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6张PPT)
导入
假如你现在穿越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
哪一条路更容易,而你会选择哪一条?孟子选择了哪一条路?
一条是选择“霸道”,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
一条是选择“王道”,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讲课老师 孟子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重点)
3、最后一段中,孟子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理想世界?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难点)
学习目标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名言
壹
知人论世
聊天的两个主角,是什么样的人?
孟子介绍
孟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景仰并弘扬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的又一名大师,后世尊为“亚圣”。
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继承和发扬孔子学说观点,宣扬“仁政”“王道”,“民贵君轻”,哲学上提出“性善论”。但始终不受重用。
相关知识介绍——孟子
《孟子》介绍
《孟子》
《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的特点:善于论辩、极有气势、富于想象。
1、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2、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法先王、施行仁政。
3、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道德修养论:以“大丈夫”作为理想人格,主张舍生取义的义利观。
二、相关知识介绍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气节)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同义也。(社会原则)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战国时代
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时代背景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齐桓公(公子小白)春秋五霸之首。
晋文:晋文公(姬重耳),第二位春秋霸主。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文题释义
齐
桓
印
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 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 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 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 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 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 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 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 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 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 鲍叔能知人也。”
司马迁所著的《管仲与鲍叔》一文中曾提到“……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长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意思是二人常一起经商做生意,管仲家贫,常常将大部分的利润分给自己。但是鲍叔牙看破不说破,就算知道了,也只是笑笑而过,并且之后一如既往地善待管仲。
世人皆知成语“管鲍之交”,多形容二人情谊之深,互为知己。“管”即管仲,鲍即鲍叔牙,二人皆为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人。管仲家中一度穷困潦倒,鲍叔牙相对富裕,在古代以财产定等级的风气下,鲍叔牙却仍然和管仲结为知己,并且处处为他着想。
管鲍之交
齐桓公——公子小白
1
晋
文
印
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姓名 田辟疆 身份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
偶像 齐桓公、晋文公 嗜好 寡人有疾, 寡人好勇 寡人有疾, 寡人好货 寡人有疾, 寡人好色 梦想 王天下 典故 有事钟无艳, 无事夏迎春 滥竽充数 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宣王
齐宣王何许人?
齐宣王
齐宣王,妫(gu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
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导致燕人叛乱,不久齐军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则共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齐宣王感叹:"吾甚惭于孟子。”
燕昭王为报国仇,统帅燕国及赵、秦、韩、魏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国就此衰落。
齐宣王简介
滥竽充数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的鼎盛全仰仗他的: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他用淳于髡、田骈、荀子、孟子等人。
“他的妻子比他有名,且改变他的人生”:公元前312年,齐宣王杀王后,娶钟离春为后。中国四大丑女之一,钟无艳。齐宣王执政初期,日日歌舞,夜夜欢声。无艳进,数宣王之错。宣王悔改,散尽后宫,立无艳为后,勤勉政事。
钟离春
古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
“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
但其志远大,饱读诗书,有治国的抱负。
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纲纪不振,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钟离春为了拯救国家,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到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
齐宣王只见丑女,举目,张口, 挥手,然后拍着膝盖高喊:“危险啊!危险啊!”
齐宣王迷惑不已,要丑女钟离春说个明白。钟离春上前 施礼。
说道:我这举目,是替大王观察风云的变化; 张口,是惩罚大王那双不听劝谏的耳朵;挥手,是替 大王赶走阿谀之徒;拍腿,是要摘除大王这专供游乐 的雪宫。民女不才,但我也听说‘君有诤臣,不亡其 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而今大王沉涸酒色,不 纳诤言,这是我张口为大王接受规劝的意思;敌人就 要大兵压境了,你还被一群吹牛拍马之徒包围着,因 此我挥手将他们驱逐掉;大王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 造成如此豪华的宫殿,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今 后怎能迎战秦兵呢?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春秋战国时期之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
外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齐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
齐宣王轶事
齐宣王是个很可爱的家伙,他向管仲诉苦:“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很坦然回答:“这没什么不好呀,我也好色呢,可是条件还不具备。”
孟子接着告诉齐宣王,男人爱女人很好嘛,但男人不能只爱女人,还应该爱点其它什么的。齐宣王听得是热泪盈眶,把大腿都拍红了。
后来齐宣王娶了天底下最丑的女人阿春(钟离春)小姐做大老婆(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皇后之说),并封她为无盐君。齐宣王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这个丑婆娘时刻提醒自己,爱女人是不够的,还必须爱点其它什么的。
齐宣王何许人?
齐宣王想效法齐桓公、晋文公,称霸天下。
企图凭借自己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横行霸道,统御天下。
霸道。
齐宣王的理想?
(hú sù)
(pián bì)
(pì)
(xù)
(xiáng)
(tì)
(bān)
(biǎn)
(chǐ )
(wàng)
(hé)
(wū)
(cǔn duó)
读准字音
觳觫
庠序
邪侈
忖度
便嬖
孝悌
则王矣
辟
颁白
胡龁
畜妻子
褊小
彼恶知之
阅读课文,齐宣王和孟子聊天的真正目的各是什么?
贰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孟 子
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如何统一思想?
齐宣王
孟 子
我要“霸道”
不,你要“王道”
“王道”
“霸道”
V S
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
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王道VS霸道
君与臣,王道与霸道,截然不同的两种身份和理念,即将展开一场世纪辩论!
第一阶段:
求同存异,抓住他!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闻:使……听到之徒:这类人【表一类人】:之人 之子 之族 吾属 尔曹 臣等 之徒 之属之伦 之辈 之党 之众 之流 侪 俦道:谈论是以:“是”,这。“以”是介词,因、由于。“是以”宾语前置,“以是”因此。未之闻:宾语前置,未闻之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无以:不得已,“以”,通“已”,止。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解读】:齐王实问“霸道” 孟子转谈“王道”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
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使动,使……听到
没有谈论
这些人
宾语前置,“以是”因此,所以。
宾语前置,未闻之。
名作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宾语前置,如何,怎么样
能够
不得已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能让(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如果)不得已(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统一天下的事吧!”
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就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一、对话第一阶段
齐王实问“霸道”
孟子转谈“王道”
1.对话过程
2.孟子策略
第一阶段,求同存异,抓住他!
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臣未之闻也”呢?
孔子论及齐桓公4次,论及晋文公1次,谈及管仲有11次
《孟子》中也有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的言论
链接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
避开霸道转移话题
孟子为什么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一、对话第一阶段
(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
第一层次:三王之道(尧舜禹)
第二层次:商汤、周文、周武
第三层次:齐桓、晋文
第四层次:五霸中的其他霸主
第五层次及以下:其他统治
完美圣君
仁义贤君
尊王攘夷但骄傲
表面尊王但不听指挥
目无天子
孟子为什么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一、对话第一阶段
(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理想。
乱:所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向往称霸,征战连绵,民不聊生。
正: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
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
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是在维护诸夏团结与中国稳定。
其二,孟子的拔乱反正政治理想。
乱:孟子的时代,诸候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聊生。
正: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因此,孔孟谈“齐桓、晋文事”时,也是采用“拿来主义”,只占有、挑选那些符合儒家“王道仁政”的精华,别出“霸道”的。
第二阶段:
挖掘优点,哄住他!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齐)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齐)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曰:“可。”
(孟)说:“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齐)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何如;如何,宾语前置
则:才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保:安抚
而:表顺承
御:阻挡,抵挡
莫之能御:宾语前置 “莫能御之也”
若:像,如同
乎哉:加强疑问语气,“吗”
何由:根据什么(由何)(宾语前置)
【解读】:借机提出论点“保民而王”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之:代词,代指后文“以羊易牛”这件事王坐于堂上:状语后置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而:表修饰之:到,往。宾语前置以:用来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衅,血祭。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若:这样而:连词,表转折就:走向然则:句首连词,既然这样,那么与:通“欤”译文:(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举例论证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
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宾语前置,莫能御之
宾语前置,由何,从哪里
宾语前置,牛之何。之,到,往。
安民,养民
孟子说:“安民养民才能称王,没有人能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民养民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钟行祭。’
回答
省略句,将以(之)衅钟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
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
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祭祀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曰:“有之。”
(齐)说:“有这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以:介词,用
易:交换
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是:这,这样
王:称王
爱:吝啬
固:确实。常考含义:固:
①本来 ②通“故
【解读】:就近取譬,循循善诱
羊:????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
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释放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涂钟行祭的仪式吗?’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于心不忍。”(齐宣王)说:“是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会吝啬一头牛?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没有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
认为
恐惧战栗的样子
靠近,走向
既然这样,那么
替换
兼词,“之乎”
吝惜,舍不得
确实
这,这样
确实,的确
狭小
是
通“欤”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然:对,正确.常考含义:①然而②……的样子③对诚:的确常考含义:①确实,的确 ②表假设:如果小大:形作名,小的动物、大的动物褊:狭小爱:吝啬即:就是异:意动,对....感到奇怪。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隐:怜悯;痛惜择:区别译文;(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是诚何心哉: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宜:应当,理所当然伤:妨害;妨碍仁术:仁道,即行仁政的方法、途径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接近译文;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
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
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用小的动物换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就是仁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远离厨房。”
怎么,哪里
区别
痛惜,哀怜
意动,对……感到奇怪
形作名,小的动物、大的动物
主谓倒装,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妨碍
判断句
远,形作动,远离
庖厨,厨房
他们
状语后置
二、对话第二阶段
1.对话过程
孟子策略
肯定善心,取得信任
举例论证”以羊易牛”
研读:
1.齐宣王这时的疑问是什么?
2.孟子是怎么解答他这个疑惑的?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举例论证)
孟子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博得对方的欢心。
肯定善心取得信任
二、对话第二阶段
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是什么?这和施行王道有什么联系?
齐宣王有仁慈怜悯之心(行王道的潜质)
《孟子》:“恻隐之心,人之端(开端)也。”
南宋理学家朱熹:“仁,心之德,爱之理也。”
《孟子集注》:“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儒家的爱,是一种有等差的爱:亲亲、仁民、爱物
引出“不忍” 表扬齐宣王:
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
第一阶段的论证
第一阶段论证观点
论点:齐宣王“可以保民而王”
理论依据:“不忍之心”可以“保民而王”
事实论据:“以羊易牛”
积极意义:把“保民而王”的帽子牢牢地扣在齐宣王的头上。
第三阶段:
巧设比喻,勾住他!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说:同“悦”高兴心:心思忖度:揣测,估量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译文: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引用论证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认可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禀报
足够来
视力
秋天鸟兽羽毛的顶端
整车的柴
赞同、认可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到。’(这话)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思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举起一根羽毛;视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尖端,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认可吗?”(齐宣王)说:“不!”
推测,揣度
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通“悦”
宾语前置,谓夫子也
……的原因
形作名,视力
禀报
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鸟兽秋天所生的细毛的尖端
整车的柴火
认可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及:推及
独:偏偏
一羽之不举:不举之一羽 宾语前置句 之:宾语前置,不译
为:因为
见:表被动,被
译文:(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对比、比喻论证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
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而功效达不到百姓身上,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做,而不是做不到。”
(齐宣王)说:“不肯做与不能做的表现,用什么区分呢?”
推广到
被动句
表现
偏偏,却
判断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怎么,用什么
区别,分开
宾语前置,不举一羽
宾语前置,不见舆薪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何以异:宾语前置(凭什么)——怎么区分
太山:泰山 北海:渤海 超:越过
语:告诉 诚:确实 折枝:折肢。对长辈弯腰作揖
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 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 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译文:(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刑:同“型”名--动 做榜样
寡妻:正妻
御:治理
邦:国家
举:拿
诸:兼词,之于
推恩:广施仁爱
无以:没有……(的办法)
所以:……的原因
善:善于
权:动词,用秤称
度:用尺量
然;这样
甚:厉害,严重
度:考虑
译文:《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
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
加诸彼而已。
(孟子)说:“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弯腰行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因此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夹着泰山跳过北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弯腰行礼一类的事。敬爱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敬爱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照这样做)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诗》说:‘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是说拿这样的心思施加到别人身上罢了。
用胳膊夹着
通“肢”,肢体
跳跃
判断句
判断句
名作动,告诉
判断句
推广到
第一个“老”是形作动,敬爱。后两个“老”是形作名,老人。
第一个“幼”是形作动,爱护。后两个“幼”是形作名,小孩。
通“型”,典范,榜样
名作动,做榜样
治理
诸,之于。彼,那,别人。
这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
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
心为甚。王请度之!
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没有办法来安定自己的妻子儿女。古代圣人远远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够推广到禽兽,而功效达不到百姓身上,却是为什么呢?称了,这样之后就知道轻重;量了,这样之后就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请您考虑一下吧!
……的原因
超过
没有……的办法
偏偏,却
称量
丈量
考虑,打算
妻子、儿女
这一部分双方对话,孟子想表达什么?
1、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2、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强调唯有推恩,才能保民;唯有保民,才能保四海。
第二招:巧设比喻,肯定能力,加强信心。
三、对话第三阶段
力举百钧
不举一羽
不见舆薪
明察秋毫
不用力
不用明
不为,非不能
恩及禽兽
功不至百姓
孟子在这段话中巧妙地设喻,引出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一观点,以消除齐宣王的畏难心理,旨在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为长者折枝
挟太山以超北海
不能
不为
对比论证
王之不王
比喻论证
孟子以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形象阐明齐宣王具备不忍之心而没有实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
挟太山以超北海
为长者折枝
不能
不为
王之不王
推恩:保四海
不推恩:妻子不保
对比
对比
推恩是以君主的“不忍之心”为起点,逐渐推广到百姓身上,进而“王天下”,因此“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
由物及人
在本次的谈话中,孟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
“百姓之不见保”
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 VS 不能为长者折枝。
《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推恩足以保四海 VS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
如何将爱物、亲亲升华为仁民
爱物的齐宣王不能爱民的原因:
没有“推恩”的意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恩”的目的: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团结自已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0),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保民而王
不忍之心
推恩及民
基本条件
不为非不能
宣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面对宣王“是否有行王道之能”的疑问,孟子怎么做的?
孟子?
恩及禽兽不及百姓
力举百斤不举一羽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是“不为”
非“不能!
王道可行!
形象设喻
形成对比
挟太山超北海
为长者折枝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王道易行!
形象设喻
鲜明对比
提出推恩
刑于寡妻,
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引用经典
加强说服力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王道必行!
鲜明对比
警醒对方
议辩技巧?
善譬巧对
循循善诱层层深入
文本探究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
第四阶段:
且破且立,拿下他!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难道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齐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孟)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王笑而不言。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抑:表反问,难道
兴:发动
危:使……受到危害
构怨于诸侯:与各诸侯国结怨
于是:在这一方面
吾何快于是:吾于是何快
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为:表示推测或选择,可译为“还是”
肥甘、轻暖、采色:形容词做名词 肥美的食物 轻暖的衣服 绚丽的颜色
便嬖:受君主宠爱的人
为是哉:为了这些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
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难道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处于危险境地,与各诸侯国结怨,然后心里痛快吗?”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在这样做时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样的方式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能让(我)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还是因为绚丽的色彩不够看?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使唤?(这些)您的各位大臣都能充分地提供给你,难道您是为了这些吗?”
结怨
难道
通“彩”
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使动,使…处于险境
状语后置
最想要的东西
省略句,将以(之)求吾所大欲
形作名,肥美甘甜的食物
形作名,轻暖的衣服
发动
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装备、战争;披甲的士兵,泛指军队。
状语后置
还是
曰:“否,吾不为是也。”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朝:使....朝见
莅:统治
【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缘:沿着
比喻论证
王曰:“若是其甚与?”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曰:“可得闻与?”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曰:“楚人胜。”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其:语气副词,表强调
殆:恐怕,可能.常考含义殆:①危险 ②大概,恐怕 ③几乎 ④精神疲倦
若:这样
闻:使……听到
孰:谁
类比论证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缘,攀爬。木,树。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小、大:形作名。小国,大国
固:本来
集:聚集(总面积)
服:降服
盖:通“盍”,何不
反:通“返”
盖亦反其本矣: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藏:(把货物)储存
涂:通“途”
疾:憎恨 常考含义 ①病 ②厌恶,憎恨 妒忌
其:表假设
译文:(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假设论证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
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既然这样,那么大王最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些想要的东西,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找鱼,虽然找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些想要的东西,又尽心尽力去做,此后一定有灾祸。”(齐宣王)说:“可以让我听听吗?”
统治
开辟
使动,使……来朝见
中原地区
这样
爬,攀援
像,如
恐怕,可能
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泛指外族、外国。
厉害,严重
通“矣”
如同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说:“(如果)邹国人和楚国人打仗,那大王认为谁会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人会胜。”(孟子)说:“那么,(可见)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一千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想(把货物)存放在您的市场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行走,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说。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国境之内,
天下
本来
小大、寡众、弱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聚集,这里指总计面积
状语后置
通“盍”,何不
通“途”,道路
状语后置
憎恨
奔走求告
通“返”
做官
根本
第一层
王提出“兴甲兵”是为“求大欲”,
孟子追问其大欲。
第二层
指出行霸道如“缘木求鱼”“邹楚之战”,指出其危害。
第三层
提出“反其本”“发政施仁”的主张,并描绘美好前景。
第二部分小结
论证方法——比喻类比
类比论证
劝说策略——晓以利弊
假设论证
聊天策略:步步紧逼,陈述利弊。
比喻论证:缘木求鱼
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
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
对比论证:图霸的后果,后必有灾——发政施仁的美好图景
论点: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王之大欲“是实行王道的最大阻碍
在这部分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什么方法论证什么观点?
四、对话第四阶段
假设论证
让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
邹国————楚国
类比论证
齐国————天下诸国
(弱)
(强)
结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
四、对话第四阶段
本段重点: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论依据
齐宣王
武力夺取天下,获得万民拥戴
孟子
获得万民拥戴,方能统一天下
缘木求鱼,注定无果
农业时代
人口
劳动力、生产力、税收、兵源、人才
扩大
自然繁衍
掠夺别国
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从而吸引外来人口
宣王:“若是其甚与?”
面对宣王“霸道是否更便捷”的疑问,孟子怎么做的?
孟子?
抑王兴甲兵......
快于心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连续追问
逼王就范
说出大欲
缘木求鱼,注定无果
以邹敌楚,注定失败
发政施仁
天下归心
设喻类比阐明后果击碎梦想
议辩技巧?
善于追问驳斥得当善于铺陈
描绘蓝图打动宣王
第五阶段:
大获全胜,说服他!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惛:通“昏”糊涂
进于是:达到这一步
以:连词,表修饰
敏:聪明
恒:长久的、固定的
惟:只有
士:有识之士
民:一般百姓
【平民百姓】:布衣 褐衣 草民 庶民 黔首 野人 黎民
因:于是,就放、侈:放纵 过度 辟、邪:不正
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邢:处罚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比喻陷害
译文: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译文:(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焉:哪里
制:规定
事:侍奉,赡养
畜:养活
妻子:妻子和儿女
乐岁:丰年
凶年:荒年,灾年
【粮食丰收】:丰、饶、赡、足、给、佚、
【收成不好】:歉 凶 饥馑 荒 俭
赡:足,够
奚:哪里
暇:空闲
反:通“返”回来
本: 根本
译文: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对比、正反论证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树:种植
衣:名词作动词 穿
豚:大猪
彘:小猪
畜:饲养
夺:耽误,失
谨:重视
庠序:古代的学校
申:反复说明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颁白:须发花白。颁,通“斑”负:背负东西
戴:头顶东西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译文:(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
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
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达到这一步。希望先生您帮助(实现)我的愿望。明白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允许我试一试。”(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而有持久不变的善心的,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持久不变的善心。如果没有持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遵守礼仪法度,没有(什么坏事)不做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里有仁爱的君主执政,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不明事理,糊涂
敏,聪慧。不敏,谦词,愚钝
达到这一步
帮助(实现)我的志愿
希望
恒心,持久不变的意志、善心
恒,固定不变;恒产,可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
请允许我
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
于是,就
如果
不遵守礼仪法度
通“矣”
等到
罔,通“网”
名作动,用刑法去处罚
哪里
如果
名作动,用网捕,比喻陷害
判断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对上能赡养父母,对下能养活妻子儿女;丰年能够温饱,荒年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对上不足以赡养父母,对下不足够养活妻子儿女,丰年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恐怕不足够,哪里有空闲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养育
侍奉,赡养
足够
丰年
荒年
到,往
何,什么,哪里
空闲
讲求
省略句,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把桑树种在宅院里,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错过(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耽误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谨慎地办理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走了。老年人能穿丝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大猪,泛指猪
种植
名作动,穿
学校
季节,时节。这里指家禽生长繁殖的时节
失去
重复地说,告诫
同“斑”
小猪,泛指猪
状语后置
形作动,谨慎办理
敬爱兄长
用头顶着
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第一层
阐述百姓“无恒产而有恒心”之难
第二层
阐明“明君制民之产”“然后驱而之善”
第三层
提出“反其本”,使黎民不饥不寒,知孝悌
第三部分小结
论证方法——假设论证
对比论证
劝说策略——层层深入
正反对比
有理有据
对比论证:明君制民之产VS今也制民之产。
这一部分双方对话的流程是什么?
王三问王道
孟子提出“恒产恒心”、“制民之产”和“驱而之善”。
孟子阐述了施行王道的哪些做法呢?这些做法有何作用?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
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五、对话第五阶段
提炼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政治主张:“保民而王”或者说“王道”、“仁政”
社会理想:百姓自给自足,社会稳定有序,道德完备的和谐社会。
整体感知
齐宣王和孟子聊天的真正目的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依据。
神级聊天攻略
齐宣王原本想向孟子请教的是“霸道”治国理念。
孟子想要向齐宣王宣扬的是“王道”治国理念
“王道”
保民而王,发政施仁(用仁义治理天下)
“霸道”
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用武力征服天下)
vs
孟子的“民本思想”有何依据?
农业时代的国家,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越多,劳力越多,产品越多,税收越多,兵源越多,人才越多……农业时代的国家要发展就需要扩大人口,而扩大人口一般就两条路:等待人口自然繁衍,和掠夺别国人口。通过战争来扩大土地、掠夺人口的方式会使得天下各国陷入无限战争中,最终使得天下总人口下降。抢来的人口如果不善待他们,他们也无法安心生产、繁衍,反而可能会流亡到别的国家,或者成为本国的不稳定因素。
拓展阅读
于是孟子提出了“保民而王”:以仁政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吸引外来人口。国君要爱百姓,要分土地给百姓,要不影响百姓生产。慢慢的别国的百姓就会主动来投奔,商人会主动来经商,人才会主动来做官。总之,国君不能只想着利己,不能肆意压迫、剥削、残害百姓,要重视百姓,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心上,把百姓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民本思想”。
齐宣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 也没有给孟子一官半职,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归根结底,各国混战、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并没有孔孟“仁政王道”适合扎根的土壤,只能让人空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自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孟思想绵延两千年,助力华夏各个王朝强国本,惠苍生,已成为不可撼动的中华文化之根。
五亩之宅……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制民之产——富民——“仰事俯畜“无虞——王道之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庠序之教——教民——民知孝悌之义——王道之成
行王道
而统一天下
本段核心内容: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即富民和教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古之明君VS今之昏君
二者在生产和教化两方面的不同做法,进而又以排比句展示“王道乐土”的美好图景,且又一一对应,整齐严密。
如何吸引人口
五、对话第五阶段
本段重点: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措施
稳定的工作
稳定的生活
稳定的思想
引导其向善
国家发展
工作不稳定
思想不稳定
或成为流民
违法乱纪/流亡他国
国家损失人口
有恒产者有恒心
驱而之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五、对话第五阶段
本段重点: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措施
《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五、对话第五阶段
齐宣王
孟 子
论 辩
话题:纷乱时代如何称王称霸
兴甲兵
(战争)
行仁政
(和平发展)
百姓为君王奉献
君王为百姓牺牲
文章概要
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通读全文,梳理内容、结构,补写出右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保民而王
以羊易牛
辟土地,朝秦楚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第一部分(开头至“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向齐宣王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观点。
第二部分(承前至“孰能御之”),孟子分别从“仁术”、“不为与不能”、“王之大欲”等方面,分析了齐宣王“王之不王”的原因。(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承前到篇末),阐述施仁政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恒产”、“谨庠序之教”。
结构层次
全文分三个部分: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办」
提出问题(是什么?)——
分析问题(为什么?)——
解决问题(怎么办?)——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①析“仁术”
【以羊易牛之例证】
②析“不为”
③析“大欲”
【百均一羽与秋豪舆薪之比喻】
【挟泰山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之比喻】
【缘木求鱼之比喻】
【楚人胜邹人预测】
发政施仁,王天下
【制民之“恒产”、“谨庠序之教”】
齐桓晋文之事
子路
我要不挨饿!
富国
我要知礼节!
文明
我要追求幸福!
终极目标
我要不挨打!
强兵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六、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让我做官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①首先,这个社会的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②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欲归附于之;③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苦难。
总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在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聊天策略:巧设比喻,指出问题
举例论证:举了“举百钧”不能“举一羽”“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例子说明“不为也,非不能也”
类比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类比“百姓之不见保”。
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不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论点:齐宣王“不王”是不为非不能要推恩于民
七、归纳孟子对话技巧
表面:王九次提问引出孟子的一系列仁政治国主张。
内里:孟子七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思维。
霸道
王道
保民而王
宣王质疑
孟子肯定
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
仁术
问:
举例
根本 原因
表现
基础
分析了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可能,打消其疑虑,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铺垫。
曲折迂回
“此心之所以合乎王者,何也?”
存有疑虑
畏难心理
打消疑虑
消除畏难
举百钧 VS
不举一羽
察秋毫之末
VS
不见舆薪
设喻一
挟泰山以超北海
VS
为长者折枝
设喻二
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消除齐宣王的畏难情绪。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设喻说理)
旁敲侧击
行霸道
缘木求鱼(比喻)
邹人与楚人战
发政施仁(排比)
得天下
王之大欲
否
可
第三部分(击碎幻想):
揭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的原因,从而指出其应当实行“王道”
仁政举措
富民
王道之成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教民
主动询问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
(水到渠成)
对话阶段 齐宣王 孟子
1 王问霸道 引导“王道”
2 王问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
王问保民 问“以羊易牛”
王肯定事实 提出“爱与不忍”
王解释 问“牛羊何择”
王笑 提出“不忍即仁术”
3 王悦,再问王道 以比喻设问
王否定 提出“不为与不能”
王问不为与不能之异 提出“推恩于民”
孟子问“快心”
4 王否定,提出“求大欲” 问“大欲”
王笑而不言 追问大欲
王否定 揭露王之大欲并指出错误
王问理由 以邹楚之战发问
王回答 再提“发政施仁”
5 王三问王道 “恒产恒心”、“制民之产”、“驱而之善”
有兴致
不耐烦
好奇
好奇
沉默
开心
积极求教
虚心受教
(一)搭台阶,转移话题;(二)赞不忍,获取信任;
(三)立信心,推恩可为;(四)警危害,霸道有灾;
(五)绘蓝图,王道可期;(六)明措施,制民之产。
一、归纳孟子的对话技巧
表面
实质
王的9次提问引出孟子的一系列仁政治国主张。
孟子7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思维。
1.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
2.善于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
3.善于通过比喻来阐述抽象道理
孟子的论辩思路
① 转移话题
② 提出观点
③宕开一笔,断其后路
④旁敲侧击,讲霸欲的危害
⑤ 水到渠成,讲明王道举措。
孟子的说话艺术:
1.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
2.善于用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
3.善于通过比喻来阐述抽象道理
探讨论辩艺术
课文内容 讨论话题 孟子观点 论证方法 应对策略 王的态度
1-14
15-20
21-33
34-35
爱与不忍
不忍即仁术
举例论证
(以羊易牛)
肯定善心
获得信任
好奇
高兴
“不为”
“不能”
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巧设比喻
指出问题
高兴
好奇
沉默
“所为”
“所欲”
缘木求鱼
发政施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步步紧逼
利害分明
权衡利弊放弃己见
恒产
恒心
制民之恒产
驱而之善
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
有理有据
虚心受教
文章思路
气势磅礴
辞令巧妙
任务三:拓展延伸
思考:齐宣王虽然被孟子说服了,但并没有实施孟子的主张,你觉得孟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不能执行呢?
忽视了恶劣的国际形势,诸侯国争霸混战,仁义对他们来说不能保国,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现实,不合潮流。
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民富不等于国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富国反而会成为别人嘴边的肥肉,而孟子是反对武力的。
对人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劣根性认识不足。一味讲礼制教化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没有法律的整治,犯罪者会毫无顾忌。
最重要的是,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同类,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出暴力行为。
根本理念不同。霸道与王道
七、归纳孟子对话技巧
表面:王九次提问引出孟子的一系列仁政治国主张。
内里:孟子七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思维。
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
善于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
善于通过比喻来阐述抽象道理
齐桓晋文之事
牛羊之事
见牛未见羊
心怀仁术
以羊易牛
折枝之喻
挟太山以超北海
文章结构梳理
为长者折枝
不能
能
能行王道
缘木求鱼
邹楚之喻
治国良策
辟 …朝… 莅… 抚…
以一服八,后必有灾
应行王道
制民恒产 黎民不饥不寒
治以礼仪 老者衣帛食肉
王道乐图
(1—14)
(15—20)
(21—33)
(34—35)
任务三:拓展延伸
结合之前所学的《侍坐》,比较孔子和孟子的理想,完成下面表格。
理想社会 政治主张 施政者 具体措施 生活时代 社会时局 思想倾向
军事 经济 礼教
盛世太平
天下大同
盛世太平
人民康乐
以礼治国
为政以德
发政施仁
保民而王
仁人君子
具有不忍之心
强兵
足民
重礼
反对战争
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
春秋末期
战国中期
相对稳定
十分动荡
简政施仁,不越礼。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理想破灭,生出出世念头。
施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势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
孟子
当今社会“保民”的表现:
(1)精准扶贫
(2)保障性住房
(3)农村合作医疗
(5)取消农业税
(4)粮食直补
(7)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6)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宽政爱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2021年6月29日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制民之产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习近平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崇礼重教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2021年3月22日至25日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
知识积累
成语
明察秋毫: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很清楚。
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新生的绒毛的毛尖儿。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心有戚戚:心中产生共鸣,深有感触。
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放辟邪侈:肆意为非作歹。
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文化常识
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公。
2.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
3.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这是古代的一种礼制,凡重要器物(钟、鼓)制成,必杀牲取血涂在上面。
4.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5.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亦泛指外族、外国。
6.海内: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7.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春秋时,士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8.乐岁:丰年。凶年:饥年。
9.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
10.孝悌:孝顺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本课成语
秋毫之末: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不见舆薪: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缘木求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发政施仁: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
放辟邪侈:
指肆意作恶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不饥不寒: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课文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无以,则王乎
为长者折枝
王说
刑于寡妻
盖亦反其本矣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是罔民也
同“已”,止
同“肢”,肢体
同“悦”,高兴
同“型”,作榜样
同“盍”,何不。 同“返”
同“斑”
同“途”
同“网”,作动词,张网捕捉
通假字
知识点归纳
古今异义词
吾何爱一牛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反而求之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
然后从而刑之
不能进于是
吝啬
……的原因
视力
回过来去
妻子儿女
中原地区
渤海
这样之后
在这方面
知识点归纳
词类活用
无以,则王乎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
危士臣
朝秦楚
小固不可以敌大
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用尺量。
用秤称。
远离。
敬爱;老人。
爱护;幼儿。
使动用法,使…受危害
使动用法,使…朝拜
小国;大国。
从而刑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加以刑罚,动词。
名词动用,穿
名词动用,种植
知识点归纳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王坐于堂上
构怨于诸侯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臣未之闻也
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夫子之谓也
牛何之
然则一羽之不举
舆薪之不见
何以异
未之有也
知识点归纳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省略句
将以衅钟
主谓倒装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是乃仁术也
夫子之谓也
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