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导入
梁思成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主要著作《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作者简介
梁思成 (1901—1972)
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梁启超
林徽因
林洙
人物关系
梁思成
父子
夫妻
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梁从诫、梁再冰
夫妻(师生)
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第一任
第二任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写作背景
梁思成手稿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作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解说)等。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
语言特点: 准确严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文体知识
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而对某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说明文章。
科普说明文
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语文学科阅读包含政论文、学术论文、科普文、专著导言、小说、散文、纪实作品等七种文体。
1、理清说明顺序。
2、掌握科普文章的结构特点。
3、了解分析说明方法。
4、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5、学会提取科技信息。
6、品析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7、关注衍生作品。
选材范围扩大
通过学习《这里是中国》这篇文本,把握科普文章的定义与文体特点。
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4分)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客观性、知识性。
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
④文学性(生动性):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
⑤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普及了科学知识。
详解
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如本文介绍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中国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这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介绍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时,用到了一个术语——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这些都体现出了文章的科学性。
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文章先介绍青藏高原的成因,“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然后依次介绍对地貌的影响,对气候、水系、生命的影响,地貌影响到了气候,气候又影响到了水系,最后影响到生命,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严谨。
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如“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中“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使表达严谨;如“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中“囊括”“绝大多数”也体现了表达的严谨性,而诸多数字的罗列则体现出精确性。
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如把青藏高原比喻为一座大型“抽风机”,生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是如何影响到中国北纬°附近地区的气候的,体现了文章的通俗性。
补充知识:科普文语言特点
①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科学不容许含混不清,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有漏洞有歧义;概念表述要清楚;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似是而非;恰如其分地使用修饰和限制的词语等。
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平实简明。平实是清楚明白,不事雕饰;简洁是指简练明确,不啰唆,不含糊。
③体会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动物游戏之谜》一开始对于动物游戏的描述,生动而形象。
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一)中国建筑的影响;
(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四)各民族建筑间的“可译性”。
整体感知
作者是如何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的?
文本探究
文章前两段分别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即空间与时间层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找找九大基本特征中的关键词,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
文本探究
1、个别建筑构成
2、群体建筑构成
3、结构方法
4、斗拱
5、举折、举架
6、屋顶
7、颜色——朱红
8、部件的装饰作用
9、材料的装饰作用
总体特征
结构方法
外观装饰
1、2
3、4、5
6--9
文章结构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结构方法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
颜色——朱红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总体特征
结构特征
装饰特征
主
次
整体
局部
阅读(4-5段)思考: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有哪些?
文本探究
个别建筑构成
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群体建筑构成
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阅读(6-9段)思考: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文本探究
结构方法
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斗拱
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阅读(6-9段)思考: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文本探究
举折、举架
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阅读(10-13段)思考:中国建筑的装饰特点有哪些?
文本探究
屋顶的装饰作用
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颜色的选择——朱红
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阅读(10-13段)思考:中国建筑的装饰特点有哪些?
文本探究
部件的装饰作用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材料的装饰作用
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文本探究
作者在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如“装饰部分”
作引用:
诗经“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打比方:
墙壁比喻成“帷幕”
作比较:
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
下定义:
举折;斗拱
作诠释:
分析“个别建筑物”
打比方
文本探究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词汇
文法
文章
大文章
小品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建筑或建筑群
宫殿、庙宇等
山亭、水榭
总结
由主到次
由整体到局部
说明+叙述
拓展延伸
观察中西古建筑,说说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拧开一瓶可乐,听着那一声“咝——”响,仰头一通痛快地“吨吨吨”之后,无论什么烦恼都忘掉——这大概就是一些人最快乐的体验。
可乐汽水带来的快乐确实是 ▲ 的。其秘密首先是大量的糖分。糖分摄入会让大脑觉得爽,可以使人体的多巴胺、血清素等快乐激素的浓度迅速增强,可谓是真正的快乐源泉。但糖分摄入同时会快速拉升胰岛素,导致血糖下降,血清素等激素的浓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快乐水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为了延续这份快乐,人们就会更想继续喝下去,这也正是快乐水让人 ▲ 的原因。其次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产生的酸味可以被舌头感觉到,二氧化碳本身也可以刺激舌头上的化学感受器,另外,小气泡的爆裂又是一种物理刺激:这些刺激混合在一起,就是让舌头酸麻刺激的“杀口劲”。对于可乐爱好者来说,二氧化碳带来的爽快感是可乐的灵魂,否则可乐就是 ▲ 的糖水。
可乐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的二氧化碳气足不足。塑料瓶可乐快乐值不足,主要是因为塑料瓶里的二氧化碳会溜掉。玻璃瓶由于有一个瓶盖,还是有漏气的可能。金属罐由于是一体的,漏气会减少很多,而且金属会有更好的冰凉体验,因此很多人都觉得金属罐可乐才是快乐水的“本水”。
20.语段中加引号的词语体现了科普文章语言的什么特色?请举例简要分析。(4 分)
【模考链接】2023届盐城南京一模
20.语段中加引号的词语体现了科普文章语言的什么特色?请举例简要分析。(4 分)
拧开一瓶可乐,听着那一声“咝——”响,仰头一通痛快地“吨吨吨”之后,无论什么烦恼都忘掉——这大概就是一些人最快乐的体验。
这些刺激混合在一起,就是让舌头酸麻刺激的“杀口劲”。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金属罐可乐才是快乐水的“本水”。
语言特色:准确性(严谨性)与生动性(形象性,通俗性,趣味性)的统一。(2分)
举例简析示例:
(1)如“丝——”“吨吨吨”:既准确模拟开瓶、喝水的声音,又带给人非常强烈的现场感。
(2)如“杀口劲”:既准确写出多重刺激力度之大,又能激发读者联想(“杀口酒”),使语言生动活泼。
(3)如“本水” :既准确表明金属罐可乐才是最本色的快乐水,又能激发读者联想(“本土”“本人”),使语言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