孟子》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相同。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明知会遭受众人怨恨非议,依然力行改革,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魄力和改革家的远见卓识。
B.面对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派的汹汹言论,王安石借用盘庚迁都的史实表明自己不怕非议坚持改革的决心。
C.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智慧和德行超出了一般人,使得世人无法理解和接受他,最终必然导致变法失败。
D.王安石与司马光所持政见不同,以书信往来展开辩驳,但言辞恳切,只谈公事,不泄私愤,展现两人坦荡的胸襟。
18.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
二、文言小题
1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窃:私下
B.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希望
C.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特别
20.下列各句中,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恤国事 恤:顾念,忧虑
B.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仅仅,只
C.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恩惠,名词活用作动词。
D.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表被动
21.下列句子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遂散六国之从 河海不择细流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C.振之以威怒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D.不复一一自辨 暴霜露,斩荆棘
2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①简能而任之 ②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③度义而后动 ④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膏泽斯民 膏泽,给予好处 B.故略上报 上报;报答主上恩德
C.故今具道所以 所以:……的原因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用来……
三、名篇名句默写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以“ , ”两句说明变法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驳斥“生事”之说。
(2)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中“ , ”两句对保守思想所浸染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怨诽”的来历。
(3)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用“ , ”两句表明确认自己做的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
四、作文
25.根据要求写作。
王安石始终站在 “为天下理财”“兴利除弊” 等关乎国家大义的高度来回应司马光的指责。他没有陷入个人恩怨或细节的纠缠,而是着眼于变法的宏观目标和长远利益,使自己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例如在反驳 “征利” 时,他指出变法是为了天下的财富合理分配与利用,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这种以天下为公的立场让司马光的指责显得狭隘和片面。
《答司马谏议书》文中多处使用反问句,如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这些反问句加强了语气,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被王安石的观点所引导,同时也显示出王安石对自己观点的坚定信念和对论敌观点的有力质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 私下 顾念 3.C 4.
本文语言刚柔并济,第③段前两句用“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等言辞犀利地指出士大夫因循守旧、媚上欺下的丑态,之后,作者又言辞恳切地表述了自己变法的决心和意志,“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等句表现出一种斩钉截铁的态度,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情理并重,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5.BDG 6.B 7.D 8.(1)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是拒不接受朝中的反对意见。
(2)违背自己心意的人长久不被召回,结党同谋的人(附和自己意见的人)即使没有才能也被认为很贤能。 9.①推行保甲制度,让农民做士兵,收成不好会导致百姓因怨恨而叛乱。
②推行免役法损害下户钱补给上户的政策使百姓怨声载道。
③设立市易司,导致都城百姓饿死。
10.D 11.D 12.C 13.(1)施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有利于天下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不能算是制造事端。
(2)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14.B 15.C 16.D 17.C 18.(1)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乎道义,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2)并不是您的见识比不上普通的人,而是特意想要建立非同寻常的功业以致忽略了普通人所知道的常识。
19.D
20.D
21.C
22.D
23.B
24.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5.以大义之辩,铸时代华章
王安石与司马光于历史的长河中,围绕变法展开的激烈交锋,如同一颗璀璨星辰,其光芒穿透岁月的重重迷雾,至今仍熠熠生辉,给予我们无尽的思考与深刻的启示。
王安石在回应司马光的指责时,始终坚守 “为天下理财”“兴利除弊” 的国家大义高地,此等高瞻远瞩之举,尽显其政治家的卓越风范与非凡格局。在反驳 “征利” 这一关键指责时,他毫不含糊地阐明变法旨在天下财富的合理调配与高效运用,而非追逐个人私利。此等以天下为公的崇高立场,犹如一座巍峨灯塔,在历史的波涛汹涌中坚定矗立,不仅使司马光的指责瞬间显得狭隘短视,更如同一把利刃,精准地剖析出变法反对派的局限性。这启示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争议与挑战时,唯有站在宏观的国家利益与长远发展的高度审视问题,方能拨开重重迷雾,洞悉事物的本质与真谛。古往今来,诸多伟大的变革者与领导者,皆因心怀天下、志在苍生,方能在重重困难与阻力面前坚定不移,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宏伟事业。商鞅变法,以富国强兵、奠定秦国统一六国之基为目标,虽遭旧贵族强烈反对,却因契合秦国长远利益而最终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罗斯福新政,以摆脱经济大萧条、拯救美国经济与社会为宗旨,不顾保守势力的诸多非议,大胆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成功带领美国走出困境,重塑经济繁荣。这些变革者皆深知,当个人私利与国家大义发生冲突时,唯有选择大义,方能为时代的进步开辟康庄大道。
文中多处反问句的巧妙运用,更是为王安石的辩驳增添了磅礴气势与强大感染力。“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这些反问句如同一发发重磅炮弹,直击论敌要害,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王安石对自身观点的笃定自信,更如洪钟大吕,震醒那些被保守观念束缚的心灵。反问句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导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作者的观点。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将问题抛向读者,促使读者在内心深处对是非对错进行深入反思。在现代社会的舆论场与思想交锋中,我们亦应巧妙运用类似的表达技巧,以增强自身观点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无论是在学术探讨、政策辩论还是社会议题的讨论中,合理运用反问句能够使我们的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吸引更多人关注并深入思考问题的实质。然而,我们亦需注意,反问句的运用应以理性为基石,切不可沦为情绪化的宣泄工具,否则将适得其反,削弱观点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从更深层次来看,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这场辩论,不仅仅是关于变法举措的具体争论,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与价值取向的激烈碰撞。它反映出在社会变革进程中,保守与革新力量之间的永恒矛盾与艰难博弈。保守派往往着眼于现有秩序的稳定与维护,担忧变革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而革新派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的瓶颈与困境,力求通过创新与突破来实现长远的进步与繁荣。这种矛盾与博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与社会中都普遍存在,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前行。在当今时代,全球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的浪潮之中,各种新观念、新技术、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既需要秉持审慎的态度,充分评估变革可能带来的影响与风险,避免盲目冒进;又要有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勇气与决心,积极拥抱变革,为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贡献力量。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犹如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古人在政治智慧与思想交锋中的卓越风采。它教导我们,在面对争议与分歧时,应胸怀天下大义,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剖析问题;巧用论辩技巧,以理性而有力的方式表达观点;深刻理解保守与革新的辩证关系,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与发展。让我们以史为鉴,汲取古人的智慧精华,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