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06 15: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阶段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1-20小题,每题1.5分,2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中甲乙丙丁为人体内不同处的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甲和丙,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乙和丙
B. 丁是组织细胞的内环境,其渗透压主要靠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维持
C.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中蛋白质大量分解,使乙处渗透压上升
D. 乙的pH近中性并维持稳定,与其中的缓冲物质有关
2. 大脑皮层和脊髓都属于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大脑皮层和脊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过程中大脑皮层可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或抑制脊髓的兴奋
B. “吃梅生津”和“望梅止渴”的神经中枢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
C. 切断大脑皮层和脊髓的联系会导致尿液储存在膀胱中无法排至体外
D. 大脑皮层发出的脑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3. 下列有关人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学习和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
B. 言语区位于大脑左半球,逻辑思维则主要由右半球负责
C. 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与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大小相关
D. 大脑具有丰富的沟回,使其在有限的体积下具有更大的表面积
4. 下图为人体某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器官X的细胞存在与激素乙结合的受体
B. 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这种分层调控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C. 激素丙浓度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而过低时则促进
D. 若器官X为甲状腺,则激素丙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5.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唐朝医学家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里对糖尿病(消渴病)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二吃食多,三数小便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常见病因之一是患者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发生障碍
B. 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
C. “吃食多”的原因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
D. “数小便”的原因是血糖升高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6. 免疫系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体是由浆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 泪液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特异性免疫是通过遗传获得的,针对特定抗原起作用
D. 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7.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P物质有关,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B. 过敏反应与正常的体液免疫相比,抗体分布情况相同
C. 毛细血管扩张可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而引发组织水肿
D. 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8. 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组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B. ③④两组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具有横向运输的特点
C. 琼脂块a、b、c、d、e、f、g中的生长素含量关系:c>a=f>d=e>b=g
D. 琼脂块a、b、c、d、e、f、g中的生长素含量关系:f>a=b=d=e>g>c
9.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芥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AA除对根、茎起作用外,还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B. 根对IAA和GA的敏感性小于茎对二者的敏感性
C. IAA浓度大于a时,可能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D. IAA浓度为c时,拟南芥的茎和根均不生长
1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GR24是人工合成的独角金内酯类似物。科研人员为研究GR24对拟南芥侧枝的影响,选择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和一种突变型拟南芥植株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GR24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效果不如独脚金内酯稳定
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拟南芥种类和施加的GR24浓度
C.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独角金内酯的作用是抑制植物侧枝的形成
D.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突变型拟南芥体内可能缺少识别GR24的受体
11. 果实的着色面积和着色程度是判断成熟度及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葡萄果实发育后期脱落酸含量的升高和生长素含量的降低均能影响乙烯的产生,进而促进果皮中花色苷的形成和积累,使葡萄着色。萘酮戊酸是一种新型脱落酸类似物,对葡萄的着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单独发挥调节作用
B. 决定葡萄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是不同激素的绝对含量
C. 萘酮戊酸施用的效果与施用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有关
D. 若要探究不同浓度的乙烯对葡萄成熟的影响,无须设置对照组
12.布氏田鼠是某地的主要鼠害物种。研究人员在2公顷的农田范围内对布氏田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2只布氏田鼠,第二次捕获58只布氏田鼠,其中有标记的布氏田鼠24只。研究人员在农田中发现有5只第一次标记的布氏田鼠在重捕前已死亡。该农田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接近( )
A.69只/公顷 B.81只/公顷 C.138只/公顷 D.162 只/公顷
13. 下列关于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演替过程中,某些种群在特定阶段可能会出现“J”形增长
B. 将一个物种迁入到没有天敌环境中,其种群数量就会呈“J”形增长
C. 种群进行“J”形增长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均保持不变
D. 种群进行“S”形增长时,K值之前种群的出生率持续下降、死亡率上升
14.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λ值的变化曲线(如图1),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2);图3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关于种群特征的相关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的曲线a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b段和de段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
B. 图1的de段和图2的CD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相似
C. 图3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大后减小
D. 比较曲线Y与曲线X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可能超出理想状态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
15.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某研究小组将少量的酵母菌放在 10ml 的无菌马铃薯培养液中,将其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培养。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估算酵母菌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出培养液前需振荡试管摇匀再进行取样,否则计数结果偏小
B. 培养初期,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是种内竞争激烈,出生率略大于死亡率
C. 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以避免计数室产生气泡
D.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需要对该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计数
16. 在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猎物种群对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B. 图中a点对应的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即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该曲线模型的数量变化说明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D. 自然群落中并非所有的捕食者和猎物种群数量变化都符合上图曲线模型
17. 下列关于群落类型以及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类型受水分影响很大,荒漠、草原、森林的降水量依次增加
B. 如果时间足够长,荒漠和草原终将演替为森林
C. 荒漠中生活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耐早的特性
D. 群落的演替方向一般都是从结构简单到复杂
18. 立体农业是指从不同空间,深度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建立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某地依据本地资源特点,发展荒山“林一菇农业”模式,利用板栗树修剪的枝条在林下种植适合在高湿度、遮光环境生长的栗蘑,废弃培养基又可以作为板栗树的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林一菇农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只有无机环境、生产者与分解者
B. 栗蘑的物质与能量直接来自生产者,它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C. “林一菇农业”遵循生态工程物质与能量循环利用原理,提高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土壤需要补施肥料,补偿生态系统被收获的物质,维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正常功能
19. 陆地群落主要有荒漠、草原和森林等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原群落和森林群落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而荒漠群落只有水平结构
B. 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
C. 荒漠中的动、植物均具有耐旱的特性,森林中的植物均适应强光环境
D. 即使环境条件不发生变化,群落也可能会发生演替
20. 下列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及相关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B. 探究2,4_D促进扦插生根实验,预实验和正式实验都需要做空白对照
C. 通过调查分析大熊猫的粪便可获得其种群数量的信息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
21.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预防新冠病毒措施之一是居家隔离,原因之一是病毒在密度大的人群中更容易传播
B. 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C. 持续38°C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说明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 两种因素不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来起着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
22. 某群落植物种类稀少,没有高大的乔木,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苔藓和地衣发达。下列关于生活在该群落中的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食性鸟类较少 B. 植物往往叶片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以抵抗干旱
C. 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种类繁多 D. 鸟类往往通过迁徙以适应干旱和寒冷的环境
23. 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的是( )
A.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以及其中的优势种 B. 地形与湿度导致的不同种群呈镶嵌分布
C. 某种动物在一段时间内的迁入率 D. 不同物种之间形成种间关系
24. 下列有关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小动物都是分解者,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统计个体很小、数量较多小动物数量时可采取记名计算法
C. 用诱虫器采集土壤小动物利用了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D. 吸虫器可用于捕捉隐藏在土壤中体型较大的小动物
25.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沿海滩涂上两种水鸟在三种主要觅食环境中的出现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翅鸭和青脚鹬在生存空间和食物种类方面竞争较小
B. 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对青脚鹬与绿翅鸭的生态位造成影响
C. 两种水鸟生态位差异较大不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D. 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差异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6. 如表为人体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成分及其含量/(m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00 5.00 25.00 1.50 103.00 6.00 16.00
③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7.50 1.00
④ 10.00 140.00 2.50 10.35 25.00 — 47.00
A. 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D. 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基本相等,所以血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可维持正常形态
27. 1937年霍奇金以蛙坐骨神经为材料,研究冷却阻滞对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影响,记录距冷却阻滞点不同距离处膜内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坐骨神经应始终置于无菌水中
B. 实验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应选择神经元轴突
C. 冷却阻滞影响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的开放
D. 本研究还可证明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的
28. 日照时间长于某一临界值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如菠菜;日照时间短于某一临界值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如菊花。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关于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开花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体内的色素均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
B. 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C. 第2组实验的结果为短日照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不开花
D. 暗期用红光处理菊花可促进其开花,用远红光处理可抑制其开花
29.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模型能解释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均能维持相对稳定
B. 甲图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C. 乙图中 P 为猎物的种群数量,H 为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D. 甲图中①②③④种群数量变化与乙图中 abcd 依次对应
30. 研究人员将某大型湖中水岛划分为4个类型(每个类型包括若干种水鸟),进而对它们的生态位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百分比代表使用频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类型 觅食行为 生境利用
A1 间歇型啄食(100%) 草滩(68.6%),泥滩(15.4%)A
A2 间歇型啄食(86.5%),泥滩挖掘取食(9.9%) 浅水区(44.2%),泥滩(39.1%)
A3 多种觅食行为 中水区(41.3%),深水区(30.4%)
A4 潜水取食(99.3%) 深水区(74.7%),中水区(17.1%)
A. 不同水鸟觅食行为的差异是各种水鸟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B. 从深水区觅食的A3类水鸟和A4类水鸟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
C. 若Al类型水鸟长期生活在深水区,则会产生与潜水觅食有关的变异
D. 草滩、泥滩、浅水区、中水区、深水区形成了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
31. (13分)类风湿性关节炎(RA)常由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所致。糖皮质激素(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正常机体调节GC的分泌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RA属于__________病,其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细胞错误地攻击了正常的关节组织细胞导致的。若机体免疫系统正常,其应能发挥__________这三大功能。
(2)图示GC分泌的调节过程中存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后者对机体维持稳态有重要意义。RA患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长期使用GC,原因是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探究从中药中提取的姜黄素对RA是否具有治疗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其补充完整:
①取___________的小鼠多只,平均分为两组。
②实验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给予同样的饲料喂养15天。检测各组小鼠的RA症状是否减轻。
32. (10分)下图1为某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①~⑤代表相应结构,a~e为神经元上的某点。图2为将某种神经元置于不同溶液中测得的电位变化情况,其中甲置于正常组织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反射弧中共有__________个神经元,①③分别代表__________, __________,若c点产生动作电位,则__________点一定能产生动作电位。
(2)图2结果是将电表的两个微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__________侧所测得。甲图中电位由-70变为+50主要是由于细胞发生了__________,出现乙图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神经纤维所处溶液中__________(填“Na+”或“K+”)浓度较低所致,丙图__________(填“形成”或“未形成”)动作电位,依据是__________。
33. (10)为保护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梅花鹿,研究人员根据其食性将该森林中的灌草层植物分为嫩枝叶、禾莎草、杂草类和蕨类四大类,并调查了四类植物在郁闭林和开阔地两个生境中的生物积累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保护梅花鹿可先对其生态位进行调查,比如它的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
森林中既有高大的乔木,又有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植物的根系也会有分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
(3)调查杂草类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法。根据图示调查结果,保护梅花鹿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4.(12)“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科研人员对某地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的调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__________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发生在退耕地上的演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演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决定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而决定动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灌木和乔木,并加以保护,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将________(填“不发生变化”“提前”或“推后”),与自然演替相比,退耕还林与禁牧可使该地区群落演替的速度________(填“变快”或“变慢”),这说明人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DCBCD 6-10 BBCCA 11-15 CABBD 16-20 BBDDB 21-25 DCCCC
26 ABCD 27 BC 28 BC 29 ABD 30 BD
31.【答案】(1) ①. 自身免疫 ②. 细胞毒性T ③. 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 ①. 分级调节 ②. (负)反馈调节 ③. 不能 ④. RA患者长期使用GC,GC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减退
(3) ①. 性别、年龄、体重相同,患RA ②. 适量的姜黄素 ③. 等量的生理盐水(或等量溶解姜黄素的溶剂)
32.【答案】(1) ①. 3 ②. 感受器、神经中枢 ③. d
(2) ①. 内侧与外(或两) ②. Na+内流 ③. K+ ④. 未形成 ⑤. 电位相对值的峰值小于0,没有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33.【答案】(1) ①. 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②. 就地保护
(2) ①. 垂直 ②. 光照 ③. 水分、无机盐
(3) ①. 样方 ②. 保留一定的开阔地生境 ③. 开阔地中各类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均高于郁闭林,可为梅花鹿提供更多的食物
34.(1).物种组成 (2).次生演替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3).光照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4).提前 变快 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