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导学案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① 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② 的影响。
(3)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③ 。
2.内容
(1)坚持《④ 》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⑤ 。
(3)提出⑥ 、⑦ 和⑧ 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是“⑨ ”。主张选民应有⑩ ,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5)主张建立 的长老制,建立 政权。
3.影响
(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 。
(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 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 ”。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新兴① 和② 的崛起。
(2)随着③ 运动和④ 思想的传播,英国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⑤ 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2.内容
(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⑥ 的关系。
(2)规定⑦ 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⑧ 所有。
3.结果
(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⑨ 。
(2)教会成为⑩ 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实质:在① 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② 。
2.影响: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③ 和历史进步。
3.表现
(1)沉重打击了④ 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⑤ 的高涨和⑥ 的发展。
(2)促进了欧洲⑦ 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⑧ 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预习思考】
1.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1)相同点: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①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②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也宣称 “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③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④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瑞士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1)产生的新教派——加尔文教派是新教当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激进派。恩格斯认为“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文“以真正法国式的尖锐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
(2)加尔文教派是新教当中影响最大的教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它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因而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法国的胡格诺教徒、英国和北美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和荷兰的新教徒,都是加尔文教徒。恩格斯说:“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3.“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的分歧点在哪里?
二者的分歧点在于怎样才能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因行称义”主张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因信称义” 强调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
4.英法两国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特点。
(1)英国:①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英国对天主教会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王权。随着15世纪英国专制主义的初步胜利,天主教会成为其惟一的障碍,新兴市民阶级和贵族都寄希望于英国实行宗教改革,想夺取天主教会的财产,促进工商业的发展。1534年亨利八世在位时,议会通过“至尊法”,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安立甘教会,通称“英国国教”)的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这反映了新兴的民族国家的王权与天主教会之间的矛盾并占据上风。②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在英国断绝与罗马教廷的联系后,英国路德教派与其它教派又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天真地认为英国已经成为新教国家了。面对群众运动复活,1539年亨利八世的宗教立场后退,声称天主教的任何信条都是金科玉律,不能变更,并怂恿议会通过“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款”,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还宣布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不同意见者,前后有数千人被处以极刑。此后,其女玛丽一世在位期间,有300个新教分子被处死,有“血腥的玛丽”之称。③清教属于新教派,实际上是加尔文教派,后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由于英国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清除这些残余,因而掀起了清教徒运动,并开始了与英国专制王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如克伦威尔就是当时清教徒运动的著名领袖人物。
(2)法国:①王权强大于罗马教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新教派——胡格诺教实际上也是加尔文教派。③新旧教派之间的斗争激烈。北方有分裂倾向的大封建贵族仍信奉天主教,与王室关系密切,打起“保护王权,保护天主教信仰”的旗号。部分资产阶级分子和农民、手工业者、雇工接受了加尔文教思想,要求改变天主教会,同时,南方有野心的大封建贵族也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并与专制君主对抗,梦想恢复往日的独立地位。双方的矛盾由教派冲突酿成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1562—1594年)。④斗争结果是新旧教派双方达成妥协。长期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农民开始大规模暴动,并且,封建贵族集团也被削弱,慑于人民起义的威胁,彼此妥协,共同维护王权。同时,也让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还有权担任国家官职,能与天主教徒共同处理宗教争端。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5.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造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并立,永远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摧毁了中世纪社会的典型特征──欧洲的基督教统一,削弱了中世纪社会的主要制度──基督教会,使中世纪走向了终点。
(2)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教义的愿望,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才能成长起来,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哲学突飞猛进。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起。
(3)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动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被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教”,因此,教徒又被称为“清教徒”。在清教的旗帜下,集合起一切反对封建制度的人们。作为反封建的斗争的思想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清教的旗帜下发动起来的。
宗教改革的影响:政治上,学生打击了天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上,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尔文教和清教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重点难点解析】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进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加尔文教相对于路德教,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和一些高尚品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3.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形式,对后来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1534年亨利八世在位时,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国教”的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说明王权占据上风。
2.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革没有废除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1539年多利八世的宗教立场后退,肯定了天主教教义及实践中的主要部分,还以恐怖手段惩罚宗教中持不同意见者,使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进一步产生了新的反对派。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国教保留了大量天主教残余,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清除这些残余,因而掀起了清教徒运动,开始了与英国专制工权的斗争,并逐渐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
三、为什么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
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⑴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
⑵认为《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
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
⑴加尔文的基本思想与马丁·路德相似,主张“信仰得救”,但他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
⑵加尔文认为人的“得救”与否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因为从创世纪以来,上帝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两种,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一生无法改变的。
⑶加尔文宣称,上帝的神圣决定是秘而不宣的,每个人均可在生前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体会到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这样,“先定论”就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四、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的主要影响
1.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权威,伸张了人的价值。
2.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天主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它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这些措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五、对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
1、目的:通过改革建立适应本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廉价教会”。
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①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和历史进步。
②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否定了罗马天主教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拓展点拨】认识英国的宗教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虽然整个宗教改革运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但是由于英国宗教改革具有特殊性,领导者是君主专制势力的代表,他的改革也必然服务于他的专制统治。天主教中一些有利于君主专制的规定被保留了下来,因而改革不够彻底。
【课中、课后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提示:加尔文坚持《圣经》绝对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本课测评:
1、试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提示: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2、亨利八世是如何进行宗教改革的?这一改革对16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提示:亨利八世禁止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教会向罗马教廷交纳岁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权,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专制王权,要求建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廉价教会,形成清教运动,后来以清教为旗帜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查阅有关资料,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看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14~18世纪欧洲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宗教改革在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欧洲历史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4~18世纪欧洲历史上出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启蒙运动、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封建国家的改革、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重大事件。宗教改革的地位与影响: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其结果是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动摇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得以广泛传播,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2、阅读与思考: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依据史实进一步说明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对当时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作用。
答案提示: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摇的权威,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重点知识巩固】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加尔文
材料二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
——加尔文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加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⑵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是怎样批判“财富”的?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⑶从上述材料看,加尔文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答案:
⑴上帝的恩赐。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
⑵天主教会。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俭朴、诚实、守信、谦逊等高尚美德。
⑶新兴资产阶级。